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于雷 摄影 蔡赫)2013年5月6日,农历三月二十七,少林寺癸巳年传授三坛大戒法会进入第十八天,当日的活动为:正授比丘戒、结赞回向、过四分律。
.jpg)
授比丘戒,结赞回向
上午八点,最后三坛新戒登坛完毕,三师七证齐聚法堂,为登过比丘坛的全体新戒做结赞回向仪式,并慈悲开示。
.jpg)
三师主法
.jpg)
.jpg)
恭迎十师
.jpg)
.jpg)
.jpg)
.jpg)
结赞回向
下午两点,授经阿阇黎衍真法师在讲经堂为新戒初讲《四分律》。
.jpg)
.jpg)
迎请授经阿阇黎衍真法师
.jpg)
衍真法师讲《四分律》
.jpg)
.jpg)
.jpg)
新戒学习《四分律》
.jpg)
迎请授经阿阇黎绍云长老
.jpg)
绍云长老虔诚礼佛
.jpg)
绍云长老慈悲开示
.jpg)
新戒欢喜信受
晚上七点,授经阿阇黎绍云长老在讲经堂为新戒作佛法开示,教导新戒如何修佛、修慧,众新戒皆得妙意,欢喜不已。
小常识
《四分律》
佛教戒律书,亦称《昙无德律》,原为印度上座部系统昙无德部(法藏部)所传戒律。在中国佛教史上,虽先后有五部广律传入中国,但千百年来,唯《四分律》一枝独秀,广泛盛行。《四分律》由四部分构成,初分为比丘戒,共21卷;第二分为比丘尼戒和受戒、说戒犍度,共15卷;第三分为安居自恣等法,共13卷;第四分为房舍等杂法,共11卷。
《四分律》原为印度上座部系统昙无德部(法藏部)所传戒律。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共60卷。根据法砺《四分律疏》卷二称,其内容分为序、正宗、流通三分:序分包括劝信序和发起序。正宗分包含两部戒(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和二十犍度(有受戒、说戒、安居、自恣、皮革、衣、药、迦希那衣、拘炎弥、瞻波、呵责、人、覆藏、遮、破僧、灭争、比丘尼、法、房舍、杂等)。流通分包含五百结集、七百结集、调部和毗尼增一。法砺、怀素等把它分为三十七法,即比丘戒八法,比丘尼戒六法,二十犍度为二十法,二结集为一法,调部及增一各为一法。主要从身(行动)、口(言论)、意(思想)三个方面对出家比丘、比丘尼的修行及日常衣食坐卧规定详细的戒条,并对违犯者订出惩罚制度,重者逐出僧团,轻者剥夺一定时期的僧籍并责令向僧众忏悔等。
(责任编辑 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