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背离“八正道”

发布日期:2025-03-20

字体大小:

八正道

“苦”是人生实相。相信每一位正见佛子学佛的终极目标,都是:透过佛法的修学体证,达到解脱生死流转的“苦”,获得涅槃寂灭的“乐”。

因为“离苦得乐”,是人生最圆满的境界。

因此,佛陀成道之初,即为众生开示八种转凡成圣,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修行方法,这八种方法,就是我们所称的“八正道”。

八正道真正的含义

八正道分别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所谓“正”者,以此八法尽离邪非故;所谓“道”者,因其能通达不生不灭、寂灭最乐之境故。

循此八正道,可使众生苦集烦恼永断,证得涅槃的圣贤境界,因此又称“八圣道”。

微信图片_20250320094752.jpg

八正道又如船筏,可使众生从“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称为“八道船”“八筏”。

八正道为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时所说,其后陆续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共为三十七道品。

其中以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因此一般以八正道为四圣谛中“道谛的内容,是为“灭谛之“因。实际上八正道与三十七道品也只是详略之分,意义并没有差别。

八正道实为一体

八正道可大分为八,实为一体,其中任何一项的实践,必然使其余七项伴随同时圆满成就,正如《大毗婆沙论》说:“由正见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语;由正语故,复得正业;由正业故,复得正命;由正命故,发起正勤;由正勤故,便得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

佛法虽有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每一法门都不能背离八正道,由此可见八正道的重要性。

戒、定、慧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八正道归纳起来亦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正见、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正念、正定属于定学;正精进通于戒、定、慧三学。

八正道以正见为首,说明学佛应当以智慧为前导,才不致迷失方向,这是以修行的次第而言。

若以修行的目标来说,“正定才能离惑证真。

要修得“正定,则须借助“正见”至“正念等前七支为缘,也就是说,有了正知正见,发乎于身的行为,才能远离杀、盗、邪淫,合于“正业、“正命”、“正精进

发乎于口的语言,必然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的“正语;发乎于意的正确思想,才能远离贪、瞋、愚痴的无明妄念,而起无瞋恚、无害想的“正思惟,及忆念正道的“正念

如此身口意三业清净,自能入于无漏清净的“正定而获得解脱自在,所以说八正道是正觉解脱的正道。

平实而生活化的八正道

八正道也是最平实而生活化的实践法门,日常生活中对善恶循环义理有肯定的认识,就是正见。

平日所思所想,念念与佛法真理相契合,就是正思惟。

与人交谈说话都是慈颜爱语,令人生起信心、欢喜,就是正语。

平时所行所作,都合于道德礼法,不会为了一己之私欲而侵犯、伤害别人,这就是正业、正命。

进而主动济弱扶倾、乐善好施、行善止恶,这就是正精进、正念。

遇到困难挫折,能够沉著、冷静,运用智慧去判断、解决事情,这就是正定。

八正道包含了信仰与道德的要目,不仅是出世解脱道的实践法门,也是人间生活中人人皆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普愿大众正信佛法,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

(来源:光孝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