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三期

更多»

大灵山

  • 1

    少林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综述

  • 2

    《中国佛教医药全书》编印缘起

我心我佛

  • 1

    《我心我佛》连载(二十四)

面壁石

  • 1

    佛教文化与生态环保

锤谱堂

  • 1

    “禅武合一”的少林武术文化内涵解析

  • 2

    少林禅武医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策略研究

  • 3

    中医养生学视域中的禅医食疗

禅悦篇

  • 1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2

    走出那片荒山

  • 3

    随心随缘

  • 4

    佛与茶

  • 5

    方丈小庵

  • 6

    我的师父释永信大和尚

  • 7

    我眼中的释永信师父

  • 8

    拥挤的花儿不红脸

  • 9

    生活处处皆修行

  • 10

    岁月温婉,随遇而安

  • 11

    秋日少林问禅

  • 12

    我心中的师父释永信法师

佛教常识

  • 1

  • 2

    云板

少林故事

  • 1

    神光讲经,地涌金莲

新禅诗

  • 1

    题少林寺 ——戊辰年(1988年)小阳春赋题

  • 2

    少林千年老银杏

  • 3

    禅诗二首

  • 4

    古寺问茶(外一首)

  • 5

    静得如禅的花

今日少林

  • 1

    《禅露》2020年第3期大事记

  • 2

    少林寺获赠《释迦牟尼成道图》 将入藏藏经阁

  • 3

    少林寺何时开门迎客

  • 4

    时隔5个月 嵩山少林寺重新对游客开放

  • 5

    读者来信

少林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综述

◎释永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的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防疫抗疫”攻坚战。在此期间,少林寺积极响应各级主管部门部署要求,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并积极发挥佛教自身优势,凝聚力量,支援国内外防疫工作,现将阶段性防疫成果汇报如下:

一、严格落实“双暂停,一延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月24日,少林寺落实防疫管控“双暂停”要求,于山门口、官网、微博等多渠道发布紧急公告,宣布“暂停对外开放,除常住和已住寺人员,其他人员一律暂停入寺,常住大众禁止下山。寺院停止除早晚课诵以外的一切法会活动,斋堂仅对常住人员开放”, 引导信教群众在家里开展政策允许的宗教信仰活动。

1月25日,少林寺紧急启动“少林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实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内容包括《少林寺疫情联防联控制度》《少林寺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少林寺传染病防控晨午检制度》《少林寺僧人健康管理制度》《少林寺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少林寺僧人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少林寺疫情防控期受控开放工作方案》等十余项具体制度、规定,严防严控,防输入、防集聚。

二、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祈愿疫区众生免除灾难

1月22日,少林寺发起海内外少林寺僧众共同参与的“百僧百福”活动,少林寺方丈、班首、执事与世界各地的300余位少林僧众同心同行,祈愿湖北武汉及世界各地民众远离疾病、饥馑、灾祸、恐惧等苦厄,祝福世界和平、人类康宁。

疫情期间少林寺采取一系列举措,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调整日常修学方式,包括“疫情结束前禁止一切游客、香客入寺”“取消早晚课等集体共修活动,大众在房间自行修持,大众师父每日每人诵药师经一卷为所有疫情感染者、所有为疫情抗争者祈福”“少林寺下院、海外少林中心的少林弟子以及在外读书、参学少林弟子,就地自行隔离”“取消斋堂集体过堂用斋,自行去斋堂打饭,拉长打饭时间”。

此外,自1月25日以来,少林寺大雄宝殿设祈福排位,日夜为疫情祈福,并通过创新方式,充分发挥佛教在防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向信众传递防疫思想,稳定教众情绪,合理安排在家修行,引导信教群众共同为防疫工作贡献力量。

三、积极响应国家抗疫战略部署,发动海内外少林弟子捐款捐物

“双暂停”期间,少林寺时刻关注疫情防控工作,面对国内外防护物资紧缺情况,少林寺立即筹划捐助行动,发挥少林寺在国际影响力方面的优势,号召世界各地的少林弟子及海外少林文化中心,联手海外支援中国。少林寺出资、并发动海外少林文化中心捐款捐物,从印尼、美国、英国、希腊、俄罗斯、西班牙、日本以及澳门等地采购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等共十五批953479只(件),总采购金额人民币1214992.8元,捐赠给河南省慈善总会,全部定向用于河南省疫情严重、紧缺防护物资的信阳、驻马店、南阳、郑州、平顶山等市、县一线医院。

全球疫情爆发期间,少林寺又将海外少林弟子捐赠的现金及河南省慈善总会报销的一批空运费,在各方志愿者无私协助下,全部用于从国内厂家采购医用外科口罩85800只、防护服475件,采购价共计197348.6元,分别捐赠给意大利(罗马、西西里岛和威尼斯三市)医院、法国Asnières-sur-Seine 市和Toussus-le-Noble市等城市养老院、斯洛伐克Slovakia Bresno布雷斯诺市政府防疫机构。

自2020年1月29日至5月初,中国嵩山少林寺、少林寺下院、少林寺海外文化中心等,克服困难,采购到合格医用防护品共118万多件,采购金额180.4万元,(不含国际国内运费和关税),通过不同渠道,先后分29批捐赠给中国和欧洲疫情严重地区医院,充分发挥了少林寺“爱国爱教”传统,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教精神。

四、针对寺院开放后的防控工作安排,提前制定疫情常态化的防控工作预案

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少林寺提前部署寺院恢复开放后的相关工作安排,将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成立开放工作领导组,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担任组长,并成立疫情监控小组、疫情防控小组、宣传教育小组、后勤供应小组,落实开放后消毒和检查工作、限流措施、宗教活动秩序、外来人员管控、防控巡视、宣传引导、应急保障、群防群控、物资调配和保障等工作。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少林寺开放后广大僧众、职工、信教群众和游客的身心健康。

(2020年6月10日)

 

《中国佛教医药全书》编印缘起

永信

医方明为佛教五明之一,是古印度佛教徒必修之学问。所谓医方明,指的就是佛医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以及医治众生种种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从慈悲济世的角度上讲,佛教徒通过医疗手段解除他人的痛苦,也是本分之事。根据佛典的记载,作为佛教开创者的释迦牟尼,曾以神奇的法力和高超的医术治愈了许多僧众的疑难杂病,被尊为“大医之王”。释迦世尊开示智慧法门、创立药师净土、建立佛医体系,为广大僧众解除人生的烦恼和疾病的痛苦。佛在说《妙法莲华经》时,充分展现了其“能医众生之病,能救众生之苦”的高超医术和伟大情怀。佛在《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中说,大地的一切都是药,佛法也是药,这是所谓身药和心药。佛教医药绝非故作玄虚之说,而是佛门圣贤千百年的临证感悟、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

佛教与东方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佛门四众弟子对医药学的参与、感悟和创见,直接导致了一门新的学科——“佛医学”的诞生。佛医随着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的医药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仅大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学,也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成为了弘扬佛法的重要方法和有效的辅助方式。

在佛教大藏经中,有关人的生老病死、医治众生病痛的方法、精神关怀方面的经论非常多,如《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佛说佛医经》《佛说医喻经》《生经·比丘疾病经》《治禅病秘要法》《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等近百部,局部涉及医学的经典有《阿含经》《妙法莲华经》《悲华经》《修行本起经》《佛本行集经》等五百多部,这是佛陀和历代祖师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人类医药与养生文化的宝贵遗产。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僧人医学著作和居士医学著作存世。这些著作除了具有一般医学著作的特征之外,还将佛教普救众生的思想情怀融入到了字里行间,这是一般的医学著作所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主要特色之一。在用药方面,佛教一般拒绝使用动物类药物,如实属非用不可者,也必须是“非为了我而杀、非我亲手所杀和非我耳闻目见杀之”的“三非”动物。否则,“杀生求生,去生更远矣”。意思是说:为了我的生命而去杀害其他的生命,这将在背离生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佛医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医药相互融汇与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佛教特色的专科医药学,如眼科、伤科、妇科、痧证等等。尽管佛医药学如此精彩,但脱离了我国几千年传承的中医药学土壤,佛医药学在中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佛医药学是对中医药学的一个有益而必要的补充。提到佛医药学,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少林骨伤科,少林骨伤科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外伤科医术。

公元1217年(一说为1220年),当时的少林寺住持志隆禅师正式创办了“少林药局”。药局除了服务寺内僧众跌打损伤及其他疾病治疗之外,主要还是为了方便当地及远道而来的百姓,施医施药于芸芸众生。此后,各地禅刹亦纷纷仿效而开设药局,成一时之盛景,少林药局作为“中国佛门医宗”之谓亦由此而来。据数据记载,少林药局最初有治疗各种疾病的秘方百余首,经历代医僧实践、搜集整理,至民国时已有各种论医著述百万言,药方上千首,但极少有外传者。七百多年来,少林药局曾惠及了无数的百姓,但因受兵火之祸或人为之厄等诸多因素影响,药局事务亦屡有断续,至上世纪初便基本中断了。近年来,我们在寺院中又复建了少林药局,并在古代医方的基础上陆续研发了一些特色配方及成药。

数年前,我萌发了一个心愿:就是把能够收集到的佛门医药学古籍进行一次系统整理,并展现给世人,造福于众生。这些年来,少林寺图书馆也购进了不少罕见的医药学典籍。然而,距离全面整理“佛医文献”这一目标,尚远远不足。直到结识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李良松教授,这个愿望才变得可触摸。李教授是我国较早研究佛教医药学的学者,前些年写了不少介绍佛教医药学方面的著作,他对整个佛教医药体系非常熟悉,我们在一次深入交流之后,便取得了充分的共识。著名出版家毛文凤先生和青年学者李阳泉先生从事与佛教文献有关的整理工作多年,他们对此事非常热心,于是,经过几次论证,大家初步确立了《中国佛教医药全书》的编辑思路和目录体系。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的实际工作班子人员越来越多,各种善缘不断出现。大家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查找、调阅资料,少林寺也将珍藏多年的医籍秘本尽数提供。经过近两年的辛劳,此书终得以付梓。此丛书中相当多的内容属于首次公开出版,其文献价值、学术影响以及文化意义不可估量。

感谢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老先生亲自为本书题写书名。

感谢中国书店出版社于华刚社长、马建农总编的鼎力支援。

感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和李良松教授。

感谢各地藏书机构和藏书家的慷慨玉成。

感谢北京天地可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少林书局诸编辑同仁的辛苦工作,两度寒暑,业精于勤,这种利济苍生的善德善举,必将永载史册。

我们衷心祈望,《中国佛教医药全书》的出版,不仅是献给中国佛教界、医学界和文化界的一个礼物,而且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弘扬佛教医药文化提供崭新的思路和广阔的视野。因此,诚望以此套大型丛书的出版为契机,为利济众生、造福天下尽绵薄之力。我坚信,佛教医药文化一定能够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阿弥陀佛!

2011年1月吉日于方丈室


《我心我佛》连载(二十四)

◎释永信

 

(二十四)

“从技术体系的角度看,少林功夫具体表现为武术套路。套路是由一组动作组合起来的。”

少林功夫动作的设计和组合套路,都建立在中国古代的人体医学知识基础之上,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动作和套路讲究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神形兼备,其中最著名的是“六合”理论: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最合乎人体自然结构的动作,才是最合理的。少林功夫经过漫长历史的检验,不断地创新发展,去芜存精,流传下来的套路,都是非常珍贵的精华,也使人体潜能高度发挥,是最优化的人体运动方式。足球运动与少林功夫一样,也是肢体运动。我觉得,如果足球运动发展成熟到一定水平,也应该会出现类似于少林功夫套路的程式化动作,达到中国古代所谓的“天人合一”境界。

 

“少林功夫作为我们僧人的修禅方式,更多的是偏重于个体修行、提升人生境界方面。同时,少林功夫也包含着一整套个体学佛修禅程式。”    

具体来说,修习少林功夫一般要经历九个阶段——

一、结缘:通过各种原由,知道了少林寺,认识了少林功夫。

二、仰慕:被少林功夫所包涵的精神、品质所感动,于是产生仰慕向往之心。

三、抱负:有了仰慕向往之心,就会在内心里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计划、立志学习少林功夫。有了具体目标以后,便形成了人生的抱负。

四、痴迷:这是个对于自己所选择的目标的自我肯定状态,从热爱以至于着迷。

五、行动: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化为具体行动,进入学习阶段,直接接触到少林功夫本身。这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

六、认识:通过一段时间习武,开始对少林功夫有了理性的认识,认识到少林功夫丰富的文化内涵。

七、信仰:少林功夫是学佛修禅途径之一。学习少林功夫,时刻感受到少林寺佛教文化的氛围,对少林功夫的理性认识转化为佛教信仰。

八、感悟:在自觉信仰的基础上习武,习武不再是目的,而是成了学佛的有效途径。通过习武,感悟到博大精深的佛教智慧。

九、见性:通过习武,体悟到了人生宇宙的真实本性,彻底明白了佛教智慧里的真谛。

 

“空灵,是诗的最高境界;空灵,是禅的最高境界。理所当然,禅诗的最高境界就是空灵。”

禅诗者,并非指一切与禅有关的诗,更不是指那些专由几个佛学名词组合起来的诗,而是指内涵达到了意象与境界高度统一的诗。古人说学诗如参禅,我说,诗乃有声之禅,禅乃无声之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与佛与禅未着一字而禅味十足。何为禅诗者?当由此而悟其他。

 

“历经七百余年,少林寺一直延续着宗法传承制度,在功夫传承上,也沿袭着师父带徒弟的传统。”

少林寺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传统,坚持农禅并重,恢复禅堂,僧人习武练功、参禅打坐,每年举行精进禅七,以真修实证为根本;以少林功夫、佛医佛艺为方便,与不同宗教、不同民族加强交流,成立世界少林弟子联合会,建立海外文化中心数十座,每年邀请数千位洋弟子来此参学体验,每年在不同国家举办少林文化节,就是让西方人认识了解我们饮食、作息、诵经、少欲、精进方便的生活方式。

