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大悲咒应有的十种心

发布日期:2025-07-01

字体大小:

◎佚名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与无量诸佛共同护持,是诸佛共通的愿力所成就的咒。

我们现在能因持诵咒语的功德力,分享观音菩萨的智慧与福祉,增长善法、满一切愿、远离恐怖,加上行善能够避开灾难,能够去帮助别人,故当精进修持观音法门,令现世来生福慧双具,善缘广结。

我们持“大悲咒”,需具有以下十种相貌,与观音菩萨相应。

IMG_20231015_133627.jpg

大慈悲心

要有广大、愿一切众生成佛的慈悲心,也就是菩提心。

平等心

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要有爱心,具足平等慈悲。

无为心

就是诚恳直心、不做作,没有任何假相。

无染着心

指修菩萨道时,心无染着,唯有清净。染着心即烦恼、牵挂、执着;离一切色相分别,便是无染着心。

空观心

空观即明白万物皆无常,因缘变幻,一切拥有皆短暂,生命亦转瞬即逝。悟得诸相虚妄不可得,通达因缘法则,便是空观之心。

恭敬心

众生皆可成佛,恭敬善待他人乃至万物,即是供养未来佛,也能滋养自己的善心与柔软。心怀恭敬,广结善缘,身心自然安宁。

卑下心

虚心向他人学习,保持谦逊才能广结善缘、受人喜爱。

无杂乱心

专心做事就是禅定,比如专注念“大悲咒”既是修行也是享受。心无杂念时,烦恼自然消散,纯净的心就在专注中显现。保持专注就是最好的修行。

无见取心

见相取相就是分别心,有分别心就有计较心,就会有取舍心,进而产生烦恼,所以我们见到好好坏坏时不要见相取相,才不会增加烦恼。

无上菩提心

学佛发菩提心如同生命中的钻石,闪耀光芒,普利众生,这便是无上菩提心。

(来源:上海宁国禅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