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8-13
佛寺,指出家人共修行的园林、道场,又被叫做“道”,即修道之地;或云“无生”,即求证诸法实相,无生无灭之理;或云“停毒”,即熄灭贪嗔痴;或云“息恶”,即息灭一切恶法;或云“寂灭”,即了生死,入涅槃之处;或云“净住”,即清净者所居,犯重者摈之。随所表示的内涵不同,叫法也不同,但最为广泛的叫法就是寺。在宋代,大的称为“寺”,小的称为“院”,到了近代,又分为两类,大的称为“十方丛林”,小的称为“子孙庙”、“小庙”。俗语中一般把“寺”和“庙”连称为“寺庙”,也称为“寺院”。
一、印度的寺院
在印度,佛教建立初期,并无寺院。佛弟子按照佛陀阐扬“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养慧命”的教义,白天到聚落乞食、说法,中午回到阿兰若处,于湖边、树下、山林、冢间等闲静处,专修禅定观法,并没有固定的休息处所。后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听闻释迦牟尼说法后,皈依佛教;大长者迦兰陀时称豪贵,以大竹园布诸外道,见到释迦牟尼佛后,深起信心,乃将外道逐出,在竹园中建立精舍,请佛居住。这座竹林精舍,又叫做兰陀竹园、竹园伽蓝,它在王舍城旁边,由迦兰陀长者所奉献之竹园,由频婆娑罗王建造伽蓝而成,是印度僧园之嚆矢。
印度人称寺院为“僧伽蓝摩”,略称“伽蓝”。伽蓝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精舍式,二是支提式。精舍式的伽蓝,设有殿堂、佛塔,殿堂内供奉佛像,周围建有僧房。支提式伽蓝,是依山开凿的石窟,内有佛塔和僧侣居住处。这两种式样的伽蓝,先后传入了中国。印度“精舍式”伽蓝传入后,很快与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成为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佛教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已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层层深入。到了隋唐时期,供奉佛像的佛堂,成为寺院的主体,塔被移到殿后,或另建佛塔,这与印度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已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这些后天建筑之外,印度佛弟子也经常在自然空地,名叫阿兰若的地方修道,阿兰若意为空闲处,系一人或两三人隐居的旷野处。
二、白马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寺院,位于河南洛阳市。东汉永平七年,明帝闻西方有异神,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据《高僧传》记载,永平十年,他们与中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携带佛经、佛像回洛阳。初居鸿胪寺,因鸿胪寺为古代官舍,常有接待外宾、朝会仪节之事,故非久居之馆。次年诏令于雍门外别建庙宇,以僧为西方之客,乃待以宾礼,故所建筑仍名为寺。
“白马”之名,来源有二说:一说,据《高僧传》记述:“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地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二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汉明帝遣使求法,“时白马负经而来”,遂以为寺名。
据说当时白马寺的建造格式依照印度祗园精舍(佛世时最大精舍,竣工时间次于竹林精舍),中有塔,殿内有壁画。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同时译的《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等经,已佚失不传。东汉时绝大部分佛经都在洛阳翻译,白马寺是最重要的译馆。嘉平二年(250)昙柯迦罗译出《僧祇戒心》,以梵僧举行受戒的羯磨之法来传戒,被称为中土戒律之始。现白马寺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殿堂及古清凉台遗址;建筑、雕塑、碑刻等多为明、清遗物。山门内东西两侧有传为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人的墓,均拥土为堆,古木森蔚。寺东南有密檐式舍利砖塔一座,名齐云塔,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风格与西安荐福寺小雁塔相仿。
(来源:崇福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