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2-07
◎释延保
有国才有教,爱教先爱国;有德才有信,信佛先做人;有僧才有寺,护法先护僧;有戒才有果,修行先发心。爱国要忠诚,信佛要虔诚,做人要真诚,修行要实诚。”法依国主而兴,月山寺提倡爱国爱教爱民的修行。就是希望感恩怀念佛门里的祖师大德们为法忘躯、为国忘躯的大无畏精神和慈悲济世的精神,我们号召僧人和信众爱国爱教爱民。信教是个人行为,爱国是公民的基本原则,爱国守法是信仰的基本前提。和尚就是和谐高尚,和尚出了家,寺院就是和尚的小家庭,祖国是和尚的大家庭,没有祖国大家庭的稳定与富强何来寺院小家庭的幸福。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一个万业自由的中国,一个信仰自由的中国,我们应该珍惜祖国的今天,感恩祖国的今天,安住祖国的今天,更加维护祖国的明天,坚信只有祖国兴盛,才有佛教兴隆。
焦作月山寺住持释延保法师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
我们认为,爱国爱教爱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就整个国家来说,我们需要更高地举起爱国主义旗帜,凝聚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就我国宗教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更好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实现中国化,而核心就是更加爱国爱教爱民。中国佛教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从历史经验看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佛教和佛教信徒与祖国融为一体,休戚与共,荣辱与共;二是佛教教育中有鼓励信徒爱国的思想;三是我国佛教僧人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国家强调要深入挖掘佛教传统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推动我国佛教中国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释延保法师近照
释延保法师坐禅图
我们坚信,爱国爱教爱民是我国宗教的共同原则和优良传统。我国历朝历代的宗教与王权、社会的关系都处理得非常之好,从没有爆发过宗教战争,特别是佛教,爱国爱教爱民的思想尤其丰富。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我国的佛弟子一直践行着佛陀的爱国爱教爱民的思想,从唐代的玄奘大师西行求法返回祖国的历史壮举,到近代“念佛不忘爱国”等名言,圆瑛等法师为抗争奔忙的义举,赵朴老爱国爱教爱民的思想品德,等等,无不彰显着我国佛教的爱国思想特性,这是我国佛教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利用好这一笔宝贵的财富,进一步弘扬佛教爱国爱教爱民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佛教界必须重视和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爱国爱教爱民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这是佛教界促进和谐社会的圭臬。
少林寺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我们呼吁,深入挖掘和发扬中国佛教爱国思想与高僧大德护国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现实的作用。如是,只有秉承佛教感恩报恩的核心思想,遵循历代高僧大德的爱国爱教爱民行迹,凝聚佛教界的共识,才是佛教发展永恒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少林寺下院——焦作月山寺住持)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