时下,少林寺每年坚持举行扫塔祭祖、清明上坟、供奉先师等法事活动,同样是继承传统、秉持宗风。正是这些宗法制度的传承,使得少林寺的法脉传承充满生命力,延续至今,蔚然无碍。

 

“古代禅师开悟解脱,得大自在,正是如实智慧的获得。我们一旦获得这种如实智慧,对世间事物就会获得一如其实的认识,对人生就会获得积极向上的感受。”

二十年前,我曾提过,禅就是别胡思乱想,这是我个人对参禅的感悟。但在禅七开示时,我再强调禅是一种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去除贪、嗔、痴、慢、疑,获得究竟的解脱;它可以使我们的心更加慈悲清纯,不住相,明心见性;通过参禅,消除我们的妄想和执着,就能开启般若智慧,帮助我们了脱生死,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佛陀曾说:“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近年来,少林寺为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号召,一直坚持传承与弘扬少林文化,通过设立海外少林文化中心、举办海外少林文化节、广泛开展海外文化交流等方式,向世界讲述少林故事,唱响中华文化。”

我们在积极推进少林文化“走出去”、介绍少林寺独有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着重宣传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展示中国佛教、中国僧侣的良好形象,讲述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好故事,如达摩面壁、玄奘取经、义净西行、鉴真东渡、邵元学法、匡扶正义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慈悲、平等、圆融、和合理念,受到世界各国民众的关注与喜爱。

海外少林文化中心开设有形式多样的课程,包括坐禅、功夫、养生、禅茶、素食、针灸、推拿、中文、书画、刺绣、礼仪等,还积极举办春节送福、贴对联、猜谜语、包饺子、送红包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活动,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之中。同时,将千余年来延续不变的少林僧众的思维方式、处世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中华文化中和谐万邦、和而不同、和合共生、慈悲圆融的理念,传递给海外民众,使其从中受益。

 

“千余年来,少林寺秉承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宗脉纯正、法脉兴隆,少林僧人参禅习武、以戒为师,从衣食住行到念经礼佛,真修实证、济世度生的传统从未改变。”

少林寺的未来发展,主要应该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传承。少林寺的僧团建设是保证少林传承的核心所在。自元代雪庭福裕大师建立了少林寺子孙庙的传承制度以来,少林寺的传承一直没有间断过。第二,修持。加强少林寺僧人的修学,使禅宗祖庭成为当代禅修的中心。第三,教化。包括少林慈善活动、学术交流、出版宣传等。围绕这三个方面,深入扎实地做。

 

佛教文化与生态环保

◎邹相

众所周知,佛教诞生至今已有2500余年,传入中国已达2000年,普遍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时,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传入中国后,佛教很快与中国的本土宗教相互借鉴、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而且佛教中国化现象日益显著。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因佛教缘起论、因果论、无常论、和合论等教义使然,使得佛教文化与生态环保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佛教思想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生态环保智慧,如庄严国土、戒杀护生、和合共生等,可以说,佛教文化有力地推进了生态环保文明,是构建生态环保文明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佛教文化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理念是倡导生态环保的体现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佛教的重要理念,即是说:创造人间净土、回归自心净土是根本目的,只有人人的自心清净了,助人为乐、心存慈悲,才能让整个世界充满美好。“庄严国土”的“国土”有多重含义,既指佛国净土,又指自心净土与他方净土。佛教认为,自心净土与他方净土非一非二。佛教的创始人佛陀,希望通过佛法与教化,使我们见到的国土转化成(庄严)佛国净土、人间净土。其实,这也是佛陀给众生树立的一个目标、一个理想的榜样。佛教的《回向偈》里写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是说,我们要把学佛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广大的众生,这是报四重恩的体现,也是庄严佛净土的彰显。如何庄严国土呢?这就需要我们保护环境,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只有广大的生物相互依存、和谐共处,这个国土才会清净,才会庄严。

“利乐有情”,即让一切有情众生皆能感到快乐,得到爱护和尊重。《金光明经》载曰:“如来说是《金光明经》,为众生故,为令一切阎浮提内诸人王等以正法治,为与一切众生安乐,为欲爱护一切众生,欲令众生无诸苦恼,无有他方怨贼棘刺,所有诸恶背而不向,欲令国土无有忧恼,以正法教无有诤讼。”这是说,我佛如来说法度众的根本,就是希望能度脱广大众生,远离苦海,摆脱烦恼,皆能获得安乐与自在。这其实也是一种生态环保的理念,即让每一种生物都能远离苦厄、饥馑,享受到生命的乐趣、自在的解脱。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佛教的基本立场是“依正不二”。“依正”就是“依报”和“正报”,依报指生命依存的环境,正报指生命主体。“依正不二”即是指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体不二的。因此,佛教在其诞生之后,便已开始践行生态环保理念。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一佛教理念,本身就是倡导生态环保的体现,更是倡导心灵环保的体现。只有自心清净无染,心灵纯洁无瑕,才有助于庄严国土,才能助力于利乐有情。《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宣言》中提到:“世有不平,生态失衡;人有不和,行止乏仪;心有不安,贪欲不止。故和谐世界之建设,须从心开始。”这是说,佛教文化中充满着生态智慧,这一智慧的根本就在于心灵环保,只有做好心灵环保,方能实现人间净土。

 

二、佛教文化中的戒杀护生理念助力于生态环保

“慈悲为佛道之根本”,佛教以慈悲为怀,以广大无量的慈悲心对待一切有情及无情,一视同仁,善待所有生命。佛教文化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慈悲戒杀理念。佛制五戒中,第一戒即是“不杀生”。《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即是说,杀业的果报最为深重,放生的功德最为殊胜。在大乘佛教的《楞严经》《华严经》《楞伽经》《涅槃经》《梵网经》等经典中,均提到了戒杀护生的重要性,提倡禁绝肉食。众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被掠夺生命,食肉就会导致残杀动物,造成生物链的中断和失衡,以至破坏生态系统,给人类及广大生灵带来灾祸。通过践行戒杀护生理念,既能维护生命的平等无二,又能保持物种之间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保氛围。

佛教一贯遵循“不败自然相,相应度无极”的思想,即:不败坏环境的自然状态,人的行为应该与自然生态法则相结合,这样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佛教戒律中也有很多保护环境的律条,比如,不得滥砍滥伐、焚烧山林,倡导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这与时下倡导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是完全吻合的。在不少佛教寺院中,或是在寺院山门前,都有放生池、放生林,以方便将水族、飞禽放生,还给他们以自由。通过放生的形式,不仅能让濒临死亡的生灵获得重生,更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吃斋、素食、戒杀、放生、护生等,都是汉传佛教的特色。明代的莲池大师留下了著名的《戒杀放生文》,他在文中写道:“能劝一人不杀,如救百万生灵。劝至十人百人,以及千万亿众,阴功浩大,善果无穷。但肯信行,决不相赚。”即是说,劝人戒杀、放生,能给自己积累阴德、培植福报。近代的大居士丰子恺先生著有《护生画集》,同样劝人戒杀护生,平等对待一切有情生命。他们对戒杀放生、护生怜命的倡导与呼吁,与现在的素食主义者、动物保护主义者殊途同归。通过戒杀护生,能够保护物种多样性、延长生物链,对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佛教文化中的惜福惜缘理念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

惜福惜缘一直是佛教的优良传统,诸多佛经中,均记载了佛陀劝诫弟子们不要贪慕富贵奢华的内容,让他们穿粪扫衣、食千家饭,通过节俭、节约、节制的形式,来消除内心的傲慢与不羁,培养各自的慈悲心与恭敬心,以更好地用功办道。又如,近代的佛门尊宿虚云老和尚经常开示弟子:“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他认为,一个人的福报是有限的,如果不懂得惜福、勤俭,肆意浪费糟蹋,福报很快就会享尽。惜福惜缘是佛教对物质生活的态度,只有坚持惜福惜缘,才能有机会获得源源不绝的福报。这种惜福惜缘的理念,同样对生态环保有着积极的意义。

佛教文化中的惜福惜缘理念,对食物、土地、水、矿藏资源等各类资源的保护和节约都有显著的作用。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少一点,如果不去节约和保护,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匮乏,一旦资源被快速使用殆尽,就会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灾难。被誉为“印度国父”“圣雄”的甘地曾说:“地球上的资源可以满足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但不能满足每个人的贪婪。”而佛教的惜福惜缘理念就是为了抑制人类贪婪的欲望,防止地球上的资源被过早透支。佛教主张信徒粗茶淡饭、素衣素食、勤俭节约,拒绝铺张浪费等,也处处体现了生态保护理念。积极推崇佛教文化中的惜福惜缘理念,能够有效地避免资源被过度开采、使用,防止林木被滥砍滥伐、土地被破坏性使用等,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

 

结束语——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在维护社会安定、营造良好家庭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各类物种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孕育佛教文化的重要条件,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又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佛教文化与生态环保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果人人都能遵循佛教“悲以拔苦,慈以予乐”的慈悲理念,那么我们一定能拥有一个和谐融洽的生态环境。

《维摩经·佛国品》载曰:“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佛菩萨教化众生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心净,只有心净了,才能建设人间净土。而心净的前提,则是人人要有一份生态环保理念,懂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践行戒杀护生、少欲知足、生态环保的理念。如果能将佛教文化中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戒杀护生、惜福惜缘等理念加以弘扬与推广,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定有利于生态环保建设,构建和谐美好的人间净土。

(作者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青作协副秘书长、郑州市作协理事、《禅露》执行主编。先后出版《禅心乡韵》《拈花微笑》《菩提花开》《且听风吟》《素心若荷》《守园往事》等多部著作。)

 

“禅武合一”的少林武术文化内涵解析

【河南】赵广涛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和中国的儒家、道家等思想相融合,至隋唐时衍生出若干的派别,如华严宗、净土宗、天台宗、禅宗等。唐代以后,禅宗在我国影响越来越大,其他宗派则先后淡出。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发展决定了禅宗的发展走向,同时对中国思想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少林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与禅宗有着紧密的关联,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和武术圣地,孕育出的少林武术也不同于其他的门派,呈现出“禅武合一”的独特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遗产。

一、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的发展

佛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中国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派别之一。大乘禅法相传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在六祖惠能时期趋于成熟,至中晚唐开始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形式。汉传佛教宗派的创立,改变了汉传佛教由外来僧人主宰的局面,标志着中国佛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武术活动在中国有着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据《庄子·人间世》和《荀子·议兵》记载,当时人们比试武艺就已经有很多技巧,比如拳术打法中就包括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技术动作。所以,中国武术的产生要远远早于少林寺的创建,甚至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但是,少林武术根植于少林寺的佛教文化之中,随着禅宗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兴盛,少林武术与禅宗文化相互交融。

禅宗六祖惠能在《坛经》中说,禅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其基本含义就是息心静寂地参悟。这就造成了少林功夫和其他门派的不同——讲究“禅武合一”。少林武术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民间的武术精华,习武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和启示,并且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原有的武术内涵进行改造,出现了“武以寺名,寺以武显”的独特现象,也开创了中华武术的新局面。

二、少林武术中“禅”文化与“武”文化的契合

少林寺位于登封少室山的五乳峰之下,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我国传统的武术技艺从此便深植于少林寺之中,并成为寺院僧众经常演练的修行内容。唐武德四年(621),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昙宗被封为大将军僧,自此,少林寺以武功侠义名扬四海,少林僧众习武之风代代相传,盛行不衰。到了宋代,少林拳术增至一百七十余套,同时,少林武术的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明代,少林武僧们对内保邦定国维护国家稳定,对外共御外侮同仇敌忾。明代后期,少林武术被冠以“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的美誉。

(一)少林武术中“禅武合一”的精神实质

少林武术不同于其他武术门派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是禅武同源,禅拳归一。这也就意味着“禅为武之主,武为禅之用”。武术是禅修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禅生命的有形化;禅修是武术的精神本质,武学之道也就是禅道。以禅入武,禅武合一,身神兼修才可以达到武术最高境界。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区别于其他宗教派别的最独特的宗旨和内涵。悟是禅的生命,悟可以解释为对事物本性的一种直觉观照。禅宗在自身的中国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以往佛教经典中晦涩难懂,一般的修行者不易领会的经典理论,而由修禅者自身的顿悟、感受和判断所产生的思想火花来体会领悟世间万物以及宇宙永恒。这样的依靠修行者自身的悟道来修炼的方式与少林武术的练习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禅宗讲究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一些令我们很容易忽视的日常行为,对于修禅者来说很可能会起到当头棒喝的效果。所以在禅宗中出现过很多修行者通过一句偈语,一声呵斥,一个无声的动作,甚至是一顿拳脚而悟禅得道的公案。换句话说,禅宗修行大都要靠自身的感悟来体验禅的精髓。“禅”可以说是一种修养素质方面的修炼,而少林武术的表现形式虽以身体活动为主,但本质也强调要动静相济、内外兼修。要想达到修禅与习武的至臻境界,都需要通过“悟”这个关键环节的完成才能达到,“悟”是二者修炼的必要方式。自古以来,习武的特点是口传身授,武术的固定招式可以拆解教授,示范讲解,但是武术的最高境界并不仅仅注重外在形式,而是随心所欲,无招胜有招。这些却是“可以传而不可以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需要练习者自身日复一日地学习、苦练、体验、领悟,最后把所学所悟全部融会贯通才能够实现。所以拳谚有云:“拳打万遍,其理自现。”少林僧众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不是单纯重复地练习各个技术动作,而是在寺院文化浸染的这一独特环境下,从武学技击招式中感悟出少林武术和修禅的精髓与真谛,再通过修禅得出的禅理来指导武术练习,使“禅”与“武”在共同的练习与悟道的过程中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为一”。

 

