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依教奉行,佛就没有涅

发布日期:2025-03-13

字体大小:

2500多年前,世尊八十岁在毗舍离城坐雨安居时,曾三次提示阿难:“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但阿难大脑不在线,皆未请佛住世。于是世尊召集全部弟子,进行最后一次说法,并宣布自己将在三个月后入灭。弟子们悲痛欲绝,痛哭流涕。

公元前486年农历二月十五,世尊与弟子阿难来到拘尸那迦城郊外。他感到自己即将入灭,便命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铺下卧具,头部向北,吉祥而卧。阿难急召众弟子前来,聆听世尊最后教诲。据《涅槃经》描述,佛陀涅槃的那一刻,天花散落,大地震颤,面门散发出的光芒照亮了三千大千世界。

微信图片_20250313093231.jpg

既然伟大的佛陀已经超越生死,明明可以长久住世,为什么要示现涅槃呢?

涅槃不等于死亡

很多人提到“涅槃”,就认为等同于“死亡”或者“重生”,实则不然。涅槃,梵语为Nirvana,意为“灭”“圆寂”“解脱”,指的是解脱生死轮回,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

佛陀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有生就有灭,有聚就有散。通过修行和觉悟,人人都能“涅槃”。它不是一种“消失”或陷入“虚无”,而是一种彻底的觉悟。涅槃境界让人从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是生命的终极圆满目标,代表着佛教修行的最高理想。《大般涅槃经》中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超越生死的永恒境界。

佛陀为何示现涅槃

为众生指引

佛陀通过示现八相成道,意在启示众生,佛陀可以苦中寻道,秽土成佛,凡夫同样可以。在涅槃前的四次重要开示中,佛陀反复强调“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的道理。他亲自示现老病死,正是为让众生明白,即便是觉悟者也无法超越自然规律。

此外,佛陀认为他在娑婆世界度化众生的任务已完成,所有与他有缘的众生,都已经在他的教导下,走上了解脱之路。而那些与他无缘的众生,即使他长久住世, 也难以度化。佛陀深知,如果他一直留在世间,人们会产生依赖懈怠。

依教奉行,佛就没有涅槃

佛陀涅槃迫使僧团走向独立。第一次结集与三藏经典的整理,标志着佛教从“依佛而住”转向“依法而住”的重大转折。佛陀嘱咐弟子们,在他涅槃后需“以戒为师”,将导师的引领转化为教理的皈依。这种转变使佛法得以超越时空,传播至今,也明确了佛法的宗旨。

 “涅槃如一片清凉的湖水,当你放下所有执着与烦恼,内心便会如湖水般清净,无风无波,唯有清凉与安宁。”佛陀还说:“若人说法如佛说,即是佛住世。”“依法不依人”揭示了佛法传承的真谛,只要佛子依教奉行,佛便没有灭度,永远住世。这种超越我相人相寿者相的住世,才是真正的佛法。佛陀是发现真理的人,因此真理也不会因为佛陀的离去而消失,反而会因为众生的实践而永存。

世尊离开我们已经2568年,他所说之法,所行之道,依然流传人间,为迷途者指明方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来源:南华禅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