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五期

更多»

大灵山

  • 1

    “和”是禅宗少林的精神旨归——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议会大会”上的讲话

  • 2

    佛教与生态保护

心安是福

  • 1

    《心安是福》连载(十四)

面壁石

  • 1

    亦师亦友,修行路上的一盏明灯——我的师父释永信大和尚

  • 2

    少林文化对人类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锤谱堂

  • 1

    少林禅宗与少林功夫

  • 2

    《少林棍法阐宗》的内容梳理与价值再探

文化遗产

  • 1

    少林拳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

  • 2

    少林拳技法的学练分析及传承价值

少林动态

  • 1

    少林动态

佛教常识

  • 1

    佛教中的“五堂功课”

少林故事

  • 1

    达摩创少林武术说

今日少林

  • 1

    少林寺《禅露》2023年第5期大事记

读者来信

  • 1

    读者来信

“和”是禅宗少林的精神旨归——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议会大会”上的讲话

◎释永信

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赐建少林寺,“少室山下,密林之中”,少林寺由此而得名。少林寺既是禅宗的祖庭,也是少林功夫和医学的发祥地。1500年前,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禅宗,开启了外来宗教与中华本土宗教从对话互鉴,走向交融和创造的新时代。

和,是少林寺文化传承的核心精神。在少林寺,无论是建筑与壁画、塔林与碑刻,都体现了一种和为贵的精神, 这是中华文化最根本的东西,是中华精神的精髓。寺院现存明代“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表达了“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的和合圆融思想,因此被誉为“中华和谐图”。

少林文化代代相传1500 余年,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其影响遍及日本、韩国乃至欧美诸国。少林寺开放交流、和谐共生的精神传承,不断发扬光大,于今尤盛。

和,是禅宗少林的精神旨归。少林寺在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相处中,以开放和圆融的态度,广结善缘,互教互学,与世界不同宗教交流互鉴、和合与共。

和,体现了佛教的本质。以禅为核心的少林文化也是让我们学习同自己内心、同社会、同自然和谐相处。达摩祖师九年面壁,外息诸缘,内心无喘,由内而外,践行人与自己、与社会、与自然万物和合不二的共生之道。和尚者,尚和也。自佛教创立开始,僧团和合共住,倡导“六和敬”精神: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六和中,见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意和同悦、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是和合的表现。少林寺始终坚持延续千余年不变的少林僧团宗法传承制度、口传心授的师徒关系、六和敬的处世方式、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生活方法,以及中华文化中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和合共生、慈悲圆融的理念,传递给各国民众,使其从中受益。

和,是自然界的最高秩序,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是以诚相待、不违本愿、同心同德,使全人类通过自我与社会的互动而建构信赖社群;和,是相互尊重、平等互鉴、求同存异,通过全球文明的对话而建立和平;和,是理解包容,和和美美,使不同的文明能够在圆融无碍地分享差异的过程中,人人皆能分享,处处皆能参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我们至诚祈愿:世界和平、众生和乐!

阿弥陀佛! 

2023年8月16日

佛教与生态保护

【北京】黄夏年


“夫天下文山让(五)岳,四方之岳让中(岳)”(《嵩山少林寺辑志》卷1),中岳嵩山居五岳之中也。嵩高热土,“二气肇兮,万类森然,峙而为山,流而为川,奠方布润,千祀万年,岘山堕泪,邺渠永传,一丘一壑,得丽斯延,仰止嵩高,峻极于天”(同前),洞天福地、佛教禅源,风景如画,林木参天,山峰逶迤,云海飘逸,前来参拜的香客与旅游者络绎不绝,文人墨客填充留宝无数,香火旺燃如缕如织。玄奘法师长契神情,“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千古而无对。”(《佛祖历代通载》卷11)故“溪山之胜,林壑之美,人所同好也。而于幽人野士,常独亲焉,必志不拘于利欲,形不胶于城市。养心于清静,养气于澹泊,养视听于寂寞,然后山林之观,得其真趣。”(《南岳总胜集》卷上)好山好水必有好景留念,嵩高之地的少林寺山野形胜,一千余年来始终不衰,占据了后皇封禅、三公视秩的高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基础,生态被破坏,必定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们的生命财产将受到不可计算的损失。两千年来,佛教一直是中国社会生态保护的积极践行者,嵩山深处的少林寺,是中原大地的生态保护者。少林寺僧人秉承 “天下名山僧占多”传统,在建设寺院之余,刻意保护寺院周围环境,栽树治坡,开渠引溪,建成了“夫岩林希微风水为虚,盈怀而往犹有旷然”(《弘明集》卷2)的名山大刹。少林寺建设,告诉我们遍布中国各地的寺院,就是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地,熠熠生辉。好山好水处,僧人们建造寺院,情近山水处,促进生态理论发展,又根据地理环境,合理布置安排各种景观,融天地人为一体,生态得以保护,众生得以安神。在此居住的僧人,过着“夜网风水响,日听岭猿啼。……春去秋来始复终,花开花落几时穷,唯余林下探玄者,了得无常性自通”(《续传灯录》卷15)的恬意生活,让多少人心净而忘返耶!

面对生态,佛教始终有自己的生态保护理论,寺院建设无一不是根据佛教生态思想而建。古人说:“释氏者流性,独爱莲华,以谓是出污泥而不染,故其宫室启处,食饮衣服,非一无藉于世之人,而徽缠有所不能纠,垢氛有所不能染,无论上乘即其下者,亦得以宴然,各适其志,而无患私心。”(《嵩山少林寺辑志》卷22)因为佛教旨在奉清净为法印,以远离尘嚣为修行,又以慈悲爱心待万物,主张与万物一体,梵我如一,强调和自然界相通,将这些理念作为寺院建设标准,把它贯彻在寺院建设之始终,让每座寺院就是一个花园,是一个众生鲜活之所,是一个文化教育场所,是一个极尽幽静的清净之处……现代社会,寺院已经成为当代著名的旅游地和网红打卡地!

“亘古迈今,包天括地,岂去来之所易,何新旧之能迁。岭梅发泄,岸柳含烟,荣衰互换,前后交参。”(《续传灯录》卷15)独特的佛教生态观,是祖师们留下的丰厚的精神遗产。一座座寺院印证了佛教生态观的伟岸。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唯有佛教对生态的看法来去不变、新旧无迁兮!

(本文为《少林学辑刊第一辑(全七册)》序言。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

《心安是福》连载(十四)

编者按

心是什么?是一切业的根本。心乱则业恶,心净则业善。每个人的修行,说到底就是心的修行,心安是福。

为尽量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心安是福》一书中的每一章节,特设禅话、开示、参悟“三段式”文体。

该书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编著,2013年9月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心安是福》一书中,不只有佛理,亦有众生之理,世间之理。

 

(十四)

忍性:生忍度恨,法忍度世

忍辱不仅是成佛的重要法门,而且也可以历练一个人应有的意志品质,树立高尚的荣辱观与苦乐观。

 

永信禅话——

 

在前面以“宽容”为题的禅话中,我简单地提到了忍。按佛教解释,“忍”字应该分成生忍与法忍两层意思。生忍,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做伤害我们的事,诽谤我们,甚至打骂我们,我们都要能忍受,用中国话讲,叫忍辱。而法忍,就是对世间一切非情的状态,如天气冷热、饥饿、疼痛、生活条件艰苦等,都能够忍得住,法忍也叫忍耐。

先说生忍(忍辱)。六度云:“忍辱度嗔恚。”这里讲的嗔是嗔恨,恚就是生怒气、发脾气的意思。修禅之人能以忍面对一切辱,这说明已经修到一定程度了。然而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难度的确不小。因为在尘世的凡人看来,“辱”与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切身利益受到威胁是一个道理,而人格与切身利益关乎人的生命,所以当凡人感觉自己受辱时,嗔恚就随之出现了,甚至由嗔恚导致的悲剧就上演了。

有人问,治嗔恚的方法是什么呢?佛告诉你,除了一个

“忍”字,没有什么复杂的大论可谈。

据《菩萨戒经》所载,佛陀在过去修行的时候,曾经被五百个“健骂丈夫”追逐恶骂,不论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跟着骂到哪里。对此,佛陀则一概持“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具慈悲而用观察”的态度。这种忍辱、精进的修持,终于使佛陀证得无上菩提。佛陀尚且如此,更何况凡夫俗子?可见,忍辱不仅是成佛的重要法门,而且也可以历练一个人应有的意志品质,树立高尚的荣辱观与苦乐观。

学佛修禅,必须在忍辱的意志上下工夫,才能以忍辱度嗔恚。你若是不能忍辱,就是嗔恚;你若是能咬紧牙根忍过去,嗔恚就没有了。嗔恚没有了,嗔恚的烦恼障道也就不会跑来干扰你的修行了。

生忍是无能的表现吗?不对,《遗教经》中有一句话:“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这就是说,能行生忍的人心中所潜藏的智慧,恰恰是那些爱逞匹夫之勇的人或喜好毁谤他人名誉的人,所体会不到的。

一直以来,诋毁我的各种谣言在互联网上就没间断过,传谣者中有心怀恶意之人,也有凑热闹之人,少林寺因此引来很多媒体的关注。当有记者问我如何应对谣言时,我给的回应就一个“忍”字。“不辟谣么?”“至少不以个人的名义辟谣。”我心无挂碍,不嗔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累的反倒是那些挖空心思为我编段子、传谣言的人。比起当年释祖在歌利王那里的忍辱经历,我经受的这些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怎么忍?勤修行。当然,作为方丈,还要致力于少林寺的发展。

我们知道,忍不住辱的人是很容易被激怒的,假如你尚缺乏忍辱的意志,嗔心很重,那么当你的嗔恨心被他人的各种挑衅勾起来的时候,你就会生分别心,就会坐卧不安,就会很烦恼,就会想到“士可杀不可辱”,就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受辱是奇耻大辱,继而想辙也要“给对方点颜色看看”,如此不平和的心态,如何避免得了以牙还牙、以恶制恶的悲剧发生呢?

其实,这恰恰是一种缺乏意志力的无能表现。真正能够忍住一切辱的人,他的身上会有一种很强大的人格力量,这种力量也许只用于在沉默中自勉,但这已足矣。毕竟,佛教生忍的目的并不是鼓励你在沉默中积蓄力量以等待爆发,生忍不需要爆发。所以,我不赞赏韩信的“胯下之辱”,也不赞赏勾践和宋江,他们的忍辱不是为了修养,而是潜藏着更大的仇恨,这种仇恨在沉默中发酵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必生大事。我赞赏的是放下分别心的生忍一切。一个人能修行到生忍一切,就自然会消除烦恼,抵消嗔恨,心里就是海阔天空,而不是等待死亡。

我们不难想象,假如一个人连别人对自己的羞辱都能忍,那么,世上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我们也不难想象,那个曾经羞辱过佛陀的歌利王,为什么会成为佛陀第一个度的对象?那是佛陀对歌利王表示的谢意,因为没有歌利王对他的羞辱,他就很难修炼出无上的涵养与修养。

忍的第二层意思,是法忍,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忍耐。

和生忍一样,能否修法忍,也是考验我们意志力的一道法门。《优婆塞戒经》卷七中将法忍称作“世间忍”,亦即“就是能忍饥、渴、寒、热、苦、诱。”我们生活在娑婆世界里,即使社会再文明,也回避不了现实生活中一桩接一桩的琐碎事和烦心事,对我们法忍心的干扰。比如你在念佛打坐时,瞌睡来了怎么办?比如你上饭馆吃饭,菜做得不合胃口怎么办?比如你住的房子太窄小,却有朋友要来和你挤一张床怎么办?比如你没做错事,上级却委屈你了怎么办?比如你乘公交车,被女士的高跟鞋踩疼了脚怎么办?再比如缺吃、少穿、贫穷、失业、美色诱惑等,总之,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勾起你的分别心,勾起你的挂碍感,如果你这些都忍不了,就自然会卷进喧嚣,卷进世俗。只有像佛陀那样,逢事当忍则忍,才能不虚我们付出的一番修行。

我们讲法忍是一种修养,修养到位还是不到位,就看你的一念心。例如,上饭馆吃饭,菜不好吃,你修行圆成,自觉法忍;若是你修行尚未得法,一念心为忍,一念心为忍不住,就会数落厨师。

又如持戒吃素,有的人以为闭关七天跟着佛吃素,可是没两天忍不住要吃肉了,你又如何完成得了闭关修禅?

世俗间常有人这样说,修佛圆成的人说话总那么悦耳,相貌总那么慈祥,此话不虚。不管你是谁,若要学佛持戒,就要以忍作为基础,没有能忍的决心,你就持不好戒,也得不到佛的真觉,就更谈不上“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的境界了。

 

 

高僧同题开示——

宣化上人

 

释迦牟尼佛还有一段忍辱经历,就是在因地的时候,做忍辱仙人。歌利王来割截他的身体,把他的手脚节节肢解,忍辱仙人还是不嗔恨。但歌利王不相信,忍辱仙人说:“我若是没有嗔恨心,我的手脚还会重新长出来,恢复如故。” 说完这话,果然他的手脚也不需要请接骨的医生,也不需要像现在的医生用针缝,什么也都不需要,这手脚又都完好如初,长好了。

于是乎,歌利王心服口服,佩服这位忍辱仙人是真正行忍辱法门。由于这个缘故,忍辱仙人又发愿说:“你虽然割截我的四肢,对我这么不好,但若是我成佛的时候,我就要先度你开悟,先得道。”

 

 

慧律禅师

 

能觉他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辱,无动于色,道成近矣!……五度如盲,般若如眼。修行佛道的人,心地一定要柔和,要注意无争、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

 

 

参悟——

显明法师

 

佛教讲“生忍”、“法忍”、“无生忍”。无生忍就是相应,与经义相应就是无生,这时妄念也就不生了;妄念不生,则一切境界不生。无生之法,印可于心,所以般若的思想要在文字后面,求它的不二法门,求它直心立断的地方。

 

 

邹相

 

《华严经》中说:“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明代憨山大师说:“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醒世歌》)这都是在教导我们,做人不能太过于刚强、刚烈,要有忍辱柔和的胸怀。

“忍辱”是六度般若之一,也是我们学佛修行的一个次序。因为忍辱,玄奘大师历经重重坎坷,经受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因为忍辱,鉴真大师几次东渡日本,最终将佛法甘露带至日本;因为忍辱,虚云大师历经劫难,最终将禅法发扬光大,泽被后世……忍辱的力量是殊胜的,在忍辱中,我们能静思己过、不谈人非,照顾自心;在忍辱中,我们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韬光养晦;在忍辱中,我们能面壁修心、淡定自若,寻得自己的真如本性……不难发现,其实,忍辱本身就是一大福田,为我们培植了无量功德!

“宽却肚皮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需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弥勒菩萨的化身——布袋和尚作此《忍辱偈》,以教化众生不管遇到世间再多的是非与爱憎,都要不以为意,不让其扰乱了自己的心智,而要以忍辱、宽容、理解和接纳的心态来应对。“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只要我们能心无挂碍、心无所住,就能证得圆满的果位,就能一身轻安。这是多么积极向上的态度与豁达的情怀啊!

亦师亦友,修行路上的一盏明灯——我的师父释永信大和尚

◎释延谛


“少林有古柏,一千五百载。枝叶飘动处,自有禅风来。”每每读到师父释永信大和尚的这首禅诗,心里就生出一阵阵暖意。想着自己已经出家近20年,每次心生烦恼时,便能得到师父的慈悲开示,最终化烦恼为菩提。微斯人,吾谁与归?