(二)少林武术中“禅武合一”的技术内涵

禅宗的修行方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修禅的伊始阶段,也就是“看山是山”,譬如念佛、拜佛、持咒或打坐,从妄念纷飞到集中于一。在这个阶段中,习武者练习的是武术的入门功夫,要对腰、腿、桩等基本功和基本套路进行训练,即一拳一腿地练习。少林武僧们开始把全身游走不定的散乱之气逐渐聚集于丹田,经过本过程的努力研习,练武之人就会去拙力,增刚劲,身手变得矫健,面目也相应威猛起来。

禅宗修行的第二阶段是“看山不是山”。这个阶段是修行者达到一定境界后,能够不为肉眼所迷惑,可以看透事物的表象和本质。也就是产生疑团再破疑团,即从一到无。少林武术在这个阶段中,刚猛之劲变弱,柔和之力逐渐充实。这一阶段注重“气”的修炼,要求练气的时候,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心如明镜,以气催力,以意领气。还要注重调息、调心。少林拳谱中说:耳与心合多益精,目与心合多益明,口与心合多益勇,鼻与心合多益力,手与心合更疾快……心不动,气自固。经过这一阶段的修炼,修习者调整了气息,磨炼了心意,从而对武术的见解更为深远,遇敌沉着冷静,步伐稳健,精神倍增。

禅宗修行的第三阶段是“看山还是山”。即不执着“一”“多”,更把“无”也放下,回归于自然之中,在尘世中以智慧心、清净心广度众生。这个阶段的少林武术在技击动作上除却所有繁杂的招式,达到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境界。此时,习武者领悟无我的境界,在武术练习中心内有禅,以禅入心,用超脱外物的境界,以有法为无法,以有限为无限,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这也是练武之人“练时有招,用时无招”“无拳有拳,有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最高追求。

禅宗始祖达摩说过,“安心无为,形随运转”;六祖惠能也说过,“但行直心,不着法相”。二者都阐明了修禅之人的一切行住坐卧、言语举止皆出自自然和本性。这种朴实无华的思想在少林武术中表现为套路结构紧凑,动作朴实自然,反应敏捷,攻防严密,注重武术的实用性,不摆花架子。

少林武术的许多技术动作,在命名上也同样体现出了禅宗思想。少林武术的很多招式都是以佛教的著名人物或经典公案命名的,如:达摩铲、达摩杖、罗汉拳、拈花指等。这样的命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少林武术的技击动作与禅宗思想的完美结合。

(三)少林武术中“禅武合一”的养生观念

少林禅学之中,参禅是为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打坐的目的则是清心静虑,万念归一。在长期参禅礼佛的过程中,禅修的僧人固然可以达到“化境”的精神高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打坐时间太长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起肌肉退化,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要摆脱这样的弊病,就需要通过一定幅度的肢体活动来进行改善。而习武的僧众,为了不堕入恃艺逞强的魔道,同时也为了缓解身体的疲劳,也需要通过修禅这一形式去静养。就这样,表象以静为主的参禅与以动为主的习武活动,两个看似矛盾的文化现象,在禅宗祖庭少林寺这一特定的载体中融合碰撞后,擦出了新的火花。

禅宗主张静坐修身、安定养性,倡导“顿悟成佛”,主张通过调身、理气、息心、静坐等方式来完成“身”的修行,进而用“心”来体会和感悟乱花迷眼的宇宙本质,强调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禅宗重视人的主体性,追求一种彻底的不拘于外物的心灵上的解放。少林武僧创造性地将禅宗“静坐入定”的修行方式和对内在修为的重视融入少林功夫之中,在修炼少林武术时区别于其他武术门派的争勇斗狠,注重完善自我,领悟禅学的真谛,而无胜败之心。

少林武术也特别重视内在的本质修炼,强调武功“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气功的修炼包括养气、炼气等内容。修炼内功时要注意姿势、调息和运气的变化。少林派所练习的内功分为下乘、中乘、上乘三个层次。下乘的内功以祛病强身健体为目的。修炼时会将“神”“气”在身体内部汇聚运行,可以调息内脏血脉经络,使修炼者能够尽快沉静下来,神气相随,动气于内脏。修习中乘的内功则可以增强练习者拳脚的攻击力度和速度。这个层次是以刚柔并济、动静结合、补气相凝为特征。上乘的修炼是少林内功的最高境界,以刚柔、动静达到随意转化为特征,招由心生,排除外物,最终达到随心所欲、天人合一。少林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术流派的特质就是将佛教修行的“静”与中国武术修炼的“动”互为交融。

在少林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因为政治的需要、少林寺自身的影响等原因,少林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在各个历史时期相对稳定。这种难得的稳定,为少林武术的腾飞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少林武术就在这样独特的环境中萌芽、发展、壮大,并合理地融摄、吸收禅宗的养生保健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标志性的少林武术技术体系,丰富和延展了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推动了少林武术的整体发展。同时,少林武术的修炼也推动了禅宗的发展,大量的禅修实践和经典证明:优质的生命形式需要内外兼修,动静结合。参禅打坐可以使僧众的身体得到适度放松。在练习完高强度的少林功夫之后,将修禅作为一种调节身心,缓解身体疲劳的方式,是武术锻炼的实践功能的体现,也对修禅者的身体起到保护作用。

三、结语

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少林武术逐渐吸收了禅宗文化看重心意锻炼的精髓,以修禅礼佛的内心修为作为练习的法则。少林武术在修炼方式上深受佛家慈悲为怀、扶危济困核心思想的影响,强调武术练习过程中的强身健体、自我防卫的作用,弱化武术本身对抗、搏杀的特性,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系河南教育学院体育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少林禅武医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策略研究

◎张国明 金春霞 李春龙


少林禅武医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服务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深入挖掘少林禅武医文化的精髓,使之更好地造福于人民,有着积极的意义。以青少年群体为例,探讨少林禅武医的文化内涵、发展现状以及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的意义,并针对青少年的发展特点提出促进少林禅武医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的策略,为推动少林禅武医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1.少林禅武医的内涵及特点

少林禅武医是少林寺的历代僧人在习禅的过程中,将禅修心得、习武实践和行医经验相结合,以阴阳五行学说哲学思想为基础理论,结合气血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中华养生文化。

它主要是通过引导修炼者使用自身的吐纳、导引,借助特定的膏摩、中药及食疗等手段达到通经调腑、平衡阴阳的效果。它的理论特征是“行意禅”“心意把”“气机”,“行意禅”是少林禅武医的思想内涵,“心意把”是少林禅武医的系统修习法门,“气机”是少林禅武医的实践运用主体。它的养生特征是注重激发主体的主动性,突出激发人体的潜能,从整体上全面调节人体机能。

2.少林禅武医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为魏孝文帝安排天竺高僧跋陀来中原传播佛教文化,在嵩山腹地的少室山所建,因寺庙周围有茂密的丛林,故取名“少林寺”。少林寺作为中国禅宗的发源地和少林派武术的创始之地,自建寺1500余年来,历代高僧薪火相传,在严格遵守佛教的传承法脉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为中国禅宗佛教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佛教思想中国化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少林文化体系。

少林寺在建寺初期,僧人们因参禅常常长时间静坐不动,影响了周身气血的运行,造成经络气血流行不畅,久而生疾。再加上寺庙周围的山林中常有豺狼等猛兽威胁,盗贼时有侵犯骚扰。于是,僧人们在习禅的同时开始习练武术,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另一方面还可以保寺护院。同时,少林寺的僧人们充分利用嵩山上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结合民间有效的医疗方法,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用药经验,逐步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医疗秘方,为寺庙的僧人和周边的老百姓治疗疾病奠定了基础。少林寺的僧人们在练武的过程中,发现习练的许多功法不仅具有健身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医疗的作用,于是又逐步推演出了气功疗法和点穴疗法等医疗方法,少林寺的养生文化在参禅、练武和行医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

纵观少林寺的发展历史可知,少林禅武医起始于北魏,经过唐、宋、金、元等朝代的发展,于明代达到了繁荣时期,到清朝开始转而衰落。特别是从唐末开始,直至文革时期,由于朝代更迭,寺院在战乱中,经受着不断的侵扰、压制甚至毁灭。少林寺的禅武医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曾经几度面临毁亡失传的危机。改革开放之后,少林禅武医文化逐步走上了复兴之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映的电影《少林寺》,向世人揭开了少林禅武医文化的神秘面纱。在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志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少林禅武医文化不断得到深入的开发挖掘整理,为进一步继承、弘扬少林禅武医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

(1)青少年时期身体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在青春期身体的发展具有比较显著的特征和变化,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特点。青少年时期,机体各组织器官发育迅速,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肌肉由纵向发展向横向发展过渡,肌肉力量增强、速度加快,骨组织中胶质蛋白含量较多,钙质无机物较少,骨骼的弹性和韧性较大,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逐渐完善;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趋于平衡,能够较快地建立起良好的条件反射;心肺功能增强,心率下降,肺活量增加;各种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男女呈现出显著不同的体态特点,男性身体比较高大,体格比较强壮,肌肉比较发达,肩宽盆窄,女性则身材高挑苗条,肩窄盆宽,皮下脂肪逐渐丰满。

(2)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随着神经系统结构的逐渐完善和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青少年在认知能力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这个时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个性品质,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得到父母、师长和同学的尊重和认可,自我独立意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胸怀远大理想,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虽然他们此时期的情绪不够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但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已经开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认真思考、判断、处理遇到的问题。此时期,青少年神经系统的感觉、知觉能力更加灵敏,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判断能力不断增强。思维方式由直观的形象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抽象的逻辑推断能力逐步占据了思维方式的主导地位,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逐步增强,思维的批判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了显著提高。青少年对周围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看待周围事物的标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少林禅武医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与发展

(1)少林禅武医文化生生不息,不断传承

改革开放初期,由香港中原影业公司拍摄的电影《少林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少林寺以此为契机,积极筹划发展措施,打造少林文化品牌,不断扩大少林禅武医文化的影响力。少林禅武医在当代的兴盛源于少林僧团的不懈努力和广大的武术爱好者、传统文化的热爱者对少林文化的崇拜和支持。随着少林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以及现代媒体的逐步介入,进一步扩大了少林禅武医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少林禅武医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的喜爱,相关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少林禅武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离不开自身独有的文化魅力,更离不开传承者的代代相传。少林禅武医文化要在现在和未来蓬勃发展,也必须依靠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坚持不懈的磨练传承和创新发展。

(2)青少年是传承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主要载体

按照文化学的观点,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有共同语言、共同领域、共同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对于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传承,可以塑造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与自强不息的精神。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社会未来的主体。青少年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反应灵敏,能较快地吸收少林禅武医的技巧,掌握少林禅武医的文化特点,所以青少年成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主体,是少林禅武医文化能否持续发扬光大的关键。如果少林禅武医文化在青少年中失传或丧失地位,那么将严重影响少林禅武医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因此,必须让少林禅武医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发扬光大,让少林禅武医文化的火炬熊熊燃烧,代代相传。

5.少林禅武医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策略

(1)利用网络、媒体等不同资源,扩大青少年对少林禅武医文化的认知水平

青少年在日常活动中很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鲜事物。然而,在调研中发现,青少年对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了解程度尚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说明少林禅武医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宣传力度不足。学校作为青少年群体存在的主要学习场所,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方法,比如,讲座、比赛、表演、宣传橱窗等方式在青少年群体中进行灵活多样的宣传。通过网络多媒体的宣传方式,提高青少年对少林禅武医文化的认知程度。在公园或广场等公共场所,经常组织青少年群体参与少林禅武医文化大型表演活动,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少林禅武医文化,从而达到显著的宣传效果。

(2)采取有效手段提高青少年学习少林禅武医文化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青少年如何吸收少林禅武医文化知识,如何根据教师所教动作,经过自己思想的加工,再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样的重任,非教师莫属。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青少年学习少林禅武医文化的积极性:

①端正青少年对少林禅武医文化课的错误观念,上课不是为了好玩,更不是为了消遣大好时光。教师应该积极主动运用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上好课,使学生从少林禅武医文化课上学习其他学科所学不到的本领;

②提高青少年对少林禅武医文化活动意义的认识,只有在思想和认识正确的前提下,在行动上青少年才能认真学习少林禅武医文化,而不是敷衍行事;

③提高青少年学习少林禅武医文化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少林禅武医文化真正感兴趣,才会发自内心地,在内在动机驱使下去积极学习。而少林禅武医文化有健身性、趣味性和对抗性等特点,整合好这几个方面,就很容易使青少年对少林禅武医文化产生兴趣。

(3)少林禅武医文化与课余活动内容互补

少林禅武医在指导广大学生科学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除了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外,积极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少林禅武医文化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于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少林禅武医文化知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用自身的影响力去感染青少年,选择好正确的方法,去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少林禅武医文化知识来学习,指导他们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参与少林禅武医文化活动。尽管由于课外活动不好组织和管理,在时间安排、自身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但是通过有效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整合,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少林禅武医文化活动时,应建立活动的专项考核和评分体系,融入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竞争状态,采用优秀者为班级加分,或定期颁发荣誉证书等形式来激发学习少林禅武医文化的动力。另外,对于课堂上表现比较差的学生,也可以结合课余时间学习少林禅武医来获得分数的奖励,让他们之间形成一种互补促进关系,使青少年身心充分受益。

(4)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培训工作

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以此来提高教师对少林禅武医技术及理论掌握的水平。教师是少林禅武医文化推广的骨干人群,只有技术和理论过硬,才能促使少林禅武医文化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稳步推进、有序开展。针对这样的问题,学校也应该把教师的培训工作,看作是推广少林禅武医活动的重要任务来对待,组织骨干教师学习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准,发挥他们的积极影响力,使青少年能够学到规范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5)定期举办各种竞赛和表演等活动

定期举办各种竞赛和表演等活动,以提高青少年参与少林禅武医文化活动的热情与主动性。在教师的细心组织下,由学生自己编成团队,可以采用竞赛的评分标准去完成各项任务。这样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加强竞争意识,更好地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分配并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来参加课余少林禅武医文化活动,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又通过比赛与表演等方式加强了自我锻炼,同时通过实际行动,再次肯定自己的成就,能吸引场外的青少年加入到少林禅武医文化团队中来。

