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人文意义

发布日期:2022-07-07

字体大小:

◎楼宇烈

  禅宗在很多方面恢复了原始佛教那种以人为根本的理念,反复强调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皈依者皈依自性。自性皈依,所以它不是外在的。禅宗里面有一个说法,《坛经》里说:“佛是自性做,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是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尤其是马祖道一的弟子慧海,他在《顿悟入道要门》里讲:“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这些说法就与刚才我们介绍的佛陀在世、临终的时候说的话完全一致。所以,我常讲禅宗是对佛教人本精神的复归。


668.jpg


  其实,这不仅仅是复归,而且是把它张扬光大了。禅宗反复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反复强调佛法就在日用之中,穿衣吃饭有佛法,走路睡觉有佛法,以至于拉屎撒尿都有佛法,不离日用。赵州和尚让我们做本分事。学佛,怎么学?做本分事。做本分事是什么意思?你现在做什么,就好好地去做这个该做的事情。台湾的星云法师曾经讲过一句话:“是什么人,做什么事。”他说他一辈子就是坚守了这个,他说我是一个和尚,就要做和尚的事,我就要保持和尚的威仪,我就要按照和尚的责任去做好一个和尚。我们过去老讲一个人不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其实是做和尚的本分,恰恰是好事。我们就怕做一日和尚不撞一日钟。所以,赵州和尚就留下了“吃茶去”的公案。我们现在好多地方都讲茶禅一味,说的就是这个公案。刚来学禅的说:禅师,我想学,怎么学?赵州和尚就讲,吃茶去。在那里待了好长时间的问他:我怎么修啊?吃茶去。为什么都让他们吃茶?因为吃茶本来就是一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也是一件在寺庙里的本分事。坐禅要吃茶,上堂说法要吃茶,休息时要吃茶,本来就是生活中间的事情。修禅也不是分外的东西,就是分内的事情,就是生活中间的事情。禅宗在这点上面,我认为是完全的回归。而且,禅宗抛开了那种繁琐的教条,让我们直接把握精神,把理论简化,而注重于实践,这也是一种回归。

  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禅宗把大乘佛教那些神化了的东西给人文化了。这怎么说呢?禅宗强调一切佛、菩萨皆为表法,也就是说,一切佛、菩萨不是我们盲目崇拜的神,而是表现佛法的,也就是他们体现出一种佛法的精神。《坛经》里面有几句话,就是讲明这个问题。“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这里的两个菩萨、两个佛是中国人最最熟悉的。大家一天到晚一见面就“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就不用说了,是本师。观音菩萨更是熟悉了,大势至可能生疏一点,但他是西方三圣之一,你要拜西方,往生西方,怎么能不了解势至菩萨呢?这两个菩萨两个佛表什么法呢?“慈悲即是观音”,观音表的法是慈悲;“喜舍名为势至”,势至表的就是喜舍。慈悲喜舍,这是佛教非常推崇的四无量心,无量就是无边际的、广大的。这四个心是广大无边际的心,是佛法要求达到的一种境界。过去都讲修禅最后能够获得四无量心,禅修的最终是开启智慧,开启你的智慧会得到什么?得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给人以快乐;悲,去除人们的痛苦;喜,跟众生同喜乐;舍,能够把一切都放下。通过禅修获得四无量心,这四无量心可以通过观音、势至表达出来。“能净即释迦”,释迦是什么?能净,这也符合佛教的核心理念。从古到今,在大乘佛教中强调的有一个“七佛通诫”,从古到今的佛都要遵守这个戒。这个戒在早期佛教中很普遍,我们到《阿含经》中去找,到处都是。这个戒就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第三句话“自净其意”,释迦就是能净,能够自净其意的,释迦表“能净”这个法。“平直名弥陀”,弥陀佛表什么法?表平直,平平正正的平,正直的直。平直就是没有歪了斜的,它跟歪了斜的相对。平直的意思就是真诚真实,直心是道场,你能够保持一个平直的心,你就是弥陀了。

  所以我觉得,禅宗把被神格化的佛、菩萨还原回到一种人文的东西。这样禅宗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做自性的佛,就有了根据。禅宗不主张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弥陀就在你心中。《坛经》里面讲了,东方人造了业要往生西方,西方人造了业往哪里去?结论就是弥陀就在你心中。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说是进一步发挥了佛教的人文精神。禅宗之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人文精神,跟它处于中国这样的文化里是有关系的。因为中国的文化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文化,强调人是天地万物之间最具有灵性、最为珍贵的,人既不做神的奴隶也不做物质的奴隶,人要保持自己的人格。要在道德上自觉自律,在人格上不断的完善,这是中国文化根本的特点。佛教提倡人的自身的解脱,在印度文化里产生的时候是异端,与正统的婆罗门教相对立,所以佛教在印度本土有兴盛有衰落,坎坎坷坷,而且又被各种影响所冲击,自身也接纳了许多其他的东西。但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中,佛教恰恰适合于人文精神的发挥。禅宗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中,把佛教的人文精神重新恢复起来,应该说得到了适合的土壤。

  但我也不同意说禅宗中国化就是被儒化了,被道化了。它恰恰是佛教本身具有的人文精神跟中国的人文精神相结合,它并没有抛弃佛教本身的人文精神,它的很多理念就是由大乘佛教发展出的理论作支撑的。禅宗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是“无念、无相、无住”。一部《金刚经》就是讲的无念无相无住。惠能就是因为听了《金刚经》里面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觉悟的。强调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宗、体、本都是最根本的意思。惠能坚持大乘佛教的根本理念,坚持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只不过是因为你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佛性,所以没有成佛。当然光有认识还不行,还要去行、去落实。这里讲个大珠慧海的故事。有个禅师问他:佛经中讲,人人皆有佛性,这怎么理解?慧海就告诉他:做佛用是佛性,做贼用是贼性,做众生用是众生性。因此你有这个性,还要看你的行。明心才能见性,按照佛说的去做就成佛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认识和行动要一致,离开行动就无法知道你的认识。不通过你的行为,我怎么知道你是佛还是贼,你的行动一出来就可以判断了,所谓性不离作用,要完全统一起来。这也跟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相一致的。儒家强调下学上达,下学洒扫应对,上达天理。你上达了不能下学,那你上达的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

  禅宗正是在中国这样的文化土壤里,可以让佛教高扬它本来的人文精神。所以并不是用儒家的东西替代了佛教的东西。我为什么要从原始佛教讲起,就是因为禅宗里的人文精神都是佛教本身所具有的。之所以在中国能得到高扬,是因为中国的文化环境提供了这样的土壤。

  最后简单归纳一下,人文精神都强调超越是人的自我成立,在中国文化中儒家要成圣成贤,道家要成仙成真,佛教要成菩萨成佛。不管是成圣成贤,成仙成真,还是成佛菩萨,都是人做的,都是人的自我完美和自我超越。中国人讲的神和西方的神是不一样的,西方的神是超越人的,跟人不一样,所以在西方有“超自然”的概念,中国则没有“超自然”,自我的超越还在这个世界里面,在这个自然界里面。这就是我们讲的人文的意义,人可以自我超越,人可以成为你理想中的一种圣人、仙人,佛菩萨。

  我觉得太虚法师有一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他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高山仰止,我们敬仰的是佛陀。但是要达到佛的境界则是人格的问题。“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人格圆满了就成佛了,这是真正的现实,是现量的东西,而不是推论出来的比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太虚大师讲中国佛教的精神、特质在禅。因为禅宗是落实到我们人格的自我圆满,也就是我要讲的禅宗的人文意义。

 来源:禅林网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