我出生于河北邯郸,父母都是人民教师,也都是有信仰的人。在这样一个书香家庭里成长,父母对我的言传身教不断地熏陶着我,让我在年少时,便对佛教有着特殊的亲近感。特别是在1999年,父母带我去一座寺院参观,听着佛乐,瞻仰着庄严的佛像,我感到心里非常安静,觉得寺院才是我的归宿。之后,我经常去寺院,跟很多出家的师父们都认识。后来,我在上中专的过程中,跟父母表达了我对佛教的虔诚之心,希望能到少林寺出家修行。父母理解并支持我,让我心生无尽的欢喜。

就这样,2003年,我在一位老居士的引荐下,走进了崇拜已久的少林寺。那时候,少林寺正在举办五方佛开光法会,持续了七七四十九天。我每天在寺里,都能见到释永信大和尚,只是远远地,并没有近距离地接触到。我觉得他的事务太繁忙了,不仅要负责寺内的各种法务,还有很多接待,每天都忙忙碌碌。直到2003年11月的一天,当时正下着鹅毛大雪,印松长老带我去见师父。近距离见到师父,我的心里非常激动,以至于师父在对我嘘寒问暖时,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回应。


释延谛法师与释永信大和尚.jpg

释延谛法师与释永信大和尚


当时,师父慈爱地问我的年龄,问我的家庭情况,问我父母是否同意我出家,等等。我静了静心,一一回答了师父的问题。师父嘱咐我要注重经教,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就这样,我留在了少林寺。没过多久,师父为我剃度,并我为取法名“延谛”。记得师父语重心长地给我开示:“既然选择了佛教事业,就应该慧行俱进。给你取这个法名,是‘延灯续焰,二谛圆融’之意,希望你能深入经藏,将佛法落实到日常的修行之中,以更好地弘法利生。”师父的这番慈悲开示,我一直铭记于心,不敢忘却。

对身边的弟子们,师父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加强学习,心里有知识了,做事就不慌了。2004年,在师父的推荐下,我到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平兴寺,亲近界诠法师,跟他学习戒律。法师很惜才,见我的学习热情很高,经常为我开示,我跟着他学习了一年多。到了2005年,师父见我已经有一定的佛学基础,就推荐我到成都文殊院的空林佛学院学习,有缘亲近宗性法师。2006年12月,我在成都文殊院受具足戒。戒期圆满后,也正值2007年的春节,我回少林寺谢师。师父和蔼地给我开示:“你现在受过具足戒了,以后得好好地荷担如来家业,为佛教未来的发展出一份力。读书要讲究方法,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学以致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2007年上半年,少林寺要举办三坛大戒传戒法会,师父让我有时间的话,就回去帮忙。2007年5月24日至6月21日,少林寺举办300年来的首届三坛大戒传戒法会,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名符合受戒要求的佛弟子,在少林寺登坛受戒。我也从学院回来参与传戒的服务保障工作。传戒法会期间的庄严、恢弘,使我深感震撼。

2007年7月,我从空林佛学院毕业后,回到少林寺。为了好好地锻炼我,师父让我到少林寺外联处,负责日常的接待、档案管理等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自己的能力还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师父一直鼓励我,让我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并提出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会安排我到国外学习和深造。2009年,在师父的推荐下,我考上了新加坡佛学院,五年制本科,学习佛教艺术专业。在校期间,我还自考了美国一家大学的管理学硕士函授班,并顺利通过考核。师父得知我考这个函授班需要学费时,即刻从国内转来5万元,让我安心读书。在新加坡读书期间,我经常与师父通电话,总能听到师父关切的叮嘱和问候,就像是父亲对孩子一样,那么温暖,那么慈爱。当时,少林寺有5位法师同时在新加坡佛学院读书,每次有少林文化代表团出访新加坡,我们都会过去相聚。而他们每次都会带来师父对我们的开示,希望我们好好读书,将来为佛教事业作贡献。

2014年,我从新加坡佛学院毕业后,有机会去国内的几家佛学院任教,还有机会到泰国继续读博,但想起师父在寺院的诸多不易,我便放弃了这些机会,直接回到少林寺,听从师父的安排。回寺不久,师父便安排我当侍者,跟在他身边。记得师父当时说,出家人的基本要求是“僧装、素食、独居”,出去干啥事,都代表着出家人,一定要庄严得体。在这一方面,师父一直严于律己,是我们的榜样。刚开始给师父当侍者,我比较紧张,师父经常安慰我,不要怕做错事,有错就改,慢慢就好了。每次有不清楚的或是自己不知道怎么处理的事,我就向师父汇报、请教,他都会不厌其烦地给我建议。通过零距离地接触师父,他的言行举止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给我以无形的法力与智慧。

2015年7月的“网络风波”出现之后,关于污蔑师父的帖子在网络上蔓延。看到那些恶意中伤、乱带“节奏”的帖子,我的心里很难受,为什么像师父这样爱国爱教、上弘下化的出家人,还要被网络“暴民”攻击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师父是一位平易近人、关心弟子、生活讲究、慈悲善良的出家人。对于网络上的诽谤,师父从未回应,只是在默默地承受着,他的内心很强大,总是坚持“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一理念。有一次,我跟师父一起爬达摩洞。与其说我陪着师父一起登山,不如说师父陪着我一起登山。因为他步行的速度快,担心我跟不上,一直在放慢脚步,一路上还给我拍照,共同欣赏美景。爬到达摩洞上面,师父开示道:“人生就像是爬山,一路上肯定会有很多绊脚石,不能就此停滞,还得勇往直前,坚持下去。”其实,师父这是在鼓励我,也是在鼓励他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事实胜于雄辩”。

师父的格局很大,他心里不仅仅装着少林寺,还装着佛教未来的发展前景。正是基于此,师父带领少林僧团,一直坚守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配合国家政府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特别是少林寺武僧团经常跟随国家领导人一起,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得在2016年3月,我跟师父一起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与尼泊尔总理奥利会谈。当听到奥利总理谈到,2016年的卫塞节祈福法会将在尼泊尔蓝毗尼举行,并将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办一个以“尼泊尔佛陀诞生地和佛教起始的源泉”为主题的国际佛教论坛,希望师父能率团参加时,师父立即回答说:“只要能为中尼两国的人民祈福,能促进中尼两国之间的友谊,我们一定会参加。”从这里就能看出师父的格局,以及他心系祖国和人民的爱国爱民情怀。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奥利总理所说的祈福法会与论坛未能举办。


释延谛法师坐禅图.jpg

释延谛法师坐禅图


师父不是一个死板、沉闷的人,他经常跟我们打禅趣,在禅堂里的很多开示,也充满禅意,如“别胡思乱想就是禅”“禅是一种功能”等。我跟师兄弟们常说,少林寺是培养禅师的地方,但师父一定是一位有禅趣的禅师。而师父也常说,少林寺不仅仅是功夫圣地,更是禅宗祖庭,作为少林弟子,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少林宗风。少林寺每年的冬季精进禅七,师父已坚持举办近二十年,还经常鼓励外面来的老参们,要常来少林寺坐禅,护持好少林禅堂,自己也能从中获得法益。只要有时间,师父都会到禅堂里坐香。可以说,除了平时的繁琐事务,师父唯一的爱好就是坐禅。即便是在自己的房间里,他也是打坐的时间多,他说这样能凝心静气,让自己变得轻松与自在。

师父是一位非常注重管理,且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在管理上,师父善于学习和借鉴,我经常跟着师父一起到全国各地的寺院参访,如浙江省湖州市白雀寺、浙江省宁波市奉化雪窦寺等寺院,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师父带着少林寺各堂口的负责人一起,不断地通过参访与学习、培训与总结,完善少林寺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印制了《少林寺寺院管理制度汇编》,受到主管部门及教界的认可与赞叹。现在,有不少海内外的寺院,经常组织僧人到少林寺学习寺院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少林寺有300余位常住法师,来自五湖四海,既有文化差异、地域差异、习惯差异,甚至还有民族差异,想没有问题很难,但师父有自己一套独到的管理模式,使得僧团团结齐心、蒸蒸日上。

师父一直注重寺院的道风建设,鼓励少林弟子继承和发扬少林宗风。为了赓续少林禅风,师父发心举办少林问禅、中国佛医高峰论坛、少林学学术研讨会、打禅七等活动,他还想创办禅宗学院,以更好地弘扬禅法,服务社会。在慈善教育上,师父也是呕心沥血,如大家都知道的少林慈幼院,先后收养了数百个孤儿,不少孩子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将善念传递给更多人;少林寺还持续多年开展“少林慈善行”“腊八施粥”等活动,有力地发扬了佛教慈悲济世的理念。记得有一年,我在观看湖南卫视的“变形记”节目时,得知广西有一个孤儿生活艰难,就跟师父汇报了一下。师父立即让我想办法与其联系,看能否把他领进少林慈幼院。经过多方联系,我找到了那个孤儿,不过,他已经幸运地被一对夫妇收养了。

师父对徒弟们的关心和呵护,就像是亲生父母一样。有一次,我身体不舒服,住院了,还没来得及跟师父汇报。但是,细心的师父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还专门找到省医的专家给我看病。师父的这份爱、这份情,让我感动不已,更加坚固了我的道心,在修行的路上永不言弃、勇往直前!

2022年的一天,师父把我叫过去说:“你在寺院的时间不短了,总是要长大的,要自己承担一些事。新郑有个灵山寺,当地政府希望我们派遣一位法师过去,你去吧!”当时,听完师父的这段话,我的脑袋里“嗡”地一声,一片空白。很快,我调整了一下情绪,跟师父说:“没问题,师父,那我就去吧!”等我到了新郑灵山寺,发现这里虽然是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却只有几口窑洞和一个观音菩萨像,除此之外,连个像样的佛殿都没有。我有些忐忑,想打“退堂鼓”。师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慈爱地对我说:“常参必有禅,常住必有缘,庙是守出来的。刚来会有一些麻烦和障碍,但你不能轻言放弃,要敢于面对、敢于接受、敢于处理、敢于放下!”师父的这番话,让我信心倍增,当时就发愿一定要好好把庙守下去,只要有一方弘法之地,就会有将来的香火兴盛!


新郑灵山寺内的观音菩萨像.jpg

新郑灵山寺内的观音菩萨像


我来到新郑灵山寺时,正值新冠疫情泛滥,连寺庙门都出不去,更别说搞文化交流、慈善活动了。我一边给自己“提气”,一边录制一些关于佛教礼仪、法器使用、梵呗唱诵等方面的小视频,坚持每天做一张“禅日历”,与广大善信结缘,效果还不错。当然,这都是师父给我的建议,他让我别闲着,在疫情期间一样能弘法利生。从今年开始,寺院逐渐恢复正常,信众也慢慢多了起来。按照师父的叮嘱,我先做好寺院的基础建设,把法务恢复起来,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寺院成为信众的心灵家园,也不断发挥寺院服务社会、造福一方的作用。现在,我们每个月都会抽一天时间,慰问当地的孤寡老人,除了给他们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之外,我们还陪他们聊天、交流,他们非常需要这种精神上的慰问。师父多次给我开示,让我与基层政府、寺院所在的村委搞好关系,我都欢喜接受,并与他们搞好了关系,因此做起事来也相对轻松一些。师父让我注重挖掘寺院的文化内蕴,多举办一些弘法利生的活动。我也依教奉行,随后准备举办系列文化兴寺、服务社会的系列活动,争取将寺院打造成为信教群众的精神家园。我的很多思路与创意,皆因长期跟随师父,从他身上学到的。

在我心中,师父有着与众不同的禅师风范,引导后学亦有独到之处。近距离陪伴师父这么多年,我清晰地感觉到,是他让世界各地的民众知道了少林寺、少林文化。在他身上散发出的睿智、正义、沉着与慈悲,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这些弟子。身为少林弟子,我引以为豪;能成为师父的弟子,何其有幸!师父亦师亦友,就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我们在修行之路上奋勇向前。在未来,我将谨遵师父的教诲,广发菩提心,广行菩萨道,上弘下化,勇毅前行!

(作者系新郑灵山寺住持。)

少林文化对人类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邹相


何谓少林文化?少林文化是少林僧团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宗教土壤条件下创造的,以禅宗文化为核心,以禅修、功夫、禅医、佛教艺术为表现形式的独特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根源性、唯一性、包容性和共享性。目前,“少林文化,人类共享”的理念,已赢得国际主流社会响应。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就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作出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并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而经过千余年传承与发展的少林文化,同样具备这五个突出特性,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特别是对人类身心健康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少林文化对健康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有着助推作用。健康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它研究如何促进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该学科集合了医学、营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学和生物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健康科学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如何保障、维护和提高人类的身体和精神健康。而少林文化内容中的少林禅宗文化、少林功夫文化、少林禅医文化、少林禅艺文化、少林禅茶文化,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促进人类身心的健康,与健康科学的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少林禅宗文化倡导孝道及身心的和谐

少林禅宗文化集中国禅宗文化之大成,形成具有少林文化特色的禅宗文化体系。少林禅宗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和合,“和合共生”“众生平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合,有利于保持社会各阶层的稳定与团结。一个健康的人,必然是身心调和、气定神闲;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拥有和谐文化、奉行和谐理念、洋溢着和谐精神的社会。

在宗法思想的影响下,自唐代以后,中国禅宗强调“孝为成佛之本”,对父母要恪守孝道。这,也是佛教禅宗中国化的直接体现。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他强调,孝敬父母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而禅宗丛林所遵循的《百丈清规》,则从制度上保证了僧人孝敬父母的可能性,规定父母疾病或逝世时,僧人均可以请假探亲或奔丧,为父母尽孝道。少林禅宗文化与中国禅宗文化一脉相承,在融入少林寺本有的特性过程中,将禅宗崇善向善的特质发挥到极致。如,少林寺至今还坚持清明祭祖、寒衣节扫塔祭祖的习俗,缅怀先祖,追忆故人。而少林寺的历代祖师大德,也都是弘善扬善、重视孝道的典范。

少林禅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和谐文化,倡导身心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大自然的和谐、人类的和谐、地球的和谐,它既具备众缘和合的内蕴,又具备佛教慈悲为怀的特质。故而,少林禅宗文化是促进人类身心和谐、倡导社会和谐、营造和谐文化氛围的重要文化资源。

二、少林功夫文化凸显佛教慈悲忍辱思想

在少林武术戒约中,有很多戒约凸显了佛教慈悲忍辱思想。如在少林寺福居大师所传的《少林罗汉行功短打》中,有这么一条戒约:“横逆相加,只可理说排解,勿妄动手脚。即万不得已,亦须打有轻重,宜安穴窍,免致伤人。”即是说,习练少林罗汉功之人,不可轻易施展拳脚,要懂得劝化人,在万不得已出手时,也要懂得分寸,以免伤害到别人。

在《少林拳术秘诀》中,记载了少林寺觉远大师制定的习武戒约:“与契锡游行之时,如与俗家相遇,宜以忍辱救世为主旨,不可轻显技术。”即是说,习练少林拳术的出家人,在外出游化时,碰到在家人,要以忍辱法门对之,不能轻易使用所学的功夫。在《少林秘诀》中,记载了这么一条戒约:“济危扶倾,忍辱度世,吾宗既皈依佛门,自当仍以慈悲为主,不可有逞强凌弱之举。”这同样是佛教重视慈悲忍辱思想的明证。

少林功夫还有“八打八不打”的规定,这亦是佛教慈悲忍辱思想使然。何谓“八打”?即是指攻击之后不至于给对方造成严重伤残,又能有效控制对方的八种部位,包括:眉头双眼、唇上人中、穿腮耳门、背后骨缝、肋内肺腑、撩阴高骨、鹤膝虎骨、破骨千金。何谓“八不打”?即是指击中八个部位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引起对方伤残乃至死亡的部位,包括:太阳为首(不准击打与踢击太阳穴)、正中咽喉(不准击打、锁制咽喉以及锁骨)、中心两壁(不准击打心窝部及左右两侧)、两肋太极(不得随意击打腋窝下两侧软肋)、海底撩阴(不得随意击打或撩击裆部)、两肾对心(不准踢打身体两侧的肾脏要害)、尾闾风府(不得踢打尾椎骨部位)、两耳扇风(不得对两耳施用“双风贯耳”的打法)。“八不打”中的八个部位,均是人身体的脆弱部位,若击中,很容易给人以致残或毙命的危险,选择“八不打”,既是一种良好的武德修为,又彰显出佛教慈悲济世的理念。

