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殿里这些“最佳组合”

发布日期:2022-11-02

字体大小:

 佚名

    在参访寺院时常会看到殿堂内供奉着“1+1+1”的造像组合有的寺院甚至有五尊、七尊的造像而各种组合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殿堂内供奉的三尊圣像有多种组合方式,如三佛、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三菩萨等。

    三尊中以中尊为主,其左右两侧各为胁侍,胁侍多为菩萨、声闻、天、童子等,彰显中尊之德,下面我们依次来看。

    横三世佛

    横三世佛是按空间划分的,中尊为释迦牟尼佛,其左手侧为药师佛(代表东方世界),其右手侧为阿弥陀佛(代表西方世界)。

    区分横三世佛与其他两类主要看法器,通常中尊释迦牟尼佛造像持有法轮,以纪念佛陀鹿野苑初转法轮、以佛法僧三宝弘扬佛法的典故。

    亦常见左手横置于双腿之上,掌心向上,结禅定印,右手掌心向内、五指朝地或仅以食指尖抵触地面,结降魔印。

    这是在纪念佛陀于菩提树下修行时,有魔王前来扰乱,以期阻止其清修,随后佛陀右手触地,降服魔军的典故。中尊佛像的左手侧药师佛造像持有钵//宝珠,表示流通法药,救济众生;其右手侧阿弥陀佛造像持有莲台,表示莲台接引,花开见佛;左手持莲台,右手结与愿印此外,阿弥陀佛像也会结来迎印,迎接上中下三品投生净土者。

    竖三世佛

    还有一种三世佛,叫做竖三世佛,是从时间上来划分的。竖三世佛指的是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这三尊。在一般的寺院中,很少有单独供奉燃灯佛,一般都与释迦牟尼佛一起,作为三世佛来供奉。

    燃灯佛为过去古佛,他成佛后也并非就此消失不见,而是在世间,反复示现,与众生结缘,做普度众生的事。

    而关于未来佛,人们就更熟悉了。只要去过寺院,有进山门,就会看见大殿中供奉着一尊大腹大笑的菩萨,他就是弥勒佛,也就是未来佛。

    所谓的横三世,它的寓意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遇见佛。只要你有心,就会遇见佛,与佛结缘,最后修成佛。

    三身佛

    供奉三身佛的殿堂多名为毗卢殿三身是指法身、报身、应身这三种佛身,这三身象征着佛理性和智慧的聚集。中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也称大日如来,是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中尊右手侧的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是经过修行,断除妄想、智慧圆满所成之身,常结与愿印,左手安于膝上,右手仰掌垂下。

    报身佛与法身佛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有修法身之因,才得报身之果。

    中尊左手侧的是应身佛,也即释迦牟尼佛,表示佛陀应物现身,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的众生所现之身,常结降魔印与禅定印。

    五方佛

    五尊佛,通称东西南北中五方佛。

    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佛),为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

    东方不动(身)佛,代表意义:法性不变;所转烦恼:嗔(chēn)心;所成佛智:大圆镜智。

    南方宝生佛,代表意义:增益行愿;所转烦恼:我慢;所成佛智:平等性智。

 

    西方阿弥陀佛,代表意义:平和安适;所转烦恼:贪欲;所成佛智:妙观察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意义:一切成就;所转烦恼:嫉妒;所成佛智:成所作智。

    七尊佛

    七尊佛,是包括释迦牟尼之前的六佛。

    过去七佛,又称原始七佛,佛经记载娑婆世界过去曾有七佛,而释迦牟尼(Sakyamuni)是最后一位。在他之前还有先出世的六佛(从左往右,即从东向西):迦叶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舍尼佛、释迦牟尼。

    华严三圣

    华严三圣,是依据《华严经》所形成的一佛二菩萨组合,此组合形式后又衍生出华严三大士的组合,我们稍后再说。

     中尊为毗卢遮那佛,常结最上菩提印;其左手侧为文殊菩萨,常持如意;右手侧为普贤菩萨,常持莲花。

    左右时有互换,可按手持法器及坐骑判断,骑狮子的是文殊菩萨,骑白象的是普贤菩萨。

    中尊毗卢遮那佛理、智兼备。

    文殊菩萨主智门,表示对真理的理解、证得真理大智;

    普贤菩萨主理门,表示所信的法界、修行所证的法界真理。左智右理两者并重行菩萨道,终能成佛果,且融为一体。

    西方三圣

    何谓西方三圣?西方三圣又称弥陀三尊,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萨,即教主阿弥陀佛和他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造像上,三者皆在莲座上,莲象征出淤泥而不染。

    西方三圣之手持金刚台、紫金台、金莲华、七宝莲花等。都详载《观经》中,特征昭著。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梵语阿弥陀,中文称无量,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所以号阿弥陀。

    据《无量寿经》中载: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观世音菩萨,其译名竺法护译光世音菩萨、鸠摩罗什译观世音菩萨,玄奘译观自在菩萨,通用的为罗什的旧译。

    在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现在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大势至菩萨,又称得大势菩萨或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其形象据《观无量寿经》载,身放紫金色光,法相与装饰皆同于观音菩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大势至菩萨头上的宝冠有定瓶为标志,而观音菩萨头上的宝冠则以一小化佛为标志。

    东方三圣

    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指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佛与菩萨的三尊组合,由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三尊组合。

    净琉璃世界,又称东方净琉璃世界琉璃世界是依药师佛本愿所证成的依报世界。此佛土是琉璃世界,用琉璃的净澈光明比喻药师佛的佛德。此二菩萨将会在药师佛入灭后,依次递补成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又称大医王佛,药师佛是可以医治众生"三毒"(贪、瞋、痴)的医师。

    日光菩萨以慈悲为愿,可摧破生死暗明,犹如日光遍照世间。

    月光菩萨以静定为愿,可容摄众生,免受贪、嗔、痴

    娑婆三圣

    在一佛二菩萨的组合中,还有一组较为少见,即娑婆三圣,由娑婆世界的佛与菩萨组合而成。

    娑婆是梵语音译,翻译过来是堪忍,意思是娑婆世界的众生必须忍受各种烦恼痛苦,所以娑婆世界又称为五浊世间,是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对立面。

    释迦牟尼佛与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与娑婆世界因缘很深,在此度化众生,因此称为娑婆三圣。娑婆三圣塑像的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是观世音菩萨;右胁侍是大愿地藏王菩萨。

    观音菩萨象征大悲,菩萨闻声救苦,既救渡众生于现世的苦难,也是西方三圣之一,可持诵菩萨名往生西方净土,故佛陀在《地藏经》中称其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地藏菩萨象征大愿,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曾向佛陀许诺,在佛入灭后,弥勒佛下生前,帮助渡化众生。

                         (来源:觉悟号)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