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5-30
◎东初
佛法的真义何在?说者不一!
一般人只把偶像或绘像当为佛,把黄卷的经典当为法。其实,这只是佛教的表象,并不能说佛法的真义即在此。从佛教历史上看,所谓佛陀,简称为佛,是觉悟的意义,这是指出生于印度的释迦牟尼佛而言。由于佛具足无量的德相及博大的智慧,圆证宇宙万有实相的真理,通达内外诸法,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以尊称为正遍觉,无上正等正觉的觉者。但是,佛陀所觉悟一种真理的内容,就是诸法实相。这种实相真理,不独世间一切科学家、哲学家所不能了知,即佛教中声闻弟子、地上的大菩萨,尚不能测知无上正等正觉所知的境界。因为佛所具足的一切种智,乃从无量劫中修因而来,不同一般神教的号称使者为上帝所赐的聪明智慧。所以佛陀实是世间最伟大的觉者,人间的圣者,确为指示人间真理,出离生死烦恼唯一的导师。我们如何从人的立场达到完全觉悟的目的呢?这必须力求佛陀内证的法,而不在外表的绘像!
佛法虽以佛陀为中心,是一切有情的皈依处!然佛陀所以博得人类的尊敬,实由于佛陀觉悟了宇宙万有实相的法。这个法的真理,毕竟为佛陀所开示出来!明白地说:没有佛陀的开示,世间一切的有情怎么能知道有佛可成、有法可证呢?虽然,这个法的真理,并非是佛陀所创造,也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发明的。这在《法华经》说得最明白:“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表示佛与法的关系是,有佛不增,无佛不减,法尔如是的意义。《解深密经》说:“常常时,恒恒时,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这也是指示以法为根本的。由此看来,佛教的根本,并不是佛,而是法。就是历史上所有的菩萨观、佛陀观、大乘观、小乘观,也都是依于这个法的实修体验所得或深或浅的境界。佛的法身遍虚空、尽法界,这是因为能缘的智与所缘的境能所双亡,显出法、佛一如的境界。所以佛陀在涅槃会上深恐一般弟子们不了解佛教的根本法,特揭示
“依法不依人”。这是由佛陀亲口遗嘱,由以佛为重心而进步到以法为重心。故今日修学佛法的人,应重视于“法”的体认。实质地说:佛与法的关系,是相即的,佛即是法,法即是佛。因为诸法实相的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也唯有佛与佛乃能亲证,乃能诠释,所以称为佛法。简要地说,佛法的本质,就是真理实相、真如法界。所以佛法内容有狭义的、有广义的;狭义而言,唯有亲证诸法实相所诠释诸法的义理,才堪称为佛法,这是导源于佛陀正觉的心。至于一切有情妄识分别所说的诸法意义,实不能称为佛法。广义而言,则佛法不离世间,诸佛法身遍满虚空、尽法界,故一色一香无非是诸佛的法身,心法、色法、众生法,只要不违背佛陀所指三业清净原则,则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由于佛教不同于其他神教,依于神的启示,盲信、独断,以为真理。而佛法依于佛陀伟大智慧的开显,以宇宙万有实相为本质,依此立教,这是一种最合理的发扬宇宙人生相智的法则。
(来源:《佛法真义》)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