传统的少林功夫,是少林寺历代僧人经过1500多年的传承和锤炼而成,演练方便,实用性强,有利于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说:“修习少林功夫的主体是禅者,由禅心运武,透彻人生,内心无碍无畏,表现出少林功夫传承人大智大勇的气概。”可以说,少林功夫是少林武术和禅宗智慧融合的产物。少林功夫中蕴含的佛教慈悲忍辱思想,更是让后世敬仰,让习武者敬重,在习练少林功夫达到习武健身、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培养了人们慈悲忍辱、广结善缘、圆融和合的品质,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少林禅医文化以禅修为髓,重视调理身心

少林禅医,起源于少林寺,形成于少林寺。少林医药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历史上被尊为少林医宗。少林寺的历代高僧大德皆禅、武、医兼通,爱国利民,名闻于世。少林禅医的养生方式表现为:以功法为导,以医药为用,以禅修为髓,重视调理身心,并以提升生命力为归,其根本作用在于激活潜能,锻炼脏腑,改造体质,强健身心。

历史上,少林寺涌现了大批知名僧医。北魏后期的少林高僧洪遵和志刚被尊为活菩萨,分别撰有《少林寺针灸秘抄》和《少林医僧宝囊》。隋代少林僧人子升善武好医,尤其对气功和点穴治疗的内容,特别详细地介绍了人体常用的六十八穴的部位、取法、疗法及配方,开列了一百多种常见病的点穴治疗指要。公元1217年,东林志隆禅师出任少林寺住持,创建了少林药局,以少林医方服务本寺僧众及百姓,享有盛誉,被称为“佛门医宗”。自少林住持志隆禅师时代设立少林药局后,福裕大和尚在住持少林寺期间,倡导“主伤科兼修内科、儿科,医众僧兼俗疾,方为普渡众生”的僧医方针,使少林药局获得长足发展。明代时,少林寺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医疗机构和完备的医事制度,设立医座(僧医的最高官职)、药局司(专门管理草药的采植以及药剂的制作)等,同时还开设寺医学堂,培养专科僧医,悬壶济世,利乐有情。

近年来,在释永信方丈的关心和指导下,少林寺组织僧医和中医药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理和挖掘,2000年4月,《少林武功医宗秘笈》珍藏本历时三年终于问世;2011年,由释永信法师、李良松教授主编《中国佛教医药全书》(全101册)面世。2011年5月28日,释永信方丈倡导并在少林寺组织举办“首届中国佛医高峰论坛”,将论坛会址常设少林寺,每年举办一次,围绕重大佛医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此后,“中国佛医高峰论坛”在少林寺圆满举办九届,使少林禅医走上学术性的高端平台,并产生了国际影响。来自国内外的医药界专家学者汇聚少林寺寻宗求源,探索佛医、禅医未来的创新与发展。

少林寺以传承少林禅医文化为使命,以弘扬传统医术为己任,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宗旨,为有情众生提供具有佛教慈济精神特色的医疗服务,也为人类的身心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在1500余年的历史传承中,少林禅医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和包容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国际号召力。

四、少林禅艺文化传承艺术精品,滋养身心

少林禅艺文化的范畴很广泛,包括禅诗、禅意书法、碑刻、绘画、建筑、雕塑等。书画是中国传统书写绘画方式,当佛教与书画艺术相结合之后,便产生了佛教书画艺术。在少林寺,有不少名家题写佛教文化、少林文化题材的书画遗墨,传至现在,仍被广大书画爱好者青睐,爱慕不已。

在早期的佛像雕塑中,往往以印度艺术为范本,甚至直接取法于印度佛像的造像和雕塑艺术。而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使得佛教越是在中国不断发展,佛教的雕塑艺术越是中国化。在少林寺的很多佛像雕塑中,明显体现出佛教中国化的特点。

又以少林寺碑刻为例,少林寺现有历代碑刻塔铭六百余通(品),其中既有南北朝时期的,又有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既有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乾隆皇帝御书碑,又有黄庭坚、米芾、蔡京、蔡卞等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碑、苏轼的画作《梅碑》,武则天的祈愿碑和还愿碑等,还有唐永淳二年(683)王知敬书写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天宝九年(750)崔琪撰文的唐《灵运禅师塔铭》、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宋代参寥书写的《三十六峰赋》、元代日僧邵元撰文的《息安禅师碑》、明代的《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碑》、明代金忠士书写的《题达摩面壁》草字碑、张钦的《千崖万壑》、日本国沙门德始书写的《淳拙和尚碑》及《宜山竹》等,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另外,少林寺还有历代塔额、塔铭305通,早至唐朝,近至现代,品鉴每一幅作品,均给人以禅意横生、禅趣无限之感。

艺术精品,不仅承载着艺术家的心血和思悟,还能滋养身心、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提升境界。少林禅艺文化很好地传承了包括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精品,在滋养身心的同时,也让人进入和顺、自在、安详、禅悦之境!

五、少林禅茶文化源远流长,泽被后世

历史上,少林寺的僧人一直有饮茶、种茶的传统。相传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大师一苇渡江,至少林寺后山终日面壁,疲劳至极,昏昏欲睡,双目难睁。达摩大师一怒之下,扯下眼皮,扔出洞外。没想到,过些时日后,在他扔掉眼皮的地方长出两棵茶树,长势旺盛。一日,达摩大师正在用膳,山风骤起,树叶飞进他的钵盂里,让他食后精神倍增。于是,茶树叶成为达摩大师九年面壁参禅的伴侣,禅茶一味,难解难分。自此,少林寺僧开始种茶、采茶、饮茶,世代相传至今。

少林寺碑林里,现存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中秋,少林寺首座僧洪洽撰文并书丹的《施茶碑记》碑。碑文中记载了许昌信士在少室山采茶,并连续六年向少林寺施茶,功德圆满。该碑全称为“轩辕关将军庙施茶六季完满功德铭记”,碑中提到的少林茶园,可能就在“轩辕关将军庙”附近,今已难寻遗迹。

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概括了饮茶对身心、精神的多种功效。“饮茶十德”包括:一、以茶散郁气;二、以茶散睡气;三、以茶养生气;四、以茶去病气;五、以茶树礼仁;六、以茶表敬意;七、以茶尝滋味;八、以茶养身体;九、以茶可行道;十、以茶可雅志。

少林寺僧人经常饮药茶,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选择适宜的中药泡茶,从而达到健胃提神、益寿延年的目的。少林僧团在长期的参禅悟道、烧水泡茶、供佛施人、举办茶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严谨而规范的待客茶礼仪式。传承至今的少林禅茶会,见证了少林寺僧众庄严有序、威仪具足的待客茶礼。

2013年,少林问禅之“少林禅茶会”分别于8月17日、18日晚上六点半至九点半进行,地点在少林寺慈云堂露天庭院及碑廊。场地庄严大气,文化氛围厚重、浓烈。八十台茶席分布于观音阁下,古碑之间。期间,来自国内外的禅师、辩手与各位嘉宾、善信约四百人,共同问禅品茶、听琴会友。通过少林禅茶会,有利于人们了解佛教中的茶文化,以及禅茶一味的内在深蕴。

在禅宗丛林中,禅僧们为了更好地参禅,也开始在修行中饮茶,他们对茶的研究、理解和追求,不同于世人。寺院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佛不分家”,“茶禅一体”“禅茶一味”由此产生。少林禅茶文化源远流长,有序传承至今,对人们的自身修行与境界提升,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可谓泽被后世!

少林文化的普世价值已经为世界公认,并已取得良好的舆论影响力。近年来,少林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不断“走出去”,在国际上掀起一股股“少林文化热”。少林寺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在海外举办各种论坛、对话、交流活动,开展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举办海外少林文化节、少林功夫考功大赛等,以中国传统文化、佛教禅宗文化、少林文化为核心,深入当地主流社会和基层民众,推广、扩大少林文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持续在海外各国的主流社会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倍受海外民众的喜爱和青睐。

国家和民众对少林文化认可、少林文化能够“走出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少林文化对人类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概括而言,少林文化已然让数千万海内外民众从中获益,心生欢喜!

(作者系少林寺官网主编、少林寺《禅露》主编。)

少林禅宗与少林功夫

◎张宗球 马琳璋


佛教传自印度,大约在我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传到中国。到南北朝梁武帝时(约公元526年),南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登封嵩山(少室山)山洞里面壁九年,创造了佛教禅宗,达摩也因此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此后,禅宗以心印心,衣钵相成,传到第六代惠能大师。惠能大师把禅宗进一步发扬光大,使其在中国佛教史上别具一格并盛传于后世。因达摩在少林寺禅修功成,所以少林寺成了禅宗的祖庭。

一、什么是禅?

所谓“禅”,即是佛家的禅修,也就是禅定的意思。作为禅定,按照唐代玄奘法师的说法就是“静虑”。关于静虑,《俱舍论颂疏》卷二中有如此说法——问:“何为静虑?”答:“由定寂静,慧能审虑,故虑体是慧,定有静及生慧虑,故名静虑。”静虑结合就是禅。而六祖惠能又说:“外不执着物象就是禅,内心不乱就是定。”

禅宗以参究的方法,以彻见心性本源为主旨,将佛教深玄的理论提现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佛教通过禅走向世俗人生,世俗人生也通过禅得以了解佛教、了悟佛理。

按照佛家的说法,禅遍布宇宙,古今一如。佛祖释迦牟尼是禅修的大成者,被尊为佛陀。相传佛陀在灵山大会上,拈花示众,默默无语,当时众人不解其意,唯有大迦叶尊者会心地微笑。于是,便有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修就这样传承下来并得到弘扬。大迦叶尊者在西天应是禅宗的初祖。后来,达摩到中国传教,他把禅宗带到中国,在少林寺的一个山洞的石壁前静修,“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九年后其影像嵌入石壁,达摩成为在中国禅宗的初祖。《大智度论》中说道:“佛以智慧为母,禅定为父。禅定能收摄散乱的心,令智慧发挥作用。而智慧能够观察到万事万物的真实相貌。”又据《坛经》中,惠能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根本。定慧是一体,不是二。定是慧的本体,慧是定的功用。当智慧发挥作用时定已在其中,当禅定进行时智慧已在作用。”由此可见,禅宗是根本的法门,参禅的人只要掌握了这个根本法门,就能见性成佛。

禅修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直传到六世惠能,惠慧能以后,禅宗人才辈出。禅宗蓬勃流布人间,法法相传,灯灯相续,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而少林寺也成了禅宗的祖庭。

二、禅宗是怎样影响少林功夫的?

禅的实质就是“静虑”,在修炼时要做到“一心不乱”,最后达到“明心见性”。实际上,宇宙中处处都有禅的存在。这里,禅修可身修也可意修,而显、密、道、儒、武、养中均有禅。练武之人,讲的是武中之禅。

达摩的禅修是只身在石洞内,面对石壁静思静虑,面壁九年最后修炼功成。后来,有很多修禅修的人也按照他的模式进行静坐,可是,有很多僧人因常年参禅打坐而精神萎靡不振。达摩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创造了少林十八手,这就是少林功夫的最初形式。少林禅修由静坐而到活动肢体的动功,这亦是武术的动静结合,也就是少林功夫由禅而产生的源头。

少林功夫是讲究“拳禅一体”的,拳是动,禅是静,少林功夫有了动与静的结合,传承了禅修的宗旨。六祖惠能曾说:“外不着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由此可见,他不主张身体静止不动,而是注重心不动,注重无念,无相、无住,注重明心见性,注重生活中禅修。而少林功夫正是继承了他的衣钵,在静修中由静生动,在修炼中力求“一心不乱,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就是充分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纯朴而未被污染的心灵。而少林功夫的修炼,如果要达到上乘的境界,也一定要有“一心不乱”和“明心见性”的意境,才能成功。

少林功夫由禅修的静坐而由静生动,继而发展为蹦、纵、跳、跃的武术,使其有了内外兼修的功能。练功之人周身之筋脉灵活,骨肉坚实,气血行动可以随呼吸而贯注,一运可以从头顶到脚,再运又可使气血由脚上升到头顶。而全身上下,手臂、下肢、直至指尖、臂膀、胸肋、腰肾之间。

禅修对我国传统武术的影响是很大的,不仅是少林功夫受到禅修的影响,心意拳也是如此。在《六合心意拳谱》中,有“立法与平素一样:头顶天,足抓地;先定心,心定神宁心安;心安,清净无物;无物气心,气心绝象;绝象觉明,觉明心气神相通;万气归根,合成一气”之说,这就充分说明了禅修对心意拳以及中华传统武术的影响。

三、禅修之“静”与武术之“动”的关系。

无论哪门哪派武术,都要讲究动静相间。所谓静,古人说:“静则生气。”这是所有内家拳必须要懂得的道理。少林功夫是“拳禅一体”的,禅修就是静。正因为中华传统武术中有动有静,因此,武术才能阴阳互补、刚柔相济,变幻无穷,才能有实战搏击格斗的功能。少林功夫以动为主,而练习少林功夫还要有坐禅静修(打坐),还要有站桩,然后再练习套路。因此,少林功夫也就有了养生的作用,主要从调身、调息、调心这三个方面着手。

所谓调身,就是气贯丹田。中华传统武术中,凡静坐或者站桩,均是气贯丹田。只有气贯丹田,练功者才能身强体壮,才能站立如桩,不动如山,这样才能与敌人实战时立于不败之地。

而调息,就是呼吸。肺为气之府,气乃力之君。练习拳术,只有加强呼吸,才能增加自己的气力、功力。

调心,就是呼吸锻炼时不能胡思乱想,要集中精神。如果思想松弛、散乱,气必凝阻而成为障害,不但功夫没有练成,有时反而会把身体练出疾病。因此,我们在练习中华传统武术时一定要记住:要渐进而不可猛进,要有恒心而不可半途而废。还要注意,练习武术之人要节戒色欲,不能狂饮暴食,要静心凝气,涵养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周身之筋脉灵活,骨肉坚实,气血行动才可以随呼吸以为贯注,如欲运气达于指尖、臂、胸肋、腰肾之间,意之所动,气即赴之”。

在少林功夫的修炼中,静有很大的作用。“静生气”,意思是锻炼只有在入静的状态下,才能生出“气”来。而人没有气,生命就无法维持,武术也就没有功力而言。从古到今,凡武功高深的武术家,大多是在练功之余进行盘膝静坐,利用这一静坐形式对自己的思想进行静虑,由此修炼自己的元神、元气、元精。如此,才能使自己的武功达到上乘境界。

其实,武术的功能不仅仅是实战搏击,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养生。禅宗的主要方式是打坐,打坐正是养生。养生者,养其性情也;打坐者,收敛此心,不使放去也。昔日,达摩面壁九年,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口无所语,无思无为,不尘不垢,所以得成正果。神光立雪不动,乃见善学达摩处。达摩曰:“心不缘境,住在本源。意不流散,守于内息。神不外役,免于劳伤。人知心即气之主,气即形之根,神形之具,令人相因而立。”我们在进行武术的实战搏击修练和养生健体的修炼时,都要借鉴禅修的方法。可以这样说,武术的实战与搏击,实际上乃是一动一静的修炼。

《少林棍法阐宗》的内容梳理与价值再探

◎阮文翩 马廉祯

 

明代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高潮期与变革期,社会结构变化和不断的战争是其发展的助燃剂。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文武兼修”的武艺家,他们的经典著述和思想引领了明代及以后的武学发展,可谓流芳百世。各类武术典籍是记述“拳种”或“流派技艺”的谱系志书,是提供给后世辨章学术、考竞源流的详细史料,是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民族文化遗产。

《少林棍法阐宗》是明代徽州休宁人程宗猷对明代“少林棍法”研究的专著。它不仅成了印证明代少林寺辉煌武术史的珍贵典籍,也成为其他各家武术流派,乃至东亚、东南亚等国家 Martial Art 普遍技击的指导手册。虽该成书于明代,但其关于棍法的精彩论述和武术技击理论,迄今仍具有极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与启示。

