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禅堂:沐浴佛法的清凉 感知“二入四行”的真实妙义

发布日期:2013-04-15

字体大小:

【本网讯】2013年4月13日下午,郑州高温三十度,在新闻大厦10楼的都市禅堂内,却是一片清凉之境。来自美国少林文化中心的延理法师,与二十余名学员一起探讨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论》,沐浴佛法的无限清凉。

 

 延理法师为大家讲解《二入四行论》之妙义

 

学员聚精会神地聆听

 

静心,从禅坐开始

 

机锋对答

 

    延理法师讲到,《二入四行论》是中国禅宗的根源,是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一直沿用的修行方法。随后,他系统地阐述了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论》的基本思想:“二入”即“理入”和“行入”,“理入”是让修行者明确修行目标,依此目标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行入”是告诉禅者怎么去做,如何才能解行相应。四行包括“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其中,前三种是具体的行为方法,比如“苦甘同受而无怨无悔”,“随缘任运而因势利导”,“一无所求而积极有为”。“称法行”则是境界上的事,做好了前三种,行为自然而然就能如法。

 

依照达摩祖师的思想,延理法师如是诠释同修们提到“坐不住”的现象:“坐不住就站着,站不住也可以躺着,只要放松就好。佛法本来是要求解脱的,若把大家搞得很紧张甚至很痛苦,那就不是佛祖的本意了。”

 

佛有八万四千法门,这让一般修学者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延理法师说,一切佛法都只是个方法,就好比药方,能治好病就行,不同的病需要不同的药方,而无高下优劣之分。因此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真修实证,才会有体验,有效果。

 

一般人觉得佛教有消极悲观、苦海无边的色彩,但在现实人生中,有苦也有乐,似乎没有那么苦。对此,延理法师说,佛法是从本质上提出“人生是苦”这个论断的,在现象上,人生当然也有快乐,可是世俗的快乐不究竟,终究是苦。佛法就是要我们看到快乐现象的背后所隐藏的苦的本质,从而超越世间的苦与乐。

    “不必讲得多深刻或精彩,只要让大家有所受用就好”,这是延理法师的说法宗旨。通过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确实让大家感到自受用,法喜充满。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