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缘

发布日期:2021-07-16

字体大小:

◎林清玄

DSCF0698.JPG

苏东坡的朋友柳子玉,山水草木妙绝一时,子玉的儿子名唤子文,在京师得到一幅画,拿来给苏东坡题诗,苏东坡一看,原来这幅画大有来历。 传说,唐朝开元年间,房琯与道士邢和璞出游,经过夏口村,进入一座废弃的佛寺,两人坐在松树下谈天。邢和璞叫人挖地,挖出了一个古瓮,瓮中有一幅娄师德送给永禅师画,和璞就问房琯:“你想起这件事了吗?” 房琯惆怅地忆起自己的前生原来是永禅师。 原来柳子玉本来有埋在瓮中那画的蓝本。而子文所求到的那幅正是真迹。

要给这幅画题诗的时候,苏东坡突然想起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的一个梦,那时他从杭州回京,夜宿吴松江上。他梦到方外的朋友仲殊禅师带一把琴来看他,弹起来声音非常奇特,苏东坡仔细看那把琴只有十三弦,破得很厉害,不禁叹惜不已。

仲舒说:“虽然破损了,还是可以修理呀!”

东坡说:“只可惜只有十三弦,又能奈何?”

仲舒没有回答,只吟了一首诗:

度数形名本偶然,

破琴只有十三弦;

此生若遇邢和璞,

方信秦筝是响泉。

苏东坡隐隐约约感觉到,仲舒的意思是自己乃邢和璞所转世,但不确定,就醒了。

第二天,苏东坡白天睡觉又做同一个梦,仲舒禅师又诵了同一首诗,他惊醒过来的时候,正好仲舒来访,感觉那么真实,仿佛不是梦境,以这个梦问仲舒,仲舒说:“我不知道呀!” 苏东坡于是在画上题了一首诗: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

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

新琴空高张,丝声不附木;

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

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这首诗的意思是,高挂起来的磨擦琴,琴声还没有进到木头里去,可惜世人却偏爱这种新声音的追逐。旧的破琴虽然只有十三弦,其音节却像佩峥琮,琴意与情意都非常丰沛。可是世上的人都像房琯一样,轮回在流俗里面,不能知道无弦琴的曲调了。

苏东坡的感谓真是令人神伤,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都是由因缘和成的,我们固然不能知悉前世有埋画、破琴的因缘,但也不能不爱惜今生今世的因缘,唯有惜缘的人才能在无弦的琴里,也能听到佩玉一样的音声!

摘自《书海拾贝》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