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3-17
近年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人们开始对东方宗教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基于人们对心理治疗的重视,禅修这项来自古老的东方世界的修行方法也被挖掘出来,在西方世界引起一阵学习禅修的热潮。
人们逐渐发现,禅修并非是古老的迷信行为,也不是只有那些深山老林中的隐士从事的活动,而是一种与心理学颇有相似之处的养心方法。
禅修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养身修心的方法,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禅” 这个字可以解释为 “静虑”,“禅修” 指的是心智的培育和发展。通过禅修,人们的智慧得到启发,从而 “明心见性”,最终拥有如实地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达到佛教所说的 “证悟涅槃” 的境界。
1、寻找快乐的方法——禅修的目的
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呢? 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地追寻可靠而长久的快乐呢?每个人都在寻找快乐,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追求着理想的生活,每个人对理想生活的理解和憧憬或许千差万别,但对快乐的追求无疑是共通的,甚至可以说,快乐是理想生活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因素。人们尝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向着快乐这一目标努力。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离婚、移民、跳槽现象,人们不停地变换着生活的节奏和轨迹,寻求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事实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无论是重要的还是琐碎的,都是人们追求快乐的方式。学生埋头读书,运动员刻苦训练,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是他们寻找快乐的方式; 母亲抚养儿女,老年人种花养鸟,同样可以找到属于他们的快乐; 而时下流行的电玩、iPod, 掌上电脑、各种功能的手机,都是人们寻找快乐的方式。同样地,试着回归自然,吃健康食品,练瑜伽,以及禅修,也是为了找到真正的快乐的一种方法。
昙花一现般的快乐,寻找快乐并没有错,为此而做的各种尝试也没有错,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浪漫的爱情、刺激的探险、腰缠万贯、金榜题名,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一时的满足和欣慰,却无法带来长久的快乐。
因为所有这些事物在本质上都是会不断变化的,它们无法持久,终会消失。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管是我们的肉身、钱财甚至亲朋好友,还是大自然中的万物,皆是如此。
因此,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快乐依赖的是无常的事物,依附这些事物所带来的快乐只能如昙花一现,虽然美丽但十分短暂,最后只能空抱哀伤和失望,而非欢喜与满足。
我们可以从身外之物上体验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永久的满足,因此,如果把快乐分作几个等级的话,这种既不可靠,也不长久的快乐只能列入低等的范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想要获得高等的快乐,就得放弃现在所拥有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快乐的真正含义,明白我们在那些事物上实现的快乐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满足。
问题的根源,所有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我们不但将一切事物看做是一直存在的,并确信它们可以为我们带来满足,而这种看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基于直觉而肯定事物本来就存在,拥有各自的性质,具备固有的属性和内在实质。
换句话说,我们认为事物本就具有某些固定的特性,好的或坏的,美的或丑的,能够吸引人的或令人厌恶的,并认为这些特性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独立于我们的观点及其他事物之外的。
这种错误的看法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很容易使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戴上一副有色眼镜。例如,有人可能认为酒有提神的功效,是个好东西,或者认为自己的事业有了发展可以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如果事情真如我们所想,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失望,但事实是怎样的呢? 这样的感受可能与事实并不相符,甚至是扭曲的或有失偏颇的,我们从事物身上所看到的好与坏等特性,实际上是心所产生并投射出来的。
可靠长久的快乐,那么,世界上是否存在可靠而长久的快乐呢?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的真性都是同样圆满的,真性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真性被遮蔽了起来。只要拭去遮挡之物,所有人都可能感受、获得可靠而长久的快乐。无论你是住在中国还是待在美国,无论你是富裕还是穷困,也无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都可以由修炼来获得可靠而长久的快乐。