(张国明,男,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金春霞,女,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李春龙,男,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讲师。他们的研究方向皆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中医养生学视域中的禅医食疗

释延无 王志翔 韦大文

食疗又名食治、食养,禅医食疗在东方药师佛精神感召下,融佛教医方明与中医食疗养生理论于一炉,开创了独特的禅医食疗疗法,继承经典,发展至今,源流一脉,融会贯通。

1.中医食疗源流及其与禅医食疗的关系

我国食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天官》有“食医”的记载。《黄帝内经》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这里的无毒指的是“药食”,因其性质平和,无毒安全,故自《黄帝内经》时代起,中医食疗养生学备受历代医家推崇。隋唐年间,名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单辟《千金食治》专题,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隋唐之后,各类有关食疗养生的著作相继问世,如《食疗本草》《养老奉亲书》《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寿世青编》《老老恒言》《食色绅言》等等。除以上养生类医籍外,医食本不分家,各类医学集成书籍中对食疗大都有所论述,如元代朱丹溪引用儒家和佛家经典,在《格致余论》书中卷首即论饮食,其对食养的重视可见一斑,《饮食箴》提出辛热甘腻之物易使相火妄动,应“节制”与“淡茹”,倡导清淡的素食养生。而佛学思想融入中华文化之后,一些医家对于佛学中的饮食养生深受启迪,譬如《食色绅言》将佛典圆融医理于一体,风格独特,发人深省。

佛教正式被上层统治者接受并在一定范围传播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两晋、南北朝时代,佛教与中国文化开始渐融;隋唐时期,佛教发展迎来鼎盛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形成,禅宗自慧能始,成为佛教中国本土化的重要宗派。禅医溯源于佛教医方明。佛教医方明传入中国以后,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佛教“四大”学说(地水火风,阴阳气候)与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有相通之处,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吸收了耆婆氏书中的方剂方药,其“大医精诚”的思想也与印度大乘佛教中的慈悲精神息息相关。而中医学也影响了佛医,中医学的养生理念和治未病思想又与佛学“因果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唐代重要文化交流使者义净、鉴真、空海、最澄等,他们分别依靠佛教文化的传播而将医学智慧播撒到西方天竺和东亚日本。禅医食疗吸收了中医学望、闻、问、切及八纲辩证之法,结合食物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之特性及百草之灵性,通过法药、物药之圆融,使人得乐于天地之造化,升华至诸灵之顶端,度向般若之彼岸。笔者认为,中医食疗源远流长,其理论的创立集中体现于《黄帝内经》一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吸收容融了佛学思想,佛学的素食与斋戒影响着中医食疗养生,后世医家对于食疗养生提倡的理念基本是一致的:“远荤酒,薄滋味,勿生冷,勿强食,节嗜欲,定心气。”禅医以佛医为祖,且在发展中渐融了中医食疗的理论和经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禅医食疗。笔者认为,禅医食疗的内容可归纳为茶养,粥养,素菜食疗,三者都以养心定性的情志为前提。以下从中医养生学角度对其逐个分析。

2.禅医食疗的中医养生学阐释

2.1茶养

茶养是禅医食疗的精神起点:随着清水的涤荡,在茶展茶舒的沉浮中,漫随着茶香,禅味自然蕴含其中。不要多言,放下烦恼“吃茶去”。茶养是一种清静苦修、思虑开慧的禅修方式。禅不立文字,却在乎顿悟的那一刹那;茶空灵、清净,在茶入口的瞬间,尝到的是茶,亦不是茶,是禅,亦不是禅。禅茶是否一味,惟品者自知。禅茶追求的是一种体悟,这与中医倡导“知行合一”与“身体力行”不谋而合,禅茶一味,医佛一心。

那漫山遍野的茶树、曲伏壮美的茶园不仅是一道迷人的风光,更延续着那份厚重的禅茶文化。我国是茶的故乡,可溯历史久远。《尔雅》称茶为“苦荼”;唐代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食经》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自茶文化的源头起,茶叶就被入药用。《证类本草》曰:“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止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茶,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量。”在唐代,茶养是僧侣静心修身、参禅悟道的方法,饮茶是佛教寺院每日的例行习惯。唐德宗时,日本僧人最澄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时,接触到茶文化,并将茶籽带回日本,对日本茶道文化的兴起影响深远。

禅茶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不同的寺院对茶之选取、种植、摘采、焙制、煎泡、品酌等方面多有不同创造,出现了不同品类、风格各异的禅茶:如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的“大红袍茶”,浙江灵隐寺的以龙井绿茶为主的“法净禅茶”“天竺禅茶”,湖南夹山寺的“夹山禅茶”,嵩山少林寺的“少林禅茶”,等等。

2.2粥养

“粥”在中医养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且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食,这不仅与中国农业的传统息息相关,也与中医养生文化密切相关。自《诗经》时代,先人就记载了麦、黍、禾、栗、稻、稷等与谷物相关的诗歌。《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更是将五谷列首位,指出五谷养生祛病的重要作用:“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五谷指粳米、麻、大豆、麦、黍。《内经》与《伤寒》均有谷类入药的记载,如半夏秫米汤、白虎汤等。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治类列谷米一项,对薏苡仁、赤小豆,豆豉,扁豆,荞麦,大麦,小麦等谷类“医食同源”之品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等做了记述。

佛与粥的渊源非常密切,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孟元老记录的北宋都城开封腊八日食用腊八粥的习俗,这一习俗在北宋即成形,而其源头或许与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院在腊八日的施舍有关。腊八粥中的“八”,既是指传统节日“腊八”,也是一种虚指,可以有八道食材,也可以多于或少于八种,其操作是灵活自主的。

以少林食疗粥为例,2008年,在少林药局创建790周年之际,少林药局在释永信方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禅医古例,制出了“少林五行腊八粥”,供腊八节供佛及僧众冬季坐禅时食用。金、元时期的少林药局保存的古医方上,记载了“少林五行腊八粥”的秘制法,其主要原料包括米(糯米、黑米、薏米、梗米)、五行豆(红豆、黄豆、绿豆、黑豆、芸豆),在此基础上可加坚果、干果等辅用食材(莲子、红枣、百合、桂圆、枸杞、山药、山楂等)熬粥。其中梗米甘平益气和胃;薏米又称意苡仁,甘淡利水,清热健脾;黑米色黑入肾兼补脾之功;绿豆清热解毒,益气除烦;红豆利水除湿,消肿解毒;黄豆补脾益气;黑豆补肾活血,利水下气。米、豆为主类都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之以清痰补肺之百合,养心安神之莲子,养血补肾之枸杞,补脾益肾之山药,健胃消食之山楂等,不仅增加了食材整体的口感,更从五行入手,形成了以补中气为基础,综合调理五脏之功的美味“腊八粥”。

2.3素菜食疗

除了茶养、粥养,禅医食疗以适当的蔬菜、水果作为营养的补充,反对食用荤(葱、韭菜、大蒜、薤等辛味蔬菜)腥(各种肉类),主张清淡饮食,适度饮食。

素食调养即是养心、修心。戒杀吃素是免造杀业、积善累德、修身养性的重要形式,是佛教缘起论的重要表达方式。缘起论又名因果论、因缘论、因果律,它是全部佛学的理论基础,《初分说经》卷下中有云:“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无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还是任何时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都以缘起论为其基本理论。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因缘是环环相扣的,食肉是在造杀业,种因得果。食肉的果报在《大乘涅槃经》《楞伽经》《梵网经》《佛医经》等大乘经典上都有明确的指示,指出了“禁止食肉”的观点及食肉的果报。《楞伽经》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业俱不善,死堕叫呼狱。”《涅槃经》云:“一切肉悉断,及自死者。”佛教中认为,吃素能消静八识田、能畅通气脉、能让气场祥和、能养慈悲心、能安宁身心。而历代中医名家均提倡“远荤酒,薄滋味,勿生冷,勿强食,节嗜欲,定心气”的素食养生。

中医养生学认为饮食不节,摄入过多外源肥甘厚味的肉类、油脂等是形成痰湿体质(肥胖症)的主要原因,可导致湿困脾胃。若脾胃消谷运化功能失调,则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反为浊膏,转化为痰湿。表现为湿气困脾、餐后嗜睡、脾虚不运、痞闷肚胀等;如果病久则会伴随痰湿内滞、浸淫脉管、血行受阻的血瘀;而病久年长则伴有肾阳虚衰,四肢浮肿,下肢肿甚、津液布散失调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痰湿体质(肥胖症)的人体内的代谢功能紊乱,体内内脏脂肪堆积,以至于引发胰岛素抵抗,并逐步走向恶性循环的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包含了诸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危害在于逐步损害心血管系统,严重者甚至导致心脏病、脑卒中、心肌梗塞、脑血栓、癌症等。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治未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个体健康状态进行全面地、系统地管理,它要求人们在健康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上预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复发,全方位、全过程维护人的心身健康。在“富贵病”高发的现代文明中,素菜的食疗、食养很好地秉承了这一理念。以少林日常饮食为例,其素菜以青菜、豆腐、面筋、粉丝、精油为主要原料,并杂以金针、木耳、猴头菇、海带、紫菜等配料,这些菜看似平常,常食却能防病于未然。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表明,素食可以促进心血管系统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有助于体内酸碱中和,减少引发胰腺炎的概率,降低体内毒素堆积,降低胆固醇含量等等。笔者认为合理地坚持素食,少油少盐,忌肥腻辛辣,清淡饮食,节制食欲,吃饭七分饱……诸如此类的食疗养生方法,是中医和禅医共同支持且倡导的一种健康的养生趋势,在当今社会尤其值得推广应用。

养生先养心,这里对心的理解有三:其一,指君主之官,乃“心肝脾肺肾”中的“心”,养心则能使心火下行以温肾水,水火得以交融,使得人体趋于“阴平阳秘”的最佳状态;其二,指人的情志,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养心宜“淡泊”“静虑”“平和”“守一”,要戒骄戒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体会禅意。其三,指一颗清净心、真诚心、恭敬心、慈悲心和平等心,在云南昆明的华亭寺内,有一奇特的“十味心病药方”,它是唐代无际禅师所开,其实就是在告诚世人,养心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方中云:“此药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和气汤送下。”禅师巧妙地将禅法修心与杏林术语相结合,就是告诫人们养心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可谓用心良苦,妙趣横生。总之,无论是茶、粥、蔬菜、水果等禅医食疗,其精神寄托于一“心”,若无斯“心”,其形式固然能取得一些治疗效果,然而若有斯“心”,且坚定不移,笔者认为其疗效可事半功倍、日增月进。

(作者释延无系少林药局禅医;作者王志翔、韦大文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湖北】吴美糖

常听人说,要积阴德。特别是老年人,喜欢用这话来劝人行善积德,获得福报。那么,何为阴德呢?就是做好事不留名,不被别人所知,不为回报、不图名利。

其实,生活中也有阳德一说。阳德,即阳善,就是大张旗鼓地做好事,甚至自我炒作,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赞美和回报。一个真正做好事的人,是不求名声的,甚至觉得自己所做的不过是一件寻常小事。如果做了一丁点儿好事,就想要昭告天下,大加赞词,那就不算是真做好事,因为其内心还没有离开名和利。

《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谓“余庆”,就是说自己积攒的福报,不仅报在自己身上,还能够惠及子孙后代。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子孙,都应该多做善事,多怀善心,多积阴德。其实,你只要做了好事,对别人有恩,受过恩惠的人自然不会忘记你。北宋名臣范仲淹,不仅颇有才学,而且他为官一生,正直清廉。在低谷时,他不向权贵低头;在巅峰时,他也绝不弄权欺人。他是一个把“行善”写入家训的人,坚守“自立、读书、清俭、行善”这八个字,其后人也严格奉行,以至范家能横跨宋、元、明、清四朝,历数百年而不衰。

《了凡四训》云:“阳善享世名,阴德天报之。”当然,不能说不留名就是高尚,留名就是庸俗,这种道德绑架也不合适。很多时候,善与恶,就在一念之间。《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的弟弟公叔段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大臣祭仲劝郑庄公及早除掉公叔段,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果然,长久受公叔段压迫的农民们举旗反抗,公叔段兵败逃亡,走投无路,被逼自杀。

佛家说,日行一善,积善成德。生活中,老实、正直、善良,这叫本分;守本分,不行恶,不招恶报。利益众生的行为,叫行善积德,如帮助失学儿童,人间必然少了很多痛苦。用慈悲化解痛苦,用行善积德给别人带去快乐。

南怀瑾在讲解《金刚经》时说:“先学做人,能把儒家四书五经等做人之理通达了、成功了,学佛一定成功。像盖房子一样,先把基础打好。”其实,学佛也好,找到幸福也罢,首先最应该做的不是念“阿弥陀佛”或空想,而是做好当下的事情,完成一个人在这世上应该做的事。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自我生命的圆满,修一颗笃定的本心,就能体悟生活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获得对尘世的正确见解,就能把生命的精彩发挥到极致。

人永远都在忙着去了解别人,最没有机会了解自己,所有的烦恼都源于对自己认识不清,痛苦则在于追求的东西太多,不懂得如何经营自己。很多时候,心里面的事情是没有人可以帮助解决的,苦恼也只能自己慢慢消化。别去追逐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别去打扰不在意自己的人。学会懂得进退、懂得放手,更要懂得知足常乐。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师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多篇。)

 

走出那片荒山

【湖南】李向阳

那年冬天,他二十一岁,正是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憧憬的时候,然而和他相恋了三年的女友却突然提出了分手,尽管他苦苦哀求,却无济于事。很长时间他都无法忘却这份痛苦,整个人萎靡不振,浑浑噩噩。

不知不觉地,春天到了。

这天,一个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朋友,打电话叫他去玩。朋友的家在一个叫大双的地方,离他很远,在大山深处。那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是一处能令人心怡神爽的地方。

