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六期

更多»

大灵山

  • 1

    《少林史话》序

  • 2

    佛缘晶心 心相天成——《水晶大威德金刚》序

心安是福

  • 1

    《心安是福》连载

面壁石

  • 1

    浅谈佛教中的“报四重恩”

  • 2

    解梦识心

锤谱堂

  • 1

    试论少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对建构“少林学”的若干思考

  • 2

    关于“少林学”的一些思考

禅悦篇

  • 1

    为生活做减法

  • 2

    半坡野菊花

  • 3

    小雪里的留白艺术

  • 4

    禅•茶

  • 5

    让生命轻装前行

  • 6

    一苇渡平生

  • 7

    枯木禅

佛教常识

  • 1

    四禅八定

少林故事

  • 1

    日僧德始别少林

新禅诗

  • 1

    《禅露》的“禅”和“露”

  • 2

    少林寺前的吟游

  • 3

    少林河(组诗)

  • 4

    学禅有感

  • 5

    山寺

今日少林

  • 1

    少林寺《禅露》2022年第6期大事记

  • 2

    媒体报道

读者来信

  • 1

    读者来信

2022少林功夫段品制欧洲培训认证工作专题

  • 1

    2022少林功夫段品制欧洲培训认证工作专题

《少林史话》序

◎释永信


嵩山少林寺建寺1500多年来,历代高僧薪火相传,严格保持着佛教的法脉传承,为中国佛教的律宗、禅宗奠定了基石,为佛教的中国化,为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创新,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与此同时,还创立并形成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少林文化体系。少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为国人所热爱,也逐渐为全世界人民所接纳。赵朴初生前曾表述过一个重要思想:“佛教是文化。”他对少林文化的发展寄予厚望。

季羡林先生也一直将文化置于很高的地位,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持续传承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并强调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季先生对少林文化有过很高的评价:“文化传承的载体不外两种:一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一种则是人工兴建的建筑物,万里长城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嵩山少林寺也属于这一类。”

中外文化交流是少林寺的优良传统。少林寺作为宗教实体,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少林寺地处古老的中原腹地,交通发达,创建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高潮之际。广泛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直接构成了少林寺的文化特质和活力。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都城洛阳相望的圣山——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随后,印度高僧勒拿摩提、菩提流支至少林寺,开辟译场,少林寺成为当时的佛学重镇。又有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入少林寺,首倡禅宗顿教,并由此确定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崇高地位。禅宗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步产生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是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高潮中最重要的文化成果之一。禅宗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思想宝库,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流时期。这一时期的少林寺名僧辈出,是少林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元代中期,以邵元为代表的日本僧人曾到少林寺求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少林寺继承和发扬自己独特的优良传统,广泛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生机勃发。在世界各国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心目中,少林文化不仅成了中华佛教文化的代表,更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少林文化业已成为连接世界各族人民友谊的纽带。

为了全面展示少林文化面貌,我们酝酿已久,目前正在出版少林文化系列丛书,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少林文化进行研究、展示和弘扬,并构建少林学体系。《少林史话》一书,是其中非常有特色且十分重要的一部著作。该书的作者温玉成先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考古专家,长期从事佛教石窟和少林文化研究,是少林文化研究所的首任所长,为少林学的奠基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长期的交往和合作中,我们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少林史话》一书,是温玉成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我相信它的出版,不仅有助于促进少林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而且还将大大提升少林文化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是为序!

2019年6月吉日于方丈室

 


佛缘晶心 心相天成——《水晶大威德金刚》序

◎释永信


我与仵应汶先生相识于2004年,至今已历十余载光景。在这段时间里,他常邀我到其工作室参观,见了他创作的不少佛教题材作品,我都十分喜欢。仵应汶先生深谙佛理,又有深厚的艺术造诣,他能将佛法、文化与雕刻艺术融于一处,因此雕刻的佛容庄严如法。

由于佛教文化交流的缘故,这些年我时常往来于各地的寺院佛堂,朝礼过不少佛像。我虽对审美要旨不甚通晓,但佛像造得如不如法,我是知道的。初观仵应汶先生的佛造像,便觉庄严殊胜而不失美感,这便是感觉对了。在我看来,佛像美不美、华丽与否,价值几何这些都是次要的。对于一尊佛像来说,如法才是它的目的,也只有如法的佛像才能实现度化众生的宏愿,而这也恰是佛造像艺术最难达到的境界。我一向认为,佛像要造得如法,专业素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关键在于造像者要对佛法有所领悟,只有善解佛理,造像时才能得于心而应于手、因于内而形于外。常言道:相由心生。对于佛像雕刻而言,作品的面貌亦是造像之人的心相示现。

观仵应汶先生的佛像,便知他是个通悟禅机之人,与他交谈,则可觉察到他与佛门宿缘良久。仵应汶为人和善,不慕俗利,这在时下这样一个重利益的环境里是很难得的,对他这样一位屡获国家殊荣的工艺美术大师尤为不易,我想这与他对佛法的修持不无关系。据我所知,在他40余年的从艺生涯中,不少时日是与苦楚、挫折相伴而行的,但他总能以一份平常心对待。他懂得什么叫作“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什么叫“梦中何必争人我,放下身心见乾坤”,因此,我说他是个能见“身外身”的人。而他的造像艺术,也更似一个参“梦中梦”的过程。

禅语有云,“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也许正是他深谙这一佛理,才能在其作品中自然地流露出慈悲、平和与喜悦。一如他用于雕刻的水晶材质,晶莹剔透、空灵无碍。

如果说,一颗“平常”的向佛之心是仵应汶雕刻艺术的不二法门,那么他经年累月的刻苦琢磨与钻研,则是通向这一法门的艰辛步履。他在佛造像雕刻这门学问上,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恒心与韧劲,近年完成的“水晶大威德金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一件作品,他雕了十多年,从取料、设计到雕刻,历经困苦、不厌其烦。这便是他那颗平常心的无间示现,同时也是他四十余年来艰苦从业经历的一个缩影。

在仵应汶先生的作品中,这尊“水晶大威德金刚”给我印象很深。一是汉地的藏传佛像本就不多见,再一个就是这尊造像把大威德那种感觉表达的恰到好处,尤为殊胜。佛经中讲:“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有护善之功,谓之大德。”其“威”,表现在以凶暴威猛之力,慑伏一切恶鬼魔障;其“德”,则表现为以智慧力化解烦恼业障,使众生从无明业惑中解脱出来,故此称其为“大威德”。我们知道清净罪障有几种极为殊胜的方法,修持空性就是其中颇为重要的一种。而在传授空性的宗派中,最重要的传承祖师就是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便是文殊菩萨变现的忿怒本尊。

佛教本尊通常分为寂静本尊与忿怒本尊两种。寂静本尊是由法界的本基根据众生不同的因缘和障碍而显现的,忿怒本尊示现威吓之相,以示法性妙力;周围金刚火焰饰,表无余焚烧烦恼;五骷髅表佛之五智。所有的装饰、表现形式都有其深奥义理。在仵应汶先生手中,这些意义被完美地表现出来,如果你仔细端详这尊造像的实物,便会发现每一处都在幻移,这样就把金刚的特性显现出来了。此外,这件作品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虽然表现的是忿怒本尊的威吓之相,但是其面容中却夹带几分善意,这对佛法真谛的传递大有裨益,也可以看作是仵应汶先生对佛法妙悟的一种独创性表现。所以,我说这是一种佛法与艺术的结合。

佛不是神,而是智、觉圆满的一种无上境界,佛像也并非高高在上的神之代言人。我们塑造佛像,不是为了向他求取功名利禄,而是希求与他的静对中观照自己。正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人心头。人人心中有座塔,人人都在塔下修。”仵应汶先生雕刻的佛像既能向人们昭示这样一种理念,亦能以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无处不在的佛性助人脱离苦海、照见本心。

此尊大威德金刚的问世,对佛教界的意义很大,仵应汶先生将大威德金刚这一密宗题材引入汉地,并以水晶雕像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令地域性较强的密宗文化与汉地的禅宗文化沟通、融合,这是佛教文化合流的发展趋势在艺术上的绝佳呈现,是当代文化语境下对佛教义理及其表现形式的探索与创新,更是对无上佛法的亲历弘扬。仵应汶先生能以自性的流露,引起更多信众对佛法的证悟,以晶雕的艺术形式带来佛学与文化层面的增进,实属功德无量!

2018年6月吉日于方丈室


《心安是福》连载

编者按

心是什么?是一切业的根本。心乱则业恶,心净则业善。每个人的修行,说到底就是心的修行,心安是福。

为尽量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心安是福》一书中的每一章节,特设禅话、开示、参悟“三段式”文体。

该书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编著,2013年9月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心安是福》一书中,不只有佛理,亦有众生之理,世间之理。

 

(九)

慈悲:上善若水,离苦得乐

在平时的修行中,或者说是为人处世中,要不时地检点自己的行为,极尽所能地善待一切众生,尤其要对众生中遇到实际困苦的人多予以真诚的关切,并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其摆脱困苦。

 

永信禅话——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不论是我写的这本书,还是我的同修向众生传经说法,出现最多的关键词莫过于“慈悲”二字。理由不必多说,就一句话:慈悲既是佛教建教的基石,也是人类和谐的第一保障。作为僧人,作为佛的弟子,若不以慈悲为本怀传道,那么我们就会愧对释祖,也会愧对佛教赋予我们的责任,甚至也会愧对有心学佛修禅的众生。

我们知道,凡被尊为佛者,均必须身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可见,慈与悲是先有各自独立意思的。《智度论》中就有这么一句话:“慈与众生乐,悲拔众生苦。”我就先讲悲:悲乃悲伤、悲悯,释祖在修道之前,见到众生之苦,顿生悲悯心,并意欲与众生同心、同感、同悲,所以悲也叫“同体大悲”,而悲心无量。为解脱这种悲,佛祖就下了通过修行拔众生苦的决心,而这种决心,就是由“慈”的呼唤而生。慈说到底就是一种人心真本,反映的是人间大爱、祥和、仁慈的本心,如释祖修行成佛后化度了不可计数的众生皈依佛门,这正是佛祖的大慈,无量的慈。如此看来,慈与悲的关系应该是先有悲后有慈,或者说慈是因悲而生的。那么慈与悲合成一词时,为什么叫“慈悲”而不叫“悲慈”呢?按我个人的理解,这是因为悲是慈的因,慈是悲的果,二者合于一心时,果是重义,因是轻义,故而称“慈悲”。慈悲生心,称“慈悲心”,慈悲心无量,称“大慈大悲”。

《法华经》云:“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这正是我们平常说的“慈悲为怀,利益众生”的原典,常怀慈悲心,不仅是学佛修禅的不二法门,也是我们为拯救苦难中的众生,使其能离苦得乐所应持的基本态度。佛的目标是让所有的生命都能净心静气地活在当下,为了实现这样的心愿,佛把无私的布施与慷慨的奉献均视为大慈大悲的义举。而推动这种义举的背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那就是佛所赋予的菩提心。

菩提心源于大乘佛教,“菩提”为梵语中的“觉”,到中国后译为成佛之意;有心成佛,即是成佛之心;有了成佛之心,接下来便是发菩提心,亦即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通俗地讲,就是一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世人作贡献,直达上善若水的境界,方能转化为大慈大悲。

上善若水是把菩提心的“无上”禅意变得形象化、更活性化了。有人说禅宗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产物,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中国人的宗教。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仅说菩提心,这个词让众生去理解,很多人会将其与发慈悲心混为一谈,不读大乘佛教,很少有人能知道菩提心既是慈悲心的母本,又加固了菩提心的传世意义。“上善若水”之表意,让修禅者悟出了佛陀立教就是要解决人世间的问题。

言归正传。回到我们的议题——慈悲上来。

世俗间通常把大慈大悲只与观音菩萨相提并论,好像只有观音菩萨才具有这等境界,而对活在世俗间的常人而言,大慈大悲似乎就是“心易行难”的虚无幻境,根本就无法达成。事实上,佛一向把尘世间慈悲心的基调定得很低,指出众生只要本着遵从自然的态度,“慈悲为怀,心存善念”,那便是菩提,且与已处在上善若水高度上的观音菩萨的慈悲并无二致。所谓修禅修心,说明心的慈悲并非易事,假如一个人慈悲心都有了,还怕他没有慈悲的行吗?

又有人问,是不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慈悲的本怀?这种说法也不准确。只能说每个人心里都种有慈悲的因子,因子不等于本怀,本怀是心愿、希冀的意思,而因子只是萌芽状态,从因子到本怀,需要一个激活、释放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修行,把心修到上善若水的境界,你就会自觉地将慈悲作为自己的做人之本了。就像佛祖说“人人心中有佛”一样,其言下之意,是说人人都可以

成佛,并不是说人人都是佛。要想成佛,你就必须先得开悟。

其实,对于慈悲,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作为修行者,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慈悲心如何达成?也就是如何才能实现以慈悲为本怀,为陷入苦厄者拔苦得乐?我给出的方法并不复杂:首先,你先问问自己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逃避现实,还是为了更理性地面对现实?如果你选择的是后者,那么你就已经具有了健康的慈悲观。其次,你在平时的修行中,或者说是为人处世中,要不时地检点自己的行为,极尽所能地善待一切众生,尤其要对众生中遇到实际困苦的人多予以真诚的关切,并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其摆脱困苦。你的每一次助人义举,都一定能为自己和别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与快乐。

观音菩萨教化众生是以身作则的。菩萨精进地修大悲行,也教众生修大悲行,菩萨从修行中利他度人,积累了无量功德,从而远离了生死苦恼而得正果。当下,世人的生活水准虽在不断地提高,但需求救助者仍众多,这说明,修禅者的慈悲不仅要时时念,更重要的是别吝惜自己所应付出的慈悲义举。即使你自己也是一个需要别人同情、拔苦的弱者,但凡慈悲在你心中常住,又何羞于对比你更弱的人予以哪怕一张笑脸、一枚硬币的善意表达呢?

