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入道以愿力为先

发布日期:2023-11-20

字体大小:

◎佚名

现代人被动接受信息太多,想得到什么信息一搜索就出来了,看别人做比较轻松,自己主动思考的时候越来越少;科技的进步让生活越来越便利的同时,人劳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渐渐地,人的惰性就越来越强,主动的理想愿力缺失了,勤快的好品质成了稀缺物,拖延症成了习惯。 


图片


学佛入道以愿力为先,“愿”是引导我们破迷开悟、最终破除我执的动力源头,没有经过“希求善法”的阶段,就不可能达到“无求”的超然境界。愿与行结合,就不是妄想;反之,若仅仅发愿而不去行动,那么愿就成了妄想。

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在“发愿”,对于自己希望实现的事情,内心中生起一个愿望,就叫“发愿”。发愿会产生一种牵引我们生命方向的力量,例如:发愿考上好大学,就会努力学习。发愿是为了主导自己的生命,不是为别人做的。

发愿是树立行为的动机,譬如小孩发愿成为一个科学家,行动上就会照着这个目标努力学习。有了良善的动机和实在的行为,就造下了善业,具备感善果的力量。要发善愿,发大愿,发利益众生之愿,比如给路上的乞丐一份午餐,可发愿:愿自己未来有能力解除天下人的身心之苦。

愿力是要修的

愿力是要修的。就是因为我们把控不了自己的心,所以要一点一点修行。佛菩萨的愿力是多生多世修行积累起来的,不是自然而生的。

愿力来源于信心。了解、相信佛法如此殊胜之后,自然发起欲修欲证之心。愿力是正向的执着,是改变业力的关键所在。愿即“择善固执”,其关键在“择善”。没有经过深远抉择,唯随顺一己私利而固执的,就是烦恼、执着。

如果我们想做的事情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多人的福祉,那就是大愿。心中所想的人越多,愿力也就越大,希求成佛、利益法界一切众生,就是最广大、最圆满的大愿。

发心,激发起内心的力量,不是仅仅在口里说什么。发心不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热情,心血来潮想去做什么事情,一旦遇到困难就后退乃至放弃,这是不负责任;真正的发心是要有坚定不退的大愿,遇到任何困难都要想办法战胜,永不退缩。

缘是可以改变的

愿一点点发,信心一点点培养,祖师大德们的信心与愿力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经过长久的修行而得,不光要羡慕果地的辉煌,更要努力在因地效学。

缘是可以改变的,就靠自己的发心去改变。譬如暂时没有遇到善知识,就要在内心去发愿,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值遇具德的善知识,并从当下开始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弟子相,这就是为未来亲近善知识种下了一个很好的因,持之以恒,将来就一定能感得善知识的摄受。

发心是为了策励自己不忘做事的方向,祈求是为了提醒自己一切境界中用佛法去面对,然后努力去做事。

大师的愿力非是与生俱来,而是生生世世长时间努力的结果。我们现在在因地中,也要一点一滴去培养这种愿力,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靠的都是不懈的坚持,没有无因之果。

看别人的优点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比较高下、打击自己;总是觉得自己没优点,也是失却正念,缺乏方向。高己卑人固然是烦恼,高人卑己与过头的反省同样不对。为人处事,愿力非常重要。

人必须要有愿心,行为才能时时刻刻有力量。愿力即是“用未来决定现在”,未来希望如何,当下就要如何努力,而不是停留在对未来的幻想中。如果内心的想法不能指导现在的行动,那就变成了妄想,而不是愿力。

(来源:青岛观音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