去朋友家得去很远的镇上坐中巴车,那时镇上到大双的路弯曲狭窄、坑坑洼洼,并且每天只有一两辆车往返,还不一定能赶上车。思忖片刻,他选择翻山越岭前往大双。走山路不仅可以省掉一半的路程,再者穿越在那风景秀丽的大山中,说不定心情会开朗些。简单地收拾了下,他便毅然走上前往大双的路。一路上春风和煦、鸟语花香,可他的心却不为所动。

午后,他下过一个陡坡,来到一个很大的山湾里。可是,眼前的景致并不似来路上那般风光明媚——这个大山湾被一把大火烧得光秃秃的,空气中也弥散着一股草木被烧焦了的味道。山风也呜咽着卷起了漫天的烟尘。置身于此,他的心情很是低落,心想:原本苍翠的大山,为什么被烧成这样?好长时间,他停留在这片山湾中寸步不前,忍不住为眼前这模样而叹息,就像叹息他那已逝的爱情。

时候不早了,到大双还有好一段路程,他得继续赶路。绕过这片荒山,他来到了一个小小的、竹林掩映的村庄里。村子里鸡犬相闻,有人在村边犁田,有人在屋后种菜,小孩在地坪上玩着跳格子的游戏……一派祥和,怡然自乐,像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他感到有些口渴,便进村子里讨口水喝。村民们很热情,给他端来茶水。他感到有些受宠若惊,渐渐地和村民们聊上了话题。聊到来时路过的那片荒山时,一位大婶笑着告诉他,那是村里人故意烧掉的。原来,那里以前是很大的一片栗子林,可是后来那些栗树枯的枯、死的死,没有了经济价值,不能给村民带来梦想和希望,于是村民们索性将那片栗子林伐掉,并烧掉杂草和灌木丛,打算不久后开垦出来,种上茶树。以目前形势来看,该地的茶叶发展前景广阔,那片“荒山”将来会给村民们带去新梦想、新希望。

大婶一脸的希冀,深深地感染了他,村民们“毁栗兴茶”的举措,突地让他获得了一种醍醐灌顶的启示——对于不能给你带来梦想的人和事物,为什么不将其忘却,去开启新的生活呢?面对挫折,我们每个人都有该去的未来,不能像钟摆一样,停留在原地感慨。许久,他情不自禁地回望了那片“荒山”,它被一排排竹林遮掩着,只露出了浮在云里的山巅。他深信那片“荒山”不久后,定能使村民们的梦想如愿以偿。此刻,所有困绕他的那些烦恼和郁闷一扫而光,他已走出了那片荒山。

后来他来到了深圳,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属于他的那份真爱,如今的生活早已在他面前漾出一片晴海。失去的未必是最好的,也不必太过消沉,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你的人生一定无限精彩。

 

随心随缘

【陕西】余显斌

佛言随心随缘。佛所提倡的随心随缘,就是让人不要沉沦红尘,不要沉沦名利,不要沉沦得失荣辱里,应该让心自由一点儿,舒闲一点儿,随着事情的自然发展去做,不要拧巴,不要强迫。

一个僧人修行了几十载,日日敲着木鱼念着佛经,日日数着念珠趺坐蒲团,他渴望见到佛祖,瞻仰佛祖的微笑,聆听佛祖的声音。可是,一直没有实现。僧人非常苦恼,无奈之下,有一天专门去拜访一位高僧,叙说自己的烦恼:自己几十年如一日,身居古寺,隐迹深山,诵经无数,敲破木鱼,可是一直没有见到佛的真容。说完,他请教高僧道:“请问大师,听说你看到过佛祖,是真的吗?”大师微微一笑,伸指指着自己的心,静默不言。他大惑不解,无奈之下继续请教:“请问你怎么看见佛祖的?”大师听了仍然微微一笑,指着自己的心。僧人仍然不解,再要询问的时候,大师口占一偈道:“随心随缘,即是悟禅。一切自然,佛祖自见。”僧人再问,大师已经暝然而坐,犹如枯木,再无一言。僧人拂拂衲衣,愤愤站起离开,下山而去。回到寺庙中,僧人仍读着佛经、敲着木鱼。随着时间如水流逝,他心中渴望见到佛祖的想法渐渐就淡了,最终没有了。就在他心无所想的那刻,佛祖一脸蔼然,衲衣飞飞,出现在他的面前。

强求,则失去佛的空净之想,心里就着了相;着了相,也就有违《金刚经》的经义,也和佛理背道而驰,遑论参悟拜佛了。

走入深山中,敲开人家的柴扉,借一杯茶,在农家院落里,一边坐着喝着,一边看着篱笆小院,看着韭菜绿辣椒红,看着葡萄叶荫浓着整个院子,听着鸟鸣的声音,一声声流洒在地上,在人的身上,以及人的耳中,是一种随心随缘的生活。

在芭蕉雨声里,拿着一本唐诗或宋词读着,没有目的,没有任务,想读到哪儿就读到哪儿,想歇息一下就歇息一下。雨声轻盈,嘀嘀清明;芭蕉绿意,映上衣襟……这,也是一种随心随缘的生活。

披襟当风,坐卧庭院竹塌上,在一片白色晶莹的月光下,听着远处水田的蛙声,一声声如鼓,荡漾在夜色里,荡漾在清风中;看院中萤火点点,带着莹莹的光晕,慢慢飞舞,是一种随心随缘的生活。

独坐高楼,一缕檀香缭绕着,吹奏着一支笛子,让清亮的笛音,随着清风四处缭绕着,缭绕在月光下,缭绕在桂花香中,缭绕在小小的院落里,缭绕在紫藤花垂垂的香气中,是一种随心随缘的生活。

漫步在早晨的草坪上,看东边山尖,有白润的色泽沁润出来,染白了天地,染白了草色,染白了身后的小村,也染白了自己。甚至草尖上的露珠,都沁润出白净的光,泛起淡淡的雾气。这,也是一种随心随缘的生活。

随心随缘,如月照水面,风行花间,无不美好。

随缘随心,如白云在天,游鱼在水,一切自然,一切纯粹。

随心随缘,才能和自己握手言和,心如止水,不起波澜,不生巨浪。

随心随缘,才能和他人握手言和,心如明月,意如梅花。

随心随缘,才能和自然握手言和,顺应自然,融入山水,走向古寺深山,走向白云那畔。

随心随缘,才能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才能走出一路草色青葱,一路鲜花缤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的大光明世界,大宁静世界。

(作者系《读者》《意林》《格言》等杂志签约作家。先后出版文集十七本,发表文章三千余篇。)

 

佛与茶

【重庆】王淼

身为中医师的外公茹素,不与我们共桌用餐。吃饭时间,外婆会端出一只餐盘,在外公卧室门外喊着:“呷饭哦!”咿呀门开,两只枯瘦手臂接过托盘后,露出外公清癯的脸,白眉银发、不露喜悲。外婆把门拉上,叫我等会儿来此收拾餐具。

外婆略显富态,虽常斥责人,却热心;外公长年一袭白长衫黑裤子,嶙峋身形,显得长衫过大。他常静静地看着医药书,一脸淡然,却让我有距离感。

有天,外婆沏好一壶茶,亲戚们聚在餐桌品茗。外婆唤我端好茶盘,备上两块凤眼糕,拿给外公品尝。我如常敲门,托盘小心地往上递出。外公拿起杯子俯视,我正等着他将杯子放回盘上。静默持续好久,眼前的白色身影说话了:“我拿起杯子时,你的托盘就要往后收。”

外公站在房门口,教我奉茶规矩。他接过托盘说:“奉茶奉餐的人,要心含喜悦、平心静气,脚下每一步要慢而稳。”这样的话,饮茶用餐之人,见到托盘上没有茶水菜肴溅出,便能感受到送餐者的用心。

外公接着示范奉茶礼仪。饮茶者端坐时,晚辈奉茶必需注视对方,慢慢蹲下,往右平衡地将茶盘递出,不要让自己呼出的气对准杯盘。糕饼放在杯前让对方先食用,以免空腹喝茶伤胃。当对方一拿起杯子,奉茶者托盘要立刻后收,退到一旁,给对方品茗的空间,因为茶水入喉需有回甘的时间,眼前无物阻碍,才能悠闲品尝,专注味道。

我觉得繁琐,面露不耐。外公板起脸说,把奉茶的缛节当作磨练,也是一种修行。接着,他继续指导我动作。

我大着胆子问外公:“怎么不来餐桌一起喝茶?”他说不觉得在卧室用茶就是远离家人,况且自己吃素,不忍看桌上肉干、鱿鱼丝等荤食。我壮胆指出外公心中仍拘泥素与荤,修为还是不够,德高的僧人即使荤食摆在眼前,心中也毫无杂念,不为所动。

外公说,他还是一颗俗心,但我也落在了餐桌、卧房的有形框架中,这和他壁垒分明看待荤素有何不同?我也起了分别心。

我端着外公只顾说话仍原封不动的茶,从卧室走回灶房,一步一步,走得慢且久。茶已凉,涩味比方才奉茶时的热气还要浓长。我走着,心思也绕着外公的回话打转。

这一转,转了十几年,修习佛学课时,才渐悟道理。当时老师爱品茗,常邀学生分享好茶,并以茶喻说道理。老师见我拿托盘、茶杯谨慎有礼,问我是否受过奉茶礼仪。我点头,啜饮,不好意思地说,杯中茶水淡得几近无味。老师一哂,说无味才是真味,凡人常用分别心,评判味道优劣。

那时,我一面在乡下教书,一面修习研究所课程,加上论文压力,每周搭火车通勤台北宜兰。我苦笑着向老师抱怨,自己是背着重壳的蜗牛,脚步及心情轻快不起来。“喝茶的人是谁?”老师在我喝茶的瞬间引导问话。他说喝第一口茶的人是我,感受也是我;喝第二口茶仍是我,但感受已与前次不同了。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

我在本子上记下当天老师教授的笔记——不执着任何一味,甘或苦,都在心念。我若一直执着工作与课业重壳的分别心,甘露也成了苦水。

 

方丈小庵

【广东】蔡舒怡

艳阳高照,现在六月的天,竟闷出了八九月的燥。

上两周一日接一日地下雨,像是谁搞的恶作剧,把天上所有的水都倾倒下了人间,想要将人变成鱼。昨天,又突然在一天之内出现了四次彩虹,让幸运的人们看了,心里都品到了童年时的彩虹糖。

这天啊,它善变倒是一直没变。如同这人生之无常。

天太热,开大了空调,泡上一壶菊花茶,倚窗漫读《方丈记》,读到无常之美。

无常之美不在静观万物缘生缘灭,也不在坐看风吹花落霜满地,更不是闲时自我安慰的“咿咿呀呀”,而在它能洒一束煌煌之光入人间,教人破除一切执着。

人间有爱,人间有恨,人间有喜,人间有悲,此起彼伏如波涛。海有波涛水有沫,车水马龙闹红尘,大火旋风,地震洪水,刀枪瘟疫,回头看看从古至今,三步两步,十年百年急流过,无常如魍魉般神出鬼没,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人在江湖,生存都各有不易。

人很无力,因人身阻不断岁月之流,人手挡不住晴天霹雳;人却又很有力,因人心可解万世之谜,人心亦能照破万年之暗。学会顺着那束无常之光,走入自己的方丈小庵,成就一朵火中莲。这,是一种活法。

《方丈记》的作者鸭长明舍弃官禄,遁世出家,入山隐居至死不出。这,又是另一种活法。读书中《闲居之思》最后一段:“三界唯有一心,心若不安,象马七珍不为贵,宫殿楼阁不可望。今方丈小庵安宁清寂,吾心深爱。……鸟投于林,汝非鸟,焉知鸟之意?闲居之趣亦如斯,汝非吾,不居此庵,焉知其中妙处?”

心中窃喜,是否也有许多同道中人,身未出家,也未入山,却仍有一清寂小庵可作归处——心安处即是归处,心安处即是吾身之庵、心之庵。

尝过安心之乐,才能“象马七珍不为动,宫殿楼阁与地平”。多一分欲念,都会令心不安。所以,一入繁华都市,一被“梦想追逐”的群人之心包围,总会有“羞己身如乞丐”的窘态。然而,一回到身心小庵,的确又“怜世人奔波俗尘”。

我身之庵不在身内外,而在天地万物无常间;我心之庵不在心内外,而在万古恒常一瞬间。

谁又不是如此呢?只是,人总被欲望勾牵,心不得安宁,渐渐也都习惯了这不安宁。久了累了,却不知为何而累。心慌意乱地站在宁静的中央找宁静。想起贯休和尚的一首禅诗:“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愿所有同道中人,心戒清净,无欲无求住无量庵!

愿所有非同道中人,身心安泰,远离欲念住吉祥庵!

 

我的师父释永信大和尚

◎释延宗

我的师父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他慈悲、智慧、有担当。师父是我心中的佛!

万善从师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修行之门,有的人走了一生也没能走进去,而师父带领我入了这个门……

1998年,我来到少林寺与师父结缘,师父给我起法名“延宗”。我记得师父起法名时对我说:“宗门教下你都要学习,延宗这个名字好!”初来少林寺只学武术,对于佛法并没有多少认识,只知道师父给我起的法名是一种期许和祝福。后来,有机缘到杭州佛学院和中国佛学院读书,通过对教理教义的学习,渐渐明白佛法的微妙精深。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功夫圣地,少林文化享誉世界,少林寺今天的香火鼎盛,离不开祖国的富强,离不开历代祖师的努力,离不开师父的领众熏修。生活中,师父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对我而言,无一不是言传身教、慈悲教导。2016年,我来到郑州观音堂常住,这几年也常回少林寺亲近师父,聆听教诲!