 

 

高僧同题开示——

印顺长老

 

菩萨的慈悲心,分别为慈、悲、喜、舍——四心。慈是以利益安乐,世出世间的利益,给予众生。悲是指拔济众生的苦难,解除众生的生死根本。喜是见众生离苦得乐而欢喜,众生的欢悦如自己的一样。舍是怨亲平等,不忆念众生对自己的恩怨而分别爱恶。“与乐”、“拔苦”为慈悲的主要内容。所以说,“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于此初发心”。

菩萨的大悲,简要说为悲,中说为慈悲,广说为慈悲喜舍。见众生的苦痛而想度脱他,是悲;见众生没有福乐而想成就他,是慈。菩萨的种种修学,从慈悲心出发,以慈悲心为前提。“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没有慈悲,一切福德智慧,都算不得菩萨行。所以,大(慈)悲心,实在是菩萨行的心中之心!

 

 

参悟——

正修法师

 

如何察觉到慈悲心呢?

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地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别人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

一般学佛学得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例如一个售货员服务态度不好,你还会不会去买他的东西,会不会觉得人家服务我们这么久,我们应该买一点,有没有这个心就可以检讨我们的慈悲心。

你是否会自然地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不健康或因学佛而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因不忍心吃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就会有魔心和邪心。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妙善法师

 

当我们认识到贪心过甚,认识到慈悲对生命提升的意义,就要调整修习内容。从修我执改为修利他,从修贪嗔改为修慈悲。进而,将悲心逐步扩大,由几个人扩大到几十人、几百人,乃至无量众生,从我们喜欢的人扩大到陌生人,扩大到曾经厌恶的那些人。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就是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悲心。这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检测标准,也是一个无法作假的检测标准。我们的心行达到什么程度,只需看看心中能装下多少人,答案就在这里。

很多信众热衷于受菩萨戒,但我们要知道,菩提心才是菩萨戒的核心所在。若不知菩提心为何,不懂得修习慈悲,又能算是什么菩萨?所以,首先要使菩提心成为内心愿望,将利益众生作为自身使命,才有资格求受菩萨戒,才有资格成为菩萨行者。

 

 

邹相

 

佛教一贯推崇“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让我等佛子要有悲天悯人、救度众生的慈悲之心。“慈悲”是让我们视一切众生为平等的生命,尊重他们、关爱他们,而这,正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们理应珍惜生命,精进修行,这样才能获得人生的安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一个人的慈悲心升起时,他就能集中注意力,观照自心,毫无任何畏惧,毫无任何障碍,把心念专注于自己的善言、善行上。一旦你的慈悲心没有真正生起,就会“前怕狼,后怕虎”,不能彻底地践行慈悲之事。如有些人一边想捐资建学校,一边却想着建成之后的学校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有些人一边向乞丐施舍,一边却嫌弃人家脏、身上的气味不好闻,等等。这些都是障碍,都是没有真正生起慈悲心的表现。

慈悲心因众生而起,若不知有众生,则慈悲心是不会生起的。因此,不论是对我们的亲朋,还是好友,乃至与我们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小动物及一切生灵,当见到他们的苦痛时,就想去消除他们的痛苦——“拔苦”,或者是使他们得到快乐——“予乐”,这便是“慈悲心”。而这种慈悲心,是没有任何障碍的。所以说,慈悲无障碍。

有一次,我陪几位法师去瞻仰达摩祖师面壁之处——达摩洞。达摩洞位于少林寺后山,爬到洞口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脚程。在行至少林寺初祖庵前的一处拐角时,一位法师突然停下来,蹲在地上。我们连忙走过去问他怎么回事,他一脸悲伤地说,有一只飞蛾落到他的衣袖上,看起来像是受了重伤。正当我们惊讶之际,他轻轻地拈起那只小飞蛾,一边轻轻地把它放到路旁的空地上,一边念叨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当时,我感觉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为那位法师的慈悲之举而叹服。

圣严法师曾说:“佛教的生命不仅是指有生命的动植物,也指无生命没有感情色彩的大千世界,一山一水,一石一木,都是众生,皆有佛性。万物即我,我即万物。”故而,佛教讲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即是说,“慈悲一切众生,怜悯一切众生。”


浅谈佛教中的“报四重恩”

【河南】邹相

 

常言道: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有恩当思报”,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基本做人道理。然而,人生在世,得到别人的帮助与恩情,随时可见、无处不在,却有一些人并不懂得报恩之理。我们先来看下面的这则哲理故事。

有一位轻生者,被寺院里的一位僧人从深水中救上岸后,不仅没有感恩,还满嘴怨气地说:“大师,你何必费力救我?我去意已决,即使今天没死成,明天还得去找死的。”僧人淡然一笑道:“是啊,我确实阻止不了你寻死的决心,可是,我想问你一句:你该报的恩,都报了吗?”

轻生者一脸诧异地说:“我并没有欠下任何人的恩情,也不曾施恩于他人,有什么恩可报呢?”

僧人回答说:“你的生命来自于父母,就得报父母之恩;你的衣食住行取自于天地,就得报天地之恩;你的知识和智慧得之于老师,就得报老师之恩;你的生活得力于亲友,就得报亲友之恩……这些恩,你一辈子都报不完,怎能说无恩可报呢?”

轻生者低头沉吟片刻,忽然醒悟过来,连声对僧人道谢后,便独自下山而去。

正如那位僧人所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报之不尽的恩,佛教中更是将报恩看成如法修行的基本准则,并提出“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之说。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报恩品》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即是说,世间的恩情有四种——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即是要求一切众生,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要明白“报四重恩”之理,并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

首先说报父母恩。“生我者父母”“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这些都是先贤为我们留下的经典佳句,这些佳句,无不是在告诫世人:若没有父母的恩情,哪里会有我们的降生,所以父母之恩,恩重如山。这一点,佛陀无愧为我们的楷模。佛陀出生后,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后来被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成人。佛陀的母亲并没有把他养大,但对他有生育之恩。佛陀为报答母亲的生育之恩,曾经专门示现神通,升到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说了三个月的法,然后乘着宝阶从天宫降到人间。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去世以后,他亲自为他的父亲抬金棺(棺木)。尽管佛陀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佛祖,尽管他是众人顶礼的智慧觉者,但父母之恩在上,他选择以身作则,成为报父母恩的楷模和典范。

反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在享受各种优厚的生活条件之余,对父母为养育他们所付出的艰辛讳莫如深,实为不该。人总是会长大的,长大后成家立业之际,也正是父母老去之时。假如你一门心思地只想着过自己的幸福小日子,不思报恩父母,不思赡养老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还有许多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出门打工者,他们把孩子扔给家中年事已高的父母照料,觉得这些都是父母应该做的。这类人中,有一部分在养家糊口时,对家中父母有感恩之情,对孩子还有些牵挂,而有一部分却无视父母的付出,只想着父母应该为自己的孩子付出所有,一味地“啃老”,还不想对父母有任何回报。试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哪有自己现在的一切呢?不知对父母感恩的人,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呢?

其次说报众生恩。对这一“恩”,有些人也许会感觉难以理解,他们甚至会想:我就是众生,众生不过是凡人,为什么要报“众生恩”呢?而且,世人常将“众生”分为三类:亲人(包括沾亲带故的人)、仇人和非亲非故的人。亲人的恩自然要报,那“仇人”和“非亲非故的人”的恩还要去报吗?殊不知,佛陀在经典里告诫我们:“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这就要求我们对待所有的人,就像对待我们的父母一样,同样要有感恩的心,要有报恩的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记载道:“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按照佛教因果轮回的理论来讲,一切众生自无始以来,历经六道轮回,在多生多劫里互为父母。正因为我们互为父母,所以我们不能去伤害父母。退一步说,即使你不相信“因缘果报”,但如果你能常怀慈悲心,做到敬重每一个人、关爱每一个人,不管是我们的亲人、仇人,还是和我们非亲非故的人,我们也必将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善意的回报。

当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也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对头”,给我们带来一些障碍和困境。但如果我们用感恩的心来对待对方,把对方看成我们报恩的对象,时间一久,自然会消融彼此的间隙。即便是遇上难缠的竞争对手,不论是你打败了对手还是你被对手打败,你都应该感谢他们。因为没有他们的存在,就没有助你成功的催化剂,也没有你积累的经验与教训。

其三是报国土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一切国王于过去时。曾受如来清净禁戒。常为人王安隐快乐。以是因缘违顺果报皆如响应。圣王恩德广大如是。”从中可以看出,佛教中最原始的“国土恩”多侧重于报“国王恩”,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里,国王就是国家,国家是一个地域概念。报“国王恩”,就是要报“国家恩”,一是因为我们的国家不仅养育了我们,还成就了我们,“有国才有家”,我们若不懂得感恩自己的国家,就不符合成为一位国民的基本要求;二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家,但小家作为国家的基本单位,所谓“家国”,即是说,“家”必从属于“国”,没有繁荣富强的国家,就没有安居乐业的小家。

报国土恩,并不需要我们如何喊口号来表决心,只要我们守好自己的本份,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物,拥护国家的大政方针,包括尊重国家所倡导和呼吁的各项政策与方略,就是报国土恩的积极表现。当然,我们还要给国家以美好的祝福,怀着感恩的心坚决拥护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国家,积极响应国家的各项倡导与呼吁,这样才能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最后是报三宝恩。佛教所说的“三宝”,即佛、法、僧也。顾名思义,报“三宝恩”就是要报答佛、法、僧的恩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载曰:“三宝恩者,名不思议利乐众生无有休息,是诸佛身真善无漏,无数大劫修因所证,三有业果永尽无余,功德宝山巍巍无比,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犹如大海。”这即是说,对于学佛修行的人来讲,“三宝”正是步入佛道的三大要素:佛如修行精进波罗蜜的师宝,教导我们通过学佛修行明心见性、找到真如本心;法宝有数万种不二之谛,能让我们修福明智、圆满觉悟;僧宝为“真丈夫”,能忍人所不能忍,与青灯古佛为伴,以上行下化、利乐有情、庄严国土为己任,堪为三界之楷模。“三宝”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我们岂能不报“三宝恩”呢?

报“三宝恩”,不是纯粹带着功利心或是出于某种动机,逢初一、十五到寺院去烧香顶礼、请愿谢拜那种,而是要理解佛教,理解僧人,善待佛法,以感恩之心善待佛、法、僧,护住我们的善心、善念,行持有度,福慧双修。我们身边有不少人,见到佛寺或有佛像的地方,就要去礼拜的,这也是一种感念三宝恩的表现,也有殊胜的功德。

作为芸芸众生中一员的我们,这一生既是思想成熟、境界提升的过程,也是感恩、报恩的过程。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是地位显赫的高官还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平头百姓,只要你一息尚存,就需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自己的生命,善待身边的人与事。当然,更需要用一份真挚清净的心,去报四重恩,感知报恩带来的愉悦与欢喜!

(作者系少林寺官网主编,《禅露》执行主编,少林文化学者。先后出版《禅心乡韵》《且听风吟》《素心若荷》《守园往事》等多部著作。)

解梦识心

【贵州】刘先和


中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有一著名言论,即:“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六祖坛经》)由此可见,识心是学习禅法、实修实证禅法应具的起码资粮,不具此资粮,一切学法、修持皆是白搭。

如何是识心呢?识心是理入,即是依佛对揭示生命成、住、坏、灭奥秘理义的学习,对揭示生命本心与生命运动关系理义的学习,由此去思虑,去认知,达到对生命本心有正见、正信。这是学习佛法,特别是学修禅法人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觉悟。懂得这个理,识得这个心,一切学与修才是正道。

凡亲近佛法者,特别是已经出入禅法修行之人,皆知人人具足本心。人们的一切言语行为皆是本心运用,一切思维意识都是心的功能。本心即佛,佛即本心。既然人人都具本心,为何不能亲识、亲见呢?原因在于心无实体,是以寂灭为体。心本无相,是以无相为相。此心空寂,无有一物可得,无来无去,不增不减,无有生死,无有因缘,如此心不能眼见。眼见之物皆是因缘之物,既是因缘,必有来有去,有生有灭。故心只能智知,智知就是识心。如何是智知?通理。惠能有句谒语:“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六祖坛经》)细细参究,一种通理之境。

如何得以识心呢?无一定法,修持者各有各的根器,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契机。比如读佛经,领悟经义;又如,听善知识,由此获开导;还如,有人与生俱来就对生命诸多现象有质疑,喜爱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生命的究竟;还有诸多人在生活遭受到挫折后,也容易反思生命的根本。如此等等,都是不同的因缘所致。就众多人而言,笔者不妨用一个人人都经历过的梦来作诠释,或许对人们识心会有所启示。

人人都做过梦,梦里的景象千奇百怪,就人和事来说,有经历过的,有从未经历过,有经历过和未经历过的重新组合的,也有纯粹是无中生有的,醒来后连自己都会觉得十分荒唐的。就记忆来说,有记得十分清楚的,有记得模糊的,也有仅仅知道做了梦,根本就记不起的。不管是做什么梦,梦里自然都少不了自己。梦里的自己如同平常的我一样,常常有言语和行为的活动。显然,梦里的自己与平日里的我同是一人,感觉上应该没有区别。若细心思量,也会觉察到有差别。差别在于梦里的自己虽有种种言行,然似乎轻身自由,没有肉身束缚。更为奇怪的是,梦里的自己常常似神仙般的不惧水淹,不惧火烧,能穿墙过壁;有时甚至能任意生死;有时还能飞越高山跨越大河,无拘无束,自由无碍。好似具有无限神通,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物质与身体的束缚与限制,自由自在,通行无阻。做梦的人一旦醒来,自然便会感觉到这一切都是假的,感叹无非是个梦。倘若做梦的人细细思量,也许会觉察到:梦境的确是假,然做了梦的确是真,即是真真切切的做了梦,为什么自己睡在床上不动,梦里的自己却还能有种种言语行为、种种际遇呢?这是因为生命的肉体不是生命的全部。肉体只是色身,生命还有法身。梦里的一切言语行为无非:一是意识的独立活动,这种意识活动大多是平常意识行为的回忆、重组与延伸;二是法身所致,此法身清净,无来无往,不受任何阻碍。其既不生也不灭,不增也不减,不垢也不净,不好也不恶,不来也不去,无有业力相拘,出没往来,自在神通,山河石壁也不能障碍。其实,这即是生命的本心、本性。

