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6-29
随着柔顺的红绸被揭下,“东土华夏,天中佳域。文明发端,寻根圣地。净土寺,永远是人们向往的一方净土……”,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撰写的碑文,以大气之笔,概述了洛阳净土寺的历史渊源。玄奘幼怀贞敏,在该寺剃度出家后,乘危远迈西天佛国,遍游五天竺,功成那烂陀,历十七年而东归,成为闻名中外的佛学大师。
永信方丈与各位嘉宾一起为纪念碑揭幕
洛阳东都净土寺位于龙门石窟南二十多公里的伊川白元乡鸾浴沟村,这里背依龙门,面向九皋,西邻伊水,鸾水绕门;秦郑、秦楚、周楚古道从寺院附近经过,自古以来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宝地。据史料和出土的石碑铭文记载,洛阳净土寺创建于北魏天赐元年(404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隋时,净土寺属皇家寺院,有景法师在此寺讲涅盘经,严法师讲摄大乘论。《旧唐书》记载:“僧玄奘,姓陈氏,洛州偃师人,大业末出家于东都净土道场。”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法师13岁时在净土寺剃度出家,距今已1400年。玄奘在洛阳净土寺学习,奠定了他“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雄心;在这里形成自己的观念、思想,是他西行取经求法人生之路起步的第一站。
新落成的纪念碑巍然耸立
永信方丈题写的香炉鼎铭文
当日,洛阳净土寺天现祥云
玄奘舍身求法,百折不挠、不慕荣利、刻苦奋斗的一生,彰显了中华民族高尚优秀的品德与精神。“玄奘法师净土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纪念碑”的落成,将会引导大众以新的视角,重新认识玄奘和洛阳净土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