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0-09
朱瑞纹
《五灯会元》卷第17的《东林总禅师法嗣·开先行瑛禅师》里面,记录了行瑛禅师这样一段议论:“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学道须到佛祖道不得处。若不如是,尽是依草附木的精灵,吃野狐涕唾的鬼子。”意思是:登山要到达山顶,下海要下到海底,学道要有超过佛祖水平的见解。如果不能这样,就是“依草附木”的精灵、“吃人涕唾”的鬼怪。这里,“依草附木”语意双关——其一,指依附在草木上作祟;其二,指依附于其它草木生长,比喻依附于别人。这段议论,对“依草附木”和“吃人涕唾”持否定态度,表现了“禅宗”不崇拜权威的创新精神,是十分可取的。
《五灯会元》卷第10的《天台山德韶国师》里面,记录了德韶禅师这样一段话:“如此见解,唤作依草附木,与佛法天地悬隔。”对“依草附木”也表示了否定的态度。
作为一条成语,“依草附木”用来比喻依附别人或投靠别人,也用来比喻凭借别人的权势或假托别人的名义。
(来源:朱瑞纹《佛教成语》)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