人做梦时,为什么会有独立的意识或者法身能如此自由呢?因为人睡着了,歇了,肉身的执着放下了,意识不需牵动肉身,独立了。这种独立的行为,如果一定要看作是有身体的话,那即是一种“意识身”。人醒着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如梦里一般言语与行为呢?因为人醒时有肉身的障碍,有肉身的执着与烦恼。自然人们清醒的时候不能入梦境,也就不可能有意识的独立行为。平日里人们的意识活动,仅仅是一些念头罢了,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妄念。因为平日里人们意识虽可上天入地,想入非非,但肉身还在原地不动。意识可下海入火,而肉身不可能会跟着去,不然就出大问题了。若人能在不睡时也如梦里一般言语和行为,那就具足真正的神通了,是菩萨的“意生身”境地,这是一般人所不具足的。

梦既然是意识的活动,是法身所为,那佛法学修人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梦,要善于依梦识真。因为一切梦境都是自心之动,是心体之用,是自心所为,不为外入。梦境是人们心识的一种活动,故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检验自己修行的一个标尺。白日里人们思维清晰,意志力强,诸多事自己能通过思考、判断去作分辨,以此去作主。然而到了入睡之后的心识活动之际,往往是心识的习力作主。大有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状。初学参禅修持之人,神识不定,信力不坚,时有乱梦,这并不奇怪,这是心乱所致。修持人当知,不管是作什么梦,梦非从外而来,皆是自心动用而生。这是对梦境认知的基本点。因为佛法告诉我们:“三界唯心,心外无法。”宇宙的一切本自在心中,何处还有一个心外?一切举手投足,言语思维都是自心所为。习禅人对自己的梦要关注,若梦里见一切境不贪不嗔不受,尚是自己的修持定力显现,这无疑是好事,需精进不息。若梦里的自己有种种贪色、贪食、贪权、贪财的言语和行为,这无疑是自己心识中潜在的业力作祟,需自身以智慧去明心。“明心见性”是禅宗之旨,其意首先要明心,只有心明,才能见性。心明性现,心性一体。

为什么要明心呢?因为生命本心空寂,无上的明,既空寂即无有一法可得,也无污无染,无相无貌。不明则有染,有染非心。有染即无明,无明也非心。有的习禅人会梦见光明,这种光明无比透亮,无法比喻,无法言语,这是一种殊胜的成道因缘。更有胜者,在闭目跏趺参禅时也会感受到这种光明,那真是值得恭喜之事。若是茫茫光明一片,无有其他,那即是本心显现。这实质上就是佛法中所说的明与无明——明则佛,无明则众生。人们在解说佛法中的明与无明时,均习惯于解说明的广义(愚痴)。其实,明也含有本义(光明)之指。当然,此光明非世间因缘之明,为无上之光明。

如何去明心呢?本心不同色心,色心有染,无明。本心自明,毋须明。有意明者实为画蛇添足,不可取。众生不明,乱梦丛生,实为心有染污。是染污遮住了本心的光明,犹如乌云遮住太阳的光芒。有染污也毋须“时时勤拂拭”,时时勤拂拭是以此去彼,二法之见。禅法告诉人们,明心的唯一通道是——歇。禅宗的“歇即菩提”,即是此意。如何是歇?总体上把握:不贪、不嗔、不痴。具体操行上:不住相——无相,不住法——无念。习禅人既然已知心本空寂,必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故需离一切相,但离相不是离开、避相不见,而是不执相、不住相。众生之见,皆为妄见。

无论是从佛法理义上考量,还是从笔者的实践得知,梦都是助力修持者识心的一大通途。

(作者曾在《法音》《佛教文化》《禅露》等佛教读本,以及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试论少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对建构“少林学”的若干思考

【广东】马明达


记得多年前,在嵩山少林寺,释永信方丈曾向我出示了2003年香港各界名人为“少林寺文化大展”赠送的题字,其中最引我注意的是饶宗颐先生所题写的“少林学”三个字。饶先生的字,楷隶融和,体势高古,笔法雄浑而挺秀,一向是我十分熟悉也十分敬慕的。但是除了对书法的一番叹赏之外,更吸引我的是“少林学”三个字的学术意蕴。我感觉饶先生写这三个字,饱含着他对禅宗祖庭少林寺的期许之情,更深层的是寄托着他对当代少林文化发展趋向的希望和鼓励。

饶先生是当代成就卓著的国学泰斗,是海内外学人高山仰止的学术兼书画大师。同时,先生的禅心如清池皓月,所见往往洞彻无碍,发人深省。我的理解,出自饶先生之手的“少林学”三个字,是先生对源远流长的少林文化的学术定位,这里面既含有如何对千年少林文化的总结与继承问题,也是对当代乃至今后少林文化如何发展的殷殷指引。可以说,饶先生在鼓励有志于少林之学者,应该努力建构少林学术系统,使之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问。“少林学”三个字可谓寄意高远,耐人寻味。如果我的理解不谬,我愿意就“少林学”的建构谈谈一得之见。

我以为“少林学”之可以成立,并且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因为它具备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所应该具备的若干条件,而在所有的条件之中,以下两点是最重要的,是构成“少林学”的基石。

第一,少林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少林寺自创建以来,流传千载,绵延不断,尽管因为多种原因而迭经兴衰,时显时晦,甚而造成了不少迷疑难解的历史盲区,但总体上说来少林寺历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兴衰之迹与大多数史事、重要人物的活动等,基本上都于史有证,主要脉络清晰可考。因此,对千年少林及其所有相关问题作历史学的研究,搞清楚它的真实情况,应是建构“少林学”最基本也最迫切的学术工作。

少林寺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和佛教自身的起起落落,就本寺而言,有过平稳发展的时期,也遭遇过很多天灾人祸,在坎坷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少林寺产生过一些重要人物,又不断从僧俗两界汲取融会丰富的文化资源,终于积淀并酿成独特的少林文化体系。就这一体系的结构而言,其实并不特别复杂,无非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佛教,二是武艺,二者以外还有医药一层,但影响不及佛教、武艺之大,文献资料寥寥无几。宗教与武艺,原本各有各的渊源和发展历史,是两种各有畛域、不相兼容的文化类别,因为“学佛者不应兼习武艺”是佛教的一般原则,也是古代社会大多数佛教信众的共识。然而,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在少林寺里,二者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彼此间不断地增强兼容性,加上其他因素的推助,终于形成少林寺所谓禅武并存、以武为禅的特殊的宗教修持模式。

僧徒习武和寺院拥有武装,在中国佛教史上并不少见,但最终形成一种特定的修持模式,寓禅于武的佛教理念,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千百丛林古刹之中只有少林寺一家。有趣的是在明代,少林寺这一特殊修持模式竟得到了官方认可,少林僧人习武不再仅仅是个人行为,少林僧兵居然成了国家武装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频繁地应命出征,战功和相关的传闻使少林寺名声大振,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四方仰慕少林武艺者接踵而来,既学习了少林武艺,也必然给少林带来新的武艺元素;少林僧人的游踪也达于四方,直至大江以南、西南边陲,形成了以少林为中心的良性循环的武艺交流状态,具有了天下武艺交流荟萃的功能,几乎是一个例外。少林寺真实可信的佛教史和武艺史,乃是一切少林文化孳衍派生的根源,因此“史”的研究也是“少林学”最基础的研究,是“少林学”所有外延部分的附着点。离开了少林寺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渊源,其它所有的外延现象都将是无源之水,甚至是无稽之谈。

第二,少林寺拥有一大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内外典的各种体例的文献资料,还有数量可观的石刻图文资料和口碑资料等。

依照学术常规,任何一个传统文化如能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领域的学问,在具备悠久历史同时,还应该有相应的文献资料积累,要有自己的资料体系。如果缺了这样的资料积累,或仅有断简残编,散漫不成系统,则无论拥有何等久远的历史,也都很难成为一门引人入胜的学问,研究者难免浅尝而止。少林寺除了悠久的历史渊源,还有着十分丰厚的资料基础,拥有大宗的历史文献。在这一点上,少林寺堪称得天独厚。资料基础除了我们所时常接触到的历代史部、子部和集部书中大量散存的少林资料外,仅少林寺所藏数百通历代碑刻塔铭文字,就是一笔非常珍贵的资源,在中华丛林中实不多见。此外还有《大藏经》内外的佛教资料,有传存民间的各种武术稿本抄本,以及作为武术重要表现形式的各种口传谱诀和套路之类,都是各具价值的研究资料。对各种资料的综合应用和参照比证,特别是在古今少林武艺渊源异同的探究考索,构成了“少林学”特有的学术魅力,是最让人舍不得、放不下的地方。

在少林寺与少林文化历史研究上,前人是做了不少工作,魏晋以降的各种碑碣、史志和零散的诗文的搜集汇编,以及宋以后大量的金石著录和题跋文字等,其实都具有史的性质和价值,但终究不是专门的少林史著作。再者,少林历史以佛教史和武艺为两大系统,直到民国年间,在近代武术勃然兴起的大背景下,唐豪先生的《少林武当考》赫然问世,虽然现在看上去还比较简略,有些结论也不尽准确,但它毕竟是少林专史之嚆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沉寂了数十年之后,当代又有了温玉成先生的《少林访古》等接踵而至,可以说终于有了关于少林历史的专门之作,“史”的研究渐成气候。但是总体上说,迄今关于少林历史的研究还做得很不够,成果并不算多,深度广度都还不够,还有大量史实需要正本清源,需要搞清楚其本来面目;也还有许多幽藏不明的史实有待于钩沉发隐,有待于从史料和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所以,我以为今天要建构“少林学”,最先入手的应该是少林历史研究,这包括少林寺的兴衰沿革史和重要人物的历史踪迹,包括本寺和某些重要属寺的佛教变革史和寺院管理制度史,更包括少林僧兵史和少林武艺的发展史,等等。总之,凡与少林有关的历史问题都应该在我们的研究视野之内,大的问题固然重要,理当优先推进之。一些看上去比较细小的问题,诸如明清间少林僧人的游方制度等,其实往往牵涉着更大的问题,亦不可忽视。

 

“少林学”是一个有着古老源头的学问,无疑地又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正因为如此,可以说它是一个拥有新的生命力的学问。在体育——特别是具有东方人文精神的中国民族体育武术已经阔步走向世界,成为许多人重要生活内容的当代世界,少林寺名声日隆,几乎成了中华武术的标志。“竞技武术”的申奥以“表演项目”为结局,实际上等于武术原地踏步了半个多世纪,想来不禁令人凄然。事实最终证明那种背离中华武术传统而另起炉灶的所谓“竞技武术”之类,并不能代表中国武术文化的真谛,不具有真正的中国武学精神,花俏浅薄,弊端丛集,故虽经强力推行,终不被国内国外绝大多数武术爱好者所认同。当此之际,积极建立理论与实践更为高明的“少林学”,并以此为切入点,促进中华武学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以为发展“少林学”应该由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构成。

首先,正如前面已经谈到,少林文化的继承是严肃的事情,是关乎“少林学”能不能立得起来的大事。这些年来,少林寺以及和少林有关的各式各样的社会文化现象很繁盛,少林寺成了世界上家喻户晓的名称。是不是现在所有关于少林的说法都符合真正的少林传统呢?未见得,很多是在不受任何学术规范制约下,以利益为驱动制造出的少林泡沫,是港台武侠小说和武打片影响下的产物。而作为一门学科,就必须要冷静对待,特别是要在少林文化渊源的评估认定和继承上,要举步谨慎,不可以贸然行事。哪些是真正的少林传统,文献有征,渊源有自,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的东西;哪些是泡沫,是附会依托的东西,甚至是近些年来在商品经济驱动下,在社会流俗文化泛滥下编造出来的,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界限分明。只有找到真正的传统,才能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对“少林学”建设而言,首先是继承的问题,继承必须是建立在把家底搞清楚的基础上。

再来谈谈创新发展的问题。任何一门学问建立起来时,都需要面对现实求发展,而发展又必须充分考虑到当代条件,不可以脱离实际,食古不化,把发展变成了复古。对少林来说这个问题非常实际,非常具体。我们看到了轰轰烈烈给少林带来的荣誉,这中间有很多正面的东西,但我们也看到轰轰烈烈给少林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少林文化的流俗化。坦诚讲,在当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都面临着流俗化的危险,有些东西它不被人瞩目时,不热闹时,反能保持原来面貌;一旦热闹起来了,喜欢的人多了,却被严重的商品化了,以至面目全非,大失古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社会中,文化的商品化并不全是坏事,只是我们要有勇气应对这个形势,要保持清静寂定的禅心状态,在不失本然中善加把握。当然,如何从容应对是大学问,需要认真思考和筹谋。但有一点是可以提前想到的,就是万不能心气浮躁,仓促布局,不能在只顾追求最大效益时,却丢掉了最有价值的东西,丢掉了千年少林的文化积淀和高古品位。

少林寺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大的影响,特别是到了明代,佛道文化都在相对衰落之时,许多名寺宝刹日显消沉,少林寺却能保持它崇高的名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林形成了文化交流传统,吸纳各种文化,有禅教与密教等的交流并存,有禅教与武学的交流,还有对中医、养生之术的吸纳等。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期,寺僧不逃避现实,积极进入社会,保家卫国,匡扶正义,以高尚的武学精神表达对民族的爱,对国家的忠,这正是少林寺之所以拥有崇高声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少林文化精神中最可珍贵的东西。今天发展“少林学”,一定要继承这个优秀传统,把保持吸收多种文化的胸怀,特别是要容纳不同的武学思想,要听得进不同意见,且不可闭寺自守,故步自封。