一、程宗猷及其《少林棍法阐宗》

程宗猷(1561-?),字冲斗,又字伯嘉,为徽州休宁人(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少年有志疆场,为国效力。从其生平事迹来看,程宗猷的身份迥殊,家族事商,是文学士人,也是一位突出的民间武术家。程氏宗族更是当地望族,族人多业儒。晚明时,程氏宗族出了几位知名学者和获得朝廷甲第功名的子弟。而程宗猷的祖父程廷全,字有功,经商起家。因此,自小出生商业家庭的程宗猷,家境殷实并推崇习儒业。

而程宗猷平生习艺经历丰富,涉刀枪棍弩等诸艺。但其以“棍法”最神,武艺始承少林,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著《少林棍法阐宗》三卷问世。另在天启二年(1622),程宗猷受天津巡抚李邦华聘请,担任都司合书(分管练兵事务),宗猷率子弟家族80余人,自带粮饷赴军门从戎,以所创强弩及刀枪棍诸法日夜训练士兵,颇有成效。

(一)承传徽学,文以启武

程宗献生负奇气,知勇成性,少以儒学为业。程宗猷出生在徽州,深受徽州当地风俗的影响。据明代徽州府志记载,徽地民风淳厚,以“读书、力田、间事商”为旧志,徽人习书礼、不尚浮华衣冠,百年未改旧志。因此,徽州多文人,出现了朱熹、汪华、戴震、胡宗宪、方开等儒官与儒将,而且程宗猷所在的休宁县,更是闻名全国的状元县。为此,定居在徽州休宁县的程氏宗族,族人皆以“儒业”为传世目标,其中最为显著的程暹(宗猷叔父),他是明代国子监的太学生,生平以读书致仕为己任,并与汪道昆、王世贞等文史学家相识。

受徽学影响,程宗献年少以“儒学”为业,虽程宗猷在仕途上没有考取到功名,但其一生拥有着文人学士的高尚品质和人生追求。明代获进士第、原任福建建宁府推官通家制待生陈世堎曾这样称赞他:“冲斗君者,族之奇士也,磊落魁伟,慷慨然诺,有侠丈夫风,且孝友淳笃询询儒子也。儒不授,转而试武。”

(二)尚习武艺,以棍显著

文武两途如日月行天,圣帝明王莫敢偏废。在习儒业的同时,程氏更尚习武艺,其弱冠好枪棍,携三千金,往河南少林寺学武艺,罄其囊。其在少林专习棍法,师从洪纪师,再承洪转师,与宗想、宗岱二僧亦师亦友,后学于广按师;在对待习武上,他凡与闻人秘艺,遇靡不习,习靡不精。为此,程宗猷多从益师结良友,在江浙从刘云峰习双手刀法,在河南从李复克习枪法,弩法是其在寿春(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游玩时,得当地“铜机”,创制成的新型弩机的使用方法。

程宗猷虽习练多种武艺,但其棍法最为出名。对于此,程说:“棍为艺中魁首。”此何说乎?凡武备众器,非无妙用,但身手足法,多不外乎棍。明末著名军事家茅元仪(1594—1640),字止生,在其《武备志》中,将《少林棍法阐宗》进行了收录,并认为:“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少林棍之说,莫详于近世新都程宗猷之阐宗,顾特采之。”从上述内容也可以看到,在明末,少林棍法已然成为当时武艺的引领者,而研究最为详细者当为程宗猷。

二、兼而习之:《少林棍法阐宗》的形成

比《少林棍法阐宗》成书较早的明代兵学与武学的巨作《纪效新书》,成书时间是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戚继光在《拳经捷要篇》中写道:“若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响,击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相应,次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而尚习武艺的后来者程宗猷,显然受到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的“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武学思想的指导和影响。

前面研究中提到的,与其叔父程暹相识的同乡汪道昆,并给其祖父程廷全题写墓志铭的王世祯二人,与戚继光有着密切的关系;汪道昆曾是戚的同僚,汪曾派人求序于王世祯,就有了《纪效新书》的王世祯序。而在特定人物的关联和圈子内,在叔父辈的情谊影响下,也养成了程宗猷在习练武艺中,不局限于一隅的眼界和学识。

(一)习以棍法,集师之长

在《少林棍法阐宗》成书之前,程宗猷在嵩山少林寺先后跟随了洪纪、洪转、宗相、宗岱、广按等5位武僧学习过武艺。

按照少林雪庭福裕宗统字辈的“周洪普广宗”排序来看,程已经跟随了3个不同辈分的高僧学习少林武艺。尤其是最后跟随的广按武僧,按照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中“乃法门中高足,尽得转师之技而甚至,耳提面命,开示神奇”的描述,而且程还同广按“后从寺同游,积有岁月”,不难看出,无论是从武艺学习的相处时间,还是具体的言传身授,程宗猷学习的棍法内容应该受到广按的影响比较大。由于广按尽得洪转的技艺传授,因此,程宗猷在少林寺所习练的棍法师承脉络,主要沿袭了洪转、广按一支的技法。

在《少林棍法阐宗》中,程宗猷亦再次说明,他的棍法武艺是“爱从暇日,裒集师友所传授的”。在习武的道路上,程不拘一格的性格和不耻下问的态度,得到了少林寺各位老师的喜爱,倾囊相授其少林棍法技艺。同时,寺庙与民间的师生互动情景,表明了在明代,少林寺不是一个封闭的武学平台,它与其他空间的武文化之间处于相对开放与接纳的状态。正是这种交流与整合,使得少林寺成了中国武学一个重要的集散平台。

综上可知,得到各位高师传授棍法和指点技法的程宗猷,也兼而习之各类武艺,至于“弓马刀枪”等武艺都颇悉研求,后来经过对自身技艺的融合,他推陈出新,创新了“兼枪带棒”的少林棍法。

三、《少林棍法阐宗》的价值及当下启示

《少林棍法阐宗》成书至今已有四百余年,仍不断被研究和借鉴,正因为它拥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在对《少林棍法阐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对书中图文并茂记载的棍法内容进行探寻,对于当下长棍对抗性项目的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与意义。

(一)寓兵法于棍法

程宗猷少年即有志疆场。因而,在书中就有“闻兵法有正有奇,有虚有实,度众寡强弱之势,决高下劳逸之机,识前后左右之局,审彼己主客之形;有长而匿短,有短而见长,有呼而动九天,有吸而静九地;能阴能阳,能柔能刚,可攻可守,可纵可横”的论述。显然,《少林棍法阐宗》与《孙子兵法·势篇》中“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的兵学思想相吻合。

作为现存影响力之最的军事典籍《孙子兵法》,不但影响了《少林棍法阐宗》的技理成立,有学者认为《孙子兵法》对明代著名武术典籍皆有启示,如唐顺之的《武编》、俞大猷的《剑经》,以及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关于拳刀枪棍的技理,都有《孙子兵法》思想阐释的身影。虽书中角度有别,但皆具创见,上述典籍是研习兵学与武术内涵精义的典范。因而,回溯《少林棍法阐宗》理法的源头,必然扎根于《孙子兵法》的思想土壤中。

同时,程宗猷由“奇正”引述到“阴阳”,显然升华了该书的格调。俗语言:万物调和离不开“阴阳”之合,而临场胜敌的关键也在一阴一阳的变化中。为此,程在书中多有关于棍法阴阳运用的论述,如“出手为阳,收手为阴,提圈外为阳,拿圈里为阴,夫非兵法中阴阳克制之义乎;一阴一阳,一仰一覆,时仰时覆,如龙之翔,凤之舞”等语句。整体而言,程宗猷的棍法与兵法、中国传统哲学思辨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合乎有度,遵法而变

古代武艺有其特定而严谨的法则。棍法技理的成立,必然要合乎武艺的规律与要求,戚继光的《拳经捷要》中曾多次强调,拳打不知、博记广学、多算而胜。准确地说,“快打慢、长打短”是中外搏击技艺普遍意义上的法则,要求速度、力量、灵巧的综合发挥。

书中,程宗献回答了如面对十余人群而攻之,处于四面合围下,要懂得佯攻强敌,实打弱敌,谓之度众寡强弱之势,攻其不备;敌以排雁翅复围,需抽身改变自我位置,使众人在我面前,无须担心背后之忧,知己知彼;故群起而攻之,我则佯输败走,彼追,我去其最先者。上述内容假设置于不同的情况、不同场景,攻强取弱、灵活变通、以弱胜强,阐释不同的应“变”之法!同时,这个法则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当前某一套路固定对练情景设定,及套路动作单一使用,它具有极强的紧急情景真实性设定。今天,在太极拳技击、散打战术、警务技战术等领域,仍在遵循古代武艺的格斗法则。

(三)动静得宜,攻防结合

一动一静、攻防结合,才能决高下劳逸之机。棍以四平为势之王,彼我皆四平,如何打破僵局,制敌取胜?如我以动惊其静,待彼变化时,找到对方破绽,取巧而入,乘空而发。另,如我在等待机会进攻,彼亦待我发,此时他静我动,彼动我静,静中用动,动中则用静,此谓取胜之妙处。动静之机的运用,即节奏变化,在于局势的变化。只有在节奏的精确调度与连结下,才有可能使战术战机、技法步法形成整体的同步进行,一拍即合,使武术技击呈现出有规律、有节奏,技艺风格独特,高度艺术性的对抗竞技运动。如在拳击运动中,拳王阿里的拳击节奏和其独特代灵活的蝴蝶步,一直为人称赞与争相模仿。上述内容阐释,印证了唯有变方能应对不同敌手、不同变化。总结来说,以“变”应万变、反之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武艺技击永恒的主题,这也充满了古人的智慧。

在动与静、攻与防之间,一旦有了机会,需目标明确,扎打其手,便难以持棍:扎打其膝,使其难以行走;扎其心肋,使其难以招拦。

(四)熟娴有以,心手相应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是宋代欧阳修笔下卖油翁的语句,虽不是波澜壮阔的豪言壮志,但它却是习练一门技艺的真实写照。程书中写道,真当临改之时,人们往往每每自乱阵脚。正因为习武之人见识不够广阔,功夫不够扎实的缘故,若一遇敌,则心智大乱、手脚慌忙,不能从容应对,故唯有技术熟娴,心手相应,良有以也!因而,《少林棍法阐宗》中的每个“单势”动作,都需要结合“破棍”组合招式,进行“两两配对”习练,以达到“练打结合”之效果,以及学习对应的棍法习演套路,使得棍与手相接洽,做到伸缩自如、进退便利,真正做到临战可无掣肘。正如戚继光所言:“善哉必定艺精!”

同时,在艺高的基础上,其要以“胆大”为上,若遇大敌,不同于平日习演,唯有以逸待劳,或未发先进,或待发而后应,审时度势,以胆(勇气)为先,见可而进。一直困扰当前武术技击传承性和真实性等问题的原因之一,必然有套路与对抗的分离模式的因素存在。武术套路是为了便于记忆、传授和训练而产生的,训练的目的在于实用,训练的成果必用于实战,二者才能融为一体。对于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无论哪个拳种派别,要将对抗内容作为自身训练的日常安排,而非像某些拳种那样只停留在讲招、试手阶段,而导致对抗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只扮演点缀的角色。可见,《少林棍法阐宗》要求练习者棍艺熟娴,心手相应,临战时方可无掣肘,这些内容源于“势路并行、练打结合”训练模式的保障。而从理论上阐释,武术所有技战术的体现和应用,必然来自“水滴石穿”长期练习的成果反馈,以此达到提升自身对技理的认识、技能的掌握,及勇气的养成。

(五)当下启示

通过上述内容的梳理,可见——

1.长棍对抗性项目,要在项目上建立起中国传统体育的特征,必然要使其内涵与精神浇灌入中国武学的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孕育下,才能使其茁壮生长,傲立于世界体育之林。

2.当前长棍对抗性项目仍在尝试阶段,但由于部分外行人的意见主导,项目规则的设定上,不顾武艺原有格斗法度和人类武技,都在以“文明化”为特征的现代转型新趋势下,其以“不叫停”“原地连击连打”的乱打方式呈现在体育赛场上,造成外行人直言看不懂,内行人高呼无法看的局面!因而在项目规则制定时,内需看自身的法则,外需放眼世界看同类项目的发展路线,内外结合的发展方向才是共同努力的目标。

3.在项目技术使用上,长棍对抗性项目应发挥其“动静得宜,攻防结合”的战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力,最大程度使项目极具中西方兼备的体育观赏性。

4.运动员平日里只有大量的基础练习,加上胆气的加持,才能临战无惧。作为在日常训练中的对抗性项目,教练员必须强调“练与打结合”。

5.就使用的棍器而言,不能同长枪主扎的功能。书中记载棍式长八尺或八尺五,以明代嘉靖尺为例,一尺合今0.31至0.32米,若以0.32米为准,八尺则相当于今天的2.5米左右,这个长度能凸显“枪棍合一”的棍法特点。现在南方拳种使用的棍器大多数与此吻合,那么,在设计棍器时亦可参考书中记载。

总的来说,探寻《少林棍法阐宗》的学术与现实价值,对于中国武术棍术项目的发展,仍大有裨益。

(本文有删节。)

少林拳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

◎李春光  李明明


佛教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最为中国化的一个佛教宗派,它产生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登封嵩山是佛、儒、道三教盛行的地方。少林寺是佛教传播的圣地,史家传扬的圣地,因而佛教禅宗逐渐成为佛、儒、道三教融合的产物。少林拳是禅与武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少林拳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自然而然的。

一、少林拳的“禅武”结合的武德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精神

少林拳是在少林寺所创造的功夫之一。少林拳随着少林寺的兴衰而产生一定的变化。“武以寺名、寺以武显”,少林武术与少林寺的交相辉映,“武”与“佛”的交融,使得少林寺在中国古代别具一格,受到了历代皇家、佛教界和武术界的重视。但独具特色的少林拳到底形成于何时,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对于少林拳形成的确切时间,我们很难做出定论。这里,我们只能通过推理,姑且得出一个模糊的时间点:少林寺扬名天下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事件,是少林拳与少林寺僧练习的武术之间的分水岭。之前可以说是少林拳的初步形成期,之后可以说是少林拳的几个发展高潮期。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至今人们传为在少林寺东偏南的壁画中,说的是少林武僧协助唐军的故事。唐高祖武德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公元621年5月23日),少林寺十三位僧人,在洛阳城内州司马赵孝宰等配合下,里应外合,夺取了州城,擒拿了自封“郑王”的王世充,救出了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派李安远持秦王诏书,往少林寺宣慰,特“封昙宗为大将军,赐田四十顷,水碾一具”。自此,少林寺名声大振,地位高升。唐太宗贞观元年(627)以后,不少名僧甚至还被唐王邀请到皇室参政议政。至今,少林寺内仍树立着唐太宗李世民亲自题字刻石碑。“十三棍僧救唐王”这一历史事件,为少林寺赢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也使少林拳从此名扬天下。少林寺深受历代皇帝关照,寺院发展极快,自贞观以后,名僧层出不穷,少林寺成了天下第一刹。习武扬名,习武参战,立功受封,强烈地刺激着少林寺僧人们的习武热情,以参战立功、受封为荣。在历代皇室的支持下,“昼课经典,夜练武略,修文不忘武备”,习武与修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一些僧人变成皇家的特殊军人。皇家对少林寺的重视和推崇,为少林寺武僧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政治与经济基础。少林寺逐渐成为历代全国武术交流的中心,更使得少林武术能够博采众家之所长,汇集中华武术之精华。少林拳从此开始高速发展,成为少林拳发展历史的第一个高潮期。

少林拳发展历史的第二个高潮期,是元朝时期。据文献记载,当元朝军队打败金兵,占领开封时,准备屠城。这时少林寺住持雪庭福裕劝告元朝统治者弘扬佛教教义,以慈悲为怀,不要滥杀无辜。元朝统治者信佛,采纳了他的建议,这就给中原人民免除了一场灾难。接着,元朝统治者又封他为全国佛教领袖。从此,少林拳随着少林寺的名声,再次传遍全国。同时,少林拳也再次得到大发展。而少林拳名扬天下的鼎盛期,是在明清时期。当时,少林寺院僧众发展到四千多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僧兵队伍。恰逢日本侵扰我国沿海,明朝政府国库空虚,兵源枯竭,朝廷无兵可使、无将可用。此时的少林武僧胸怀爱国之志,参与抗倭战争。少林寺派出武僧八十余人,在月空等人的率领下勇赴沙场,与倭寇拼杀,屡挫敌焰,战亦多胜,先后有三十余人为国捐躯。这在当时朝廷内外,取得了极高的声誉,全国各地的练武者纷纷慕名而来,学习少林功夫。