刚从佛学院回少林寺时,师父让我在少林文化学院当老师,和师兄弟们交流学佛心得。那几年,少林寺开设有各种禅修体验班,师父让我去带队讲课,在少林寺的各种公开活动中担任主持人,参加中国汉传佛教讲经交流比赛,跟随师父参加各种接待工作,等等。2014年,师父让我与延岑等数名少林弟子一起到非洲的科特迪瓦与马里共和国宣扬和平、包容的精神理念与传授少林功夫,受到驻地使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这些国家的议长、总统的接见,活动还被央视新闻联播转播。这些年来,师父一直鼓励弟子们要刻苦练功,学好禅法、医学,走出国门,让国际社会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点赞。少林文化的海外影响力与师父的胸怀、眼光分不开,师父有一句话说:“全球化、化全球!”

师父的教导苦口婆心,我好写字但不临帖,所以字写得歪七扭八。师父对我说:“找本字帖,按照字帖来临摹,功夫日久,自然会出成绩的!”师父还说:“平日里要坚持写文章,哪怕篇幅短,久而久之也能沉淀出心得与作品!”有一次,我对师父说:“我前世可能就葬在塔林,所以与少林寺才有这么深的缘分。”师父说:“你想得美啊!不好好修行,还想葬进塔林?要是好好修行,将来当个首座之类的还有机会进塔林了……”又有一次,春节将近,师父把几个读过佛学院的师兄弟叫到一起谈心。我对师父说:“过了年,您给我找个事做呗!”师父说:“我这个位置你来坐坐,坐一个星期就好!”师兄弟们面面相觑,我看着师父默而无言,心想:还是不要没事找事的好!

有一段时间,我内心没有力量与方向。师父对我说:“你现在想做什么,你就努力去做吧!”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明白幸福没有终点,成功没有标准,不憧憬未来、不沉迷过去,只需安心于当下,心安就是幸福!心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师父说:“沉沦痛苦,醒来不易。既已醒来,好好修行!”

师父对我的影响不止在生活中,也在其著作中!师父的著述很多,在我心里印象深刻的有两本:一本是《禅露集》,记录了1996年以来师父对中国佛教的未来与发展的思考,以及其参访台湾、香港、泰国、印度等国家与地区,思考中国大陆佛教将何去何从等。在《禅露集》中记录了很多师父早年的一些学佛心得,字里行间中散发出禅的妙味,阅之如醍醐灌顶!另一本是《我心中的少林》,这本书讲述了师父与少林寺数十年来的不解之缘。师父与少林寺的故事真挚感人,个中滋味耐人细品!

师父在我心中,与佛无二无别。师父的智慧与修为,是我终生修学的榜样!祈愿师父法体安康、六时吉祥!祈愿少林法雨润泽苍生!祈愿祖国繁荣昌盛!祈愿世界长久和平!

(作者系少林寺下院——郑州观音堂住持,曾担任过少林问禅、少林学研讨会等多次大型活动的主持人。)

 

我眼中的释永信师父

◎释延宽

法水涤尘垢,智火烧障碍。善知识难遇难逢,三界唯心法为依怙,菩提道果师者授受。感师之教化,侧耳於身。“道是要守,庙更是要守,少林宗风,以苦为药,勇为担当,资身进道,成就法财。以此善法,住持一方”,师常如是讲。

恩师之示,未敢忘怀,想当时在少林常住,却未能理解。而今来房山十渡,住持道场。方知意义深远。道为守,庙亦守,从入山到今,每思想来,个中滋味,体验方知。

忆想当初至今,七载已过。一切因缘和合,都是时间堆积而成的。今日之信众,是因久住,日复日,年复年,以法为尊,以师为导而成就道场,润物细无声。普雨细润,亦是信众之虔诚来护此道场。

古德云:“久住必有缘。”我想寺院之发展,道场之兴盛,离不开久住之善缘。个中虽有曲折,亦看坚守道场之本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兴住道场,守护一方,是要折腾点事。因常住人少,从接待到文书,陪同领导到领殿过堂,从法会诵读到坛城布置,林林总总都要亲力亲为。人我之间的业力,交流的困惑,语言的圆融,性格的迥异,都要从点滴细微中去观照自己,觉察他人。有时你的言行不合,都不知带来什么样的因果。还需化解他人的不理解,经得起诽谤,拎得清人我是非,耐得住考验。

一寺之长,方知守山之不易,当需每晚思量,行持做事、语言中是否有不当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冕。以此来提示警醒自己,莫让他人生烦恼。以苦为良药,成就众生业。

虽住持一方,每当思来,末学诚惶诚恐。来道场修持,方觉福薄智浅,修学之不足,常叹自身学不够用,智不能行。师为舟航日月,普载惭愧山人。当我有疑时必问师,师不管在何时,即使弘法事务再忙,亦会教授于我。

要问灵山路,需问过来人。修持道路上还是很漫长的,因眼界、学识、阅历等诸多之不足,须明师指路。问则得之,不问则不得,山僧之惭愧,讨师之开示,以安僧而度众。

百千法门,总归方寸。从古至今历代先贤圣祖,接引方式有很多,从释迦于灵山拈花一笑,到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处处彰显出佛教的方便法门与众不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而师之妙手,以武入禅,弘宗演教,普利于国际寰宇间。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善巧之门,举百日峰会、学术论坛、机锋辨禅等诸活动,立盛世宗门之风。处处妙手,彰显般若智门,让后学方知八万四千法门中不拘形式,不拘风格。以戒为导师,以禅为核心,以善巧为方便,为兴道场而广利大众。

僧之不易而非外在,是内心中是否对三宝起信起行。守得住孤独,奈得住寂寞,在孤独中学习,寂寞中问道。一切苦、一切累,需当直下承担,烦恼即菩提,一切尚需自身领悟。而今偏于一隅,独自成长,真刀实干,方知不易。

在成长的旅途中,师之言语弥足珍贵,犹如黑夜光明,渡海浮囊。脚踏实地,实实在在,一辈子一件事,如是步步为营,以匠人精神,成就三宝善缘。每思想来,师之教诲,如沐春风,久旱逢甘霖。喜哉乐哉,法尔如如。

古人云:“是须记取南山语,镂骨铭肌共报恩。”感遇师之法浮深恩,愧报难酬。以三宝为业,历练吾等,成就法缘。秉承千古,世袭宗风。弟子伏首,以偈敬之——

“般若无碍眼,智者常亲近。有师为导引,不为迷路人。”

(作者系少林寺下院——北京乐佛寺住持。)

 

拥挤的花儿不红脸

【贵州】江东旭

在一座寺院里,有一个小沙弥叫觉慧。他曾是个流浪儿,三年前明月法师收留了他。觉慧聪明伶俐,悟性很高。可是,随着学佛的弟子越来越多,寺院里逐渐显得拥挤、嘈杂起来,他越来越烦恼。

过去,觉慧与两三个小沙弥睡在一个通铺上,夜里较为安静。现在,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翻身声、呓语声、磨牙声,种种令人不悦的声音时常使觉慧睡不安宁。此外,由于人多,各种磕磕绊绊的事也时有发生。觉慧认为只有岑寂清净的深山古寺才有利于参禅悟道,而这“僧多粥少”的寺院已不是潜心学佛的好地方。

这天,在排队打饭的时候,觉慧突然跟另一个小沙弥吵了起来。原来,这个小沙弥不知为何从后面推了觉慧一下,导致觉慧碗里的汤汁泼了一手。虽然不能确定这个小沙弥是不是故意的,但觉慧还是很生气,要他道歉。小沙弥拒绝道歉,于是,两人便争吵起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气得面红耳赤的觉慧好不容易才平息怒火。

争吵声惊动了明月法师。他很快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想找个机会开导开导觉慧。

时值盛夏,寺院前的花圃里有一株很大的栀子树开花了,一树莹白的大花如堆云裹雪,空气中飘荡着馥郁的花香。平日,觉慧在打坐诵经之余,最喜侍弄花圃,对这树栀子花爱护有加。那天与人争吵后,心绪烦乱的觉慧来到花下,喃喃自语,向花倾诉郁积已久的烦恼。明月法师见状,顿时有了主意。

第二天,明月法师在散步时安排觉慧同行。法师一脸慈和,询问觉慧近日饮食起居、打坐诵经的情况,觉慧一一答复,并如实诉说了自己的苦恼。法师微笑不语。这时,两人来到花圃前。明月法师抬起头,望着一树开得正盛的栀子花,不禁说道:“今年的花似乎开得比往年繁盛,你看它们一朵紧挨一朵地缀满枝头,但每一朵依然是白色的,不知它们为何没有变红?”

觉慧“噗嗤”一声笑了,不假思索地说:“师父,这株栀子树去年开的是白花,无论今年开得多么拥挤,开的一定也是白花,并不会为此而改变颜色啊!”

“是吗?”明月法师意味深长地说:“我还以为拥挤的花儿会红脸呢!”觉慧一怔,突然开悟,不禁惭愧地向明月法师忏悔:“弟子知错了,弟子一定痛改前非!”

没有一朵花儿会因为拥挤而红脸,真正有道行、有修养的人也不会受外物和环境的影响而扰乱心性。他们安之若素,闭门即是深山;心境澄明,随处皆是净土。

 

生活处处皆修行

【湖北】张海伦

读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一书,让我感受颇深。日常生活中,其实都蕴含着禅机。我们在吃饭、喝茶、洗碗、扫地等任何时候,只要去除内心的浮躁,专注于当下的事,就拥有了一种静定的状态。

一行禅师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他倡导“生活禅”的修行方式,即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时间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觉悟,而不仅仅只是在习禅的时候。书中有一句话:“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乍一看,平淡无奇,仔细品味,才发现蕴含深刻的禅机。

一行禅师说:“我在正念中迈出每一步,知道自己正行走在这美妙的大地上。此时,一股喜悦就会涌上心头,如同一朵花儿绽放在心间,使我进入实相的世界。”在大地上行走,是一件多么普通随意的事。我每天都会听听音乐、锻炼身体,走上几万步,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直到有一天,我从楼下的小花园经过,一股沁人心脾的甜香味扑鼻而来。我停下脚步,顺着芳香,看到花园里的橘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像满天的星辰一样耀眼。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觉得整个人都神清气爽。喜悦的心情,像橘花的芳香,不用风辛勤地吹送,也四溢开来。

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无论何时都应专注于当下,感受当下的一切:锻炼时就感受身体的舒展,听歌时就感受美妙的旋律,赏花时就感受花儿的芬芳……当心静下来和它们在一起时,它们便都绽放在我的心间。

林清玄是一位充满禅意的作家,有一次他和朋友闲谈,朋友问他:“你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他答:“无事最可贵。”朋友不明其意:“既然无事最可贵,你又何必忙着写文章、读书、演讲呢?”林清玄端起一杯清茶,在鼻尖轻嗅,让茶香充盈胸腔,淡淡说道:“现在,让我们全心地来品味这杯茶,过去的烦扰已经过去了,未来的烦恼尚未发生,仅此一念,又有什么事呢?”朋友专注地喝了一口茶,忽然明朗,无事不是不生活,不做事,而是心无杂念,活在当下,生活时就享受生活,工作时就极致工作。

让心平静下来,沉浸在当下的事物中,历练心性,身心合一,这就是一种修行。日本有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说:“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生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的工作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木匠师傅在工作时,明心见性,将每一次工作都当作修练的道场,才能建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房屋。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活处处皆修行。把握好每一天,专注于每一个当下,静心、明心、修心,则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能找到真正的快乐,拥抱真实的自我。

 

岁月温婉,随遇而安

【云南】吕胜菊

闲来无事,随性翻开了白居易的诗集。“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才能描摹出这般怡人的画面?一物一景中,又包含着怎样的恬淡?一直以来,我都非常仰慕诗人笔下的这种豁达之情。仿佛亲历兴起之时,挽袖饮酒击案作歌,兴尽之末,觥筹交错就地酣卧。土石为纸,雨雪为墨,一笔柔情,一纸洒脱。此等惬意,此等悠闲,让我神往,令我羡慕。

“随遇而安”本是褒义词,可现在一些人眼里,它的贬义成分已多于褒义成分,成了“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同义词。观察周围形形色色的面孔,没有见到几个人有脚步的从容和内心的宁静,而浮躁、焦虑、忧郁、悲观等现代病,却轮番袭击着人们的心灵。有人将此归结为日益激烈的竞争,是时势所致。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竞争是一种追求功名利禄的竞争。古人云:“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人如果成为了欲望的奴隶,就极有可能被欲望所毁灭。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个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就又产生了。

如若可以,我也想过一种隐士般的生活:藏于深山,隐于密林,青石台阶,曲木门窗,远连村舍,近抵河溪。辟出一亩沃地,半分种豆,半分种菊。屋前几株垂柳遮阴,院后几树梧桐观影。从此便以山人自居、农夫自拟,一柄锄头,一披蓑笠,于阡陌之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遇农事不忙之日,或执一杆竹篙于河边垂钓,或负一编竹筐于山间采药,漫漫山路兮早已日暮隐云烟。梅妻鹤子,湖之畔且听风声和杜鹃;茅屋陋室,秉烛夜读墨香伴我眠。隐居于桃源深处,任世外春去秋回,叶落雁归,我只愿心如止水,静观流年。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万念皆由心生,由情起,无关风月,无关冷暖。行走于庸庸碌碌的红尘之中,我只愿掬一捧淡然,随遇而安。于行道之旁,且看桃花成荫,柳絮如烟;于喧嚣之末,且听风声如诗,鸟语如弦。煮一杯清茗,读诗阅卷,品茶悟禅;拥半阙淡然,随风而眠,随遇而安。此般闲情,此般惬意,无需多言。原来,心若怡然,又何处不桃源,何处不南山?心若淡然,处处可安。

一位哲人曾说:“不要把有些事想得太远,这样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平静。”因此,随遇而安不是不求上进、消极生活,而是不追名逐利、不好高骛远,心平气和、踏踏实实地生活。所以,人要想摆脱焦虑,不妨让内心一直保持着愉快、积极的状态。俗世之事本就无奈,置身于红尘烟波处,看尽繁华凋落,看淡沧海桑田,只需一切随遇而安。

(作者系泸水市作协副主席。有散文、诗歌等见诸报刊,共计500多篇(首)。出版有散文集《怒江山水轻入梦》。)

 

秋日少林问禅

【河南】闲云

那年,秋日午后,应朋友之邀,前往闻名遐迩的禅宗祖庭少林寺。车出郑州,一路沿郑少高速前进。不觉一个多小时已过,便到达了少林禅寺。进了山门,眼前出现了两棵粗壮高大的银杏树,树龄已有千年,遮天蔽日的树冠,把天王殿遮盖得严严实实。金黄的树叶随风撒落在大殿房顶和青石步道上,密密麻麻,使人们恍如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穿过天王殿,在大雄宝殿的前面是一块空地,几十棵百年柏树,整齐排列着,在秋日的照射下,显得斑驳迷离。进入大雄宝殿,释迦佛祖,高大庄严。几炷清香,缭绕回梁,显得既肃穆又神秘。出了大殿,沿一侧廊道向上前行,很快就到了方丈室。方丈室不大,但朴素雅致。房屋中间,各有一方雕刻有佛教故事的浮雕屏风,还有一尊禅宗祖师达摩的木制站立雕像,造型精致,惟妙惟肖。

释永信方丈跟我们已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见我们一行进来,客气地起身让座。他给我们倒上禅茶,寒暄过后,茶过三旬,朋友们急不可待,向方丈讨教:如何悟道悟禅?方丈笑着说:“去问达摩祖师!”然后,带着几位僧人先行离开,留下一位僧人陪着我们。  

方丈走后,僧人看朋友们一头雾水,便讲了一个故事:

相传赵州从谂法师遇见一位慕名而来参拜的僧人,从谂问道:“曾经来过这里没有?”答曰:“来过。”从谂道:“吃茶去!”又问其他僧人,僧答:“不曾来过。”从谂道:“吃茶去!”后来,院主问从谂法师其中原由,从谂还是对院主说:“吃茶去!”