创新应该从最基础做起。建议一些具体的学术建设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完成,特别是一些基础性工作。没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学”就立不起来,就是立起来了也不牢靠,日久难免东倒西歪。首先,应当尽快组织高水平的学术力量,完成《少林学概论》的撰写工作,要以严肃的学术态度对“少林学”做出科学的学科界定,告诉大家究竟什么是“少林学”。其次,应尽快启动少林历史文化的基本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工作,给所有研究这门学问的人们提供方便。最后,少林武艺的整理一定要尊重历史事实,一定要正本清源,寻求少林武艺的真正源始,不能只为了适应市场,迎合观众,任意编造所谓的“少林功夫”。这类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古董出现多了,便会产生了负面影响。武学是一门复杂而特殊的学问,在当代中国,在“竞技武术”长时间独霸武坛的情况下,真正的武学及其学问早就被边缘化了,武术主流至今仍是“竞技武术”及其群体。对之,我们只能耐心等待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今天少林寺的复兴,“少林学”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华武学的复兴,意味着中华武学系统的重新建构,兹事体大,少林寺僧俗弟子要当仁不让,以“少林学”的建设为责任,为重振中华武术的尊严而尽一份心力。

(作者系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原载于《少林学辑刊》(第一辑),释永信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发行。)

关于“少林学”的一些思考

【北京】徐文明


少林寺本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少林学”的创立创造了条件。其一,少林寺历史悠久。少林寺创建迄今已有1500多年,堪称历史久远的佛寺。更为显著的是,少林寺的历史不仅漫长,还是连续的活的历史,虽然历经兵火战乱,重重法难,但少林寺薪火相续,传承不断,一直延续到今天。佛教在中国代有兴废,历史上很多名寺后世都难寻踪迹,像少林寺这样的具有悠久的连续的历史的寺院还是不多见的。

其二,少林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少林寺现有历代碑刻541通,其中既有南北朝时期的,又有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还有历代塔额、塔铭305通,早至唐朝,近至现代,少林塔林更是一绝。这些众多的金石文物资料既是少林寺连续不断的历史的见证,更是建立少林学的资料保证。少林寺还有众多的文献资料和口传资料,这些资料既是少林学的研究对象,又是少林学成立的重要依据。

其三,少林寺是众多佛教宗派的源头。众所周知,少林寺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初祖达摩和二祖慧可都在这里长期传法。少林寺的创立者跋陀禅师及其传人僧稠等一系和曾在此译经的勒那摩提、僧实一系都是当时著名的禅学宗派。跋陀禅师的弟子、少林寺第二任住持慧光大师是律宗的开创者,其门人道云律师及后世洪遵律师都曾在此住持,以后律宗三大派如南山宗、相部宗、东塔宗等都是由此而派生。少林寺还是地论师的发源地,由地论师后来衍生出华严宗。晚唐五代时期,少林寺一度成为天台宗的根据地。唯识宗和少林寺没有直接渊源,但是玄奘大师的家乡和少林寺很近,他后来多次上书要求到少林寺去译经,可惜他的申请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虽然如此,唯识宗主要流传于两京地区,与少林寺也有一定的缘份。中国汉传佛教四大宗派中,至少三家与少林有缘,这也体现了少林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

其四,少林寺拥有众多的大师。少林寺一开始创立,就有许多大师与之结缘,如首任寺主跋陀禅师、慧光律师、僧稠禅师,在此译经的勒那摩提、菩提流支、佛陀扇多,依寺结庵的菩提达摩、慧可禅师,稍后又有慧光门人大统法上、道云律师、道凭论师及法上门人净影慧远等。唐朝的义净大师曾在少林寺建立戒坛,弘扬律学。唐代少林寺成为禅宗北宗的大本营,法如、老安、普寂等相继住持,天下承风。在唐朝中期以后一直到晚唐那一段时间,少林寺及其周围嵩岳寺这些寺院都在禅宗北宗的控制之下,北宗的很多大师都和少林寺有关。元代雪庭福裕中兴少林,传曹洞法脉,一直延续至今。唐初,少林武僧志操、惠场、昙宗等助秦王李世民平王世充,受到封赏,这是少林以武名世的正式记载。后来少林功夫渐次发展,名扬天下,出现了一大批武学大师。少林寺还有一批艺术大师,如首任寺主跋陀大师便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曾手绘护法善神,将印度的绘画技法传入中国。少林寺还与古代科技发展关系密切,著名科学家,普寂弟子一行大师便出家于此,并在此圆寂。少林医学源远流长,特别是武学有关的治疗跌打损伤之类的医药学非常发达,出现过许多医学大师。

其五,少林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枢纽和典范。少林寺建立初期便立译经堂,翻译了《十地经论》等佛经,有很多印度来的译经大师在少林寺参与经典的翻译,为印度佛教和印度文化传播到中国做出了贡献。后来的中国佛教对外传播,对新罗、日本的传播少林寺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朝鲜的僧人在少林寺呆过,到元朝还有日本的僧人到少林寺长期学习中国的佛教然后往日本传播,少林寺是印度文化往中国传播、中国佛教向东方传播的一个枢纽。在现代,少林功夫在海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佛教,很多是靠少林寺这块牌子。现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和输出方面,少林寺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将来还要起到更大的作用。

其六,少林寺与少林文化具有非常突出的特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少林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禅武精神。内禅外武是少林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内外、体用、刚柔、动静的统一,这是中印文化结合的典范,更是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创造性的体现。内禅外武,一个是内修的功夫,一个是外化的技能,少林寺的特点就是把内外结合在一起,禅、武结合,达到完美的合一,内外、本末、刚柔、动静结合,打成一片,这就是突出的特色,在这个方面他是中印文化结合的一个典范。少林武术是不是源于像黄心川先生讲的经行功夫,这个我没有好好琢磨,我觉得经行只是坐禅坐久了出来散散步,与后来的武学相去甚远,这可能是一个特别遥远的源头。然而这是一个思路,少林功夫肯定跟印度文化有关联,不是一点联系没有,这是肯定的,它确实体现了中印文化的结合,是对印度文化的继承,但在这个方面,它更体现了中国佛教的创造精神。少林文化的禅武合一恰恰体现了佛教的中道精神,把佛教最本质的东西在这里表现的很清楚,这个方面不应该说有什么欠缺,或者不好意思承认,应该大张旗鼓的宣传,它的特色很突出。至少在武术方面,其他佛教寺院就没有,是不能和少林寺相比的。能文能武,有体有用,于内有丰厚的禅学修养和文化底蕴,于外有止恶禁暴、抗侵御侮之术,有兴办产业、济世报国之能,这正是新一代少林僧人的风范和发展方向。少林寺的特色需要保持和保护,更需要创新和推广,如何突出少林文化的核心,发挥少林寺的品牌效应,也是少林学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七,少林文化包容性强,三教具足,百家并逞,是嵩岳文化的代表,中原文化的中心,更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缩影。少林文化与少林学的范围,不应限于少林一寺,应该将整个嵩山包括在内,因为少林寺并非孤立的存在,其生存命运一直与嵩山其他寺庙宫观息息相关,在其他寺观凋零不振的今天,更应重视其历史文化。三教具足是嵩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嵩岳号洞天福地,为栖神灵薮,古仙真人与著名道士甚多,著名的有邛疏、浮丘公、王子乔、张道陵、寇谦之、潘师正、吴筠、司马承祯、丘处机等,与此有缘的儒士和儒学思想家则有刘向、韩愈、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邵雍、程颢、程颐、杨时、苏轼、苏辙等,因而儒释道三教在这里交汇融合,并行不悖。这里还是历代政治家关注的中心,光是亲临的帝王上古传说有黄帝、唐尧,还有周穆王、汉武帝、北魏孝文帝、唐高宗、武后等,将相大臣则不计其数。这里又是历代文学家吟咏的对象,鲍照、江淹、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李白、岑参、孟浩然、刘禹锡、白居易、梅尧臣、元好问、李梦阳等都留下了名篇佳作。这里更是许多隐士栖身之处,如鬼谷子、孔鲋、李膺、陈窟、冯亮、邢子才、杨情、卢照邻、卢藏用、武攸绪、武平一、李泌、萧颖士、卢鸿一、王希夷、李渤、孟郊、种放、刘几、晁说之、高仲振、白居敬、何静业等,都曾于此栖隐。总之,这里凝结着中国文化的精华,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

总的来说,少林文化历史悠久、宗派众多、大师辈出、文化资源丰富,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样板,有非常突出的特色,这些构成了少林学成立的依据,就表明少林学是值得研究的,是可以研究的。少林寺以往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应该纳入到少林学这个体系之内。很多有关禅宗的研究和律宗的研究,都算少林学以往的成果,我们都要充分吸收,这是以后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

提出一个口号容易,真要建立一门学问,则非同小可。不是说我们在会上提出少林学,少林学就真的形成了,没有这么简单,今天仅仅只是个开始。我们先把旗帜亮出来,呼吁大家去研究这门学问,充实这门学问。这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研究机构,有一定的资金配套支持,有学者队伍的建立,有软硬件俱全的完备的图书资料库,还要有一个刊物与出版社作为成果的发表渠道。资金方面不一定太多,但必须有长期稳固的投入,在使用上更要合理节约,等这个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身会具备造血功能,就不一定完全靠投入了。

学者队伍建立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促使现有的学者对少林学产生兴趣,对此多下功夫,从中培养出少林学专家;二是培养新生力量,特别是研究生,鼓励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从事少林学的研究,使他们成为将来的专家。学者队伍还要注意专职与兼职的结合,可以广泛吸收大学与研究单位的力量,建立一支有一定规模的兼职研究队伍,同时还需要一定数量的专职研究人员。在资料库建设上要力求完备,要舍得投入,同时还要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刊物与出版社问题容易解决,但在办刊方面一定要持之以恒,长期办下去,不能一遇到困难就停办,同时要兼顾专业性和灵活性,既要突出少林学这一主题,又要内容广泛,从不同的侧面来突出主题,不能过于执着和死板。

在研究方面,可以借鉴课题制,但要以最终成果奖励为主,避免资金浪费。如此经过各方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若干年之后我们就有一批专门研究少林学的学者,又有一批以少林学为核心的学术成果。少林学各方面的框架体系都搭建好了,内在的佛教和外在的武术、艺术和医术都能贯通了。或许再过三五十年之后,再开一个会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少林学已经初具规模了,这是我们的期待!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原载于《少林学辑刊》(第一辑),释永信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发行。)


为生活做减法

【江苏】杜纪英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也曾有着美好的梦想,并且全力以赴执着地去追求,去坚持,耗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可当所有的努力徒劳无益之后,激情也渐渐地消耗殆尽,留给自己的却是生命的残局。

生命的意义在于个体的自身经验,我们每天忙忙碌碌,追求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和选择的方向。人生有很多选择,选择需要智慧,在沧海桑田的岁月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不要为了一些虚荣的东西,而把宝贵的年华和快乐都放弃了。如果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狂奔,固执于错误的己见,就会加速自己的毁灭。一旦放下,说不定就会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生命是活给自己的,而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一个单位里,尽量做到不争功,方能显示自己的博大胸怀,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赞誉。简简单单的生活可以让人觉得神清气爽,心情愉悦。人生中,经常需要做减法——减去生活的狂躁,才能够冷静处事;减去浮躁,才能够脚踏实地;减去过多的贪欲,才能够保持清醒。不要和别人去攀比,只要和自己的昨天去比,在世俗的名利中保持一颗平静淡然的心,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宝积经》中说:“积财虽千亿,贪著心不舍,智者说此人,在世恒贫苦。彼虽无一物,安住舍离心,智者说斯人,世间最富贵。”即是说,人的一生漫长而艰辛,年轻的时候,我们为了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去奋力打拼,常常活得疲惫不堪,而到了晚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更加需要学会为自己做减法,要学会量力而行,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人和事,不要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绊脚石,好好地享受自己当下生活。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其实就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在年轻的时候,心怀鸿鹄之志;到了中年,心容万物;一旦到晚年,就应该活得洒脱轻松。

小区里的李大伯50多岁的时候不幸得了肝癌,等到检查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在生命弥留之际,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不舍,可是最终没有逃脱厄运的纠缠。车子、房子只是活在世界上创造价值的附属品,健康的身体和博学多识的智慧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辛苦了一辈子,走着走着,就到了人生的终点,活着活着就闭上了眼睛,在临终前,却不知道究竟得到了什么,回顾一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苦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该享受生活的时候,就安放下心中之欲望、身外之物。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旦失去了健康,身心崩溃,情绪低落,所有都会毁于一旦。

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为生活做减法,去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健康的身体才是我们生活的基石,每一天都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镇江市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报纸杂志。)

半坡野菊花

【湖南】徐辉


半坡野菊花,从山坡上泄下,充满禅意的金色小花,一丛丛、一簇簇,流淌着半坡平凡、质朴而温馨的乐章。

每当我路过那半坡野菊花时,我都会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轻轻地呼吸它那柔柔的清香,年历它那娇小的身姿在清风中摇曳、轻舞,像在诉说一个关于晚秋的故事,或是一首关于爱情的歌。就算在车上,经过那半坡野菊花时,我也对它投去匆匆的一瞥,虽然那片跳跃的音符在刹那间闪过,急回头,它们早已消失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就是那瞬时的一瞥,却让我惊呆而久久不能忘怀,更不能释怀。

那是怎样的半坡野菊花哟,娇嫩的妍黄使你不得不怀疑自己的眼睛。一抹雨后的彩虹,一弯初升的新月,一泓山间的清泉,或是一双秋水盈盈的明眸,可是,这些都比不上这半坡野菊花给你带来的惊喜和感动。在都市公园的一处斜坡,它们无拘无束地盛开,开得花团锦簇,开得美丽灿烂,更开得淋漓尽致,每一朵小花都是秋和歌谱,在山坡的歌本上谱写一曲唯我又忘我的秋声。

半坡野菊花,在这浮华喧闹的都市,鲜亮而明媚,如幽人独自往来,牵引起一片片秋思的目光。无数的车流鸣着汽笛从它们眼前驰过,排出的尾气和扬起的尘埃一次又一次地扑向它们,将它们的美丽遮掩和覆盖,将它们的清香淡化和湮没。它们究竟是用怎样的招数和手段将身上的尘埃抖落,在充斥着汽油、煤烟味的混合空气中,默默地、悄无声息地散溢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挥洒佛性的光辉呢?

