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应如何孝养父母

发布日期:2024-01-29

字体大小:

◎佚名

佛教里的孝养

孝养,是指竭尽孝忱奉养父母。孝养父母包括着三个层面:基本的行孝;精神层面的行孝;佛学的行孝。

一、基本的行孝:细心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

父母的衣食起居,一定要细心去照顾,要了解父母生活的习惯、爱好,以及身体健康的状况,才能照顾的周到。

换句话说,他的身体需要那些养分,需要多少分量,在生活上、起居上妥善的照顾,养父母之身,使父母的身体健康长寿。

640 (1).jpg

二、精神层面孝顺父母:愉悦父母的心情

子女只有懂得父母的情绪、爱好,父母所喜欢的、所厌恶的,才能培养父母的欢心。

大乘经中佛常常教人,常生欢喜心,远离一切忧愁烦恼。

父母欢喜的是什么?忧虑的是什么?父母欢喜的是儿孙孝顺和睦、兄弟姐妹能够互相合作,共同的创业,共同的守成,同一条心。

反之,如果兄弟不合,父母就会忧虑,令父母忧虑的,就是不孝。

再譬如,我们小时候读书不用功,父母操心;品性不好,父母操心;对老师不恭敬,对同学不友爱,都是令父母操心、担忧的。而如果要想真正孝顺父母,令父母生欢喜心,就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尊师重道,友爱同学,发奋读书。

也就是说,孝道会推动你,在求学阶段好好学习;学业完成之后踏进社会,为了让父母欢喜,你会服从、尊敬上司,与同事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对部属有仁慈的心。这,都是在尽孝。

三、佛学的行孝:让父母明白佛学的真谛,是为真正的孝道

佛学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明了人有今生还有来世,今生我们对父母能够尽的孝道,我们统统做到了,但来生怎么办?我们还能照顾到吗?

学佛让我们懂得尽孝,让我们了解尽孝的意义,无限的深广,所以我们努力尽孝。我们的父母对比着看看别人家的子女,就知道学佛的好处,如果我们再经常给父母讲讲佛法的博大精深,谈谈我们学佛的体会,让父母也开始与佛结缘,我们的孝道才是真正的孝道。

(来源:成都市彭州三圣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