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觉

发布日期:2015-12-02

字体大小:

永嘉玄觉禅师与六祖皆为同一时代人,是温州永嘉人(今浙江省永嘉县),永嘉年少时主要修习天台止观法门,后阅读维摩经而心有所悟,便与东阳策禅师到曹溪参六祖。

《指月录》卷四载:

    永嘉初参六祖,绕祖三圈,卓然而立。祖日:“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来,生我大慢。”永嘉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日:“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日:“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日:“如是,如是。”时大众无不愕然,觉方具威仪参礼(:指永嘉玄觉),须曳告辞(辞行),祖日:“返太速乎?,,(:指回去。速:指快速)永嘉日:“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日:“谁知非动?”永嘉日:“仁者自生分别”。祖日:“汝甚得无生之意?(你怎么得到无生之意?)永嘉日:“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在分别?”永嘉日:“分别亦非意。”祖日:“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矣。

    这个故事,实际就是讲“无生法忍”,“万法本不自生”,唯心所生。永嘉与六祖初次见面,永嘉不行礼拜,六祖批评永嘉生大慢心。永嘉则说:“人生太短暂了,生死是大事,无常迅速。”六祖说:“何不自取无生,速了生死。”永嘉说:“本自无生,了也无速。”祖曰:“如是!如是!”。这时众皆惊愕。永嘉遂向六祖行礼告辞返家。六祖说:“回去太快了吧?”永嘉说:“本来没动过,岂有快与慢。”六祖反问:“既然你心没动过,那谁在知道快慢?”永嘉说:“你自己产生分别心。”六祖说:“你怎么得到无生之意?”永嘉说:“无生还有意吗?”六祖说:“即无意,又是谁在分别知道呢?”永嘉说:“分别亦非意。”

    诸法不自生,皆从心化生,返观前中后,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本来无实有,迷情妄分别。本来没有意思,本来没有善恶、美丑,万法本不自生,因人们分别而生,因人们注

解而生,皆因人一念所致。

    下面我们再看一段对话,保唐无住禅师(五祖下四世),说:“无忆名戒,无念名定,莫妄名慧。一心不生,具三学”(三学:指戒定慧。忆:指思念,即不要长相思念。无念:即无住,无缚。)公问:“云何不生?云何不灭?如何是解脱?”无住师说:“见境心不起,名不生。不生即不灭,即无生灭,即不被前尘所缚,当处解脱。”这段话有三层意思,其一,于外境界,随念流浪,彼起彼伏,即念念生灭。如能见境不起,置境不疑(外境本无,皆是本心建立万法。)绝思量分别,心不粘执附着,即:不生。其二,即无心起,不知要灭什么?要灭谁?心不动转,悟无念体,无念亦不立,寂灭现前。其三,不被前尘往事所缠,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世人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故迷自本心。)

    永嘉玄觉在六祖那里住了一宿后,翌日下山回温州,并著《证道歌》一首,及《禅宗悟修圆旨》。《证道歌》开场说:“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这首歌中的“闲”字大有讲究,不是普通闲着没有事,更不是游手好闲。普通人闲居无事,也只是一种闲散的心情,

是相对紧张工作而言,与佛法无关。有的人虽然闲着,但心并没有闲。看上去好像闲暇无事,其实心里正忙着。永嘉大师讲的“闲道人”,指心闲,也就是万事万物皆能放得下,休心息念,澄停识浪。且应缘接物,心里不留丝毫痕迹,不粘着于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无事于心,无心于事,任心自在,外不著声色,内无能知解。四祖说:“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若真达一心不乱,就无复对治了。)

    慈明和尚示众云:“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且问诸人阿那个是当念,只如诸人无明之性即是汝本觉妙明之性,盖谓不了生死根源,妄执为实,随妄所转,致堕轮回,受种种苦。若能回光返照,自悟本来真性,不生不灭,故曰: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黄蘖希运禅师说:“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拟学取,有什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

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雍塞。”又说:“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任你会得许多

道理,纵有再多见解,分别总是魔境。把佛学当成学问,变成思想,去研究,不求修证,趴在里头,只会被道理困住。黄聚告诉我们:不得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但知息心即休,更

不用思前虑后,忘机才是道。永嘉说:“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又说:“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

契真本空的的。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有人问:道即假名,佛云妄立,十二分教亦是接物度生,一切是妄,以何为真?本净禅师答:“为有妄故,将

真对妄。”永嘉则曰:“真不立,妄本空。”“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又说:“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又说:“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楞严经》所说:“六根解脱,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忍”:一切不生)。这段话讲,从人空、境空,最后到俱空不生,即根尘脱落,能所双亡。此即从三摩地证得无法法忍。

    另外:这种人空、法空,不是有一个空。有空的境界,就不对了,就住在空上了。空与空相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切截断了,后者是执著虚空了。如六祖言:“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