每到半坡野菊花吐露心曲的时节,我都会处于一种情不自禁的感动中。半坡野菊花,并不需要人工的培育,也不击破要他人的叮嘱,在它们该开放的季节,它们会不择地势,不择环境,准时绽放,不管人们是否会给它们掌声,也不管是否会有人为它们喝彩,它们都会默守心志,含笑吐芳。在霜重如雪的严寒中,依然傲霜怒放,诉说岁月的况味和生命的禅意。那沉郁的清香柔柔地钻进你的鼻子,温暖并加深你的呼吸,不可抗拒。它们一点也不像那些栽培在土陶和青瓷里的菊花,娇贵、慵懒而难以侍候。傲霜斗风、不染媚俗的半坡野菊花呵,莫不是在用花开的禅心告知我们这些生活在虚华都市里的凡夫俗子们一个哲理:越平凡的东西越经久,越朴素的事物越接近真理!

半坡野菊花,平平实实地生长在都市山林的一角。本色而质朴,芬芳而禅意,不求浮名,不图回报,不为孤独而烦心,也不为路人的熟视无睹而抱怨,它们潇潇洒洒地活着,热热火火地生长,既不矜持,也不自卑,始终保持着令人心仪的情操和让人敬佩的精神。

“没有阳光的时候,它们自己就是阳光;没有快乐的时候,它们自己就是快乐!”野菊花创造的,是一种何等知足而又充满禅悦的世界啊!

(作者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在《黄河文学》《散文百家》《湖南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余篇(首)。出版有散文集《淌过诗人的河流》,著有长篇小说《冷城》。)

小雪里的留白艺术

【河南】寇俊杰

 

小雪没有铺天盖地、万里飘飞的大气磅礴,也没有厚积薄发、至死不休的气壮山河,她在空中似有还无的样子,很小很轻,小心翼翼地旋转飘飞,悄无声息地落向大地。就算卯足了劲儿,也不过看起来大了些,密了些,落在地上还是很快就化成了水,似乎她是为水而来,变成固体只是她的一时疏忽而已。就是下了一夜,第二天,也并没有多厚的积雪,只是在树枝、房顶有了一层白,其他地方还是老样子,但就是凭这一层白,你就可以想像大雪铺地的雄壮,雪的意境也因此而丰满,这倒很像是一幅关于雪的中国画。

中国画很重要的一个技法就是留白,通过虚实相间的布局,带来空灵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古往今来,国画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因为留白,斗尺白宣之间,天高地阔,山长水远。譬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中没有一点水,只有一叶扁舟、一位垂钓的老渔翁,却让人感受到了烟波浩渺的意境,这就是“计白当墨”。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就在在于水墨留白。

在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中也讲究“留白”。诗歌有“意境在诗外”的表达艺术,音乐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余韵回味。艺术家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在于求其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留白,是人生的一种境界。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见江面船只往来如梭,就问身旁的一位老和尚:“僧家,可否告诉我,江上有多少条船?”老和尚不假思索地说:“两条。”乾隆皇帝说:“我看江上有这么多船,你为何说只有两条?”老和尚说:“一条为名而来,一条为利而去。”的确,有限的生命,如果只是被名利填满,忽视了健康、快乐、家庭、朋友……那么,正如纪伯伦所说的:“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弓满易折,月盈则亏,既要有画蛇之速,又要有无足之智,方能喝得杯中茶啊!

低处易藏污,高处不胜寒,只有淡泊名利,别人看似若愚,实则先知先觉;别人看似孤僻,实则境界至高。给人生留白,始终乐观豁达地面对潮起潮落,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给人生留白,始终从容坦荡地笑看花开花落,我们的人生才会处处花香。

留白,是生活的一种智慧。忙碌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常常会遮蔽我们的心灵,麻木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像陀螺一样失去方向,丢掉自我。但灯红酒绿,总会夜阑如水;燕舞笙歌,终将曲终人散。《菜根谭》里有一句话:“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所以,不管如何繁忙,我们还是要找时间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读一本好书润泽枯涩的精神,听一首音乐澄净自己蒙尘的心灵,踏一次远足捡拾欣赏自然的本性。不管如何催促,我们还是要找空隙放慢匆匆的脚步,观一观熟视无睹的风景,聊一聊工作之外的话题,念一念并不遥远的亲情。哪怕发一会呆也好,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想,只为给自己留一会儿属于自己的时间。否则,不管事业多么成功,物质多么富足,没有为心灵留白的生活,也是行尸走肉般愚蠢的生活。

为人处世,亦得留白三分。一个人,不管在哪个方向上走得再远,心间也得留着三分空白。十分熟的专业,是努力的结果;三分生的留白,是为日后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缺了这三分,人便容易因惰性和麻木而落后。

小雪留白,只要你留的不是污染和浪费,就会比大雪漫天更有意义;人生留白,只要你留的不是空虚和寂寞,就会比来去匆匆更有价值!小雪留白,留的是雪,亦是人生。

禅•茶

【陕西】程龙


茶与佛门的缘分不浅,可谓源远流长。相传,茶最早为神农氏所发现,从此中华民族便有了饮茶习惯。西周之时茶被作为祭品使用,春秋之时茶被人们作为菜食,战国之时茶又成为医病药品,到了西汉茶叶成为主要商品之一。而茶叶真正与佛门结缘始于晋朝,传说晋朝的名僧慧远大师曾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以自制的佳茗款待陶渊明,话茶吟诗,叙事谈经传为佳话。

到了唐朝,茶与佛门的缘分更深,不仅仅僧人种茶、采茶、制茶、品茶,更写下了无数流传深远的茶诗茶联。“茶圣”陆羽自幼被佛门收养,成为一名小沙弥。他从小便与寺里的僧人学习种茶、采茶,成人之后倾其一生完成了《茶经》。

佛门之中禅宗与茶的缘分尤为密切,这不仅仅因为茶能止渴、清目。更因为茶与禅宗的精神内涵相契合。修习禅宗之僧将禅与茶融为一体,所谓禅茶一味是也。通过品茶悟禅乃禅宗修习者一个必修课。闭目参禅之时,身边总少不了一盏香茗,它能够解除坐禅时瞌睡,更能够让内心清静下来,反观内心达到悟的境界。

不同环境,不同身份的人饮茶各有境界:市井之中,布衣百姓喝茶只为解渴去乏,往往几个人坐在茶馆里,一边聊着感兴趣的话题,一边喝着茶自得其乐,喝完茶便又去为生计忙碌,还有人专以贩茶为生,他们对于喝茶没有讲究,只有解渴就行;山水之间,文人雅士为风雅之事,三五知己相约小聚,山水之间,找一空地围坐,席间香茗相伴,或吟诗,或作对,甚是惬意;佛门之中,僧人独自沏茶,闭目参禅,偶尔品一口香茗,身心定静,别无邪念,此时真正做到反观内心。

文人雅士将名利看淡,他们比布衣百姓超然,这些文人内心更多的是一种洒脱、闲适。品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因此对品茗格外讲究。在僧人的眼中,名利乃过眼云烟,生死乃轮回之道,这是一种超脱。茶让他的内心定静,能够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开悟的境界。他们与茶随缘,不必执着于外在形式。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从生到死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年轻之时为了生计劳碌奔波,不断追求自己想要的名与利;到了中年,一切都稳定了,这时才有时间与闲情享受,约三两知己品茗畅谈;最后,到年老之时,才有机会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这一生,真正进入自己内心深处。第一种境界最低,年轻人内心浮躁,只为名利而活。一切围绕着名与利,一念只差便会迷失自我;第二种境界中等,超然于名利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恬静、闲适,年轻时的那份浮躁渐渐消磨,慢慢沉静下来。然而,却又过多的执着于外在形式,无法让自己得到自在,第三种境界最高,超脱名与利、生与死,更多的是让自己沉静下来,反观自己的内心深处,从而悟出人生智慧。

禅宗将茶的味道喻为人生三味,乃“苦”“甜”“淡”这与三种境界相对,年轻之时为了名利不断拼搏,面对无数次失败,无数个挫折,品尝几多苦;中年之时,一切稳定,该得到的都已得到,可谓苦尽甘来;年老之时,将一切都已看淡。才有机会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这一生,真正进入自己内心深处。

禅茶之中所蕴含太多的精髓,它让人懂得“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茶更多的是让我们学会如何与世界、如何与周围的人、如何与自己的心灵和谐相处。朋友,忙碌一天之后,何不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为自己沏上一瓯香茗,让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然后静静的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找到自我真实的本性。或许,你会悟出人生三昧呢!

让生命轻装前行

【山东】于世忠

 

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就人为的为她加载东西,先是教她简单的说话和识物,随后慢慢教她动作,教她知识。这种加载,最初是亲人施加的影响,后来,随着生命的懵懂初醒、慢慢长大,生命本身也有了这种加载的自我需求和愿望。于是,加载就成了生命的一种自我加压形式,成了生命之间比学赶帮的一种竞赛状态。

加载就加载吧!毕竟生命不是轻飘浅薄的东西,她需要知识,需要智慧,需要诚信,需要……她需要的太多太多了。这些东西不是生命的累赘,而是生命前进必需的动力。生命一路行走,离不开他们的助推和支持,就像航船前进需要压舱石一样。

然而,有些人性是贪得无厌的,对生命有帮助的拾取,损害生命的也拼命抓取,什么荣誉、地位、金钱、爱情……没一样东西不看在眼里,背负身上。有的一次抓取不够,两次,三次。荣誉地位高了还高,金钱多了还多,爱情的美酒喝了还喝。人老了,没体能了,可是还是一股脑儿的加载,儿女的背在身上也就罢了,孙辈的也要往身上放。殊不知,这些东西那样都有千斤重,再强健的体魄也负不起这些沉重的负担。这时候生命变成了疯癫的替身,身上提溜当啷什么都有,不为其累,反为其荣,理智变成了糊涂,乐此不疲,负重前行。

柳宗元有一篇著名的小文叫《蝜蝂传》,是这样写的:“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有些生命,多像这种叫做蝜蝂的小虫啊,酒色财气,贪婪的什么都要,以至于失去了健康,丢失了生命,像蝜蝂一样,至坠地死。

细想想,晦气、倒霉、疾病、人祸等,无一不是与贪欲、与身上背负的东西多有关。东西多了,压力大了,身体再棒,承受的重量也是有限的。不是吗?为官者求你办事的多,请客送礼的多,山珍海味天天吃,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就吃出来了;为求得一官半职,你整天忧思苦虑,神经就容易出问题;贪恋口福,难舍杯中之物,血栓就形成了……这些还是好的,那些权倾一时的贪官污吏、那些巧取豪夺的奸商、那些视财如命的赌徒……不是断送了美好的前程,就是丢掉了身家性命。

佛经上说:“如何向上,唯有放下。”不但不要拾取那些有害生命的东西加载身上,而且还要把不应背负的东西卸载下来,起码要背负的少一点,轻一点。有一首歌谣说得好: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墙里藏。只要从里跳出来,不活百岁也寿长。

对待生命背负的那些东西,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追求。自己伸手摘的更好,摘不得跳一跳也可。如果它远在天顶,你非要把它摘下来,那就恐怕要出问题了。黄金虽好,举不动,你拼命要得到它,势必要伤身劳神抑或身败名裂。一句话:还生命一个简单,一个轻松,让生命轻松前行。

一苇渡平生

【吉林】卢海娟


我是文字的俘虏。读书的时候,倘邂逅心仪的词汇,必沉溺其中,神游八荒,念念不忘,直至反复用于自己的文章之中。

读到“一苇渡去”,那时也就十七八岁,只记得当时读的是一篇有些拗口的小说,至于讲了怎样的故事,作者是谁,都忘记了,只有这个词汇留下来,连同我用大半生都参悟不透的意境。

横舟沧海,一苇渡去,这是何等的逍遥?而天地之间只剩这一人一苇,又是何等的孤清?

我的眼前总有一幅画:云烟苍茫,青霭缭绕,苍绿的山水若隐若现,在虚实有无之间,在来与去之间,一蓑一笠,一苇一人,看不到此岸在何方,更不知彼岸在何处,只有一颗执着的心,在天地之间,苦苦自渡。

与好友喝茶论道,才知这“一苇渡去”还有一桩禅宗公案,说的是梁武帝与达摩大师。

有一天,梁武帝接到报告,说是从佛教圣地来了一位叫达摩的高僧,他不敢怠慢,立刻派人迎接到都城建康。

一见到达摩,梁武帝就迫不及待地问:“我一直致力于建寺、造塔、写经、度僧、造像等佛门的基本建设,做了这么多好事,有多少功德?”

达摩不紧不慢地回答:“并无功德。”

梁武帝听了很失望,沉默了一会儿,又换了个话题:“什么是佛学的真谛?”

达摩答道:“佛在心里,心即是佛。”

梁武帝觉得达摩并没有认真回答自己的问题,便一脸不快。

达摩见话不投机,便起身告辞。

送走达摩后,梁武帝把自己与达摩谈话的经过,告诉了师父志公禅师。

志公禅师说:“这位达摩大师能为我们解说佛教的真谛,皇上怎么能怠慢他呢?”

听志公禅师这么一说,梁武帝懊悔莫及,立即派人去追赶达摩,却发现达摩已经飘飘然“一苇渡江”而去了。

关于渡江的“苇”,也有很多故事。

有人说,达摩在江边见一老妇身边有一梱芦苇,便向她化了一根。江上,“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还有人说,达摩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

这两个故事,都不是我想象中的。

一根苇叶,足矣!