这种接引方式,禅宗称作“打机锋”。因为“道可道,非常道”,道悟不是用言语就能说明的,只能给你个“禅机”去参。你问“祖师西来意”,他说“庭前柏树子”;你问“怎么成佛”,他说“芹菜三毛钱一斤”;等等。通过这些机锋,来破除你的执念。

听了这个禅机故事,朋友们恍然大悟。刚才方丈是给大家传授一个破除执念的方法,引领大家破除执念,脱离杂念,进入新境界,逐渐打开心结,为今后的人生开启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啊!

禅很简单,禅即生活,无处不在。喝茶、学习、健身、工作,都是禅的一部分。我们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活好每一天,就是悟道悟禅了。

(作者本名张兵,长期从事宗教工作。工作之余爱好写作。) 

        

我心中的师父释永信法师

◎释延开

我的剃度恩师是皖颍上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我12岁到少林寺学习功夫,跟随师父已二十多年了,也从当年热衷《少林寺》电影的懵懂少年,成为一名沉浸于少林文化的践行者。在这短暂却又漫长的岁月里,看到师父身体力行的修持,让我对少林文化和出家修行有了更深的了解,理解了达摩祖师“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尚不能至,汝今以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的深意,践行以禅修心、以拳健身、以医疗身、以艺美化生活的少林精神。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有缘出家少林,并常跟随师父左右,是我此生最大的因缘。这份因缘使我接触到了师父常说的少林文化千年的传承、发展和自身的修持。师父的言传身教,让我从普通的武术爱好者成为少林功夫的传承者,从不学无术的少年成为一名佛门行者。为了实现少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普利更多众生,在师父的安排下,我有幸远赴德国,筹建欧洲少林文化中心,实现少林文化在欧洲生根发芽,将以禅、武、医、艺为代表的少林文化推向欧洲,走向世界。

师父常说:“少林是子孙寺院,有好的家风、好的传承,寄希望于你们传承好少林家风。”三十多年来,少林寺在恩师的引领下,恢复规约,建立禅堂,修撰武术文献,整理禅医经典,强化僧才培养,延续禅宗传承,重振宗门家风。恩师讲,规约是修行人的基本,禅堂是修行开悟之地,武术文献是继承传统武学之源泉,僧才是发展的命脉,家风是传承之根本。在恩师的指导下,少林寺每年举行七七四十九天的 “精进七”打禅七,全国各地的禅者都闻风而至,在少林寺禅堂打坐修行、克期取证。同时,恩师恢复了戒坛,每三年传授一次三坛大戒。戒坛的重光,恩师成就了更多的佛子,严持净戒,恪守六和,修心圣道,成就道业,以广度天下苍生为己任,觉悟智慧和慈悲,净化人心,回报社会。

师父说“少林功夫的灵魂是佛教禅宗的智慧,它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是禅宗智慧赋予的一种信仰,是一种对超常神力的追求,也是对般若智慧的追求,这种追求是历来少林僧人的毕生追求”,这就是少林功夫魅力之根源,也是少林功夫与其他武术的区别所在。几十年来,师父视中兴少林和弘法利生如生命,以延续少林功夫传承为己任,申请了“少林功夫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梳理了少林功夫的当代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使少林的功夫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成就了很多众生。

如今,少林文化已经走向了世界,师父这些年的付出,让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少林文化。“以禅修心,以拳健身,以医疗身,以艺美化生活”,这是师父常说的一句话。他总是以最质朴的语言表述深厚的少林文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少林文化最简单的表述。师父为恢复少林家业、弘扬少林文化所付出的心血和承受的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师父这些年历经坎坷磨难和诽谤,仍佛心不改、志坚不移,为法忘躯,建寺安僧,培养僧才,护持佛教,为少林的传承发展保留着一片净土。

受师之恩,当承师之智,弘师之愿。武僧出身的我,虽没有成就少林武学之大乘,但也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去感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初发心学习功夫的目的,是当一名警察除暴安良,认为练好功夫就可以战胜很多人,其实不然。越加练习,越知少林功夫之博大之深奥。练功是很枯燥、很辛苦的事情,只有发恒远心才能坚持下来。师父常说“教人要真,度人救心”,练习功夫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战胜一切。正如佛教所讲,自觉觉他,最终才能觉行圆满。如果自己都不能觉悟,怎么去觉悟别人呢?练功夫也是一样,首先要降伏其心,通过练功来战胜自己内心的贪、嗔、痴、慢、疑“五毒”,降伏了这些,才是真正的功夫。明白了这些,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开启了我的智慧之门。

每个人在生命的进程中,都会有自己的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是以智慧身而显现的。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感恩自己的师父,他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感恩师父一路的引领和爱护,感恩师父的慈悲与包容!

这就是我的师父释永信法师,一位平凡的僧人,一位用生命践行禅法的人!

(作者系少林寺下院——登封水峪寺住持,曾在德国、奥地利、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及非洲等国家传播和教授少林功夫及禅学。)

 


原为中国古代乐器。玉石制成,南朝时出现铜制磬,钵盂形状。敷褥而安放于一定之台上,以桴敲击。又称作“鏧”或“鏧”,在法会或课诵时,作为起止之节。《中止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卷下《佛衣服院》条云:“有一铜磬可受五升,磬子四边悉黄金,镂作过去佛弟子,又鼻上以紫磨金为九龙形。背上立天人像,执玉槌用击磬,闻三千世界。”

由此可知,在古代印度的祗洹精舍中,已设有铜磬。

在我国宋代以后,磬多被用于禅林中,《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中说:“磬,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值殿者鸣之;唱诵时维那鸣之;行者披剃时作梵睹梨鸣之。”又,《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大众章·沙弥得度》条云:“作梵闇梨鸣大磬作梵。”时下,磬已经在所有寺院普及,各寺佛殿中均有安置,是早晚课诵、法会读经或作法时不可或缺的法器。

磬有大、小之分。一般安于佛殿之大磬,口径多在一尺到二尺间。


云板


云板又称“大板”,用铁或铜铸成云朵形状的板,击之以报时辰。通常用于早课或午饭前,起到召集众人的作用。

云板是禅林中,为众僧报粥饭时间所击打之器具。以其铸为云形,或于平板上镂刻云形花纹,故称为“云板”,又称作“大板”。

《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中说:“云章曰:板形铸作云样,故云云板。”《俗事考》云:“宋太祖以鼓多惊寝,遂易以铁磬,此更鼓之变也,或谓之钲,即今之云板也。”

云板挂在斋堂前,因于粥(朝食,即早饭)、斋(昼食,即午饭)之前,连打三十六响,故称“长板”。又以当时之众僧,可取下钵盂以集合,故长板又作“下钵板”。

据铭记的记述,又称打板、打饭、斋板、板钟等。

云板通常由青铜所制造。形式原则上为云形,上部有悬挂用的洞孔,中央偏下有撞座,分为两面式与片面式,细部有若干差异,形式有数十种。

 

神光讲经,地涌金莲

 

神光,俗姓姬,北魏、北齐时洛阳虎牢人。年轻时通读老庄之书,兼习佛典。后入洛阳香山寺侍宝静禅师,出家为僧。受具足戒后,云游听经,遍学大小乘之义。关于神光和达摩的第一次见面,有这样一个传说——

当年达摩与梁武帝话不投机,离开金陵,北上少林寺时,路过横岗山法善寺神光讲经处,据说当时神光讲经精彩到地涌金莲、天降缨珞的地步。达摩自然不会错过这种盛会,顺便进来,发现神光法师果然辩才无碍,有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境界,知道是载法之器。

于是,达摩向他问道:“法师,你在这里做什么?”

神光说:“正在讲经。”

达摩又问:“你讲的是什么经?”

神光则反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达摩说:“从印度来。”

神光又问:“难道印度不讲经吗?”

达摩说:“当然要讲经。不过,讲的是‘无字真经’。”

神光又问:“什么是无字真经?”

“无字真经,就是一张白纸”,达摩随即又追问:“你讲经做什么?”

神光:“我不管讲哪部佛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们了却生死。”

达摩听后又问:“生死如何才能了,你能不能了?你讲的经,黑的是字,白的是纸,句句有声,用这样有形之相,怎么教人把生死了却呢?”

神光被这句话问得张口结舌,好半天接不上来,最后竟搪塞着说:“贫僧没有时间回答你了。要开始讲经了啊!”说了这一句,转身就面对四众讲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常’,能说出来的,叫出名字来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常’……”

达摩祖师听到这里,竟然紧锁双眉、摇头叹惜,自言自语地说:“这些佛门至理,怎么让这位儒生道徒,以假乱真起来,还这样受四众敬仰,可见大梁国内无佛啊!”说罢,站起身来,就徐徐地出门向正北而去。

神光法师随后醒悟,便一直尾追达摩,到了少林寺后山五乳峰上,随侍达摩祖师。经过九年面壁,祖师才认下这个弟子,又为其取法名叫“僧可”,意思是做一个大乘僧徒可以了。后来,又改名叫“慧可”。其又经过“断臂求法”,终于成为达摩祖师的传法弟子。达摩祖师授给他四卷《楞伽经》,重新恢复了他的“神光”法号。

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三寺为白马寺、大法王寺、显通寺,但大法王寺确可谓“有寺之始”。

竺法兰和摄摩腾两位高僧在此“对千年之乔木,纳万代之芬芳”,神思静虑,译经布道。继永平十年他们在白马寺完成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后,又于嵩山大法王寺陆续译出几种小乘佛教的早期经典,包括《十地断结经》四卷、《法海藏经》一卷、《佛本生经》一卷、《佛本行经》五卷等。

走进大法王寺,大雄宝殿月台上有一长方形水池,池栏雕刻着各种图案,池中有水。相传神光曾求法传法于大法王寺,开坛说法,四众皈依,妙语连珠,天降妙花。因此,有“神光说法,地涌金莲”之说。

 

题少林寺 ——戊辰年(1988年)小阳春赋题

◎萧劳

飘蓬为客久,归梦故乡菡。香火前朝寺,烟云少室山。

宏文碑誌在,尚武苾蒭娴。卫国身当健,先声震宇寰。

 

(作者生于1896 年,卒于1996年,祖籍广东梅县。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社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山书画社副社长。)

少林千年老银杏

【四川】郭明金

 

抖一树梵音

朝夕打坐、悟禅、诵经

微笑着俯视十方善信

诉说着八苦人生

 

千年风吹雨打

有形无形敲打着

众生的灵魂

慈航普度众生

 

看见您满目春风

就走进您慈爱的怀抱

虔诚向佛

愿做菩萨的那朵莲

 

(作者系四川绵阳作协会员,有多篇首习作见诸报刊。)

禅诗二首

◎王卿

人生苦难缠,世事且随缘。

心安好梦在,品茗香满园。

光阴荏苒过,拈花水云间。

万念归尘土,当下得安然。

静观闲云看落霞,出家无家胜有家。

浮生若梦弹指间,随缘任运话桑麻。

 

(作者系郑州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网络。)

古寺问茶(外一首)

【浙江】陈于晓

 

茶园在寺外

采茶人偶尔也在

寺内品茶,人家的烟火

入了古寺,便叫香火

 

穿寺而过的溪流

它与茶水的距离,隔着一把火

禅师说,茶是一种温度

入口,就变成了体温

 

我们边喝边聊,天色慢慢地

暗下来,像一枚茶叶

遮住了茶汤的清亮

 

鸣蝉与禅


蝉把身子隐了起来

隐不住的是蝉鸣

蝉的嗓门那么高

仿佛高过一座古寺

 

蝉鸣山更幽,寺也更幽

蝉是夏天的过客

夏天则是山寺的过客

 

经声在四季悠扬

入寺的蝉鸣,是经声的一种

风乍起,掉落一地禅意

 

(作者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等。)

 

静得如禅的花

【山东】金明春

 

一朵花

静得如禅

是在修禅,也是在

欢喜地绽放

一朵花,就这样

和岁月山高水长

 

风从它身边走过

风也香了

把自己安放

静待时光

每一朵花

都是一尊佛

度自己、度众生

《禅露》2020年第3期大事记

2020.5—2020.6)

55日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人民网原董事长、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一行到少林寺考察少林文化,受到释永信方丈的热情接待。

 

