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06-01
本报讯(记者 奚同发)2015年5月30日~31日,“第五届中国佛医高峰论坛暨世界传统功夫养生大会”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隆重举行。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保健协会会长张凤楼,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利芳,省宗教局局长彭亚平及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会长韦以宗,日本少林气功协会会长秦西平,台湾中华生物能医学气功总会会长李承忠等海内外医药学专家、学者及十方善信等千余人参加。
在5月30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率少林寺两序大众拈香礼佛,祈愿世界和平,人类幸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据释永信介绍,本届论坛以世界传统功夫与养生为主题,探讨世界传统功夫及自然疗法和运动养生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佛医,是以佛教“医方明”为基础,以佛教理论为指导,与中医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少林功夫是一遍一遍练出来的,少林禅是长年累月坐出来的,少林医方是千百年实践出来的。创建于公元1217年的少林药局,一直坚持以佛教救苦救难、广开方便药师法门为宗旨,被世人誉为“佛门医宗”。少林传统功夫包含独特的养生内功,如八段锦、易筋经和洗髓经等。药局结合东方药师佛文化理念创设了“三疗七修”的修疗践行实证体系——禅疗摄心、功疗健体、食疗调身。同时,通过德修、功修、食修、书修、香修、花修、乐修七修,养正、养气、养心,致力于研究自然疗法和运动养生对现代人类身心健康的作用。与传统中医有所不同,《佛说佛医经》中认为病的成因有三种:外因是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内因是贪、嗔、痴“三毒”为患,业因是前世孽债宿根果报。因而,佛医借助于佛教的“理、法、方、药”,从身体和心理上对患者进行治疗,达到养生、养心的目的。中医的阴阳理论反映的是平衡,五行学说反映的是整体的相关性,佛医理论反映的是对治身心,使得身心和谐,这也是经过科学实践出来的。
张凤楼对中国佛医高峰论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论坛对促进佛医药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希望少林寺能将佛医论坛坚持下去,以更好地服务众生。蒋坚永说,5年来,中国佛医高峰论坛已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论坛;希望少林寺在弘扬禅宗文化、推广少林功夫的同时,继续坚持救苦救难、广开方便药师法门的宗旨,秉承“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将优秀的佛教医药文明弘扬到更广阔的世界上去,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彭亚平表示,中国佛医高峰论坛已经成为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和中医养生理念的一张亮丽名片。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少林正骨》新书首发仪式,洛阳汤纪文向少林寺赠送贝叶经仪式。论坛期间,少林寺还举办了世界传统功夫养生展评会,通过世界各地传统功夫现场展示、交流及体验,对传统功夫文化、传统养生与健康长寿、佛医文化等领域进行交流,深入探讨传统功夫养生的现代价值和普世方法,指引现代人回归正确的养生健体习惯,为人们提供健康的身心保障。
(原载于《河南工人日报》2015年6月1日)
详见:http://www.hngrrb.cn/hngrrb/html/2015-06/01/content_39297.htm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