所谓 “实相无相”,唯有摆脱世俗的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的真实相状,而这“实相”就是“无相”。达摩一苇渡江,如果只看表象,是不可能的,是用了神通的。有人强说能,才描述那“苇”有“一朵芦苇花,五片芦叶”,或是干脆让它化作扁舟——把这“一苇”设想得这么具体,原因就是,不相信达摩能一苇渡江。

一苇渡江本是无相,又何必纠结于苇花苇叶,何必纠结脚下是否有一叶扁舟呢?

就连那苇叶,不也溺在水里吗?

脚下是茫茫苦海,抬头是西方极乐,每一个人都是达摩,都踩在自己的苇叶上,渡红尘,渡平生。

苇叶可以渡人,哪怕它细小纤弱,甚至沉入水里全无踪影;佛法能渡人,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甚至念错了的咒语。

好友还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有个老和尚看到山谷里有一道红光,他很好奇,因为通常红光都表示有大修行人在这里打坐入定。

老和尚到了近前,看到一间茅篷,里面住了一个老太婆。就问:“老菩萨,您在这里做什么?”

老太婆答:“师父,我在这里修行。”

老和尚问:“您在这里修行多久了?”

老太婆说:“我修了二十多年了。”

老和尚再问:“那您用什么方法修行呢?”

老太婆说:“我专门念‘六字大明咒’。”

老和尚继续问:“这六字大明咒,您是怎么念的?”

老太婆很高兴地答道:“唵嘛呢叭咪‘牛’。”

老和尚一听就说:“老菩萨,您念错了,应该是唵嘛呢叭咪‘吽’才对啊!”

老太婆听了老和尚这番话,心里非常难过,想想自己在这茅篷中修了二十多年,不是全都白费了吗?自己竟然这么糊涂,将“吽”念成“牛”,从今以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了。

老和尚走了之后,老太婆就开始念“唵嘛呢叭咪吽”。

老和尚走了一段路,回头再看山谷,发现红光不见了,不但红光消失,还有一股黑气冲上来——佛心不在,怨气就冲了上来。

老和尚发现自己错了,急忙折回山谷,跟老太婆说:“老菩萨,师父刚才是在考验您的信心呢,其实六字大明咒就是‘唵嘛呢叭咪牛’才对!”

老太婆一听,转忧为喜说:“师父啊,您真会捉弄人!”

于是,老太婆继续念她的“唵嘛呢叭咪牛”。

这一念,红光又出现了。

发自肺腑的对佛法的信心,一念,便入修行;一苇,足以渡平生。


枯木禅

【重庆】王小梅


过了中年,很多年轻时能做的事情,也愈来愈望而兴叹了,老实讲就是力不从心,有朋友祝我“枯木逢春”,只能淡然一笑,感谢对方的好意。

据《五灯会元》中记载,有人问到“枯木逢春何如”时,唐州大乘山和尚答道“世间稀有,不知他是否也带着笑意。”

坐禅时,有时想象自己就是一只枯木,想象飞到拉拉山藤蔓和山岚间倾倒的枯树,愈是能静下心,就愈觉得自己就是枯树,也不能这样说,枯树本身应该是不会有“觉得”。

以前,我读某些大师的著作,总相信“枯木逢春”指的就是不要放弃希望,如熄灭的火仍有温度,还在等待春风吹又生。

但是,那年到一座寺院的圆通宝殿,看到在毘卢观音像旁摆着四根枯木,和观音菩萨一起接受祭拜供养,似乎默默道尽生命的荣枯光景。询问法师时,法师说:“寂静,枯木就是没有希望,内心没有希望,才会寂静。”

原来如此,这位充满智慧的法师内心世界,果然不同凡响。我常把坐禅和冥想,比喻成生命意识流的一个休止符,这个入定的姿势是让我休息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啊!但是对法师来说,坐禅是刀刃上的事,是要用生命来拚的。

坐着,心里总会出现各种噪声、欲望游动,一下想调整姿势,想起身喝口水,想着:“我这个姿势对吗?”过了15分钟,又想:“嘿,我坐了15分钟,真厉害。”就这样,自傲的我执跑出来了。“还有什么什么人要联络的,等我忙完告一个段落再来打坐吧”,净想着这些事儿,一个下午就这样飘忽度过。

法师慈悲地开导我:身是枯木,心是枯木,再无任何希望挂心头。只有静静地,回归到绝对寂静的状态,才能获得如实的智慧。

面对黯淡光线下的四根枯木,眼里是枯木的形状,难免想着枯木以前种植在何处呢?那里有什么样的风景?鸟会在树上筑巢吗?坐禅,是不是也要把自己坐成一段枯木呢?法师说:“心枯,人才能活,你枯枯看吧!”初闻此语,内心着实震撼,每个人的人生,也可以尝试来枯看看。让心枯着,欲望和执着也就枯了。

憨山大师曾题诗:“少小离乡不见家,回思往事总堪磋。故人犹想儿时面,枯木难开旧日花。”中年后入禅,多年未见的亲友,只在记忆中保留青春容貌,回头再见自己,也早现枯木相了,再无春天的盛开。

枯木是所有生命最后的归宿,如佛陀要展现给我们的空性。在枯木前,老去的身躯如何看待生命呢?不就是智朋禅师那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吗?参悟着“枯木禅”,让我的心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四禅八定

佛教的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禅八定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时,也曾修行四禅八定的功夫作为助缘。

色界四禅

1.初禅是用各种方式消除种种烦恼、欲念,达到无忧无欲的境界。初禅虽然已经脱离欲界的恶不善法,但是还保有寻和伺等原始思维。

2.二禅是进一步把觉和观都除去,不寻不伺,自然得到一种欢喜(外喜)。此时甚深禅悦油然生起,心灵朗然洞彻,如同从暗室中走出,见到日月的光明一般。

3.三禅是进一步连欢喜也不要,只有一种心平气和,舒舒服服的乐(内乐)的境界。此时绵绵的妙乐从心中流出,遍满全身。

4.四禅是连乐也没有了,达到安稳调适的心一境性的体(性)境界。此时心灵空明寂静,有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般湛然而照,万事万物都显现无遗。

无色界四定

1.空无边处定,是调试到哪里,哪里便是空。此时心中明净,无碍自在,好像飞鸟破笼而出一样,在虚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2.识无边处定,是连空的印象也没有了。此时只见过去、现在、未来诸识显现,与定相应而不分散,心中的清净寂静,无法用言语形容。

3.无所有处定,是舍空与识等内外二境,而缘无所有处。此时心内空无所依,诸想不起,安稳寂静。

4.非想非非想处定,是破识无边处的有想境界及无所有处的无想境界。此时,一切有无相貌都荡然无存,心中清静无为,达到三界定相里的最高境界。

四禅八定属于世间定,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时,也曾修行四禅八定功夫作为助缘,所以四禅八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由四禅八定的内容可以得知,每一项的禅定成就都是对于前一项的境界感到不满足,而再加功用行,精进修持所达成。但是,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定,还不是究竟止息之处,还需要更进一步努力精进,观人空、法空,才能彻底去除心垢,达到解脱之境。

日僧德始别少林

现在少林寺的碑林中,有一座高大的石碑,碑首上写着一行大字——“少林禅寺住持淳拙禅师道行之碑”,落款为“日僧,德始书丹”,时间是“大明洪武岁次壬庚五月端阳”。

这个德始是日本国僧人,名字叫佐田木山。明朝洪武年间,他随日本留学僧来到中国嵩山少林寺,拜少林藏主和尚淳拙为师。立“门生贴”的时候,淳拙法师给他起了个法名叫德始。

德始入寺以后,除学习佛经以外,对于少林武术特别热心,没早没晚地练。他常常对寺僧们说,他要继承他老爷爷的大业,为强国富民干一番事业,要把少林拳术学到手。

时间长了,僧众们才弄清楚,佐田木山为什么对少林拳下这么大的功夫。原来,在中国元朝皇庆元年,就是公元1312年,佐田木山的老爷爷,曾来中国少林寺苦学修炼十二年,学到了少林寺的拳术和棍术,在佛学上曾得到过“大智禅师”的尊号。直到公元1324年,大智禅师才返回日本国土。回国以后,正遇上日本国北方战火纷飞。大智禅师把他学到的少林拳法、棍术,传授给日本带兵大将菊池势的士兵。士兵们竟用少林寺拳法、棍术,击败了对方。因此,大智禅师和全家人,受到国王和人民的尊敬。所以,佐田木山跟随日本留学僧来到中国,一心想在少林寺学好武术,准备在强国富民上出一把力。德始在少林寺习武三年,学到不少武艺,并且与寺内众僧也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在感情上如同手足。三年后,德始和尚要别寺返回国土。那时候,少林寺有一千多名僧人,他们对德始均是恋恋不舍。在德始离寺前三天,众僧要为他饯行。按照少林寺的规矩,凡感情好的僧友远去,都要饯行,赠送纪念礼品。送纪念品得先送个礼单,行者从礼单中选一、二件带上作为留念,其他礼品心中收下就算了。

这天,德始从外边练武归来,见礼单摆满了一桌子,他就一张一张地看起来。有的是送佛珠、袈裟,有的是送枪、刀、剑、戟,有的是送琴、棋、书、画,唯有最后三张礼单上写的礼品很特别。一个是喂马僧相从,礼品是“一条腿”;一个是伙头僧阔训,礼品是“一只手”;一个是执事僧恒用,礼品是“一个头”。德始看完这三张礼单,又惊又喜。因为他虽然来少林寺三年,一则是寺里僧众多,有些只知道是寺僧,不知道姓名,更没有在一起畅谈交往;二则自己拜的有师父, 每日专心跟师父学艺,也没多余时间与其他僧人交往。现在送“腿、手、头”礼的三个僧人,以前只见面打过招呼,没有交往过。因此,德始决定先拜访这三位僧人。

天一亮,德始就到饲养院来拜访喂马僧相从。他来到院门口,看见相从赤着脊梁,卷着裤角,手里拿着—块铁砖,在自己身上上下排打,好像是铁锤打在木头上似地,竟然排打了一个时辰。等他停下来,德始才走上去施礼。相从一见,亲如兄弟。说德始要别寺了,他要陪同德始观赏“中岳八奇”。说着话就进马厩,牵出一白海龙马。这匹海龙马有四尺多高,性情暴烈,出来马棚,又叫又踢,简直像老虎出了笼。可是,相从一点儿也不害怕,他把马往树上一拴,伸出一条左腿,故意让马来踢。马踢了一阵,他又换出右腿,让马重踢。这匹烈性马起初很暴躁,踢的时间长了,累得它自然不踢不跳了。这时,相从把马鞍备好,让德始骑上,他自己跟在马后,两个人去游“中岳八奇”了。“中岳八奇”又称“中岳八景”,即“嵩门待月”“轘辕早行”“春耕颍水”“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八奇”游看一遍,有百里路程,他们仅仅用了半天工夫,边走边看,不到中午,又赶回少林寺来。海龙马累得通身是汗。德始从马上跳下来一看,相从还是卷着裤角,不哈不喘,蛮有精神地与他谈话。德始还没问他,相从就说:“德始师,练拳如练兵。人身如营盘一座,心为主帅,身为老营,眼为侦察,手为先行,足为士卒。元帅发出令,一齐往前征。一座营盘应先强士卒啊!”德始听罢,向相从深施一礼。说:“您的厚礼我收下了。”

德始从饲养院回来,走到香积厨前,看见伙头僧阔训,把围裙塞在腰间,袖口卷到肘子以上,一手抓着个掉了耳朵的破鼎腿儿,将鼎举过头顶,在香积厨前旋风似地跑。柳斗大的铁鼎,足有百斤,阔训像耍绣球一样,两只手来回转着举, 不时地还玩个花套路。德始在一旁看得入迷,直到开饭的云板声响起来,阔训才停止旋练,打个飞虎转身势,把破鼎放在地下。

这时候,他看见德始在旁站着,便走上去深施一礼,说:“德始师,找你好一会儿了,说你看‘八奇’去了。您要离寺了,拙弟中午去为您做饭饯行。走!您到斋堂里去坐。”说着话,他就把德始推进斋堂里。

德始坐下来时候不长,阔训左手将竹帘一揭,右竽握着一只方桌腿,把饭端进来了。一张明亮的大方桌面上,摆着四盘八碗火锅菜,两边还放着两大盘千层油饼。阔训走进斋堂,说声“请”,随手把方桌放在屋中央。德始看到阔训这一手,心中敬佩不已。

吃饭时,两人谈得尽兴,德始问阔训如何练手法,阔训直言相告说:“手为先行,先行要精灵。手起撩阴,脚打膝分,膝起望怀,肘法护心。出手不离口,足进紧踉手;足随手起,手随足落;一枝动,百枝动。先行要有硬功夫啊!”两人谈得很投机,离席的时候,德始向阔训深施一礼说:“您的厚礼俺收下了。”

德始去访执事僧恒用时,天色已晚。他离钟楼还远,就听到上香钟响起来,他紧走几步,往钟楼里一瞧,见执事僧恒用,没有用锤敲钟,而是甩开脑袋往钟上碰,撞得大钟有节奏的“当当当”响。恒用撞罢以后,走出钟搂,看见德始,两个人相互施礼,恒用先说话了:“德始师,你在寺里三年,咱们没有畅谈过。您要别寺了,拙弟送给您一份薄礼——‘头”。就是说,我向您身上撞一头,您能收起这个礼,我对您归国就放心了。”

恒用把话说出来,德始当场就答应收下了。等德始准备妥当,恒用就从远处硬着脖子,伸着头向德始胸前撞来。德始起初想让他碰一下,试试他的力气,可打眼一瞧,恒用的头像个铁球一样向他胸前撞来,他急忙躲闪开。恒用扑了个空,擦着德始的衣服,一头撞到一座石碑上,“哗”地一声,石碑被撞碎成了好几截。

这时候,上香的师父们正往大殿去,恒用走过去跪到方丈面前说:“我犯了法规,撞坏了石碑,请方丈惩处。”这一切,来上香的师父们都看见了。方丈慈悲地说:“无意撞碎,恕你无罪。”

德始看自己还收不下恒用的这份“厚礼”,也走上前去,对他师父淳拙法师深施一礼说:“师父!今年我不回国了,愿在这儿继续住下去。”

众高僧听后,一齐向他施礼道:“诚则灵矣!”