在少林寺和少林拳发展史上的几次大事件中,少林僧人充分体现了佛教禅宗教义中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扶正祛邪、弃恶扬善等思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一致或相通的。“仁”与“禅”相融合,形成了少林拳“武德”的主要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二、少林拳的动作设计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精神

少林拳中结合了极为丰富的各种门派功夫和技击动作。少林拳的许多技击动作名称,均来自中国的古典文化。其行拳走势,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潜移默化的特点。其中,仿生是少林武术的一大特点,有仿虎、仿豹、仿鸡、仿燕、仿良禽等动物仿生,也有“浪子踢球”“夜叉扫地”的生活仿生,还有“风卷莲花”“风扫残云”的自然仿生等。这些都使少林武术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色彩。

模仿动物的打斗动作、形态特点,模仿有武术意义的自然现象与生活现象,创造富有技击含义的武术动作,是众多中国传统武术门派的共同特点。当然这也是少林拳的一个特点。在少林武术中,技击动作设计仿生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种自觉不自觉的创造技术与检验技术的思想意识,而这种意识就是把世界看成是一个统一整体,着重从整体上把握其中的规律,探索天地、天人、物人之间关系的整体思维。

三、少林拳的武医相依、武以文饰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精神

(一)武为禅体,医为武翼,武医相依是少林武术的一大特点。少林医学是少林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林寺自唐朝以来,僧众逐日壮大。为了及时治疗练武时的损伤和疾病,便产生了僧医。这些僧医在外科、伤科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同时,寺僧所要从练少林擒拿搏击术、卸骨法,也需要学习和了解一定的中医骨科知识。

在少林历代武僧中,不乏既能文又能武,而又精通医术的高僧,如佛武医文皆通的福居法师和觉远所尊之师洪温。据《少林七十二艺》中记载,内有点穴术、卸骨法、擒法拿法、内外用药方等。所有这些知识与技艺的积累,必须经过对中医学、中药等传统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换句话说,中医学、中药是少林医术的基础。武医结合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禅武医”三位一体则是少林拳的一大特色。而中医药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说,少林拳的武医相依,蕴涵着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气息。

(二)武以文饰是少林拳的又一特色。因为少林拳历代就有文武并重的传统,少林武术高僧中不少是文武兼备、文武兼修、文武双全的俊才,这样势必使少林拳谱的记述中,文化韵味十足。少林拳中的许多套路、动作名称,都来自中国文化经典,如少林猛虎拳的“黄忠放箭”,少林天罡劈术扇的“孔明挥扇”“赵云闯关”“张飞骑马”等动作名称,都源于著名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典型人物的特征。总之,少林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故事,行拳走势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因而,武以文饰是少林拳的一大文化特色。

四、少林拳的练功技巧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精神

少林拳的技术要求,大致可以归纳如下:拳打一条线;拳打卧牛之地;非曲非直,滚人滚出;以目注目,内外三合;劲猛力实,刚柔相济;运气贵缓,用气贵急;等等。这些练功技巧中,都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少林拳不仅要斗勇,更要斗智的特点。

(一)拳打一条线,是少林技法中对步法的要术。在少林拳的基本套路练习中,步法的进退,身法的起横落顺,其运动路线总的趋势,基本上都是沿着直线进行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真正的交手之间无非几步之距,即能分出胜负。拳打一条线的运动特点,充分显示出了少林拳的快速、简洁、实用。直线作为最短距离,可以使人在最短时间、最佳时机来攻击对手。少林拳不练花架子,自然朴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拳不华丽讲实用”,不强调外形的美观,只求技击的实用性,猛打能攻,硬取直上,追求以最佳的时间、最佳战机、最佳距离、最佳手段,来取得最理想的战术效果。这与中国几千年农业文化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当然,所谓的拳打一条线,其实只是从整体外形上而言的。实际上,在整体外形的“拳打一条线”中,已经包含了很多弧线、转折、迂回、翻转等技法,需要根据对手的情况不断变换招法,因地制宜,活学活用。

(二)拳打卧牛之地,是对少林拳的保护和继承。“拳打卧牛之地”,是说少林拳的练习和运用不受场地大小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地发挥其拳脚的威力。在广阔的场地上,可以练习运用少林拳;在很小的范围内,少林拳的进退转折、翻转腾跃、攻击防守,也照样可以施展出来。在小范围内练习少林拳,要求步子小、身法灵、动作活、速度快。由于少林拳主要是在深山中与寺院里形成的,长期的练习在客观上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但却可以培养练习者身灵步活、声东击西的能力,培养练习者的突围能力,使其能够在短时间、短距离内施展拳脚,运用技术克敌制胜。

(三)以目注目,内外三合。少林拳对眼的要求是头随势转,眼到手到,以目注目,以审敌势。“以目注目”是为了“以审敌势”。它要求头随势转,眼到手到,眼明手快。眼光到处,威如猛狮,锐如鹰猿,目光炯炯,含有神威,咄咄逼人。在交手时,不去看对方的躯干和手中的器械,而是观察对方的眼神,以目注目,控制对方。

内外三合,即所谓的“六合”。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为: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现在看来,内外三合,其实并不是少林拳的独特要求,但由于少林拳的明确要求与反复强调,客观地致使其成为少林拳非常重视的特色要求之一。内三合强调心、意、气的高度配合,强调内在精神的充实,更强调了心作为“一身之王,五官四肢、百骸之帅”的重要作用。少林拳术用力秘诀中讲到“力以柔而刚,气以运而实,力从气出,气隐力显,一举手则全身之力,奔赴气之所运,所谓意到气随,速与声响”,强调心、意、气与力的结合,追求技击格斗和套路演练中,意识与行动的高度统一,是少林拳内三合中的具体变现。外三合强调手、足、肘、膝、肩、胯等外在部位的紧密配合。少林拳动作整身紧凑,不大开大合,对身体各部位自然有相应的具体要求。外三合之“合”,即“整”,要求练习者出力击打时,必须身合劲整,整体动作一气呵成,就像弹簧一样,挤压得越紧,释放的力量越大、越强。这些练功技巧中,蕴含着中国中医理论和古典哲学的因素。

(四)非曲非直,滚入滚出。少林拳手法运动的联合特点,要求在出拳或出掌击打对方时,手臂直而不直、曲而不曲,这种方法在实战运用中既可以使速度更加快捷,同时也节省了来回运动时间。“身以滚而动,手以滚而出”,少林拳反对僵直拙力,在完成动作的一瞬间,依手臂的自然反弹力,使手臂形成曲非曲、直非直的态势,为继续攻防创造有利条件。“滚入滚出”是攻防技术的科学反应,在出拳时,手臂要螺旋一样袭击对方,滚入时旋动可增加攻击力,在滚出时也有利于化解对方的来势力量。这些练功技巧中,蕴含中华民族的智慧、技艺。

(五)劲猛力实,刚柔相济,是少林技法的又一特点。“起手连珠炮,拳打一气连”,少林拳要求刚健有力,迅速激烈,“使势千招,以快为先”。在动作演练过程中,要求组合动作或者是进攻动作必须连贯迅速,快打快收,一气呵成。然而,少林拳虽以刚为主,但也要求刚柔相济,“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守之如处女,犯之如猛虎;静则以逸待劳,动则使其无喘息之机。在双方对搏之际,未搭手前“毫不用力,犹如风吹杨柳,柔软无力”,一搭上手,即如“天神下界一般,浑身如铁,而不可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手击打,制服对手。这些练功技巧中,同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六)运气贵缓,用气贵急。“法是拳,气是力,练气行功,送去必用呼,接来必用吸,运气贵乎缓,用气贵乎急,气在先行,力在后随”及“力以柔而刚,气以运而实”。少林拳谱的这些表达,都充分表明少林拳对气运用的高度重视。少林拳流派的练气是以运使为效,以长吞短吐为功,以川流不息为主旨,以听气静虚为极致。少林拳派对于气的调节和运用,有其独到的见解,把它分成练气、养气、运气以及用气。运气练习时,多采用站桩、坐禅等,主要是以意念为主使,引领气血的运行,要求气血运行的速度,以缓慢运行为主。通达全身各处,达到气血流畅,运行自如;用力时,要求以意生力,协调快速调动气血,心意懂而招式出,意到气随,速于声响,以气催力,这就是“拳打不见形,要在疾中疾,此中玄妙理,尽在一呼吸”。这些练功技巧中,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的因素。

无论是从少林拳“禅武”结合的武德,还是少林拳的动作设计,少林拳的武医相依、武以文饰,少林拳的练功技巧等任何一个方面,都能领悟到少林拳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这种精神蕴含在少林拳中,随着少林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这种精神也影响着世人。

少林拳技法的学练分析及传承价值

◎冯庆雨


传统武术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一直沿革到今天而没有被历史所淘汰,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武术是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发展着,它没有由于火器的进步,使直接用身体进行格斗的技击技术,在实战中的作用逐渐减小,而停止自身的发展,确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少林功夫在2006年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定位为文化的范畴,走进世人的视野。

一、少林拳溯源及其历史嬗变概述

少林拳源于少林寺,拳因寺而得名,故名少林拳。少林拳是少林拳术和器械的总称。少林寺位于我国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来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跋陀所建造。由于寺建立在嵩山支脉少室山阴的密林丛中,故名嵩山少林寺。少林寺僧徒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效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锻炼身体的各种动作,编成健身活动的“活身法”世代相传,此即为“少林拳”的雏形。后来吸收各种武艺之长,而形成的中国拳术的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以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和利于技击,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少林武术从隋唐彰显于世。嵩山少林寺僧众传习拳术、发愤武事的记载,最初见于《旧唐书·稠禅师传》。据唐代裴漼《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中所记,唐初,少林寺僧曾帮助唐太宗征王世充,寺僧有功者13人,唐太宗并赐庄田40顷,扩充庙宇,建立僧兵,僧众达5000多人,少林寺从此进入兴盛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养僧兵后,练武就直接与作战相关连,为少林拳术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为了提高实战能力,不仅练拳术、器械、而且也练马战、步战、轻功、气功等。寺僧还经常邀请各地武术名家指教,各方武术名人也慕名而至,取经送宝,这样,少林寺实际上已成为全国会武之地,使它有机会博采众家之长,汇集武艺之精华。

宋朝以后,少林武术先后汇纳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韩通的通背拳、马籍的短打等18家拳法之长,著拳谱于寺,留传后世。据说在金元时期,觉远和尚西出师,李叟和白玉峰人入寺授拳及气功。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也曾访少林寺传授棍术,互相促进。经过历代研练和总结,逐步发展成为有拳法、器械等多种内容,且体系完整、套路精湛的武术流派。新中国成立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又获得了新生。党和政府不但拨专款修复少林寺,而且对少林武术的发展也十分重视。特别是1982年,香港中原影业公司功夫片《少林寺》的公映,使少林武术广为传播。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拳是中华武术中一大派系,其内容丰富多彩。目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典型拳路就有大洪拳、小洪拳、炮拳、罗汉拳、朝阳拳、梅花拳、通背拳、长拳、关东拳、长护心意门、七星拳、象形拳、心意拳、柔拳、少林太极拳,以及各种器械、对练等。另外,还有与养生功、医学、气功等有关的内容,都是十分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少林拳技法的学练分析

(一)熟悉技术风格,重视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练习。

熟悉技术风格特点,练好基本功、基本动作是学好少林拳的基础。学习少林拳必须从基本功、基本动作学起。少林拳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点,其动作规格也与其他拳种大不相同。就手法而言,少林拳要求冲拳出掌,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入滚出螺旋劲,而长拳则要求动作舒展大方,且有“一寸长一寸强”的要求;少林拳的弓步,前弓之腿大腿高于水平,而长拳则要求前弓之腿大腿接近水平或呈水平,如此等等。强调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少林拳动作规格的动力定型和技术风格的逐步形成,否则就会出现练少林拳而不像少林拳的毛病。

(二)重视动作攻防含义的讲解。

少林拳是我国传统拳的一大流派,由于历史的原因,曾参与多朝代的军事战争,故代代所传技艺,都注重攻防实战。攻防成了少林武术动作规格的主要依据之一。如少林拳的虚步就要求紧腿护档;架拳动作就要求上架之拳臂呈弧形,位于头前上方15厘米处;推掌出拳讲究身正发力;防守动作多以束身紧凑、防中带攻等等。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少林拳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动作要领的深入理解。

(三)发力与发声有矩可循。

少林拳的发力是全身整体用力,在演练时强调“上关天户(闭嘴叩齿)”“下闭地门(提缩肛门)”,气力结合,突出“抖劲”。如冲拳时,脚须猛蹬、腰须快转、肩须抖,周身之劲瞬间达于手。套路演练中伴随着发力的同时,也带有吐气之声和“咦”“呀”“嗨”等的发声。“力从气中出,运气贵乎缓,用气贵乎急,缓急神其术,尽在一呼吸”。呼气与吸气在少林拳的演练中是有规律的,一般来讲,凡出击进攻的动作多用呼,凡防守的动作多用吸。演练中的发声,最后结束动作发“呜--威”声,发“呜”声时,日如吹笛,拖长音,意在呼出多余之气;“威”声短促有力,精神不散地结束全套动作。一个套路中,发声一般为2至3声,绝非无矩可循。

三、少林拳在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传承价值

实践证明,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中枢神经系统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神经系统与器官的枢纽,人类就是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使体内各个器官的活动按照要求统一起来。因此,无论哪一种运动方法,只要能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就能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意义。而少林武术要求注意力集中,呼吸与运动紧密配合,协调锻炼,正好起到使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活动,处在高度兴奋集中的状态。从而,对慢性病毒的皮层兴奋加强抑制过程,使某些局部的病灶减轻或消失。同时,通过锻炼又进一步增强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从少林拳的动作组成来分析,它即包括了全身肌肉关节的快速运动,又包括了意识呼吸和动用呼吸相配合的运动,由于练拳时全身肌肉关节和骨骼往返旋转运动,使动脉血管得到不断舒张,这无疑加强了血管舒张神经对血管壁的调节作用。因此,长期练习少林武术,对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和动脉硬化,可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少林武术动作中的冲拳、劈拳、踢拳、纵蹦、跳跃等练习,又可增加肌肉的质量度骨骼关节的活动能力。由于运动离不开肌肉的收缩,而通过肌肉的收缩与牵引,又引起骨骼关节的屈和伸,旋内旋外,收缩与放松,这样对强健关节以及柔韧性和肌肉弹性,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概括来讲,武术文化是以技击技术为核心,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包括与武技密切相关的器物、传承形式和民俗,以及由它们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共同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少林拳历史悠远,内涵丰富,凝聚而深厚,运动与健身同在,归属和快乐共存。通过对传统武术少林拳的文化学解读,力求少林拳这一古老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老树新花、繁茂成长!

