都市禅堂:论明心见性

发布日期:2013-10-30

字体大小:

【本网讯】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流传已久。世尊当时传了什么法,迦叶尊者又悟到了什么?丁长城居士于2013年10月26日下午在都市禅堂,作了“论明心见性”的主题讲座,四十位同修随喜参加,共参佛法智慧。

如果把释迦牟尼佛比喻是纯金,那我们就像是含有杂质的金矿,唯有经过不断地冶炼,清除尽“妄想、分别、执着”这些杂质,才能成为“纯金”,才可能明心见性。

 

丁长城居士热心讲解

 

欲明心见性,首先得明晰“心”与“性”之间的关系。心、性,一体不二,无性不能显心。性是心的根本,无性则无心。如果把性比喻成海水,心念就像是起伏的波浪。性是不变的,心念则刹那生灭。
何谓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心;明心见性者,明心之妙用,依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明心见性者,明即心即性,即性即心;明心见性者,明心性无住。一物不立,归于所得。”

本来我们没有心,因一念无明后产生了心,而宇宙这一切皆是我们的心所变现,如梦幻泡影。时刻体会娑婆世界的成住坏空,观照本性,最后就可以学会放下。学佛之人切莫“口口说空,处处行有”,这也正是我们学习明心见性的目的,丁长城居士如是说。

 

诸同修欢喜信受

 

有居士问:“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既然识得心无寸土,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三皈五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等?”答曰:“在明心见性之前,说这么多法门,无非是对治众生的心而已。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故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作为红尘中的一片修行净土,都市禅堂指导初发心修行者每日打坐,每周禅坐共修,引导大家不要随着妄想习气流转,要向古人学习,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如此方有可能明其心,见其性,明了路头,当下受益。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