禅修是获得可靠而长久的快乐的途径,通过禅修,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状况中都可以得到快乐。当我们的心具备了治疗痛苦和创造喜悦的力量,我们就可以运用这种力量来摆脱不满、愤怒、焦虑等不快乐的因素,抛开心理和情绪的痛苦。最终当了解到事物实际存在的道理时,各种扰人情绪及状态的根源也将完全被清除,那时,我们就会得到可靠而长久的快乐。
2、探索快乐之源——认识我们的心
心,或称为意识,是佛法的核心所在,也是修行的重点。心产生苦与乐的经验,调伏我们的心,让心对实相有恰当的理解,继而得到快乐。
心如河流之水, 历史上有许多修禅者对心作过深入的探索,他们把心当做媒介以超越生命难能满足的状态。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所经验到的,无非是苦、无常和迷惑,而所有的快乐不论平凡或高超,都是由于了解及改变自己的心才能获得。
我们的心每时每刻部在发生改变,这就像是河流之水,连绵不断,没有一个时刻是停滞不变的。前面的水流过了,后来的水会不断地涌过来,而再后面还绵延着流水,如此连绵不绝。心也是如此,前一刻的心带出这一刻的心,这一刻的心后有下一刻的心,循环不已。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而这个世界是由想法、看法、感觉、记忆和梦想构成的,这就是心。
心具有清明的本质,心是不具实体的能量,是获得经验的力量,心本质上是清明的,反映各种事物的经验,这就好比平静的湖面映照出周围的山色树影一样。也就是说,这里的心并非指具有某种想法或感觉的实体,而指的是经验,心也就是意识。
我们可以把心比作大海,内心一时的状况,如快乐、恼恨、痛苦、兴奋,就好比是海面上汹涌起伏的波涛,当心有了分别,把各种事物贴上加以区分的标签,例如我喜欢一物,而讨厌另一物。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一物是好的,这就产生了执著,另一物是不好的,痛苦就随之而来。从而,我们会渴望一物,或恐惧失去所有的东西,或因失去它而沮丧,这样兴奋和痛苦就会产生了。
“智者知道一切快乐和痛苦都决定于心,因此他们会从心寻求快乐。因为他们明白我们自身就具足快乐的原因。” 如果将心的波涛退去,大海重回平静,心获得自然的清明,回归心的本性,我们就会得到安详与快乐,这也就是禅修。
3、禅修是心智训练——发掘内心的智慧
要仔细聆听心所发出的声音,对此加以思考、谨慎分析,最后以禅修来修心。
心神意识的活动,心分官能意识和心神意识,前者指的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而后者则包括智能过程、情感、情绪、记忆和梦,大如愤怒、欲念之类的经验,小至最细微层次的全然静止和清明,都可归纳其中。禅修是属于心神意识的活动,禅修是对于心的训练,心神的一部分对其余部分进行观察、分析、处理,从而减少我们的执著,拓宽我们的心胸,使我们的心清明、坚韧、平静。
禅修的藏文意思是 “熟悉”,心念中出现的通常是最熟悉的东西。若有人用非常不友善的态度对待我们,使我们产生受伤或生气的感觉,这是因为这些反应是我们最为熟悉或已成为习惯的感觉。而佛教的禅修就是要让我们熟悉心的正面状态,如慈心、悲心、忍耐、平静、智慧,最后这些正面的状态会越来越自然地表现出来。在遇到不友善的对待之时,我们就能保持冷静与忍耐,甚至以悲心来回应。
禅修的最终目标,禅修的最终目标是开悟,唤醒意识中极为细微的层面,再以此层面来开启直接而直觉式的实相发现之旅。禅修之时,如果记得这个目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获得巨大的益处。随着心中原本坚实的实相、样貌的软化,同时培养出较为正面且符合情况的自我形象,我们也就能比较自在,不会再忧心忡忡,学习不对周围的人和事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也就不会生出失望的情绪,这样一来。人际关系便可能因此获得很大的改善,满足充实的快乐也随之而来。
禅修有不同的修行方式,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让心熟悉正面、有益的状态。将专注力集中于单一对象,或试着理解某个私人问题,或虔诚地进行祈祷,或与自己的内在智慧进行交流,若能产生对众生的慈悲之心,就是佛教所说的证悟,也就是大乘佛教修行的证果成就。获此证果便可驱策所有修行之人。并帮助他们获得成就。
4、禅修不等于打坐——对禅修的几种误解
一些人会掉进这样的误区,认为打坐就是禅修,禅修就是打坐,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
禅修并非身体的活动,有人认为打坐就是禅修,禅修就是打坐,不打坐时就和平常没什么两样,一打坐就是在禅修,这是对禅修的一种误解。禅修不能与任何身体的活动画等号,它是一种心的活动。
如果我们真正地进行禅修,那么禅修就会在一切时间中进行,而不仅仅是在打坐之时,我们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不打坐了,不过是换了一个禅修的姿势罢了,尽管在安静的地方禅修会有比较好的结果,不过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或工作、走路、吃饭、睡觉时,我们仍然可以做禅修。禅修并不就是打坐。
同样地,禅修也并不是非要以某种特定的姿势坐着,并辅以某种特定的呼吸方式,其目的也并非为了得到官能上的愉快体验,禅修是一种心的活动,是为了转变心的状态,让心能朝着更为正面的方向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打坐也并不意味着在做禅修。
刚开始时,我们或许会用正式的禅修练习来学习,以开发出禅修的心神状态,但等到禅修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就可以不拘形式地发挥创造力,让自已随时随地地进入禅修状态。
禅修不是做白日梦, 禅修也不是让我们做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逃避现实,而是要我们完全诚实地面对自己,认清自我,并妥善处理,找到更适合我们的方向,正面地对待生活,并从中获益,过上愉快的生活。
当然,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心有正的方面,也有负的方面,负的方面指的就是心神失常的状态,也就是妒忌、愤怒、欲念等情绪,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对实相有误解或习惯性地固执于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产生的。禅修就是要让我们看清自己所犯的过错,诚实地面对这些错误,用正确的方式重新进行思考,调整心的状态,从而去掉坏习惯。