(本文有删节。)

少林动态

少林寺五比丘圆满行脚至五台山


2023年9月1日至24日,经过为期24天的坚持不懈,少林寺五比丘——延堂法师、延川法师、延形法师、延琨法师、延驰法师抵达五台山,并三步一拜至黛螺顶,完成所愿,行脚圆满。

9月1日早上,他们在大雄宝殿内拈香礼佛,至诚祈愿,发心圆成行脚大愿。随后,他们至少林寺方丈室,虔诚顶礼释永信大和尚,向大和尚告假出山。大和尚慈悲开示,鼓励五比丘发大心、行大愿,通过行脚坚固道心,慧行俱进,菩提广增。

经过为期24天的行脚,9月24日,少林寺五比丘自五台山山脚下出发,三步一拜至黛螺顶,圆成所愿。近年来,少林寺一直坚持僧人行脚的传统,行脚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要使身心摆脱对外在事物的依赖,增长智慧,坚固道心。

 

 

“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嘉宾一行参访少林寺

 

“2023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希腊、葡萄牙、埃及、柬埔寨、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26个国家43个城市的国外旅游城市市长和市长代表,青岛、长沙、贵阳、杭州、重庆、三亚、长春、厦门、黄山、大理等59个国内旅游城市市长和市长代表,以及国内外文旅专家及旅游企业代表齐聚郑州,深入研讨旅游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国际旅游城市之间合作,推动国际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共同展望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未来。

作为郑州的一张闪亮名片,禅宗祖庭、功夫圣地少林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2023年9月5日下午,“2023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嘉宾一行参访少林寺,受到少林僧众的热情接待,大家也感受到“享誉世界的少林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少林寺山门前,少林僧众仪仗庄严,欢喜迎接众位宾朋。期间,少林武僧还以精湛的少林功夫展演,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在少林寺法师的陪同与讲解下,嘉宾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少林寺常住院的建筑、碑刻、壁画等,了解了少林寺历经1500余年,在佛教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以达摩祖师信仰与紧那罗王信仰为代表的禅武文化。嘉宾们频频与少林僧人交谈、互动,并举起手机拍照留念。他们对博大精深的少林文化,以及在释永信方丈的带领下,少林僧团所取得的诸多成绩与做出的贡献赞叹不已!

 

 

“少林慈幼院阳光助学”发放仪式在登封市颍阳镇举行

 

2023年9月16日上午十点,“少林慈幼院阳光助学”发放仪式在登封市颍阳镇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登封市民政局副局长刘建华、颍阳镇副镇长王晓娜、河南省少林慈幼院负责人延彧法师、登封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齐跃锋,以及颍阳镇10位学生及家长等出席仪式。

延彧法师在致辞中谈到,长期以来,少林慈幼院坚持发展慈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社会责任,在救助孤苦、扶危济困、赈灾救灾、救死扶伤、助学助教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希望受资助的同学,要树立起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把社会对大家的这份爱心转化成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立志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

刘建华副局长在致辞中说,本次阳光助学项目的开展,目的是让每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都能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每一个孩子都不会因临时的困难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希望家长们能把这笔资助款实实在在地用在孩子们的学习上,让该笔助学金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帮助孩子们成就梦想,点燃希望!”

活动期间,刘建华副局长、王晓娜副镇长、延彧法师分别向10位学生家庭发放500元助学金,以及价值3000余元的各类学习和生活用品(包括书包、作业本、文具袋、牙刷、衣服、鞋子等)。获得助学金的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少林慈幼院提供的这份爱心助学金,做一名有真才实学、服务社会的人。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携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参访少林寺

 

2023年9月16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在副署长邓波清的带领下,携加纳、乌干达驻华大使,保加利亚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及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办公室、联合国难民署等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参访少林寺,观看少林功夫展演,并与少林僧众互动交流。

当天下午三点,释永信方丈携少林僧众在山门前迎接代表团一行,并陪同参观少林寺常住院。永信方丈向代表团介绍了少林寺的历史沿袭、建筑、碑刻等,讲解少林寺1500年来的发展历史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永信方丈讲到,少林寺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自佛教传入中国,少林寺在传统佛教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集禅、武、医、艺文化于一体的少林文化。

在方丈室,永信方丈与代表团欢喜交流。永信方丈讲述了自己率团在海外进行系列文化交流的经历,通过与不同国家、宗教、民族的人们开展对话与交流,分享少林健康的生活方式,致力于世界和平、人类幸福。

随后,代表团一行观看了少林功夫展演,并与少林武僧合影,为精湛的少林功夫鼓掌叫好。

 

赓续传统:少林寺举办癸卯年中秋普茶活动

 

又是一年中秋到,嵩山明月映禅心。2023年9月29日,农历八月十五,为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当晚,少林寺僧众齐聚斋堂,共话团圆,欢喜参加中秋普茶活动。

中秋普茶,一直是少林寺僧众坚持的优良传统。通过普茶,既能赓续禅茶一味的修行传统,又能沿袭普茶礼仪,让修行之人从中获益,坚固道心。

活动伊始,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慈悲开示。他感恩大家一直以来对少林寺的关心与爱护,回顾了少林寺近期所做的各类弘法利生活动,并衷心地祝福大家中秋快乐、福慧增长、六时吉祥!

随后,癸卯年少林寺中秋普茶活动有序进行。每位到场的法师、善信,皆能品味少林禅茶、中秋月饼等,现场气氛和谐和美,大家皆法喜充满。

 

第八届“文化和旅游部少林功夫非洲学员培训班”在少林寺圆满举办

 

2023年10月12日,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学习,非洲贝宁和布基纳法索的少林功夫学员,在少林寺结束了习武修禅的生活。第八届“文化和旅游部少林功夫非洲学员培训班”在少林寺圆满举办,今日正式结业。在少林寺方丈室前,学员们汇报展演学习成果,并载歌载舞地表达了对中国、对少林寺的友好与感恩之情。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延庆、资源开发处处长翟传鸣、宣传推广处三级调研员祝欣、少林寺监院延康法师出席结业典礼。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延庆对学员们的圆满结业表示祝贺,并讲到,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就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文化领域举措的具体实践,对进一步加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意义重大。各位学员在少林寺学到了真正的少林功夫,希望大家回到自己的国家后,继续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把学到的少林功夫进行传扬,带动更多的非洲人民了解少林功夫,了解中华文化。

永信方丈在致辞中谈到,今年7月,“非洲少林功夫考功大赛”在赞比亚圆满举办,近千名非洲少林文化爱好者共襄盛举,令人感慨。同时,还成立了非洲少林联合会,有四十多个国家的近百个少林文化中心加入了该联合会,成为少林大家庭中的一员,倍感欣喜。这是少林文化走进非洲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他希望大家回到自己的祖国后,能将少林文化传播给更多人,福祉大众,也欢迎大家经常回来交流与深造。

本届培训班的学员代表激动地表示,能在少林寺这一少林功夫发源地进行学习与训练,是中非友谊的成果之一,并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到少林学习与生活。

近十年来,少林功夫非洲培训班为非洲近二十个国家先后培养了数百位少林功夫学员,并将少林文化带回非洲大地生根、发芽,架起中非友谊的桥梁。

 

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班在少林寺举行

 

为服务少林功夫全球化推广,规范少林功夫传习标准,2023年10月13日至16日,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班在少林寺举行。123名少林功夫传习者参与培训考评,经严格培训考评,其中,49人获初段授予,51人获中段授予,23人获高段授予。

10月16日,培训班学员们在少林寺方丈室前,接受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颁发段位证书。闭幕式上,少林童子功夫传习中心、安徽泗县光新散打搏击武术馆、苏州少林文化中心,荣获第二批“少林功夫传习基地”称号。

作为评价习练者少林功夫水平的等级制度,《少林功夫段品制》自2019年推出以来,少林寺先后举办七期初段位培训班、五期中段位培训班、二期高段位培训班,以丰富教练员理论认知,规范动作标准,为全世界少林功夫传习场所提供优秀教练员千余人。目前,国内已有上万人通过少林功夫段品制考评,获得段位授予。

2022年,少林寺举办“首届全球少林功夫网络考功大赛”,世界各地的少林功夫习练者通过网络切磋、交流,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2023年,“第二届全球少林功夫考功大赛”再次掀起高潮。开幕式上,永信方丈介绍,随着全球少林功夫考功大赛的进行,少林功夫段品制凭借其系统完善的学习考评体系,在武术、体育、教育培训、推广等方面,加强世界少林弟子团结互动,取得卓越成绩。目前,欧洲、北美洲、非洲、亚洲已陆续开展少林功夫段品制考评工作,在今年6月份,赞比亚举行非洲少林功夫考功大赛期间,来自非洲22个国家的158名少林弟子克服困难,奔赴赞比亚接受少林功夫考评,并成立非洲少林联合会。目前,非洲少林联合会已收到非洲45个国家的少林团体入会申请。接下来,少林寺还将在南美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继续开展少林功夫考功大赛。

本次段品制培训班,主要培训少林功夫教练员。在为期三天的学习中,学员们不仅系统掌握了少林功夫理论知识,也学习了少林功夫段位动作标准。获得段位的学员,将得到全球唯一认证编码;六段及以上段位的学员,将获取考评员资格,经段品制委员会授权后,可开展少林功夫传授及考评资格。

期间,永信方丈还勉励各位学员,要牢记《少林习武戒约》,加强沟通交流,团结齐心,当好少林功夫的传承者、少林文化的传播者。

 

 

释永信大和尚一行出访玻利维亚、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

 

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及健康的少林生活方式与理念,推进少林文化“走出去”,2023年10月18日至29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携“中国嵩山少林文化交流访问团”抵达阿根廷、玻利维亚,开启2023少林考功大赛暨少林文化拉丁美洲交流之旅,这是继非洲赞比亚、亚洲新加坡洲际考功大赛后,少林寺在南美洲举行的又一盛会。

玻利维亚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0日上午,释永信大和尚一行走进玻利维亚国会大厦,与参议员Simona Quispe Apaza愉快交流,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玻利维亚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1日上午,少林文化代表团一行观看玻利维亚少林弟子的少林功夫汇报表演,并现场互动交流。当天中午十二点半,应中国驻玻利维亚大使馆盛情相邀,释永信大和尚一行到大使馆参加午宴并欢喜交流。

在玻利维亚期间,少林文化代表团一行还到南美少林文化中心、玻利维亚报恩寺等地参观访问、愉快交流。

阿根廷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上午,“首届拉丁美洲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班”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启幕。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10月26日晚上八点,“拉丁美洲少林联合会成立大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圆满召开,来自拉丁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少林功夫团体参加会议。释永信大和尚出席会议并讲话,少林寺监院延崇法师宣布该联合会的章程草案。

佛教中的“五堂功课”

汉传佛教的出家僧人,每天有早晚两次上殿,“五堂功课”就是指早晚上殿时,唱诵的功课内容,即早殿二堂、晚殿三堂。

一、楞严咒

全名为“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出自《楞严经》。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者,2622字。佛经上说:“楞严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只要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有正法存在。”

二、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经》

“大悲咒”出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观世音菩萨的根本法门。

“十小咒”包括: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佛母准提神咒、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药师灌顶真言、观音灵感真言、七佛灭罪真言、往生净土真言、天女吉祥真言。《心经》出自《大品般若经》,由唐玄奘法师译。

三、《阿弥陀经》、念佛名

《阿弥陀经》由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净土“三经”之一。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是发愿往生西方净土的修行。

四、礼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中,五十三佛出自《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是娑婆世界过去佛;三十五佛出自《决定毗尼经》,是现在十方世界中佛。这八十八佛可以为众生作忏悔主,向八十八佛礼拜、忏悔可以灭罪。

五、蒙山施食

蒙山施食是于每日中午,取少许饭粒,到晚间按《蒙山施食仪》念诵,施食给饿鬼。蒙山位于中国四川雅安,相传甘露法师在蒙山集成此仪得名。

早殿的二堂功课,有的寺院在平日只念一堂,在节日时念二堂功课。晚殿的三堂功课,在一般寺院中单日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双日拜八十八佛、诵《大忏悔文》;蒙山施食是每日举行的。

参加三坛大戒法会的新戒,除了考核上述五堂功课以外,还会考核到《毗尼日用切要》。这是明末清初见月律师根据《华严经·净行品》与密教经典中的偈、咒,汇编而成的律仪典籍,涉及到出家人日常衣、食、坐、卧应念诵之偈、咒,并且还有在家、出家之戒条。

这些考核的内容,是历代祖师从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众多经典与法类统摄在里面,一直为汉传佛教各宗所共同遵行,奉为出家人的必修功课。

达摩创少林武术说

自近代以来,部分寺僧和一些民间拳师对少林武术的渊源模糊不清,单凭传说而传,说少林武术是由达摩祖师所创,所以把某些武术套路的名称,也以达摩取名:如达摩剑、达摩棍、达摩杖等,其实均是毫无根据。特别是民国年间出版的《少林拳法精义》《少林拳术秘诀》《少林拳法图说》等书,都附会其说,以讹传讹。

据《太平广记》和《九十纪闻》记载:僧稠能跃首至梁,引重千钧,拳捷勇,动骇物听。由此可知,稠禅师在当时具有非凡的武功,起步如飞,一跃可以上梁;出拳捷而勇猛,可以击毙猛兽;伸手可以提动千斤之物,实为一个内外兼修的武林高手。

根据《少林寺志》和《高僧传》记载,稠禅师是少林寺开创者跋陀和尚的弟子,而达摩大师是孝明帝孝昌三年(527)才来嵩山的,比稠禅师晚到少林寺,怎能向稠禅师传授武术呢?

根据《景德传灯录》和《少林寺志》等文字记载,达摩大师到嵩山地区后,寓止于五乳峰山洞里,面壁九年,下山去西而逝。达摩大师不仅没有给众僧传授过任何拳术,而且众僧所习之武术,也与达摩大师毫无关系。

据详查《魏书》《二十四史》《少林寺志》和少林寺现存的历代碑刻等,从没有一个字提到达摩大师会武术。所以说,达摩大师不会武术,更不是少林武术的创始人。

那么,为什么有“达摩创少林拳”之说呢?据查证是清代后期,人们根据《景德传灯录》而牵强附会的结果。十一世纪末,当时出版的《景德传灯录》云:“达摩在北魏孝明帝太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届于洛阳,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到太和十九年丙辰十月五日,乃瑞居而逝。”按此之说,达摩在少林寺面壁的时间恰恰是九年,便成了传说附会的时间依据。其实,《景德传灯录》的这段话,是自相矛盾的,经不起推敲的。“太和”是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年号,并非孝明帝的年号。据《太平广记》记载,位于嵩山少室山的少林寺,是拓跋宏到洛阳的同一年,即太和十九年(495)为一来自天竺僧跋陀所建,还说达摩大师在太和十九年丙辰十日五,乃瑞居而逝。那么,达摩大师的面壁九年,岂不成了空谈吗?像这种荒谬之谈,竟成了后人附会达摩大师创少林拳的依据。

明代中期的《少林棍法禅宗》和《少林棍法》等书,虽然把烧火僧——紧那罗虚化为神,但也未有一字说达摩大师会武功。这充分说明少林寺自公元495年创建,到明代中期的一千年间,还从未有人说达摩大师与少林武术的任何关系。

清兵入关后,统治者担心汉人反清复明,多次下令禁止僧道和民间习武,一些爱国的武林义士胸怀复明大志,但又不敢公开习武或授艺,为了达到其目的,他们借清代统治者崇佛的心理,便把达摩大师推出来,架于少林拳之上,故意编造“达摩创少林武术”之说,遮掩统治者的耳目,使其在民间流传,达到习武、授艺或反清复明的目的。如在《易筋经》一书中,李靖所写的序言,1954年出版的《少林拳术秘诀》,1921年出版的《少林拳法图说》,1926年出版的《汤祖达摩派拳诀》等,都附会达摩大师创少林拳之说,特别是民国七年出版的《少林拳法精义》中,竟把作者署名为“达摩”。

还有些拳师,为了把少林武术推向神秘化,有意伪编达摩大师授技秘诀,迷惑学者。一些文人依《景德传灯录》为据而牵强附会“达摩创少林武术”之说的伪言,经过僧道和民间以讹传讹,渐渐弥漫于30余部武术专著之中,流传之广,影响之深,甚至扬于海外。达摩大师不会武术,更谈不上什么少林武术或少林拳的创始人,但是,不可否认达摩大师对中国禅宗的影响,的确是中国禅宗大乘派的鼻祖。

少林武术始于北魏,源出嵩山少林寺,扬名于唐。少林武术是少林寺僧众在自己创编的健身套路基础上,广泛吸收全国各武术门派之精华,经过长期艰苦磨练、反复推敲、不断改进,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且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体育运动,亦称为“少林功夫”。

少林寺《禅露》2023年第5期大事记

(2023.9-2023.10)


