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林文化的术与道(释延保)

发布日期:2021-05-24

字体大小:

◎释延保

一个民族的魅力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文化的魅力在于教化人和发展人。2019年10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莫迪总理陪同下参观印度文明古迹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莫迪总理亲自讲解。从菩提达摩到少林禅宗,两位领导人追溯中印文明互学互鉴渊源,擘画两国人文交流对话蓝图,感悟两国古老文明可以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的智慧启示。”《诗经·大雅》中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终如《礼记》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形成了一条反映中国文化创新前行的审美曲线,适当其时,中国少林文化担当着时代使命。


01-释延保法师与释永信大和尚.jpg

释延保法师与释永信大和尚


一、以时代为轴,术与道同频共振。“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部《少林寺》电影使少林武功名扬天下,嵩山少林寺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电影《少林寺》也振奋了全民精神,拉开了少林禅宗文化大发展的序幕。少林寺自公元495年创建以来,历经风雨,几度兴衰,少林寺的命运和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相同步。具有1525年连绵不断发展的禅宗祖庭少林寺,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禅武医艺文化。拳是术,禅是道,禅拳合一是少林文化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以慈悲济世的初心承载着少林禅宗古老而常青的光荣与梦想,术立而道生,同频才能共振高远。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传承了逾越千年的少林文化基因,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再次获得活力与生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禅宗祖庭少林寺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古刹重光,其经历本身就是一个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少林文化,人类共享”的理念已经赢得国际主流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少林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拓展了新的方法和路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说:“我们对外宣传推广少林文化,是将少林文化作为人类资产来打理,而不是将少林文化作为产品来买断。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使命感!”从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佛性的力量,方法的力量,行动的力量,也使中国少林文化的形象更加鲜明和充满感染力。


2012年9月,首届欧洲少林文化节开幕式-小.jpg

2012年9月,首届欧洲少林文化节开幕式


二、以创新为魂,术与道涅槃重生。灵感来自五千年文明,激情来自于时代担当。“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建设新成果、走向新方向,才能更好落地生根为新时代的社会普惠。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中,少林寺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少林禅学与少林功夫。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林医学、建筑、碑刻、艺术等逐渐被纳入少林文化的范畴,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说:“我们想让国外朋友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宗教,迄今已有1525年历史的嵩山少林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持了千年不变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传统,是人类的瑰宝。少林寺致力于传播的平等、慈悲、清净、圆融的精神,可以增进人类相互间的理解,净化心灵,在促进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功实践源于先进理念,优秀文化源于前沿观念。少林文化底蕴深厚,从“‘文’到‘化’时始见金”,其内涵便是:“文”者,少林学之谓也;“化”者,觉醒生命之谓也!在这一过程中集大成者“禅”,“禅”不变儒形,心游象外,旷情而形符真趣;浑迹而卓越人间,实学之儒流。从“禅”到禅宗思想,从禅宗思想再到少林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特色,圆融无碍、自在活泼,既有形而上的神圣性,又有形而下的适应性,由于无与伦比的适应力,少林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世界。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三十余年来,在释永信大和尚的带领下,少林寺僧人坚持正信正行,坚守传统,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坚持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勤耕佛事,重建或整修殿宇,恢复少林寺昔日气势;组建少林寺武僧团,走出国门传播少林文化;恢复少林药局,利益众生;举办"首届少林无遮大会",弘扬少林精神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彰显了中华文明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的文明价值,少林文化涅槃重生。


2013年10月,首届北美少林文化节在纽约、洛杉矶等地举行,永信方丈登上哈佛讲坛-小.jpg

2013年10月,首届北美少林文化节在纽约、洛杉矶等地举行,永信方丈登上哈佛讲坛


三、以共享为翼,术与道融入世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系辞上传》这句话,每每给我们启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文明不但不能冲突,而且更应该融合。2019年10月12日,中美加三国佛教论坛召开之际,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讲到:“禅超越了宗教,超越了种族,超越了文化;我們通过禅来弘扬中国佛教,通过禅来弘扬中国文化,来分享禅的智慧以利益世间众生。少林文化能有今天境遇,完全是文化交融与历史的选择,对少林寺来说,与其说是路,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需要是人的本质属性”,这是人类行为与交往的目的和原动力。在现实世界中,人有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生产需要与享受需要、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等,人类的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少林文化的共享是多元的共享。正是秉承着这种思考和认识,少林人为通达天下而精进。世界是通的,目前,少林寺先后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个少林文化中心,在这些少林文化中心讲经开示、习武修禅、弘扬传统文化。文化中心开设有形式多样的课程,包括禅修、功夫、养生、禅茶、素食、针灸、推拿、中文、书画、礼仪等,还积极组织“洋弟子”参与当地政府或中国大使馆春节“中国年”活动,将中华文化中慈悲、平等、和合、圆融的理念,传递给海外民众,使其从中受益。


2014年3月,美国“嵩山少林寺日”确立十周年庆典-小.jpg

2014年3月,美国“嵩山少林寺日”确立十周年庆典


2014年10月,第三届(欧洲)少林文化节在英国伦敦、牛津举行,永信方丈与各宗教负责人牵手高举,一起发愿为世界宗教的和合共生作贡献-小.jpg

2014年10月,第三届(欧洲)少林文化节在英国伦敦、牛津举行,永信方丈与各宗教负责人牵手高举,一起发愿为世界宗教的和合共生作贡献


中国少林文化就是中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社会文明和合发展的突出代表。她觉醒生命、复兴文化、唤起精神、融入世界、服务人类。自信才能交融,世界各大文明在坚守自身文化个性的同时,正朝着了解、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的方向前进。向世界出发,中国少林文化的术与道,是大术,是大道。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少林文化必定会发扬光大,为人类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共同未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好贡献。

(作者系少林寺常住院僧人,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