5月9日

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甘荣坤一行,在郑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东辉,登封市委书记王鸿勋,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勇等人的陪同下,到少林寺调研,受到释永信方丈的热情接待。期间,他们还观看了精彩的少林功夫展演。

 

5月12

上午,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到友谊学校调研,与李国友校长一起查看学校开学前的工作准备情况。

下午,南京市栖霞区委副书记尹军一行十人到少林寺调研,受到释永信方丈的热情接待。

 

5月21日

登封市政协常委会在登封市召开,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作为登封市政协副主席参加了会议。

 

5月24日至26日

登封市“两会”在登封圆满召开。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作为登封市政协副主席,全程参加会议。

 

5月28日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闫敬彩、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张松涛等一行到少林寺调研,受到释永信方丈的热情接待。

 

5月29日

河南省政府参事、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首席专家郑泰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翔宇一行到少林寺调研。期间,他们与释永信方丈愉快座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64日

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及家人一行参访少林寺,登封市委书记王鸿勋等陪同参访。

 

6月6日

意大利疫情爆发,引起少林寺关注,释永信方丈与意大利少林拳法联盟的弟子释延辉通电话,了解疫情发展情况,叮嘱释延辉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护生命安全,并尽可能为当地民众服务。

少林寺与中国彩虹慈善公益团队,联合向意大利罗马Fondazione Santa Lucia医院及西西里岛Enna市所属的Troina抗病毒中心医院和Catagna市所属的Caltagirone 医院捐赠了71,400只医用口罩及475套医用防护服。

6月6日,西西里岛医院的相关负责人接受了当地电视台的专访,再次转达了对释永信大和尚及中国彩虹慈善公益团队的感激之情。

 

6月12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少林寺开放后为游客信众提供安全健康的参观游览、宗教活动环境,少林寺常住院僧众及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6月13日

“中国砺金国画第一人”郑希林先生向少林寺捐赠《释迦牟尼成道图》砺金国画长卷,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出席仪式,代表少林寺接受捐赠,并将画作永久收藏于少林寺藏经阁。中医名家、原空军疗养院赵春峰院长等出席捐赠仪式。

《释迦牟尼成道图》是郑希林老师历经三载绘制的精品,以宏大的佛教历史题材为背景,长1000cm,宽65cm,绘制499位人物。采用唐卡布,以矿物色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释迦牟尼出生到圆寂的全过程,画作雄浑瑰丽,其规格、耗时、工序、人物安排、表现手法,均令人叹为观止。

当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焦作云台山风景区圆满举行。少林寺武僧一行十八人,在释延开法师的带领下参加活动,并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少林功夫。

 

6月14日

下午,立陶宛驻华大使伊娜·玛邱罗尼塔女士(Ina Marciulionyte)、卢森堡驻华大使俞博生先生(Marc Hubsch)、佛得角驻华大使塔妮娅·罗穆阿尔多女士(Tania Romualdo)、立陶宛驻华使馆交通参赞拉姆纳斯·瑞姆库斯先生(Ramunas Rimkus)一行,在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付静女士、副主任李冰冰先生、欧美处处长仝宇飞女士等的陪同下,参访少林寺,近距离感受少林文化的魅力,受到释永信方丈及寺院僧众的热烈欢迎。

 

6月17

中央统战部十二局副局长唐爱华一行3人,到河南调研宗教工作。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参加会议,并向调研组汇报了河南佛教现况。

 

6月19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少林寺开放后为游客信众提供安全健康的参观游览、宗教活动环境,少林寺聘请专业人员对少林寺进行全面预防性消毒。

本次消毒消杀工作采用化学药剂及物理器械,分别依次对少林寺各殿堂及拜垫、水房、卫生间、垃圾桶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消毒,消除或杀灭物体表面及空气中病原体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少林寺各堂口积极配合,并认真学习日常卫生清洁和基础消毒经验。

 

6月20

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办公会在郑州召开,释永信会长主持会议。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参加会议,省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处赵勇处长、省民族宗教委宗教一处孙儒起处长、李显法副处长列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会议精神,讨论并研究了相关工作事项。心广副会长传达了全国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精神,印乐副会长传达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精神。会议研究通过了河南省参加中国佛教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代表和理事、常务理事候选人推荐名单。会上,邵军秘书长汇报了协会上半年的工作情况、下半年的工作安排和协会财务情况。

孙儒起处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希望各位代表履职尽责,更好的发挥佛教界代表人士的作用;二是全省佛教界要加强内部规范管理,深入挖掘弘扬河南省佛教文化,要走在全国推进佛教中国化工作的前列;三是抓紧、抓细、抓实,做好河南省佛教活动场所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永信会长从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继续严格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

 

6月22日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在充分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中国嵩山少林寺正式对外开放。当天,少林僧众在释永信方丈的带领下,排班列队,在山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当天下午四点,登封市市长杨金军、市委统战部长李力一行到少林寺视察调研。在释永信方丈的陪同讲解下,他们详细了解了少林寺开放前的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开放后的防控制度、措施落实情况。杨金军市长对少林寺疫情防控工作表示肯定,并强调,少林寺作为登封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切实将人民群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6月22日至25

少林寺特举办“祈福粽生 遇见少林”迎端午,送福粽活动,为国为民祈福,为疫情后人民心灵环保建设做贡献。民众在少林寺及少林寺下院免费领取少林福粽、五色绳,并填写祈福卡张贴于祈福墙,在少林寺感受端午节的味道。

本次送福粽活动,少林寺及下院,共送出福粽两万枚。

 

6月24日至28日

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班第一期(中段)在登封鹿鸣山庄圆满举办。6月24日举行开班仪式。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河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洪浩及参与本次培训的七十余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永信方丈谈到,少林功夫段品制选取招式套路严谨、大众广泛认可并符合少林传统风格特性的套路器械,汇编选入段品制等级评判。

本次培训为少林功夫段品制中段位培训,依少林功夫段品制晋级制度,获得少林功夫三段及以上段位的学员方可申请培训和晋级段位。

 

少林寺获赠《释迦牟尼成道图》 将入藏藏经阁

大公网

本网讯(楚长城)6月13日,“中国砺金国画第一人”郑希林向河南嵩山少林寺捐赠一位名为《释迦牟尼成道图》的砺金国画长卷。出席捐赠仪式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代表少林寺接受捐赠,并将画作永久收藏于少林寺藏经阁。

据知,这幅长1000cm、宽65 cm的《释迦牟尼成道图》是郑希林历经三载绘制的精品,以宏大的佛教历史题材为背景,绘制499位人物。该画采用唐卡布,辅以矿物色料,在金光闪耀下,雄浑瑰丽,凸显出雍容、富丽和华贵,造型准确,生动传神,笔触细腻,墨韵酣畅生动形象的描绘了释迦牟尼出生到圆寂的全过程。该画作雄浑瑰丽,在规格、耗时、工序、人物安排、表现手法上水平叹为观止。

1946年生于北京的郑希林,早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于著名人物画家蒋兆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被称为“中国画砺金第一人”。其作品曾被中国佛教协会、雍和宫、泰国王室、联合国等机构收藏。1989年以来,他一直潜心于砺金画法的研究、恢复与创新。他陆续在北京、上海、深圳、洛杉矶、加德满都等国内外数十个城市举办了个展。

“少林寺有着尊重历史,坚持信仰的传统,作为禅宗祖庭,少林寺缘起灵山释迦传法,今天释迦再度显圣少林,是少林子孙之福。”释永信亦赞誉郑希林佛缘深厚,对郑希林先生创作并独赠少林寺《释迦牟尼成道图》表示感谢。

当日上午,释永信代表少林寺接受捐赠,并向郑希林颁发少林寺藏经阁收藏证书。该画作将收藏于少林寺藏经阁。


少林寺何时开门迎客

◎东方今报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图  今年1月24日,受突发疫情影响,少林寺关闭山门。3月19日,嵩山少林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但位于景区之内的少林寺,依然紧闭大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兴奋而来,遗憾而归。那么,少林寺何时能恢复开放呢?

不能入寺参观  游客很遗憾

6月13日上午,一个普通的周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进入嵩山少林景区,兴冲冲地来到少林寺山门前。让很多游客意外的是,尽管少林景区已经开放,但景区内的少林寺大门紧闭,至今还没有恢复开放。

“跑了这么远过来参观,没有开门,非常伤心。”一位来自河南兰考的女游客说。来自湖南长沙的一位男性游客说,事先并不知道少林寺还没有恢复开放,但处于疫情期间,没办法,不能进少林寺参观,“多多少少肯定有点遗憾”。从未来过少林寺的一位商丘游客感慨:“遗憾啊,但没办法!”

带着游客在少林景区游览的一位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不能进入寺院,倒不遗憾,毕竟疫情防控更重要。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游客均表示,希望少林寺尽快恢复开放。

少林景区已开放 但少林寺并未恢复开放

今年1月24日,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发布通告: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保障游客和市民安全,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决定,自1月24日(腊月三十)17时起,对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等域内所有景点暂停对外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公告。

今年3月19日,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印发《郑州市A级旅游景区有序恢复开放的工作方案》。即日起,全市46家A级旅游景区将分三批有序恢复开放,这当中就包括少林景区。

然而,让游客失望的是,虽然少林景区开放了,但位于景区之内的少林寺并没有恢复开放。 记者注意到,由于少林寺没有恢复开放,少林景区的门票价格也由80元降至40元。

寺院僧众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做好开放前的准备工作

据悉,目前河南境内的开封大相国寺、洛阳白马寺等知名寺院都已经恢复开放,那么,少林寺何时能够开门迎客?

嵩山少林寺藏经阁藏主释延芷法师透露,目前,少林寺正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恢复开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加强疫情防控,少林寺提前部署寺院开放后的相关工作安排,将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成立开放工作领导组,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担任组长。正式开放后,游客需佩戴口罩进入寺院参观,保持1.5米的安全距离,进入山门要扫码。”释延芷法师说,为了确保大家的绝对安全,6月12日,释永信大和尚带领寺院僧众,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释延芷法师说,针对寺院开放后的防控工作安排,少林寺已制订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预案,成立多个小组,落实开放后消毒和检查工作、限流措施、宗教活动秩序、外来人员管控、防控巡视、应急保障、群防群控、物资调配和保障等工作,确保少林寺开放后广大僧众、职工、信教群众和游客的身心健康。

(原载于《东方今报》2020年6月15日)

 

时隔5个月 嵩山少林寺重新对游客开放

◎中新网

中新网郑州6月22日电 (记者  韩章云  通讯员 岳龙)6月22日,河南省登封市小雨淅沥。当日早上九点,嵩山少林寺山门缓缓打开,因疫情防控,时隔5个月,千年古刹少林寺重新对游客开放。

根据统一部署,在充分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当日,包括少林寺在内的河南省嵩山风景区内宗教场所恢复开放。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嵩山少林寺自1月23日起全面关闭寺院所有进出通道,实行封闭管理。

按照国家疫情防控期间接待游客数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30%的规定,此次嵩山少林寺恢复开放,日接待游客不超过22000人。

为给游客信众提供安全健康的参观游览、宗教活动环境,在恢复开放之前,嵩山少林寺在防疫方面做了诸多工作。

6月19日,嵩山少林寺聘请专业人员对少林寺进行全面预防性消毒,包括少林寺各殿堂及拜垫、水房、卫生间、垃圾桶等公共基础设施,同时消除或杀灭物体表面及空气中的病原体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少林僧众及工作人员已全部通过核酸检测,并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

少林寺内,提醒游客保持适当间距的“1.5米线”,疫情防控宣传板、标语,游客引导牌等随处可见。

此次开启山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也要求寺院各堂口、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要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切莫放逸,一定要把信众游客健康安全放在第一。

根据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公告,该景区内宗教场所全面开放后,门票价格亦恢复正常价格,游客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嵩山旅游”实名预约购票。

游览景区游客需携带身份证、佩戴口罩,同时扫描“健康码”。进景区须检测体温,体温高于37.2摄氏度禁止入园。

 

读者来信


禅露编辑部:

各位编辑老师好!我是一名在家居士,于去年开始信佛,有幸结缘《禅露》,受益良多。我本人更喜欢纸质报刊,将《禅露》捧在手上,细细翻阅,立即能心生法喜。

作为一名佛教文化的初学者,《禅露》每期的“佛学常识”栏目,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堪称我的良师益友!而其中的禅悦篇和新禅诗等栏目,禅意十足,令人欢喜。今后,我将继续在学佛道路上前行。再次感谢《禅露》的相伴!

 

读者:刘居士

2020年5月

 

 

编辑部回复:

刘居士您好!您的来信中,将《禅露》比作您学佛道路上的良师益友,编辑部全体同仁倍受鼓舞!一直以来,正是有你们的支持和喜爱,《禅露》才得以持续发行。《禅露》编辑部也在不断提高办刊水平,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排版上,都希望有所进步,以飨读者。我们有信心把《禅露》越办越好,不辜负读者们的期盼!祝愿您六时吉祥!

 

 

 

 

禅露编辑部:

尊敬的各位编辑大德好!阅读你们《禅露》时,在“禅悦篇”的一篇文章里,看到这么一个故事:主人公有些急功近利,写一篇文章就想要功成名就,但最终却发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获得成功。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现代人总是好高骛远,妄想着一夜成名,可生活中并没有多少奇迹。

在自然界中,有种顽强的植物,用了四年时间,仅仅长高了3厘米,但第五年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这说明缓慢的成长,就是在积蓄力量。感谢《禅露》这本心灵读本,在我的生活中时刻送来正能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如果生活有奇迹,那一定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读者:付迎

2020年6月

 

编辑部回复:

付女士您好!您提到的文章是作家梦情老师的《生活没有奇迹》一文,感谢您对我们编辑部工作的认可与勉励!禅露编辑部开设“禅悦篇”这一栏目,其宗旨就是为读者带去禅悦和法喜。您能从文章中有所收获,我们也为您感到欢喜。愿您在今后的日子里,常伴吉祥,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