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诚实面对我们的心的愤怒和妒忌,并把这些早已根深蒂固的情绪一一去除,实在不是轻言而为的事。因此,修心是一个渐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那些坏习惯一点一点地从我们心中剥落,并 “熟悉” 那些正的方面的习惯,这就是禅修。
5、专注式禅修——止禅
禅修有许多方法,但所有方法都可以归为两类,即止与观。专注于一个对象上,不踌躇,不动摇,就是止的禅修。
克服心的散乱, “止” 出自梵语 shamata,又称做奢摩他、三昧,代表的是心的宁静。止禅是一种特别的专注状态,人可持续无间断地专注于任何对象,如呼吸、自心的本性、某个概念、某个观想的形象,从而体验到至乐、清明、安详,继而获得真实长久的洞见及心的转变。
心如河流之水,心念不停流转,例如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常会有另外一件事情冒出头来,与此事有联系的人或事,稍早或稍晚要处理的事务,或者身体感官所处的状态,都可能打断思考。有时,你越是想要将思绪放在某件事情上,心念就越是纷乱复杂,无法专注。这样一来,那件事情就很难思考得清晰明白。即使是一件小事也可能因这种散乱的心的状态,最终功败垂成。
比如,你要记下某个朋友的电话号码,而当时你正处在某种困扰的状态,所以当你在记录的时候你不停地被带到所困扰的事情上,最后等到想起要用那个号码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或者忘了记在了哪里。再比如,有人在做饭的时候想其他事情,结果把盐当成了糖,把醋当成了酱油,闹出了笑话。
心处于散乱的状态,不能集中注意力,生活中的小事尚且搞砸,重大复杂的事倩更可能做得纰漏百出。倘若不能专心。那么禅修也不会有收获,这正是止禅所要克服的。
培育定力的修行法,修习止禅时,我们要让心平静下来,处于专一、不动、无烦恼、安宁的状态,让心专注于一个目标,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所缘境,这样才能让心不致散乱,因此止禅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而观禅是培育智能的修行法,止禅是观禅的重要基础,初学者一般先修行止禅。培育深厚的定力,然后修行观禅。
要修炼止禅,并不需要具备特殊的条件,我们不用独自一人住到深山老林中去闭关也能体验到止禅的益处,即使处在车马喧嚣的闹市之中,每天依旧照日常的安排工作学习,只抽出10-15分钟的时间有规律地进行止禅的修行,同样能够培养出定力。
当然,修炼止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一位修行者都可能在修炼止禅的过程中,遇到分心的状况。这时就需要用有效的办法让修炼回到正轨。例如,修行者正在坐禅之时,心处于平静安详的状态,但一个念头忽然就浮现出来。今天晚上吃什么呢? 明天的工作安排好了吗? 诸如此类的想法一旦生了出来,有时会接二连三,一发不可收拾。心自禅修的主题上游走开了,修炼自然就不能完成。这时你也不能过于担心,因为担心反而会使分心更加严重。
出现分心时,我们应当采取一种适当的策略,比如深呼吸、数息、以另一个念头加以对治等把心念拉回到修行中。当我们的心能够再次达到宁静平和的状态时,就战胜了分心。
6、思考式禅修——观禅
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有两种禅修的方式,一种是专注而焦点式的修行,就是止禅,另一种是分析而理解式的,就是观禅。
开发洞察力,“观” 的梵文是 vipashyana,音译为毗婆奢那或毗钵舍那,有着 “看得很清晰、很宽广” 的意思。观又称做内观、觉知,指往内如实地观察自己身心五蕴的实相。
修行观禅的人渐次地分析各类事物,了解禅修的各种对象物,并开展透过分析而显现的智慧,因此观禅又称为思考式禅修。这种禅修的目的是开发洞察力,或者说正确理解事物道理的能力,最终获得某种特别的觉察力,这是一种如实地经验任何观想目标的真正性质的训练。它能帮助我们认清并去除造成自己不快乐与不满足的错误心态及想法。
观禅修得的洞察力让我们看到万物的本性,在一切现象生起和消失时,看清它们的无常性和无我性。这种思考式禅修将创造性智能带进来,对我们在禅修能力的开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之前,首先要通过清晰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来判断我们想法中存在的错误之处,在了解清楚之后,才能逐步扫清那些给人带来不快的想法和感觉,继而培养快乐的想法和感觉。
止观互补,有人认为,所有的禅修都应属于专注式的止禅,因为分析和理解会让我们的心中存在某种想法或概念。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因为在禅修时,我们心中出现想法或概念,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运用得好,这些看似修行障碍的想法或概念,会对禅修的进步产生很大的帮助。唯一的办法就是,先以思考式禅修把这些想法或概念辨认出来,然后以止的专注力观察它,最终将之去除。
相对于专注式禅修,思考式禅修可经过分析及思维,开展对事物的明确了解,然后将心安住于其中,以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将心专注于修行对象之上。思考式禅修所获得的概念更为清晰,也比平日的想法更具影响力,因而也更为专注和警觉。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过多的思考式禅修可能会减低心的定静,因此修行者必须将心放松在一种专注式的禅定状态中。过多的非思考式禅修还会减低心的明性,而使行者开始落入昏钝,所以,行者接着要重复思考式禅修,以回复平衡。
将止和观两种禅修法结合,能够让我们的心与禅修对象在根本上合而为一,达到最佳的效果。越是专心,所得的洞察力就越是深刻,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越是明白,专注力也越是强烈。
(来源:金刚经解释)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