9月1日至24日

少林寺五比丘——延堂法师、延川法师、延形法师、延琨法师、延驰法师,发愿自少林寺行脚至五台山。9月1日早上,他们在大雄宝殿内拈香礼佛,至诚祈愿,发心圆成行脚大愿。随后,他们至少林寺方丈室,虔诚顶礼释永信大和尚,向大和尚告假出山。大和尚慈悲开示,鼓励五比丘发大心、行大愿,通过行脚坚固道心,慧行俱进,菩提广增。

经过为期24天的行脚,9月24日,少林寺五比丘自五台山山脚下出发,三步一拜至黛螺顶,行脚圆满。近年来,少林寺一直坚持僧人行脚的传统,行脚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要使我们的身心摆脱对外在事物的依赖,增长智慧,坚固道心。

 

9月3日至14日

释永信方丈受邀赴日本参访交流,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在日本访问期间,释永信方丈一行与日本佛教界、政界、学界、武术界及华人华侨等各界人士进行友好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9月3日下午,释永信方丈一行抵达东京,在机场受到了日本各界人士的欢迎。当晚,日中创新协会会长、前内阁财务副大臣、公明党前副党首远藤乙彦先生安排了欢迎晚宴,欢迎永信方丈一行。中日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如鉴真东渡、日僧邵元在少林寺求法等。晚宴上,日本文化界、宗教界、社会团体、侨领代表近百人参加。

9月4日上午,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一行抵达日本国会大楼,拜访日本联合执政党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先生。山口那津男先生与副党首古屋范子女士、国际局部长清水定幸先生等党内高层一同热烈欢迎释永信方丈的到来。随后,永信方丈一行与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会面,并进行友好交流。当天,永信方丈一行还到访日本财团大厦,与日本财团理事长尾形武寿先生会面。尾形先生与永信方丈是多年的朋友,疫情之前,尾形先生专程到访少林寺,对少林文化非常赞赏和认可。

9月5日上午,释永信方丈一行来到日本创价大学,受到铃木将史校长的热情接待。当天下午,永信方丈一行专程到访日本曹洞宗宗务厅,受到了曹洞宗宗务总长服部秀世长老等主要负责人的热情欢迎。曹洞宗宗务厅总务部长松原道一,教化部长深川典雄,教学部长龙谷显孝,出版部长仓内泰雄,传道部长户田光隆等曹洞宗宗务厅出席了欢迎交流会。

9月6日上午,释永信方丈一行到访全日本佛教会,受到全日本佛教会国际部部长富冈孝彰,国际部副部长下岛章裕,社会人权部部长衣笠晃畅及国际交流审议会委员长日比野郁皓的热情接待。

9月7日,释永信方丈一行参访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总持寺,受到总持寺监院渡边启司长老,知客花和浩明及国际部主任昭元等一行的热烈欢迎。

9月8日,释永信方丈一行到访香川县日本少林寺拳法集团总部。宗昂马代表携拳法集团主要领导,盛情接待永信方丈一行。代表团一行在练武场观看了日本少林拳法集团的功夫表演,少林武僧也展示了精彩的少林功夫。

9月9日晚,释永信方丈在冲绳会晤了日本社民党副党首、众议院议员、冲绳传统空手道振兴会理事长新垣邦男,就推动民间友好、拓展文化、宗教、武术等领域交流深入交换了意见。社民党(前身是社会党)系日本著名左翼政党,对华友好,前众议院议长土井多贺子、前首相村山富市曾担任该党党首。

9月13日,释永信方丈一行到访爱知学院大学,受到校长引田弘道和校长助理兼禅研究所所长冈岛秀隆等一行的热烈欢迎。

9月14日,释永信方丈一行参访福井县永平寺。永平寺由道元禅师所开创,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永平寺贯首南泽道人长老已96岁高龄,亲自会见永信方丈一行,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长老多次到访中国,曾与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见面交流。

在日本访问交流期间,释永信方丈一行还与日本东海大学前校长山田志清先生,日本动漫协会前理事长、日本著名动漫大师月冈贞夫先生,前参议员、著名作曲家、歌唱家喜纳昌吉先生以及爱知华侨总会代表见面、交流。

 

9月5日

“2023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嘉宾一行参访少林寺,受到少林僧众的热情接待,大家也感受到“享誉世界的少林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他们对博大精深的少林文化,以及在释永信方丈的带领下,少林僧团所取得的诸多成绩与做出的贡献赞叹不已!

 

9月15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姚新中,北京大学哲学博士、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王建宝,美国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玛丽·伊芙琳·塔克夫妇,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院院士赫尔塔·纳格尔·多斯卡尔等一行参访少林,观看功夫展演,并与释永信方丈愉快交流。

当天,乌克兰国际教育学院主席刘榆丹一行,在河南省外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访少林寺,并与永信方丈愉快交流。

当天,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参访少林寺,在常住僧众的陪同下,参观寺院建筑、观看功夫展演,并在方丈室与永信方丈愉快交谈。

 

9月16日

上午十点,“少林慈幼院阳光助学”发放仪式在登封市颍阳镇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登封市民政局副局长刘建华、颍阳镇副镇长王晓娜、河南省少林慈幼院负责人延彧法师、登封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齐跃锋,以及颍阳镇10位学生及家长等出席仪式。

活动期间,刘建华副局长、王晓娜副镇长、延彧法师分别向10位学生家庭发放500元助学金,以及价值3000余元的各类学习和生活用品(包括书包、作业本、文具袋、牙刷、衣服、鞋子等)。

 

9月16日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一行,在副署长邓波清的带领下,携加纳、乌干达驻华大使,保加利亚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及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办公室、联合国难民署等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参访少林寺,观看少林功夫展演,并与少林僧众互动交流。

在方丈室,永信方丈与代表团欢喜交流。永信方丈讲述了自己在海外进行系列文化交流的经历,通过与不同国家、宗教、民族的人们开展对话与交流,分享少林健康的生活方式,致力于世界和平、人类幸福。

 

9月16日至17日

英国少林修文化中心的净通法师、广德法师,与该中心的负责人释延修,以及恒为、恒心、恒越等15人,受伯明翰佛教摩诃精舍方丈Ven.Dr.Witharandeniye Kassapa的盛情邀请,参加欧洲最大宝塔的开光法会。Mr.Chaman Lal,Mrs.Saroja Sirisena,Dr.Kirinde Assaji等35位嘉宾出席仪式。本次活动包括:祈福、开光法会,超度法会,讲经交流等。

 

9月19日

2023年大洋洲少林考功大赛新闻发布会,于悉尼时间2023年9月19日下午3点举办。澳洲少林禅武堂负责人延洁法师,延政法师、延净法师、延武法师、延淀法师,以及台湾的妙慧法师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9月20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坚持中国化·同心正道行”主题活动,登封市嵩山佛教协会于当天前往登封市长霞纪念馆、登封市历史文化展览馆、水峪寺、徐庄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当天,新郑市政协主席黄卫东、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一行参访少林寺,并与释永信方丈友好交流。

 

9月21日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工商联(商会)副主席(副会长)余震参访少林寺,并与永信方丈友好交流。

当天,老挝现任财政部部长家族代言人、第二任总书记诺哈·冯沙万女婿艾哥携家人参访少林寺,并与释永信方丈交流。

 

9月23日

斯里兰卡国家电视台和孟加拉国国家电视台组成“南亚国家联合记者团”一行6人,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等主题到少林寺拍摄、访谈,并专访释永信方丈,记录少林禅武医文化。

 

9月24日

第三届“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与经验”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出席会议,并以“少林寺的中国化与世界化”为主题,从禅宗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少林精神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象征、少林文化走出去的独特品格、少林文化是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等方面进行发言。

 

9月25日

释永信方丈受邀参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副院长刘鹏、办公室主任张士豪及众师生的陪同下,永信方丈参观了西黄寺主体建筑、化城塔、图书馆及各个主题展馆。在西黄寺贵宾厅,宾主双方欢喜交谈。刘鹏副院长介绍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教学及学衔授予制度,双方一致认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之间应加强交流和相互往来,努力为佛教培养人才,把佛法发扬光大。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马利女士陪同参访。

当天下午,永信方丈前往中国民族文化宫,参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文物古籍展,为少林寺正在筹建的佛教中国化展馆及古籍馆做参考方案。

 

9月27日

当晚,奥地利华侨华人退休联谊会与奥地利少林文化中心在维也纳22区VHS大礼堂,联袂举办了“2023奥地利华人国庆中秋联欢晚会”。奥地利华侨华人退休联谊会新老会长钱发强博士和陈上伟博士,奥地利少林文化中心负责人释延良法师,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余锋参赞,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领侨处张洪齐随员,维也纳市22区区长ErnstNevrivy先生等300余人出席了晚会。

晚会的节目多姿多彩,有浓浓民族风的秧歌扇子舞《扇舞飞扬》和《今天是个好日子》;激情奔放的诗朗诵《仰望中国》;美美的古典舞《祖国我爱你》;古筝《少林,少林》配上少林剑;飘逸轻快的华尔兹《秋色》;柔美的越剧“游上林”;刚柔相济的《52式太极扇》;旗袍走秀《月圆青山景》;大型的少林禅武演艺;舒展激情的大合唱《我爱你中国》。

 

9月28日

当天上午,郑州市佛教协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郑州市佛教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并依照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办法,依程序举手表决,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班子成员。

 

9月29日

农历八月十五,为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当晚,少林寺僧众齐聚斋堂,共话团圆,欢喜参加中秋普茶活动。

期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慈悲开示。回顾了少林寺近期所做的各类弘法利生活动,并衷心地祝福大家中秋快乐、福慧增长、六时吉祥!

 

10月1日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当天清晨,少林寺两序大众齐集山门广场,庄严举行升国旗仪式,庆祝伟大祖国74周年华诞!

每逢重要节庆时,举行升国旗仪式,也是少林寺响应中佛协《关于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的倡议》,表达少林寺全体僧众爱国爱教的心声。

 

10月1日至5日

应以色列中国文化中心邀请,少林寺武僧团一行22人,由中国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带队,在省文化旅游厅的安排下,于10月1日赴以参加国际阿卡艺术节。在以期间,少林僧团圆满完成演出任务,并开展了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参观当地政府机构、社团组织、宗教圣地等。特别是通过参访当地宗教圣地,促进了世界各宗教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增进了各宗教之间的和谐与友谊。

10月1日一早,代表团一行抵达以色列特拉维夫国际机场,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石岳文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以色列代表处总代表王强等工作人员,在机场接机。阿卡艺术节每年举办一次,今年恰逢中国国庆节和犹太人住棚节假期。在艺术节官网上,中国少林功夫被置于重点位置展示。

在10月2日至4日举办的艺术节期间,少林功夫每晚在阿卡古城城墙下进行三场演出。不少以色列民众慕名而来,每场表演开始前,舞台前都会挤满翘首以待的观众, 20余名武僧的精彩表演赢得阵阵掌声与欢呼声。少林寺武僧团进行的功夫表演成为一大亮点,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

阿卡市民马奥尔·哈托勒说,他曾多次到访中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少林功夫表演令今年的艺术节别具吸引力,这是他第一次现场欣赏中国功夫,他和现场所有观众一样深感震撼。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是本届阿卡艺术节的合作伙伴。该中心主任石岳文说,少林功夫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一张重要名片,武僧们的精湛武艺表演使欢乐的节日气氛更加浓郁,助推两国文化交流互鉴。

文化交流是中国和以色列全心全意彼此交往的最好渠道。少林寺此次受邀参加系列活动,得到两国众多政府部门支持。为了这次活动,寺院也精心编排了节目,希望可以通过这次活动,帮助以色列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

在以色列期间,永信方丈亲自前往拿撒勒古城、耶路撒冷古城、雅法古城等宗教圣地参观历史古迹,与不同宗教之间进行交流对话。

10月1日,永信方丈前往拿撒勒,先后走访了希腊东正教报喜教堂和圣母报喜教堂。

10月2日早上,永信方丈一行前往伯利恒耶稣降生处(两处)。伯利恒位于耶路撒冷以南,约旦河西岸,作为《圣经》中记载的耶稣诞生地,这座人口仅在3万左右的小城,对于基督教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永信方丈首先参观了牧羊人教堂,随后参观了圣诞教堂。圣诞教堂位于市中心的马槽广场,也被称作“耶稣诞生教堂”“主诞堂”,是伯利恒著名的基督圣地。2012年,圣诞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10月3日,永信方丈在耶路撒冷古城参访了耶稣受难处、圣墓教堂、哭墙。永信方丈在圣墓教堂,与东正教牧师愉快交流。离开圣墓大教堂,穿过几处石巷就到了犹太人的圣地——哭墙。每逢星期五,都有犹太教徒来此哀悼和祈祷。这处寄托着犹太人2000年大流散哀思的“哭墙”,在穆斯林的传说中,又是先知穆罕默德 “夜行登天”前拴马的地方,穆斯林因之而称它为“飞马墙”。

10月4日,永信方丈一行参观了圣殿山阿克萨清真寺、橄榄山、死海、耶路撒冷古城,观摩犹太教宗教仪式,并与多名大拉比现场交流。在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第三大圣寺,地位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结束耶路撒冷之行后,永信方丈前往前往世界海拔最低湖泊——死海。死海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湖泊,位于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大裂谷约旦裂谷。

10月4日下午,永信会长在特拉维夫东海饭店,会见了以色列中国海外慈善促进会陈成焕会长。永信方丈感谢陈会长的热情招待,并介绍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古城与首都特拉维夫,有不少习练功夫的少林弟子,因为行程安排,这次没能会面。陈会长表示,少林功夫享誉世界,在以色列有很多习练少林功夫的团体,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拥有非常广泛的基础,希望少林寺能在以设立少林文化中心,促进中以文化交流,更好地团结海外华人华侨。

当天,永信方丈一行还前往雅法古城,参观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也是最早的城市之一——雅法。公元前5000年,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早在公元前2000年,这里就成为了地中海岸的著名港口,它也在2003年时,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传名录。

期间,永信方丈会见了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研究所著名汉学家夏维明(Meir Shahar)教授。夏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民间宗教、中国武术历史、中国秘宗佛教等方面研究,曾出版过与少林寺相关的书籍《少林寺:历史宗教与武术》。此次会谈中,夏教授透露,最近他在做有关中国西南地区的民间信仰研究。永信方丈盛赞夏教授在学术上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以及在促进中以两国文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并表示会大力支持其在中国的文化研究工作。

 

10月9日

少林寺庄严举行大雄宝殿全堂佛像开光法会,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少林寺首座永乾法师,少林寺西堂永福法师,三门峡熊耳山空相寺住持延慈法师,少林寺禅堂首座净恩法师共同主法。

 

10月10日

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带领省政协常委视察团,围绕“建好用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助力文化强省建设”到郑州、洛阳进行视察。河南省政协常委、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受邀参加活动。

当天,中央统战部相关领导赴少林寺视察、指导,并与永信方丈座谈交流。

当天,北京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授课专家在少林药局开展义诊活动,并与药局僧众交流诊治经验。

 

10月11日

登封市委统战部召开登封市各界人士座谈会。座谈会上,登封市各界代表人士交流发言,为登封市发展建设献言建策。登封市宗教界代表人士、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参加会议并发言。

当天上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一行,在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景春、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的带领下,参访少林寺,并就网络剧《少林寺》拍摄相关事宜,与永信方丈愉快座谈。河南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新博等省、市、县领导陪同座谈。

 

10月12日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学习,非洲贝宁和布基纳法索的九名少林功夫学员,在少林寺结束了习武修禅的生活。第八期“文化和旅游部少林功夫非洲学员培训班”结业典礼在少林寺举办。在少林寺方丈室前,学员们汇报展演学习成果,并载歌载舞地表达了对中国、对少林寺的友好与感恩之情。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延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翟传鸣,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三级调研员祝欣,少林寺监院延康法师出席结业典礼。

当天,由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与河南省共同举办的“友谊之约”中俄民间体育艺术节代表团一行44人参访少林寺,受到少林僧众的热情接待。

 

10月15日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及中国驻东盟使团一行,到少林寺参访交流,受到常住僧众的热情接待,并在方丈室与释永信方丈欢喜交流。