据说,从那时候起,德始又在少林寺住了好几年,继续练功深造。直到他的师父淳拙法师圆寂以后,德始埋葬罢师父,又给师父立下道行之碑,才返回日本国土。

《禅露》的“禅”和“露”

【河南】高天星

 

清辉月朗

禅露静祥

禅宗释禅意

问禅人间真谛

 

木鱼声声

虔诚谛听

禅露之禅

浮尘一味禅茶

 

幽幽梵铃

叩首禅院

禅露之禅

尘世一朵心香

 

禅露之露

 

春华秋实

慈祥结籽

晨钟暮鼓

涅槃尘世善恶

 

深山禅堂佛灯

香烛禅思袅袅

合手福田禅宗甘露

皈依心禅慈航方向

 

谛听禅音虔诚幽邃

忘却红尘烦忧俗事

静心合十禅露甘霖

禅心皈依知行在路上

(作者系郑州大学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文艺学研究生导师。)

少林寺前的吟游

【宁夏】熊轲

 

不在如幻的泡影中迷离,佛火星星闪烁

千载钟鸣褪去俗世的喧嚣,挂念心声

信步少林,一方云水在宣纸上晕染描摹

眸子将美归纳,是山形、慈雨、塔风

心地清净,原是有静寂平安

 

守一禅心寄情梵林,问了嵩山悟菩提

留下浅浅微笑,是客来,也是归去

指尖沾染影子,想起北魏时候某个日子

携影还愿,归于善字,轻吟刹那

万籁沉默的本质,眉目间的岁月

 

藏着段段记忆,一切随历史沉淀

低头便见到履迹、苔痕、泥沙

卓锡井留下苦辣酸甜,守着维摩一默

沉下去俗虑,升起来佛缘


(作者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泰山文化研究会。有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建设报》等。)

少林河(组诗)

【河南】仓超

 

河与寺院没有距离

寺是河的名

河是寺的名

源水的尽头

是少室山奇丽的风光

远去的河水日夜流淌

沉淀净泥沙后

汇入大海的

不只是五乳峰的溪水

还有佛子虔诚的祈祷

 

少林河的清静

只在把繁纷的梦呓

散落于卵石之间

伴着晨钟的响起

时光与香烛一起点燃

青烟宁静飘远

与诵经声融为一体

等待着

星空的天灯亮了

于暮鼓的余音里

轻轻掠过安详的夜空

 

枕着少林河水入睡

醒来后的挥拳脚影

惊飞的

不止是禅房的栖鸟

鲜活的生命

因水而滋养活力

好去听生命的呼吸

与拳脚交替的呐喊

而后双手合十

去倾听

河水一样的梵音


(作者系河南省作协会员,资深媒体人。)

学禅有感

【山东】高怀柱


为爱禅诗结佛缘,身临佛宇广无边。

心慈修到行良善,一苇能航渡百渊。

 

雨去风来也悟禅,月明不觉水生寒。

世间哪有般般苦,一叶轻舟万里闲。

 

鹤翥常依千里水,云飞不舍万重山。

久经磨砺禅心静,气定神清在世间。

 

百事缠心放下难,千丝斩断一身安。

山空悟出新天地,凤恋梧桐去复还。

 

不是花边便水边,泉流虫语总缠绵。

风清气爽行何处,身在山中月在天。

山寺

【河南】李钧

 

山中的寺庙

流水流着禅意

云霭漫着禅意

老银杏树上的鸟雀

也鸣叫着禅意

悟道的老禅师

双目微闭

内心波澜不惊

 

鱼儿浅游

虫儿徐行

古朴的茅堂

古朴的门窗

一杯野茶

袅袅着缕缕清香

 

山影在寺里

水声在寺里

真正的宁静

源于不染尘杂的心灵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协理事,迄今已在《诗刊》《绿风》《散文诗》《作家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2000余首,获报刊征文等级奖三十多次。)

少林寺《禅露》2022年第6期大事记

(2022.11-2022.12)

 

11月3日至13日

寺院派遣延沛法师、延体法师及延烨法师抵达欧洲,与欧洲少林联合会秘书长延良法师一同,在奥地利维也纳少林文化中心开展为期两个周末的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认证。经过11月5、6日及12、13日为期四天的紧张培训和严格考核,来自奥地利、斯洛伐克、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英国、瑞士、波兰、荷兰、瑞典13个国家的少林文化中心及武馆中心负责人、教练共152人次参加了本次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了相关的段位认证。

本次少林功夫培训认证主要面向熟练掌握少林功夫的文化中心、武馆负责人及教练开展。通过欧洲少林联合会前期的宣传介绍,此次培训认证在欧洲各文化中心、武馆得到了极高的认可,共有29处文化中心和武馆负责人、教练参与培训认证。

通过此次培训认证,学员一致反映少林功夫段品制的研发和推广,是少林功夫在海外弘扬少林文化的重要基础,能够让更多的少林功夫爱好者能够更系统、更科学地练习少林功夫。同时,其认证证书极大地提高了练习者的动力,并增强其荣誉感和归属感。

 

11月6日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卢江一行到少林寺调研,了解全面放开后少林寺僧人的健康状况。

 

11月7日

赞比亚少林文化中心成立一周年,少林寺召开视频会议,与各地少林文化中心分享赞比亚少林寺发展成果与经验。

经历一年的耕种,少林寺法师、河大硕士、非洲弟子组成的赞比亚少林文化中心,日常精进不辍,加上华人企业家蒋庆德先生发心护持,各方秉持菩萨道,慈悲喜舍、成就未来,成就了少林文化中心及其团队,也成就了华人企业团队。远在欧美的少林弟子看到赞比亚少林文化中心一年来的变化,纷纷感叹:“你们是在最穷的国家,做最美的事业。”

当天,释永信方丈还邀请河南大学武术学院院长洪浩教授一起,与远在非洲的河南大学学生交流。

2019年,安徽外经集团董事长蒋庆德居士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共同商定建设成立赞比亚少林寺。该项目于2020年10月动工,2021年9月封顶,同年11月交付少林寺管理,并派遣延仑法师带队驻锡弘法。

赞比亚少林文化中心项目由外经集团华安公司筹资建设,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580万美元,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品牌”。寺院全堂总计229尊佛像,是目前非洲供奉佛像最齐全的寺庙,也是目前非洲最大的中国佛教寺庙之一,为中国嵩山少林文化中心非洲总部所在地。

赞比亚少林寺采用中国传统寺庙布局,呈五进中轴对称式,由九大单体建筑组成:分别是山门、天王殿、神灵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寮、居士寮、钟楼、鼓楼组成。院内道板砖广场总面积为 6000平方米。独具特色的中式建筑让人一进山门仿佛置身中国,可见其建筑设计考究,独具匠心。

 

11月11日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前往塔林,检查塔林濒危古塔修缮情况。永信方丈强调,少林寺塔林不仅是少林寺祖师大德的安眠之所,更是珍贵的人类遗产,是我国建筑、雕刻、书法等珍贵的艺术遗存。他指出,施工单位应在文物保护部门的指导下,妥善施工,力求保持原貌,修缮濒危古塔。

 

11月13日

“第27届西班牙国家功夫武术锦标赛”在西班牙马德里Azuqueca市政体育中心隆重举行。该赛事由西班牙功夫武术部、西班牙皇家空手道及相关学科联合会组织、市议会及卡斯蒂利亚-拉曼查空手道联合会联办,赛事也得到西班牙高等体育委员会的高度认可。期间,来自西班牙各省代表队的300多名功夫武术爱好者参加比赛。

此次比赛的评审标准,严格按照国际武联(IWUF)锦标赛评判规定。比赛的武术项目有:长拳、南拳、少林拳、武当剑法、蔡李佛拳、咏春拳、太极拳、洪拳、散打和太极推手等。参赛团体分少儿组、青少年组、成年组与老年组。

西班牙少林禅中国文化传播中心会长、少林俗家弟子朱启辉代表瓦伦西亚省,率团参加本次锦标赛,并为瓦伦西亚省摘回28块奖牌,包括13块金牌、6块银牌和9块铜牌,得到瓦伦西亚省市领导和省体育局的高度赞扬,省报(LAS PROVINCIAS)和体育局官网也重磅报道了本次赛事活动。

 

11月15日

中国佛教协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行开班式。课程安排集中在11 月 15 日至17 日期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吉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等出席开班式。

受疫情影响,本次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释永信大和尚参加了培训。

 

11月17日

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号召佛教界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行稳致远,不断提高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审议通过了《汉传佛教活动场所设立牌位管理办法》和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通报了《中国佛教协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倡议书》。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释永信大和尚出席会议。

 

11月24日

禅宗祖庭少林寺一年一度的冬季“禅七”正式起七。受疫情影响,今年的禅七仅限本寺常住参与。诸参克服困难,聚集少林寺禅堂,息诸外缘,克期取证。

 

12月8日

按照登封市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嵩山风景区定于当天起恢复开放,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二祖庵、达摩洞等景点恢复开放。

 

12月8日至30日

为迎接新春到来,少林寺于12月8日开始,特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寺院殿堂春联。

期间,少林寺先后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春联作品百余副。经过评委会认真评审,共遴选出适合寺院殿堂使用的41位老师的春联作品。

 

12月11日

释永信法师的新书——英文版《THE SHAOLIN TEMPLE STORY》(少林故事)于海外亚马逊平台正式上线。本书以释永信方丈为第一视角,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探索少林寺的历史、文化、禅与功夫。

 

12月14日

河南大学“河南省佛教中国化研究中心”朱丽霞团队抵达少林寺,与少林寺僧众深入座谈,开展“影响新时代中原佛教健康传承突出问题研究”专题调研。

 

12月18日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全日本少林气功协会隆重举办“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音乐暨演武大会”。在该协会负责人秦西平的策划和组织下,大会获得圆满成功,近百人参加了该活动。

 

12月23日

少林寺转轮大藏经“万人抄经”活动,自2015年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诸善信不吝笔墨,踊跃参与。

据统计,目前,继《大般若经》(600卷)之后,又陆续抄写了《华严经》80卷,《地藏经》3卷,《宝积经》300卷,其余部分经卷待书法家抄写,基本全部完成。

 

12月30日

农历腊月初八,为中国传统的“腊八节”,亦为佛祖成道纪念日。当天,少林寺及各地下院、海外少林文化中心等广施腊八粥,与全球少林文化爱好者共同品尝少林五行腊八粥,通过广施佛粥活动,传递佛教平等慈悲、圆融和合、生态环保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天,少林寺在各地的下院、海外少林文化中心等地,也设立有施粥点,并举办形式丰富的庆祝活动,与大众结缘,以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媒体报道

《德国侨报》:少林僧团到访科隆受欢迎


11月14,少林僧团在欧洲培训认证工作圆满结束后到访德国科隆少林文化中心,少林僧人延沛法师、延体法师、延烨法师及欧洲少林联合会秘书长延良法师的到来,受到了中心负责人释延坡法师、延合法师及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延坡法师首先致辞,感恩恩师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慈悲,对此次的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区政府发来的慰问贺电,感恩少林大家庭成员、少林弟子、商会、教育、侨联等各个领域一百多人参加。随后,法师们带领全体人员举行了庄严的祈福法会,祈福世界和平、众生安乐。

学员代表教练及延烨法师、延坡法师、延合法师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少林功夫。延沛法师为大家生动地讲解了少林文化及禅修方法,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少林寺历史及少林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讲座结束后,延沛法师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互动,学员们积极提问,延沛法师细心解答,为大家解开了对少林的疑惑和好奇,同时延沛法师诚挚邀请大家到少林寺参访体验,最后大家欢喜合影。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少林文化一直深受海内外的热爱与支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及融合体的产物,文化交流是少林寺的优良传统,这点很重要,这是少林寺历久不衰、有序传承至今的主要因素。今天的少林寺,汲取历史上文化交流发展的经验,在遵循佛教传统不变,僧人修行内容不变,追求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地走出国门,寻求新的交流和融合形式,让少林文化更好的服务人类,改善心灵的健康、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河网景:一叶知秋 少林寺千年银杏树黄了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说到深秋,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就是金黄的银杏叶,而在嵩山脚下的少林寺,每一年秋季都是摄影胜地,少林寺里每一座殿宇、每一间房子,甚至每一棵树,都有故事可讲。

逢寺必栽银杏树,银杏树树干高大、叶素雅洁净,秋冬之际金色的银杏叶铺满寺院,衬托出寺院的庄重肃穆。金黄落叶与僧衣融为一体,创造出超脱尘世的空灵。银杏树作为佛门圣树,有着植物界“活化石”的美誉,生长慢、寿命长的特质使银杏树本身就自带光环,充满灵性。

少林寺常住院的天王殿前、碑林甬道中间,今存古银杏树四株。北边的一株尤为粗大,高约25米,胸围5.6米,树龄在千年以上,为珍贵名木。

2007年6月26日 ,郑州市林业局人员专程前往监测这株古银杏树,据技术人员测算,该银杏树已有一千五百年树龄,是登封市现存最古老的树。据测量结果显示,该银杏树高达二十五米,冠幅达三十七米。南侧三棵,路东一棵,路西两棵实为一根所生的两棵树。

银杏树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它不但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也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随风飞舞的扇形银杏叶如金色蝴蝶,零落飘散在甬道和莲阶之上,与僧人、古朴的寺庙建筑相得益彰,令禅宗祖庭少林寺禅意愈浓。

 


中国少林僧团到访科隆少林文化中心

◎德国华商报

 

2022年11月14日,中国少林僧团在欧洲培训认证工作圆满结束后到访德国科隆少林文化中心。

少林僧人延沛法师、延体法师、延烨法师及欧洲少林联合会秘书长延良法师的到来,受到了中心负责人释延坡法师、延合法师及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延坡法师首先致辞,感恩恩师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慈悲,对此次的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区政府发来的慰问贺电,感恩少林大家庭成员、少林弟子、商会、教育、侨联等各个领域一百多人参加。

随后,法师们带领全体人员举行了庄严的祈福法会,祈福世界和平、众生安乐。

学员代表教练及延烨法师、延坡法师、延合法师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少林功夫。延沛法师为大家生动地讲解了少林文化及禅修方法,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少林寺历史及少林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

讲座结束后,延沛法师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互动,学员们积极提问,延沛法师细心解答,为大家解开了对少林的疑惑和好奇,同时延沛法师诚挚邀请大家到少林寺参访体验,最后大家欢喜合影。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少林文化一直深受海内外的热爱与支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及融合体的产物,文化交流是少林寺的优良传统,这点很重要,这是少林寺历久不衰、有序传承至今的主要因素。

今天的少林寺,汲取历史上文化交流发展的经验,在遵循佛教传统不变,僧人修行内容不变,追求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地走出国门,寻求新的交流和融合形式,让少林文化更好的服务人类,改善心灵的健康、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功夫”欧洲大火!奥地利也有少林寺?

