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梅

发布日期:2019-10-21

字体大小:

明朝崇祯年间,少林寺有个和尚,法名别山,外号叫“东风第一枝”。这个外号的来历从何说起呢?据说,梅花,一年之中属它开花最早,被人们誉为“东风第一枝”。别山和尚呢?一生爱画梅,他每次画完一幅梅花后,总要在画旁边,书写上“东风第一枝”五个字。所以,众师兄给他送了这个外号。

别山和尚绘的梅花图,是少林寺传世珍宝。从那时候到现在,不论是外宾和内宾,到少林寺参观旅游,不少人都要购一幅别山和尚亲笔绘的“梅拓片”,满意地带回家去挂起来,作为珍品,闲暇欣赏。

有一年,新岁到来,当家和尚告诉别山,让他绘幅梅花,挂在客厅里,以备元旦佳节贵客来古刹贺年时,茶余饭后,好作欣赏。

别山和尚遵照当家和尚的吩咐,绘了一大幅“梅花”,挂在客厅里。元旦佳节这天,新任知县冒着风雪到少林寺贺年来了。这个知县是近视眼,他一进客厅门,迎面看见一棵鲜艳夺目的腊梅盛开,就哈哈笑着说:“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啊。今天让我折一枝带回县衙去吧!”他说着走上前去,伸手去折。当手碰到纸上时,他才知道是幅画,脸上霎时热辣辣的。回县衙后,对他太太说:“以前戏中我看过‘画中人’,今天我见到了‘画中梅’啊!”这个知县到处夸奖别山画的梅花,比真的梅花还好看。

传说,别山和尚从小读书的时候,就喜爱梅花。每逢新年佳节前后,他先在市上买几枝梅花,插在堂屋“祖楼”两边的花瓶内。有几年一入冬,他先买几株老梅桩用山土种植盆中,娇滴滴地放在屋内保管着,等到新年期间,他把梅花搬在客厅里。含苞怒放的梅花,暗香浮动,使客厅显得更富有雅趣。

别山23岁那年,不幸家乡遭受水灾,一场洪水下来,万贯家产,付之东流,只有年轻力壮的别山,抱着一根檩条,顺水漂浮上岸。他走投无路,就到少林寺出家了。削发为僧以后,定法名为别山。别山每天除做佛事以外,就是画梅。师父知道他有这种爱好,并且是一件好事,也就支持他画下去。

别山二十八九岁那年,朝里不少文人、墨客来少林寺旅游。别山和尚想把自己绘的梅花拿出来,让这些墨客骚人赏识一下。于是,经过当家和尚的允许,他把画的梅花挂了出来。这些游览的文人,看见别山画的梅花,没人品评,都说雁荡山能仁寺和尚画梅花画得如何好如何好。不只几个游客这样说,而且许多游寺的墨客骚人都夸赞雁荡山能仁寺和尚画梅画得好。

别山是个有志气的人。于是,他决心去浙江乐清东北的雁荡山求师。当家和尚也允许了他。他就跋山涉水向雁荡山而来。途中,别山不避风霜雨露,从五月端阳起,到十二月才到达浙江南部。溯富春江至瓯江,经过七里濑,进入茆坪。别山无心游山玩水,便问打鱼的老汉:“尊公,能仁寺在什么地方?”

老翁瞧他是个僧人,指着雁荡山的奇峰说:“那是‘听诗叟’,那是‘望月牛’,过去这两座山峰,是‘迎客僧’峰。你看它高达百尺,身披袈裟,挺身屹立,不是在迎接你吗?它的后边就是能仁寺。”

别山听罢,向打鱼老汉作了一揖,说声“谢谢”,便顺着山道向能仁寺而来。他经过林立的奇石,穿过飞溅的瀑布,踏着一低一高的石级,直往高山上登去。登山途中,经过打听,能仁寺的和尚,画梅的有好几个人,不过,画梅花画得最好的,属凝然和尚。他画的梅花,已被朝廷选进皇宫,高挂在御书殿内。曾得到皇帝朱由检的嘉奖。别山听罢,求师的心情更为迫切,唯恐不能把这位名师画梅的 妙处学到手里。

这天太阳还未出山,别山就来仁寺拜访凝然大师。守山门的僧徒指着登山道路,说:“大师一早就进山画梅去了。”

别山一听,就按照他们指的山道,进山去找画梅的凝然大师。

雁荡山,山高峰陡,他爬上“鹰嘴石”,绕过“骆驼峰”,转过“撑天柱”,在“合掌峰”下,见到一位和尚,面对着山崖上生长的一丛梅花,在画它的姿态神韵。别山大步走上去,深深一揖道:“师父,我这里有礼了!”画梅的和尚根本没有扭头,问:“学画梅吗?”

这时候,别山已经瞧见他画得很好,随声应道:“是,求师父指教!”

画梅的和尚停住笔,唱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说罢又一心一意地画起梅来。

“你是凝然大师吗?”别山又问。

画梅的和尚摇摇头,伸手一指,说:“他在里山呢。” 说罢,专心致志地画起来。

别山听说凝然大师在里山画梅,就上里山而去。他登上奇峰“上山鼠”,翻过怪巅“下山猫”,在“猫”“鼠”隔溪对峙的地方,看见一位和尚,盘腿坐在溪边,对着隔溪生长的一丛梅花在绘画。

别山依然是先揖后问,这次别山作过两次揖后,画梅的和尚头也未扭地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别山问凝然大师,那个和尚说:“在里山画梅。”

别山顺着山道,再往深山进,直到太阳偏西之时来到了飞瀑崖前,这里一股清泉,从千尺崖顶冲出,化为一条白练飞泻而下。三丈是水,五丈是珠,十丈是烟,最后化云为雾泻入碧潭。就在碧潭绿水边的平石台上,坐着一位老和尚,拿着笔,对着瀑布旁边的一丛梅花,在专心地描绘。这里冷风嗖嗖,寒气剌骨,老和尚的衣服被水珠洒湿了,他仍然若无其事地在画呀画呀。

别山作了三次揖,问了三回话,这个老僧都没有答理他,仍然聚精会神地在画他的梅花。别山看着看着也入了迷,他的衣服被水珠打湿了,他也没有感觉到。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他搀着凝然大师,二人才同归能仁寺来。

别山为了画梅,在能仁寺住了七七四十九天,最后,画梅的妙处他终于学到了。他回归少林寺以后,这年腊月二十八,北风卷着漫天大雪,天寒地冻,他蹲在梅花丛前,从早到晚,整整画了一天。徒弟发现他一天没有归寺吃饭,去梅园叫他时,别山变成了一个雪人,盘坐在梅丛前的地上,站不起来了。为什么呢?一是他脚和腿都冻僵了,二是他的衣服和土地冻结在一起,所以站不起来了。

别山以这种苦学苦练的精神,整整又画了十年梅花,才画出知县到处宣扬的这幅“画中梅”。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