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众生都能受菩萨戒

发布日期:2025-03-24

字体大小:

◎佚名

出家菩萨是从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基础上来受的。在家菩萨则是在三皈、五戒的基础上来受菩萨戒。

谁可以受菩萨戒?

《优婆塞戒经》与《菩萨璎珞经》都说发大心的人来受菩萨戒,受了菩萨戒就是佛子菩萨。

《梵网经》提到: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金刚神、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众生,“但解法师语,尽得受戒”,只要能听得懂法师的教授,这些话能进入你的身心里面,都可以受菩萨戒。

微信图片_20250324133535.jpg

这是大乘的精神,其理论依据即是“众生皆有佛性”。所以菩萨戒也被叫做大乘菩萨戒。

这个金刚宝戒,上通十方诸佛菩萨,下济一切六道群灵。所以,只要听得懂,他就能入到自心本位,觉醒自己的菩萨种性。

从理上讲,众生当下各个都有佛性;从事上讲,菩萨戒本身也通于过去,谁知道这个娑婆世界,哪一个人不是菩萨再来的?如果过去在佛前、菩萨前如理秉受过菩萨戒;在佛法中,无论是正法时代、像法时代,还是末法时代,发起过菩提心的人,那他生生世世流转,无论在各道显现各种形象,他那个金刚宝戒的体都在。只要遇到因缘,就会恢复。

所以很多受菩萨戒的人,一听到这个就心生愉悦,在法会中感应道交,身心震颤,泪流满面。同样的,这一生受了之后,它也能覆盖未来际。一直到成佛,这个戒体都在。

从《优婆塞戒经》来说,菩萨戒是人开始学佛乃至成圣成贤的开始,也是三皈、五戒、十善的开始。所谓众生都能受菩萨戒,这样的修学是否曾经有人见证过呢?

在《虚云老和尚年谱》里有记载,虚云老和尚曾经传授菩萨戒。菩萨戒传完的那一天晚上,就有一个老人来到他面前,对他说:“我得了戒,戒牒你们就放到后山山上,把它挂在树上。”说完,老和尚后就离开了。

第二天,法师们就带着他的戒牒,依照他的指示到了后山,结果找到一棵已经枯萎的树,法师就把戒牒挂在树上,后来大家意识到原来是树神来受戒了,树神受了戒以后,他可能转到更好的修学环境,他便修行去了。

所以,菩萨戒最大的不同就是发愿、信解。除了了解法义以外,就是行菩萨行。菩萨行的基础就是发大悲心。每个人都受持菩萨戒,都来实践自己本分的事,这就构成世间共同的气氛,也称为“业行”。

菩萨虽然发愿修学,但也不是一次就能解决所有的事情,而是这一生先完成某一部分,成就个人的别业,成就大家的共业,世间的净化就是如此辗转相互成就的。

(来源:每日佛学)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