捷克人的“套路”你又知多少?

◎欧洲时报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也蕴含着中华民族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在欧洲,人们将中国武术称为“功夫(Kongfu)”。

中国武术在欧洲的广泛传播,要归功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传的功夫电影,包括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一些电影演员,他们将中国武术带到了世界各地,使武术在西方找到了“土壤”。中国武术其深厚的文化价值令西方人着迷,它尊重人与自然,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可以让人在其中找到很多人生的答案。

在研习武术的过程中,很多欧洲人发现它赋予了我更多生命的意义。中国武术崇尚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通过武术让他们学会了更好地与这个世界相处。并且,它本身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健康价值。

不少欧洲人说,因为习武让自己学会了努力与尊重,培养了耐心和恒心,也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

武术的历史是复杂的,而且受地域、文化、习俗、传统、意识形态、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西方武术因为其文化内涵不同,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但不论是中国武术还是西方武术,都能让习者获得对自己身体、能力的信心和对自己极限的认识。而且通过练武,还可以改变身体健康。中西方武术之间并无原则上的差异,都是追寻美好生活的方式。

中国武术是东西方对话沟通的一个桥梁。中西方武术在强身健体层面异曲同工。但中国武术是集健身、防身、修身于一体,同时融汇了医理、哲理、拳理,是中国人整体思维的一种整体表达,也彰显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欧洲,人们比较注重更高、更快、更强。而中国武术讲究你更高我更低,你更快我更慢,你更强我更柔,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以中国武术中的太极拳为例,其不是一种对抗而是对话;不是如表象看到的慢,而是可以控制身心;也不仅仅是一种武术运动,而是认知自我的一种良好途径、认识世界的一种中国方式,是中国人对自然认知总结并传达给世界的一种文化精品,也是一个能用身体感悟中国文化的载体。

中国文化是“和”的文化,正如中国武术文化的精髓不是攻击而是防守,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诠析缩影。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和解读,未来会给人类新的思考,而且这思考不是强加,是分享。向世界分享以中国武术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让更多人因武术而健康快乐,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运用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真正为人类的福祉做出独特的贡献,并为其认识世界提供中国视角,中国思维、中国智慧,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很多国内的小伙伴也许不知道,奥地利也有少林寺呢!许多奥地利“中国功夫爱好者”都在那里学习武术,今天就和莉莉一起去揭开奥地利少林寺的神秘面纱——

在捷克,不少当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前两天还进行了一场“套路”的较量,让我们跟着《维城》的镜头一起去看看捷克人的“套路”有多少是你我熟悉的?

 

 

奥地利举办欧洲区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认证

◎欧洲时报

 

少林功夫作为少林文化的代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少林功夫。《少林功夫段品制》作为评价习练者少林功夫水平的等级制度,旨在通过标准化的少林功夫段品制技术体系的建立,推动少林功夫的传播,增进世界人民健康为目标。少林功夫段品制的推广,可以使少林功夫的爱好者们更好地了解少林功夫的历史与文化,更好地认知少林功夫的内涵,更为系统而科学地习练少林功夫,更好地通过习练少林功夫达到强身健体,修养身心及文化交流。少林功夫段品制建立规范了少林功夫学练体系和技术等级评价标准,设立九段九品的少林功夫段品制。段位由低至高依次为一段至九段,品阶由低至高依次为一品至九品。学员通过考核评审后,逐级晋段(品)。

少林功夫段品制经过数年的研发,已形成了完整的教材、教学方法、师资和考评机制。在中国进行了多年实际教学考评,完善了相关内容,累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目前,中国已有近4000人次参与并通过了相关考评。2022年8月24日,欧洲少林联合会召开会议,决定寺院派遣僧团前往欧洲开展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认证工作。

2022年11月3日,寺院派遣延沛法师、延体法师及延烨法师抵达欧洲,与欧洲少林联合会秘书长延良法师一同,在奥地利维也纳少林文化中心开展为期两个周末的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认证。经过11月5、6日及12、13日四天的紧张培训和严格考核,来自奥地利、斯洛伐克、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英国、瑞士、波兰、荷兰、瑞典13个国家的少林文化中心及武馆中心负责人、教练共152人次参加了本次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了相关的段位认证。

本次少林功夫培训认证用四天的时间完成一至四段的学习考核,主要面向熟练掌握少林功夫的文化中心、武馆负责人及教练开展。通过欧洲少林联合会前期的宣传介绍,此次培训认证在欧洲各文化中心、武馆得到了极高的认可,共有29处文化中心和武馆负责人、教练参与培训认证。

通过此次培训认证,学员一致反映少林功夫段品制的研发和推广,是少林功夫在海外弘扬少林文化的重要基础,能够让更多的少林功夫爱好者能够更系统、更科学的练习少林功夫。同时,其认证证书极大的提了高练习者的动力和增强其荣誉感、归属感。

在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认证之余,延沛法师、延体法师、延烨法师与欧洲少林联合会秘书长延良法师一同,走访了西班牙、瑞士、匈牙利、德国、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多个少林文化中心及武馆,受到了各中心和武馆的热烈欢迎。僧团代表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了各中心不同的背景和发展经历,听取他们在推广少林文化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共同交流在今后的弘扬工作中还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同时,各中心、武馆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见面交流活动,让更多的欧洲少林弟子直观的了解和感受到了少林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11月3日至11月25日,为期23天的2022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认证圆满结束,期间僧团走访了多个欧洲少林文化中心。大家对少林功夫段品制非常的认可,认为这是少林功夫推广弘扬的基石,并且更期待少林禅弓、少林短棍等相关课程的研发和推广,帮助各中心、武馆增加相关课程,进一步地丰富少林功夫的内容。同时,以禅、武、医为核心的少林文化也需要同步发展,特别是禅修和禅医,各中心武馆非常期待寺院能有更多的相关人才输出。也非常期盼寺院能每年派遣僧团进行交流访问,停留更多的时间给予指导和帮助。

读者来信

《禅露》编辑部:

尊敬的编辑大德吉祥!我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同时也是《禅露》的忠实读者,我也曾拜访过《禅露》编辑部,感谢你们的热情接待,并且耐心地解答了我很多佛学修行上的疑惑,让我坚定了学佛的信念,并且对以后的佛法修行之路更加充满信心。

《禅露》编辑部的门口有一个小结缘处,我经常在那边将印刷好的《禅露》带回家认真品读,读完后还会再放回结缘处,让更多的佛弟子能够读到。再次感谢《禅露》编辑部的大德们,你们弘扬佛法的虔诚发心,定能让佛法的智慧惠及人间。阿弥陀佛!

居士:刘礼仁

2022年11月8日

 

编辑部回复:

刘居士您好!收到您的来信,编辑部的同仁们都很开心,我们非常欢迎您之前的来访,能和信众、读者们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也是我们的荣幸。不论您是通过对话获得了一些佛法智慧,还是在《禅露》上得到了片刻的清净,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值得赞叹。祝愿刘居士在之后的佛法修学之路上一片坦途,早日获得清净与智慧!

 

 

《禅露》编辑部: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最近有机会阅读到《禅露》,拜读后从中受益匪浅。《禅露》图文并茂,朴实无华,所选文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不仅是初级学佛者的指南,也是佛学研究者的有益参考资料。对于学佛者而言,《禅露》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佛教文化读本。

我希望能够收藏每一期的《禅露》,并时常拜读其中的佳作。祝愿编辑部的各位老师六时吉祥,身心康泰!盼能慈悲惠寄,不胜感恩。


居士: 王欢

2022年12月12日

 

编辑部回复:

王居士您好!近年来,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少林寺长时间处于暂停对外开放状态。为了节省各项开支,《禅露》的印刷量也大幅减少,只能给当期作者及以前结缘的固定读者邮寄。如果您希望阅读到《禅露》,可登陆少林寺官方网站(www.shaolin.org.cn),自行浏览《禅露》各期电子版。

再次感谢您对《禅露》的喜爱和护持,愿您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2022少林功夫段品制欧洲培训认证工作专题

少林文化是少林僧团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宗教土壤条件下创造的,以禅宗文化为核心,以禅修、禅武、禅医为表现形式的独特文化现象。少林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崇尚和谐、包容互鉴、多元共存和共生的优秀品格,历史上曾对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是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之一。少林文化历经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向世界介绍自己,将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兼备的“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理念与智慧贡献于世界和平,是中国佛教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要求。

少林功夫作为少林文化的代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少林功夫。“少林功夫段品制”作为评价习练者少林功夫水平的等级制度,旨在通过标准化的少林功夫段品制技术体系的建立,推动少林功夫的传播,提升世界人民的健康水平。少林功夫段品制的推广,可以使少林功夫的爱好者们更好地了解少林功夫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更好地认知少林功夫的内涵,更为系统而科学地习练少林功夫,更好地通过习练少林功夫达到强身健体、修养身心及文化交流的功用。少林功夫段品制的建立,规范了少林功夫学练体系和技术等级评价标准,设立九段九品的“段品制”。段位由低至高依次为一段至九段,品阶由低至高依次为一品至九品。学员通过考核评审后,逐级晋段(品)。

少林功夫段品制经过数年的研发,已形成了完整的教材、教学方法、师资和考评机制。在国内进行了多年实际教学考评,完善了相关内容,累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国内已有近4000人次参与并通过了相关考评。2022年8月24日,欧洲少林联合会召开会议,决定由寺院派遣僧团代表,前往欧洲开展少林功夫段品制的培训与认证工作。

2022年11月3日,少林寺派遣延沛法师、延体法师及延烨法师抵达欧洲,与欧洲少林联合会秘书长延良法师一同,在奥地利维也纳少林文化中心开展为期两周的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认证工作。经过11月5、6日及12、13日四天的紧张培训和严格考核,来自奥地利、斯洛伐克、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英国、瑞士、波兰、荷兰、瑞典13个国家的少林文化中心及武馆中心负责人、教练共152人次参加了本次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了相应的段位认证。

本次少林功夫培训认证工作,用了四天的时间完成一至四段的学习考核,主要面向熟练掌握少林功夫的文化中心、武馆负责人及教练进行。通过欧洲少林联合会前期的宣传,此次培训认证工作在欧洲各少林文化中心、武馆得到了极高的认可,共有29处文化中心和武馆负责人、教练参与培训认证。

通过此次培训认证,学员们一致反映少林功夫段品制的研发和推广,是少林功夫在海外弘扬少林文化的重要基础,能够让更多的少林功夫爱好者更系统、更科学地修习少林功夫。同时,通过证书认证,极大地提高了练习者的动力,增强其荣誉感和归属感。


热烈欢迎少林僧团代表莅临


延沛法师介绍少林功夫段品制


延体法师、延烨法师现场教学


严格考评


在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认证之余,延沛法师、延体法师、延烨法师与欧洲少林联合会秘书长延良法师一同,走访了西班牙、瑞士、匈牙利、德国、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少林文化中心及武馆,受到热烈欢迎。少林僧团代表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地沟通和交流,了解了各中心不同的背景和发展经历,听取了他们在推广少林文化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探讨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如何支持。同时,各中心、武馆安排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让更多欧洲少林弟子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到少林文化的博大精深。


11月7日,少林僧团代表在西班牙马德里少林文化中心交流。


11月8日,少林僧团代表在西班牙少林寺交流。


11月9日,少林僧团代表在瑞士少林寺交流。


11月10,少林僧团代表在瑞士苏黎世少林文化中心交流。


11月11日,少林僧团代表到访匈牙利禅武联盟总会。


11月14日,少林僧团代表到访德国凯塞斯劳滕少林文化中心。


11月14日,少林僧团代表在德国科隆少林文化中心互动交流。


11月15日,少林僧团代表访问德国杜塞尔多夫少林文化中心。


11月16日,少林僧团代表到访斯洛伐克布鲁兹诺,与当地市长及议员愉快交流。


11月17日,少林僧团代表在斯洛伐克,与当地少林弟子们互动交流。


11月19日,少林僧团代表到法国巴黎黑白少林文化中心交流。


11月20日,少林僧团代表到意大利西西里岛少林文化中心交流。


11月21日,少林僧团代表在意大利威尼斯少林文化中心互动交流。


结束语——

从2022年11月3日至11月25日,为期23天的2022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认证工作圆满结束。期间,少林僧团代表走访了多个欧洲少林文化中心。大家对少林功夫段品制非常认可,认为这是少林功夫推广弘扬的基石,并期待少林禅弓、少林短棍等相关课程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尽快落地,帮助各中心、武馆增加相关课程,丰富少林功夫的教学内容。

同时,以禅、武、医为核心的少林文化也需要同步发展,特别是禅修和禅医,各中心、武馆非常期待少林寺能派遣更多僧才出访、教学,也非常期盼少林寺每年都能派遣僧团代表到各国访问、交流,能停留更多的时间,给予各中心、武馆以指导和帮助。