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的起源和功德

发布日期:2024-12-13

字体大小:

念珠,自古以来为佛教徒所喜爱,不论出家在家,何宗何派,只要是佛教徒,几乎是人手一串。这个看似简单的法器,它记录了无数修行者在菩提道上的每个足迹,见证了他们的点滴成长,承载着修行者对佛法的虔诚和对解脱的渴望。

近年来,受佛系潮流的影响,很多没有佛教信仰的世间人,也都喜欢上了佩戴念珠,尤其以菩提子、檀木、沉香木、六道木等最受欢迎,或绕手腕,或挂脖颈,为自己增添几分清净优雅。

微信图片_20241213091330.jpg

念珠的起清与功信

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佛珠”,是修行人诵经、持咒、念佛时用以计数的修行的法器,以此起到计数、收摄身心、消除妄念的辅助作用。

关于念珠,在《木槵子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

这段经文中的“王”,指的是波琉离王,是古印度的一个国君。因国家地处边远,贼寇很多,五谷乏少,疾病流行,人民贫穷而坐卧不安,但又忙于国事无暇修行,就请世尊教他一个简单容易修行的修行法门,未来可以得到解脱。佛陀对波琉离王说,如果想要熄灭烦恼障和报障,应当取一百零八颗木槵子串联起来做成念珠,时常带在身边,无论是走路还是坐着,亦或是安卧的时候,应当始终用至诚专注的心,称念佛、法、僧三宝的名号,每念一遍,就数过一颗念珠。

由此可见,念珠在佛陀时代就被用以辅助修行,从而消除烦恼业障。

念珠的分类

念珠的构成方式,是由一颗头珠和多颗串珠与一条经线贯串而成,佛珠的头珠代表佛宝,串珠代表僧宝,而经线则代表法宝。所以念珠本身就含有佛法僧三宝的意义。

念珠材质多种多样,金银、玛瑙、木材、种子等。一般以菩提子、檀木、六道木(因木内蕴有六道条纹,故名六道木,又称降龙木)等最为常见。据《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文殊菩萨所说,念珠材质不同,所得之功德加持也有不同,木槵子可增加千倍功德,水晶可增加亿倍功德,菩提子最为殊胜,持用念佛者,可增加无量倍数功德。

念珠根据使用方式可分为三类,即持珠,佩珠,挂珠。

持珠一般比较朴素,用于念佛、念法、念僧之计数,可以起到收摄身心,消除妄念的辅助作用;佩珠和挂珠则相对美观一些,一般戴在手臂和挂在脖子上,大多用于佩戴装饰。

念珠的数量

念珠多少颗为宜?对于不同珠数的念珠,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一百零八颗:最为常见(不算佛头和格珠),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就是在时刻提醒我们要学佛菩萨的慈悲,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五十四颗:表示修菩萨行的五十四个位次,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五十个阶位,再加上四善根。

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四十二阶位,分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根”“尘”“识”。

念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念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千年传承,让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让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怨,不骄不躁,并祈求平安,长保喜乐。随着越来越多人喜欢和佩戴念珠,使佛珠在宗教寓意之外更成为时尚文化的符号。

备注:

槵【huàn】 一种树,即“无患子”。落叶乔木,果皮可代肥皂,核可作念珠

    (来源:青岛观音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