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7-22
少林寺禅医文化传承:
至少要追述到建寺之初。由于少林寺的皇家寺院地位,拥有良田百顷,殿宇百间,三藏法师们整天疏译经文,参禅静坐。但长期静坐不动,影响了众僧们周身血液循环,造成筋络不畅,久瘀成疾。
于是,法师们在译经修禅的同时开始练功强身。并充分利用嵩山丰富的药材资源,吸收民间医疗方法,不断积累用药经验,逐步形成了许多秘方。在练功的同时,发现许多功法具有健身和医疗的双重作用,又逐步推演出了气功疗法、推拿疗法和点穴疗法。少林医学由外科而内科,由治疗跌打损伤而治疗百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禅医药文化缘起。
据《少林武僧志》记载,僧稠禅师曾经取嵩参熬汤为跋陀补养身体。跋陀的另一位徒弟慧光也曾用一铁针为一昏迷病人疗伤。
特别是西天佛祖第二十八代法脉传人——达摩祖师至嵩山少林寺后,传授面壁默照禅法,修身养性,驱去杂念,消除思乱,镇静魂魄,安定心神,明心见性。确定禅宗祖源地位并兼授佛教“五明”。历代高僧在精修禅法的同时,而学“医方明”更受珍视。禅宗二祖慧可断臂求法后在药师卧佛山下钵盂峰上疗伤,达摩祖师亲掘甜、酸、苦、辣四井为药引,僧医呈采药为他治疗。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有言传,有秘传。
历史上,少林寺涌现了大批知名医僧。北魏后期的少林高僧洪遵和志刚被尊为活菩萨,分别撰有《少林寺针灸秘抄》和《少林医僧宝囊》。隋代少林僧人子升善武好医,尤其对气功和点穴治病深有研究,晚年撰述的《摩穴秘旨》主要阐述了气功医治和点穴治疗的内容,特别详细的介绍了人体常用的六十八穴的部位、取法、疗效及配方,开列了一百多种常见病的点穴治疗指要。十三棍僧救唐王中的寺主僧志操也是一名著名的医僧,入寺前习医十年,治疗跌打损伤,总是先用针灸,少数不愈者,再采用嵩山上的草药制成的丸、丹、膏等治疗,并著有《少室僧针灸秘经集》等。唐朝末年的福湖和尚医技高明,善用针灸和草药,扎针不过二,用药不过三,特别对止血、内瘀、厥症、危症等的治疗有独绝之处,撰有《少林伤科十大方》。宋代的洪温禅师擅长骨伤科,多以针刺加火罐解除患者痛苦,撰有《针后拔罐秘法》,临终前将技艺传给觉远和尚。觉远和尚对内科深有研究,有《少林寺内科神效录》传世。
公元1217年,东林志隆出任少林寺住持,创建了少林药局,以少林医方服务本寺僧众及百姓,享有盛誉,被尊为“佛门医宗”。
元代的惠定被尊为少林神医,著有《少林骨科旨要》、《少林医家丸散药谱》,惠炬在《针刺九十神穴》中总结了元代以前僧医大师的经验,是针灸用穴的临床精华。
明代是少林武术的大发展时期,少林寺在少林药局的基础上建立完备的医事制度,建立医座(僧医的最高官职)、药局司(专门管理草药的采植以及药剂的制作)等医管僧官,同时还开设了寺医学堂,为专门培养僧医做准备。
著名的僧医有本明、幻休、正道等,异远真人所著的《跌损妙方》被中医药界视为少林伤科第一书。智正和尚,武艺超群,而且酷爱医学,博采众方,收集了明以前寺院武僧自救疗伤之秘验方,辑成《少林寺秘方》,墨本秘不外传。与此同时,少林医学秘方不断传到寺外,惠及大众。
清朝时,登封人景冬旸曾拜少林僧人为师,学习医学知识,后因治好了皇后的病而声名远扬。他晚年编著了医书《嵩崖尊生》,至今仍为中医的圭臬。较为著名的有湛举、寂勤、贞俊:善武精医,撰有《少林医秘真珠囊》等。
近代,随着历史的因缘,医技传人有所下降,少林寺释德禅法师,自幼拜师习武学医,勤修苦读,医德高尚,济世救人,将自己终生的临床经验,总结的方药及寺院医僧的验方、秘方、单方融为一炉编写成《少林寺秘方集锦》。
近年来,释永信方丈亲自组织恢复少林药局,并整理和挖掘著成《少林武功医宗秘籍》。时至今日,永信方丈和李良松教授及致力于佛教医药学的各位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下,百卷本《中国佛教医药全书》得以编纂完成并出版。这是少林寺对于中国佛教医学的又一次总结,标志着少林寺药局禅医文化在历史传承中翻开了新的篇章。
少林禅医要特色:
是在古印度佛学“医方明”的传承和中国传统医药学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实践融合后形成的医药学流派。它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以“禅定”为基础法门,以默照冥想、呼吸、引导、气血、经络、脏象等学说为基本理论,运用“观想”、“气化”、“引导”、“点摩”等基本手段进行诊断、治疗、调养。其中还结合食疗及诸物百草疗法配合运用。中国禅宗祖师一直善于运用禅修般若来治疗人们的身心疾病,而少林历代高僧则在运用思维修中,吸纳中外各医药家长处的基础上,结合东方琉璃药师佛法,法、物二药圆融贯通。总结、完善了禅医药治病的原理和法门。
禅医对经穴的认识,具有独具特色的学术说法。禅医讲:经穴的流注,是在具有生命的前提下随时空万象的变化而变化,它存在着性能质量的变化以及位置的游动性。禅医所言取穴准确是指功效位置的准确,并非是图文坐标尺寸的准确。禅医在针灸按摩手法上讲究意神合,刚柔相济,在施术过程中要求医者“同体大悲”“痛则思痛”,与病者之间建立心相通、意相解的菩萨境界。这里所言对病者的理解,并非是单纯的医德问题,而是内含妙不可言的医术问题。禅医中的推拿按摩,并非是单纯的运动肌肉筋骨,而是强调手下的心境能量信息的传递。
一指禅、二指禅及掌禅、拳禅等摩穴手法的运用,以疗效为受用,手到病除,韵味浓厚,感受深远。
《少林功疗》:《八段锦》、《禅拳》、《锦掌》等禅功引导功夫疗法,《易筋经》、《洗髓经》返朴归真,深解人体的构造本质,激活生命的源泉。
《少林食疗》:药食同源,辩五谷蔬果,五味归经,五气养神,同五脏六腑,杜绝病从口入,平衡食疗饮法。
闭关节食。整体排毒,调节方便的整体格式化疗法。
《少林禅疗》:禅修默照功法,直指人心,寻无明烦恼、病因病源,明心见性。解决心源性疾病,更是禅医疗法的最大特色。
少林药局禅医同仁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成佛法济世精神。充分运用少林祖师大德积累的禅宗智慧,通过法药、物药二法,调摄人性心灵及身体脏腑的四大不适。运用禅疗摄心、功疗健体、食疗调身的圆融整体自在疗法。
禅医疗法,授人康余,济世为民,利乐众生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