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5-16
◎佚名
禅定作为佛法修行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对修行者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禅定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其实,禅定便是“心一境性”,它能让我们如脱缰野马般混乱的思绪渐渐平息,专注于一处。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内心便能安定下来,变得明朗且敏锐。
禅定的特质有两个:其一是安住,其二是明显。安住就是使心安定地专注在单纯、单一的境界上,不散乱,不攀缘其他的境相;明显则是指心所缘的境相清晰明了,心不昏沉。所以全心忘我地投入一件事不是禅定,因为缺乏一种超然而清澈、冷静的品质,只能说是专注而已;或者在祈祷、凝神修练气功时,呈现出类似禅定的状态,全身不由自主地摆动或喃喃自语,这也不是禅定,而是精神恍惚的轻度昏沉,因为缺乏清澈宁静的品质。
为什么要修习禅定?众生因为心思混乱,遇到事情往往无法冷静、理性,常常作出情绪性的反应,如谩骂、赌气或病急乱投医,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禅定的修习可以帮助一个人内心有宽广的空间,可以作为缓冲,显现沉着、稳定的气质,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在忙碌的时候觉得还不错、很充实,等到闲下来的时候,反而觉得烦闷、无聊,总想找点事情来做。这就是心中有杂念,而透过禅定的修习,可以找回内心平和的状态,享受心灵的宁静。因此,禅定其实是很好的“情绪管理”。
初学禅定的人,常苦于妄念纷飞,通常会用压制性的心态来阻挡妄念,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禅定并非短时间内可以速成之法,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拥有正确的观念。
首先,谈到修禅定的动力,那是对禅定妙用的向往,称为“善法欲”。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身心的舒畅、潜力的发挥、智慧的开启,处处都需要禅定,确实值得人们抛开杂务,全力以赴。
其次,修禅定要正信、正见、正行为根基,才不致走入歧途,修成外道而不自知。正信是对佛法僧三宝的皈信;正见是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的胜解;正行则是戒律和善法的依教奉行。心地光明磊落,无惭无愧,心安才能入正定,否则幻觉、烦恼、业障现前,是很难成就禅定的。
此外,贯穿禅定过程,须有厌离心,才能舍弃那些处处攀缘的杂念。对于混乱、情欲、妄想、无止尽的思虑,深知它的虚幻无常、有害无益,生起厌离心,不再对它有所期待、依附。在禅定所带来的宁静喜悦中,身心得以安住,修行者依次历经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境界逐步提升,自然达到离欲清净的境地。
(来源:宁国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