 

10月18日至29日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携“中国嵩山少林文化交流访问团”抵达阿根廷,开启2023少林考功大赛拉丁美洲化交流之旅,这是继非洲赞比亚、亚洲新加坡洲际考功大赛后,少林寺在南美洲举行的又一盛会。

当地时间10月19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机场,永信方丈一行受到阿根廷少林文化中心主任陈静及阿根廷少林弟子们的热烈欢迎。

20日,释永信方丈一行到达玻利维亚首都拉帕斯,受到玻利维亚前外长费尔南多先生等众多人士的热烈欢迎,释永信方丈一行文化交流全程受到当地高度重视,当地警局安排了警车开道予以保障访问团安全。达到当天,释永信方丈拜访了玻利维亚国家议会,与潘娜兹议长进行了友好交流,潘娜兹议长对释永信方丈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为释永信方丈颁发了奖状,释永信方丈向潘娜兹议长赠送了少林相关书籍。潘娜兹议长热烈邀请了释永信方丈一行参观了议会大厅及她的办公室。

21日,释永信方丈到访玻利维亚少林文化中心,该中心由玻利维亚前外长费尔南多建立,费尔南多20多年前在少林寺习武,深受少林文化影响,在玻利维亚创办了第一所少林文化中心。为迎接释永信方丈一行的到来,玻利维亚少林文化中心全体师生组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向释永信方丈展示了各自所学的少林功夫。

22日,释永信方丈一行拜访中国驻玻利维亚大使馆,受到大使馆全体人员的热烈欢迎,贺征代办设宴款待少林访问团一行。释永信方丈向贺征代办汇报了前来玻利维亚文化交流的概况,贺征代办对释永信方丈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少林僧团能多来玻利维亚交流访问,以增进两国人国的友谊。

23日,释永信方丈还专程到圣克鲁斯走访了报恩寺,受到了报恩寺法们及护法居士们的热情接待。

24日,在费尔南多先生的安排下,少林僧团一行参访考察了当地著名的迪迪卡卡湖,这里有着玻利维亚一千多年的建筑,是玻利维亚的圣地,费尔南多有计划在这著名的文化圣地设立一所少林文化中心。

25日,释永信方丈一行圆满结束了玻利维亚文化交流之行,返回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随即召开会议部署少林功夫考功大赛各项事宜。当天,少林功夫考功大赛组委完成裁判员培训任务,确保大赛公正、公平地顺利进行。

26日至27日,“首届拉丁美洲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班”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启幕,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经过两天的培训,共有146人分别获得了少林功夫段品制一段位、二段位和三段位资格。释永信大和尚向获得段位的弟子颁发段位证书。

26日,永信方丈接受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采访,详细介绍了此次少林功夫段品制与少林功夫考功大赛活动。当天,永信方丈召开“拉丁美洲少林联合会”主席团会议,包括陈静女士、费尔南多先生、延翔、延豹、恒依等在内的多国主席团成员一同参会。当天下午,永信方丈一行前往阿根廷博卡青年足球俱乐部,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参观了俱乐部各个展厅,了解阿根廷足球文化发展历史,并在现场与大众互动交流。随后,永信方丈一行受邀来到阿根廷籍少林弟子延翔创办的阿根廷少林文化中心交流。数百位当地少林弟子、少林功夫爱好者列队欢迎永信方丈的到来,并在现场展示自己所学的少林功夫。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永信方丈,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当晚,“拉丁美洲少林联合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宣告成立,来自拉丁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少林功夫团体参加成立大会。释永信大和尚出席会议并详细介绍选举流程规定,少林寺监院延崇法师宣布联合会章程草案。

27日,永信方丈率僧众拜访中国驻阿根廷使馆,受到王卫大使及工作人员的热情欢迎。当天下午,永信方丈受邀来到阿根廷佛光山,在住持妙远法师、妙择法师,国际佛光会阿根廷协会陈世贤督导,国际佛光会世界理事会王任谊督导的陪同下,参观了阿根廷佛光山中心的佛堂、禅堂、图书馆等功能区,并在滴水坊茶叙座谈。

28日,“首届拉丁美洲少林考功大赛”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拉普拉塔河畔的黄金俱乐部隆重举行。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王卫大使、河南省代表团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人权与多元文化副秘书马勒维奇、阿根廷移民协会主席加斯顿·胡安、玻利维亚前外长瓦那库尼等出席了活动。永信方丈致辞,并宣布考功大赛开幕。

王卫大使在发言中表示,少林功夫禅武合一,武以强身健体、惩恶扬善,禅以修身养德、造福世界。少林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习武者讲求武术交流切磋技艺、公平竞争、传递友谊、增进团结,祝愿大家“以武会友”,赛出风格、赛出友谊!

本次考功大赛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由阿根廷少林文化中心、阿根廷金凤凰国际文化传媒公司承办。来自拉丁美洲14个国家的480名少林弟子参加,吸引了近2000名当地民众观看。

当天,永信方丈还参观了阿根廷五月广场、国会大厦、总统府、方尖塔,以及阿根廷首都大教堂,这座教堂始建于16世纪,距今已300多年历史,它还是罗马天主教皇方济各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总主教时,住持过的地方。

 

 

 

媒体报道

 

少林学”研究:挖掘本来 面向未来

——2023年“少林学”学术研讨会在登封举行

◎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吴艳)近日,2023年“少林学”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登封举行。开幕式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表示,少林文化博大精深,“少林学”的研究需要精耕细作。佛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新形式的少林文化遗产的档案化表达,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本次研讨会设3个分论坛——“少林寺碑文研究”论坛、“档案与少林文化遗产”论坛、“少林文化与健康科学”论坛。专家学者以少林寺丰富的碑刻资料为基础,按照“精准研究”的思路,对少林寺明清及以后的碑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释读和研究;提出活态保存和利用少林寺档案的建议;分享少林禅宗文化、少林功夫文化、少林禅医文化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作用。

登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何聪道表示,少林寺在1500多年的发展沉淀中,逐渐形成了包含功夫、医学、建筑、碑刻、艺术等为一体的博大精深、个性鲜明的文化体系,是登封乃至郑州、河南重要的形象名片,也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献。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朝廷、僧人、居士等在各地建立佛教寺院。寺院里各朝代的石碑是佛教典籍编纂的基本资料之一,也是研究佛教历史和佛教中国化的第一手素材。

公元496年,北魏孝明帝为古印度来的跋陀禅师在河南登封少室山修建寺院,取名“少林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介绍说,河南嵩山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佛教碑刻之一,立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北京房山石经则是我国佛教著名的碑刻群,记录了从隋代到明代的各种资料;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碑刻”是指以少林寺为中心的与少林寺有关的碑刻。少林寺目前是我国保存碑刻数量较多的寺院之一,有600余块古碑。“少林寺《比丘洪宝造像碑》拓片载‘言宣二六之教,像迹四八之璃,岂不渊玄冲漠,巍巍惟极者哉’,‘渊玄冲漠’是中国传统老庄思想,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与外来佛学思想的结合。”黄夏年说。

南朝宋梁时期,古印度菩提达摩禅师到少林寺,在后山面壁9年后开始传禅法。达摩禅师在中国佛教中拥有崇高地位,少林寺内留下了与达摩禅师有关的碑文、石刻和造像等,成为佛教界、艺术界、文化界和学术界关注与研究的对象。“达摩禅师石碑今存留于世者有3方,分别为河南省三门峡熊耳山空相寺(达摩圆寂地)《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河北省邯郸元符寺(二祖慧可圆寂地)《达摩大师碑》、少林寺《大元重建萧梁达摩大师碑》。上世纪80年代,因禅宗研究的热潮,3块达摩碑受到了中外学者的关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日本学者小岛岱山曾说,‘通过对菩提达摩碑文及其内容进行严密详细之研究,将会构筑起一部全新的早期禅宗史和早期禅宗思想史。’”黄夏年说。

少林寺的三教圣像碑谓赞文为唐肃宗皇帝作,但《大宋僧史略》的重开序、《佛祖通纪》等典籍谓是李商隐作,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韩焕忠考察各种记载,比较倾向认定是李商隐的作品。“赞文的内容试图运用传说阐明佛教行化于中土的合理性,其间体现着佛教中国化的丰富内涵。”

专家学者和少林寺法师认为,少林寺的碑刻除了对佛教历史文化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外,还能为中国政教关系研究提供珍贵资料;少林寺碑刻中还保存了很多与寺院经济、寺院土地等有关的资料,有利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研究;少林寺碑刻集萃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艺术,有如宋代蔡京和黄庭坚、明代董其昌等文人、书法家以及法师们撰写的碑文,都是书法精品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少林寺档案库档案文献逐步丰富,涉及到宗教、文化、武术、艺术、医学、文保和建筑等多个领域,原有机构及其功能难以满足需求,2019年成立中国嵩山少林寺档案馆。档案馆负责人杨红瑞介绍,档案馆目前整理出纸质档案文献3万余件,电子档案40T左右,除存量档案外,通过知网查询和实地调研,相关档案文献约19920件。预估散落在国内外的档案约30万到50万件。

今年1月,嵩山少林寺申报的“少林寺宗法档案”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少林寺宗法档案”是反映中国佛教禅宗僧团制度、见证佛教本土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档案文献,专家称其具有世界文化价值。永信法师说,“少林寺宗法档案”以“少林寺祖宗牌位图谱”为核心,以60通碑刻及116座塔之塔铭为主体,形成了“七十字辈”为代表的完整齐备的中国传统宗法谱系,是少林寺的独特历史文献、中国禅宗文化的重要资料库。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周林兴认为,档案作为原始的、权威的历史记录,是最为重要的文本之一,连续性的少林档案资源是建构少林学体系最有价值的资源,档案叙事对于少林学体系的建构将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教授覃兆刿认为,档案是区别于图书、文物和其他文献的一种独特的存在。人们凭借档案记忆,延续他们有关生活的经验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并因此形成世代相袭的知识和价值传统。“我们现在强调档案的保护,其实档案的保护与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对档案的开发也是一种‘活态保护’。未来,少林寺应该将可开放的档案进行开放性展示,并进行开发性保护。”

少林功夫伴随着少林寺1500多年的历史不断丰富完善,由最初保卫寺院的手段,逐渐发展成为技艺完备、内涵丰富的武术文化。少林寺《禅露》主编邹相说,“少林寺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历代传习的少林功夫套路有数百种之多,其中流传有序的拳械代表有数十种,另有72项绝技及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门类独特的功法。时至今日,少林寺流传的少林功夫拳术、器械和对练等套路合计有255种。禅宗智慧赋予了少林功夫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信仰统摄技击,以技击表现信仰,这是少林功夫表现为神奇武术的根本原因,也是少林功夫与其他武术区别之所在。”

少林功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世界。首届“少林功夫网络考功大赛”于2022年2月在少林寺举行,全球5000余名少林功夫爱好者“云比武”。据邹相介绍,少林寺年末考功分为禅定、禅武、禅医、禅艺、讲经、唱念、背诵等七大项,旨在考察少林弟子、少林功夫习练者、少林文化爱好者的学修成果、技艺成就、心性智慧等,是少林寺的一项重要制度、文化传统和修行方式。少林功夫考功通常在少林寺举行,随着少林弟子在全球开枝散叶,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各少林文化中心每年也择期组织学员考评学修成果,分享学习经验。少林考功后推而广之为国际化的少林考功大会。

昆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张瀚中认为,通过国际交流、培训、考核、比赛等形式,少林考功为世界各地的少林功夫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也为中华武术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提升知名度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少林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的少林考功不仅需要承担传承少林功夫的职责,更需担负起少林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可以探索更新的方法和形式。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传承与保护非遗的重要途径。少林功夫的传承与发扬,可以通过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构建互动教学平台,利用社交媒体等手段,以实现少林功夫的传播和推广。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保护少林功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率和传承质量。”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朱丽纯说。

永信法师说,近年来,少林寺致力于少林文化的发掘和弘扬,举办“少林寺与禅宗祖庭”研讨会、“档案与少林文化大数据”论坛,以及“少林学”系列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少林寺组织全国专家对寺内几百块碑文进行全面研究,可以说将少林文化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丰富了“少林学”的内涵,促进了少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少林学”研究,其实也是少林寺搭建的一个平台,一个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可以包含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期待更多人的加入和参与。

(原载于《中国民族报》2023年9月8日)

 

王卫大使出席首届拉美少林考功大赛

◎华人头条

2023年10月28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王卫大使出席首届拉丁美洲少林考功大赛开幕式。河南省代表团、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人权与多元文化副秘书马勒维奇、阿根廷移民协会主席加斯顿·胡安、玻利维亚前外长瓦那库尼等出席了活动。

王卫大使在致辞中指出,少林功夫禅武合一,武以强身健体、惩恶扬善,禅以修身养德、造福世界。少林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习武者讲求武术交流切磋技艺、公平竞争、传递友谊、增进团结,祝愿大家“以武会友”,赛出风格、赛出友谊。

阿根廷移民联合会主席加斯顿·胡安、布市人权和多元文化副秘书马勒维奇、玻利维亚前外长瓦纳库尼和运动员代表分别致辞。他们表示,中国武术文化在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影响日益扩大。少林武术体现的“和合共生”理念与拉美人民对和平的不懈追求不谋而合,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尤其难能可贵,愿进一步推广中华武术,促进阿根廷和拉美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增进双方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本次考功大赛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拉普拉塔河畔的黄金俱乐部隆重举行,由阿根廷少林文化中心、阿根廷金凤凰国际文化传媒公司承办。来自拉丁美洲14个国家的480名少林弟子参加,吸引了近2000名当地民众观看。

读者来信

《禅露》编辑部:

各位编辑老师好!我是一名在家居士,对佛教有着很深的信仰,对少林寺也有着很深的情怀。之前我多次去过少林寺参观,深感少林文化博大精深,是文化精粹。

谈起我与《禅露》之间的缘分,说来也巧。有一天,我在浏览少林寺官网时,看到了有个“少林禅露”栏目,点开后才知道是《禅露》的电子版。这才发现,原来少林寺还办有这么一本优秀的心灵读本,真是太好了!很快,我联系到了编辑部,以后每期都能及时收到《禅露》,感觉自己非常幸运。

我觉得,少林寺办《禅露》是广弘善法,功德无量!感恩各位编辑老师的辛勤付出,祝愿你们吉祥安康!

 

读者:李小明

2023年9月

 

编辑部回复:

李居士您好,感谢您对《禅露》的认可,以及对我们编辑部工作的肯定!《禅露》自创办至今,已近三十年,先后与很多作者与读者结下善缘。我们希望《禅露》能持续作为一个平台,把优秀的佛教禅宗文化、少林文化带给普罗大众,让更多的有缘人受益。

再次感谢您对《禅露》的护持,衷心地祝愿您及家人六时吉祥,自在如意!

 

 

《禅露》编辑部:

尊敬的各位编辑老师,你们好!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如期赠阅《禅露》。我看到上一期,已经是第135期了,少林寺能这样坚持办《禅露》,实属不易。各位编辑老师的辛勤付出,也让我深受感动!

本人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对佛教禅宗文化也非常喜爱。阅读《禅露》的各个栏目,感觉条目清晰,内容充实,像“面壁石”“锤谱堂”的佛学论文,每每读后,皆能让我受益匪浅;“佛学常识”栏目,让我学到了不少佛教知识,非常充实;“少林故事”栏目,让我对少林寺、少林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心生欢喜;等等。

总之,本人对《禅露》爱不释手,愿一直与《禅露》携手前行!

 

读者:赵文强

2023年10月

 

 

编辑部回复:

赵老师您好,得知您对《禅露》如此喜爱,我们编辑部全体同仁倍感荣幸。《禅露》得以持续印制,不光是编辑们的努力,更要感谢像您一样的读者们的认可、鼓励与支持!

在下一步,《禅露》会继续努力,不断丰富和完善内容、提升设计品位。比如,本期开始,又增加“文化遗产”栏目,以飨读者。在此,也希望《禅露》能给大家带去禅悦与法喜。顺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